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lit2蛋白对深静脉血栓作用的实验研究

勾红菊;王丽京;兰天;吴腾;吴平香;顾取良;郑凌云;温定文;丁彦青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式, Slit2, 基因工程小鼠
摘要:目的:探讨 Slit2过表达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利用 Slit2过表达转基因小鼠进行下腔静脉结扎造模,观察血栓形成的情况,测量出血时间、血栓重量长度比,HE染色观察血栓形成的病理形态,并同时设立C57小鼠对照组。结果成功建立了小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在造模48 h后 Slit2过表达转基因小鼠与 C57小鼠相比,裸血栓重量长度比明显减小;出血时间延长;Slit2过表达小鼠形成的血栓中白色血栓所占比例较小,而 C57小鼠则白色血栓所占比例较大。结论 Slit2过表达能通过抑制白色血栓形成,从而有效抑制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肺癌中的研究现状

    肺癌作为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目前其治疗手段一直主要针对肿瘤细胞本身所展开。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研究关注的视角也逐步由肿瘤细胞本身扩展到其所在的微环境,试图从肿瘤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更进一步了解或明确肿瘤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以探索出更有效的诊疗方式提高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现主要就近几年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肺癌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刘小艳(综述);许新华(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益智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加益智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在健康体检人群内进行抽样横断面调查和纵向随访研究。益智组92例(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经常参加下列活动中任何一项或多项,持续时间达5年及以上:象棋、围棋、麻将、扑克、跳棋、书法、绘画及阅读等,参加的频率至少每周2次。筛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匹配的健康体检者92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均不参加上述益智活动或偶尔参加,未达到前述标准。入选者均无基线认知功能损害,排除继续参加工作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自制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评定。1年后健康体检时,对两组人员再次使用上述量表进行评估,观察两组评分变化。结果入组时,两组人员 MoCA、MMSE、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益智组与对照组 MMSE、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oCA评分显示益智组有2例(2.2%)低于认知损害的临界值,对照组有6例(6.5%)低于认知损害的临界值,达到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标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智活动可能对预防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下降有益,MoCA更适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

    作者:傅朝晖;陈登容;吴娟;邓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并发腹腔内出血和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循证护理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并发腹腔内出血和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循证护理。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门奇静脉断流术199例,手术后对其中106例患者应用循证护理(观察组);对93例患者行传统护理(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腹腔内出血和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并发症发现时间及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发生腹腔内出血及门静脉系统血栓分别为7.54%和4.71%,术后1周 Chi1d-Pugh评分为5分;而对照组术后发生腹腔内大出血及门静脉系统血栓分别为7.52%和4.30%,术后1周 Chi1d-Pugh 评分为9分;观察组腹腔内出血(7.54%)和门静脉系统血栓并发症(4.71%)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并发症发现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不能降低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并发腹腔内出血和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发生率,但能够及时发现此两种并发症并尽早处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手术的安全性,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夏瑾;龚建平;王小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C-反应蛋白在牙源性间隙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牙源性间隙感染病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于入院时、入院第3天、出院前检测40例牙源性间隙感染患者 CRP 并进行血细胞分析,观察 CRP 在感染不同阶段动态变化规律,比较 CRP 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的敏感性,以及脓肿切开与否的情况下患者间 CRP变化的差异性。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后CRP、WBC及 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所有患者 CRP、WBC、N%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所有患者CRP、WBC、N%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脓肿切开引流组与非脓肿切开引流组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RP可作为反映牙源性间隙感染病程中的动态观察敏感指标之一;(2)动态检测CRP、WBC、N%变化对于指导牙源性间隙感染患者临床用药及判断病情转归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查小雨;丁红忠;徐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应用品管圈降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效果分析

    非计划性气管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是指尚未达到气管拔管指征而将人工气道拔除,或某些非人为因素的气管导管脱落[1]。非计划性气管拔管是机械通气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占机械通气患者的2.8%~20.6%[2],包括患者自行拔管、医疗护理过程中的意外拔管。非计划性拔管可能延长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 停留时间及住院天数,甚至可能因为失去有效呼吸而出现窒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为降低气管插管患者UEX 率,本科2013年3月成立了名为“守护圈”的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小组,针对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情况开展品管圈活动,并对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的气管插管患者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维书;吴琦;骆飞源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动脉硬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口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监测两组患者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C、HDL-C及 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降压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 TC、TG、LDL-C及 IMT均显著降低,以上指标水平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可以延缓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进程,治疗高血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郝振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以科技服务为先导引领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体系建设

    在高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中,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面向企业直接开展科技服务能力建设特别重视,先后出台了多个文件,尤其是2011年教育部教职成[2011]12号文件《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高等职业学校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建立专业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制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要求,对高校的科技服务工作的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和路径,但多年来重视教学、科研,忽略社会服务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普遍现象,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发展过程中,科技服务成为学校全面发展的短板,科技服务对教学科研的先导和引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制约了高等职业院校产学研体系的建立和学校全面可持续发展[1-3]。在此就科技服务和产学研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付绍智;游静;谭开键;魏松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MFG-E8基因在梗阻性黄疸小鼠免疫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动态观察梗阻性黄疸小鼠血浆MFG-E8水平,以及肝脏、脾脏、淋巴结、胸腺的MFG-E8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梗阻性黄疸中的意义。方法建立梗阻性黄疸小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胆总管结扎组,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梗阻性黄疸小鼠第3、7、14天血浆中 MFG-E8蛋白水平;RT-PCR检测肝脏、脾脏、淋巴结、胸腺中 MFG-E8 mRNA的表达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上述组织中 MFG-E8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梗阻性黄疸小鼠血浆中 MFG-E8蛋白水平在每个时相点均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肝脏、脾脏、淋巴结、胸腺组织中 MFG-E8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同时,肝脏、脾脏、淋巴结、胸腺组织中 MFG-E8蛋白表达水平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 MFG-E8在梗阻性黄疸免疫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减少,可能对梗阻性黄疸后组织凋亡细胞的清除产生重要的影响。

    作者:郭勇;熊琦;唐永梁;杨俊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应用二级标准检测系统建立云南省血细胞分析溯源体系

    目的:以云南省血细胞分析二级参考实验室定值的具有溯源性的定值新鲜血建立省、地州、县级血细胞分析溯源体系。方法用二级标准检测系统定值的新鲜血,选择具有较好实验室管理和规范化操作技术水平的地区级实验室的检测系统作为第三级溯源体系进行溯源,通过用该检测系统定值的新鲜血对县级医院的检测系统进行校准。结果第三级溯源体系溯源链完整,该溯源体系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各项结果的偏差分布范围是:白细胞(WBC)1.21%~1.52%;红细胞(RBC)1.02%~1.08%;血红蛋白(Hb)-0.68%~0.78%;血细胞比容(HCT)-2.03%~0.62%;血小板(PLT)-2.96%~2.85%;通过第三级溯源系统定值的新鲜血对县级医院实验室血细胞分析系统进行校准。各项结果的偏差分布范围是:WBC 1.32%~1.88%;RBC 0.93%~1.10%;Hb -0.97%~1.16%;HCT -0.19%~2.06%;PLT -3.00%~-2.19%。结论利用定值新鲜血建立用配套校准物以外的血细胞分析溯源体系,解决当前云南省州、县级实验室血细胞分析溯源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各区域内医院血细胞分析检测结果的准确和检验结果互认提供了质量保障。

    作者:陈玲;牛华;马顺高;李从凤;孙武;董云华;平竹仙;侯香萍;马玉林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后腹腔镜与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安全性及疗效,探讨两种术式的适应证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9月54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31例采用 MPