学术投稿

松脂酸钠特重度化学烧伤患儿1例报道

杨陆涛;李郁葱;张友来;邹立津;辛国华;曾元临;李国辉

关键词:松脂酸钠, 特重度, 化学烧伤, 现报道如下, 支持治疗, 患儿, 化学物质, 发生概率, 儿童, 多次手术, 抗休克, 住院, 诊治, 人群, 农药, 抗炎, 救治, 经验, 换药, 处理
摘要:在生活中小儿一般极少接触到化学物质,化学烧伤在儿童人群中发生概率较低,因此对于如何诊治小儿的化学烧伤经验较少,尤其是对于一些重度化学烧伤的儿童的救治,正确的处理对患儿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13年2月25日,本科收治1例因农药松脂酸钠特重度化学烧伤患儿,住院后通过抗休克、抗炎、换药及多次手术等对症支持治疗,于2013年4月7日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庆市中小学生传染病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对常见传染病的知晓情况,为传染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采用 SPSS17.00统计学软件中的χ2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重庆市中小学生中能掌握75%传染病基本知识的占24.6%。从病种分布看,知晓率在60%以下的前6种疾病分别是乙型肝炎、细菌性痢疾、霍乱、麻疹、蛲虫病、狂犬病;从各年级的掌握情况看,高中生对结核、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乙型肝炎、脊髓灰质炎等疾病掌握得较好,小学生对手足口病、蛲虫病掌握得较好(P<0.01)。结论中小学生对传染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偏低,有针对性地加强传染病知识普及是减少传染病发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有力措施。

    作者:唐小红;杨春;朱卫民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不同透析方式对改善肾性贫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透析方式在改善透析患者肾性贫血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血液透析(HD)31例和腹膜透析(PD)患者34例,观察其血红蛋白数值及使用的促红素用量。结果 HD患者的血红蛋白达标率高于血液透析患者,同时促红素的使用量及达标后患者的低维持剂量亦低于 PD患者。结论 HD患者的肾性贫血更易纠正。

    作者:吴峰芬;季晓英;邱晓园;蒋良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专业认证标准下临床医学课程设置研究与实践

    “中国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课题组”研究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于2009年9月经教育部、原卫生部批准公布,是医学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和指南。本标准是以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为适用对象,对教育教学全过程和毕业生素质提出了基本要求。教育部要求2020年要完成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首轮认证工作,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医学教育实质等效的医学专业认证制度。这就要求各个学校之间按自身实际情况不同因地制宜,制订出符合本校特色的教育教学计划和课程支撑体系,在基本要求达到的基础上,彰显特色,达到或超越专业认证标准。

    作者:覃晓龙;葛正龙;李春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慢性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变异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评估慢性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异性(BPV)情况,探讨影响 MHD过程中 BPV增加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该院112例 MH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血液透析过程中所有血压值,分析患者透析中是否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 BPV 情况。结果患者透析过程中收缩压 BPV 值为(12.19±3.74)%,舒张压 BPV 值为(11.90±2.49)%。其中出现心血管事件43例,脑血管事件5例,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患者的收缩压 BPV值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P<0.05),而舒张压BPV值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透析中收缩压 BPV作为应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透析前收缩压及血红蛋白水平是透析中收缩压BPV的独立影响因素。将透析中舒张压BPV作为应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平均脱水量是透析中舒张压 BPV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龄、透析前高收缩压、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增加、血红蛋白水平降低为 MHD患者透析中收缩压 BPV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阮春芸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牙周基础治疗在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43例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的患者为治疗组,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每组患者的菌斑指数(PLI)、齿龈沟出血指数(SBI)、附着丧失(AL)和牙周探针深度(PD)、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静脉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PG)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除对照组的 FPG和2 hPG没有变化之外,对照组的其余观察指标和治疗组所有的指标均下降。结论牙周基础治疗不但可以减轻牙周炎的炎症程度,而且能改善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作者:黄辉;黄炫赓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应用二级标准检测系统建立云南省血细胞分析溯源体系

    目的:以云南省血细胞分析二级参考实验室定值的具有溯源性的定值新鲜血建立省、地州、县级血细胞分析溯源体系。方法用二级标准检测系统定值的新鲜血,选择具有较好实验室管理和规范化操作技术水平的地区级实验室的检测系统作为第三级溯源体系进行溯源,通过用该检测系统定值的新鲜血对县级医院的检测系统进行校准。结果第三级溯源体系溯源链完整,该溯源体系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各项结果的偏差分布范围是:白细胞(WBC)1.21%~1.52%;红细胞(RBC)1.02%~1.08%;血红蛋白(Hb)-0.68%~0.78%;血细胞比容(HCT)-2.03%~0.62%;血小板(PLT)-2.96%~2.85%;通过第三级溯源系统定值的新鲜血对县级医院实验室血细胞分析系统进行校准。各项结果的偏差分布范围是:WBC 1.32%~1.88%;RBC 0.93%~1.10%;Hb -0.97%~1.16%;HCT -0.19%~2.06%;PLT -3.00%~-2.19%。结论利用定值新鲜血建立用配套校准物以外的血细胞分析溯源体系,解决当前云南省州、县级实验室血细胞分析溯源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各区域内医院血细胞分析检测结果的准确和检验结果互认提供了质量保障。

    作者:陈玲;牛华;马顺高;李从凤;孙武;董云华;平竹仙;侯香萍;马玉林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以科技服务为先导引领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体系建设

    在高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中,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面向企业直接开展科技服务能力建设特别重视,先后出台了多个文件,尤其是2011年教育部教职成[2011]12号文件《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高等职业学校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建立专业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制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要求,对高校的科技服务工作的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和路径,但多年来重视教学、科研,忽略社会服务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普遍现象,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发展过程中,科技服务成为学校全面发展的短板,科技服务对教学科研的先导和引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制约了高等职业院校产学研体系的建立和学校全面可持续发展[1-3]。在此就科技服务和产学研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付绍智;游静;谭开键;魏松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天然”药物在偏头痛中的应用

    偏头痛是极为常见的临床症状,目前已有多种药物用于偏头痛的治疗及预防,如曲普坦类、麦角胺类、非甾体类抗炎药等。由于偏头痛的类型多样,其发病机制未明,传统药物的疗效并不能令人完全满意,其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及随之而来的药物依赖亦让人担忧。除此之外,对于药物选用受到各种人群的限制,如老人、儿童、孕妇,寻求更“天然”的药物显得更为重要。已用于偏头痛防治的“天然”药物主要可分为草本植物、矿物质、维生素、脂类、蛋白质类,本文使用 alternative therapy、complementary therapy、headache、migraine、riboflavin、magne-sium、feverfew、butterbur(petasites hybridus root)、头痛、偏头痛、替代治疗、小白菊、蜂斗菜、核黄素(维生素 B2)等关键词在Pubmed、CNKI中国知网、high Wire Press、大医网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对近年来各种“天然”药物在头痛防治的应用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于琨(综述);周冀英(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胰岛素受体基因酪氨酸激酶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胰岛素受体基因酪氨酸激酶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技术(PCR-RFLP)以及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96例PCOS患者(PCOS组)和48例健康妇女(对照组)的胰岛素受体基因中3个单核苷酸位点(+168715 C>T、+176506 C>T和+176525 G>A)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PCOS组的胰岛素受体基因 Exon17的+168715 C>T的多态性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3.5%vs.45.8%,P=0.043),而且在非肥胖亚组中差异更明显(P=0.039);两组研究对象在距离 INSR-Exon22前端85 bp和56 bp处存在+176506 C>T和+176525 G>A的多态性,两位点多态性出现频率相同,而且PCOS组多态性出现频率亦高于对照组(64.6%vs.47.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进一步分组比较发现在PCOS非肥胖亚组中两位点多态性出现频率高于对照组(P=0.042)。结论胰岛素受体基因中+168715 C>T、+176506 C>T和+176525 G>A的多态性可能与PCOS非肥胖型患者的发病有关。

    作者:印存思;潘维君;高超;崔毓桂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生思想道德培养探讨

    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如何,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关系到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提高[1],不仅是医学院校教学水平及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还对医院医、教、研水平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2]。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是教育的核心及灵魂[3]。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通过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出的医师应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作者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就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作一探讨。

    作者:方丽金;杨玉成;洪苏玲;胡国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维生素D及日照时间对女性原发性高血压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规范剂量的维生素D及适度日照时间对女性原发性高血压的血压控制影响。方法将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未绝经(50例)及绝经(50例)两组;再将两组按自愿分别分为单纯规范治疗组和维生素 D添加组(规范治疗并辅以每天25μg维生素D添加),运用 ELISA法测定各组25羟维生素[25(OH)D]水平;同时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患者生活习性及日照时间,跟踪时间持续一年,其间监测各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未绝经维生素 D添加组血清25(OH)D水平为(107.8±29.7) nmol/L,较未绝经单纯规范治疗组[(28.9±15.7)nmol/L]显著升高(P<0.05),其血压控制较未绝经单纯规范治疗组好;绝经维生素D添加组血清25(OH)D水平[(115.4±37.1)nmol/L]较绝经规范治疗组[(25.4±18.3)nmol/L]明显升高(P<0.05),其血压控制情况较绝经规范治疗组平稳;习惯性坚持每周不少于10公里散步运动且不少于14 h 日光浴者,血清25(OH)D 水平[(102.4±35.2)nmol/L],较生活无规律者[(24.7±14.1)nmol/L]显著升高(P<0.05);健康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为(98.5±21.7)nmol/L,与未补充维生素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坚持规范治疗并规范补充维生素 D、适度运动及日照,有利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控制,补充维生素D对女性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有积极意义。

    作者:区大刚;张栋武;陈立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妇科拟行腹腔镜手术的122例患者分为Ⅰ组和Ⅱ组,分别采取哌替啶和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比较两组麻醉前(T0)、麻醉后30 min(T1)、4 h(T2)、12 h(T3)和24 h(T4)各时间点血浆细胞因子和应激反应指标变化。结果Ⅱ组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T1~T3时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4时与 T0比较明显升高(P<0.05),且 T2、T3时 IL-6水平与Ⅰ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在T1~T4时均较T0时明显升高,且T2、T3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血浆皮质醇水平术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 T2、T3时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可较好的平衡血浆细胞因子水平,抑制过度应激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安礼俊;胡伟;刘海林;张志捷;李金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肝细胞癌表观遗传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肝癌是世界第6大常见肿瘤,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主要的类型,以侵袭性强、易转移为特点,其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参与、多步骤、多阶段进展的过程[1-2]。近年来关于 HCC发病机制的研究多为抑癌基因及癌基因的遗传改变,然而近20年来在HCC发病机制中涉及的表观遗传学改变得到极大发展[3]。在 HCC中涉及的表观遗传学改变主要有 DNA 甲基化改变、组蛋白修饰及 microRNA (miRNA)表达异常[4]。本文主要就近年来有关表观遗传与HCC的发生、发展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郭有(综述);高艳芳;胡恭华(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江西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师基本药物制度认知与评价调查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能显著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并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用药费用[1]。为了减轻人民群众的用药经济负担,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用药需求,2009年卫生部、国家发改委等9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正式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该制度实施3年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暴露出次均医药费用不降反升、乡村医师用药不合理等问题[2]。本研究对江西省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师进行抽样调查,旨在了解其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识现状与评价情况,以期提高乡镇临床医师对该制度的认识,促进该制度更加完善。

    作者:王伟业;汪鑫;杨万水;范文燕;朱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双模式健康教育提高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服药依从性的研究

    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严重危害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及住院时间短的特点[1]。PCI 虽然部分恢复了心肌血流供应,解除了心绞痛症状,但没有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还在,约有5%~8%的患者会在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部分患者将再次出现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而影响预后[2]。临床研究表明,减少冠心病患者院外复发的危险因素,降低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发生率,其根本仍是改善生活方式、坚持药物治疗、定期随访[3]。因此,探索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适当的运动、心理调节,坚持定期检查、自我监测、提高服药依从性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服药依从性是指患者对医嘱的服从或遵守,并产生相关的有效作用,其依从性的高低直接影响药物治疗的效果[4]。本研究以护理程序与健康信念(health belief model,HBM)双模式健康教育的整合运用,对老年冠心病 PCI术后患者开展全程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小琳;罗仕兰;徐钦;周世群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中细胞角蛋白13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13(CK13)在鼻息肉上皮细胞增生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60例。其中 A组30例患者,术前未应用糖皮质激素直接进行手术治疗,术中取下鼻息肉组织;B组30例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3~5 d后手术治疗,术中取下鼻息肉组织。C组10例为正常中鼻甲组织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标本中CK13的表达。结果 A组CK13的阳性表达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82,P=0.009),C组正常中鼻甲组织上皮细胞未见CK13的阳性表达。结论(1)CK13在鼻息肉组织中不同上皮表达程度的差异,反映了 CK13在鼻息肉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鼻息肉组织中 CK13蛋白表达有所下降,说明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的增生、分化有抑制作用。

    作者:饶立;张田;刘昊天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Slit2蛋白对深静脉血栓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 Slit2过表达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利用 Slit2过表达转基因小鼠进行下腔静脉结扎造模,观察血栓形成的情况,测量出血时间、血栓重量长度比,HE染色观察血栓形成的病理形态,并同时设立C57小鼠对照组。结果成功建立了小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在造模48 h后 Slit2过表达转基因小鼠与 C57小鼠相比,裸血栓重量长度比明显减小;出血时间延长;Slit2过表达小鼠形成的血栓中白色血栓所占比例较小,而 C57小鼠则白色血栓所占比例较大。结论 Slit2过表达能通过抑制白色血栓形成,从而有效抑制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勾红菊;王丽京;兰天;吴腾;吴平香;顾取良;郑凌云;温定文;丁彦青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原发性十二指肠梭形细胞鳞癌1例报道

    小肠恶性肿瘤发生率远不及大肠恶性肿瘤,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较为少见,一般以腺癌较为常见,而十二指肠鳞状细胞癌(primary duodenum squamous cell carcinoma,PDSCC)更少见,梭形细胞鳞癌是鳞状细胞癌的一种少见的特殊亚型,所以原发性十二指肠梭形细胞鳞癌极为罕见。本科于2012年发现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梭形细胞鳞癌,现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罗红波;王桂芬;王锡平;王敏;周英泽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后腹腔镜与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安全性及疗效,探讨两种术式的适应证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9月54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31例采用 MPCNL治疗(MPCNL组),23例采用 RLU治疗(RLU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和结石清除率。结果 RLU组与 MPCNL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69.70±7.73)min vs.(46.50±7.09)min(t=-11.436,P=0.000);术中出血量为(21.50±7.23)mL vs.(66.90±20.00)mL,MPCNL组显著高于RLU组(t=9.94,P=0.000);术后3 d的结石清除率、术后高热发生率、术后尿漏发生率、住院时间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CNL与 RLU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疗效,RLU术中出血较少,但手术时间长。

    作者:许生;亓林;吴心宽;王祺;陈运;韦旗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动脉硬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口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监测两组患者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C、HDL-C及 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降压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 TC、TG、LDL-C及 IMT均显著降低,以上指标水平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可以延缓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进程,治疗高血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郝振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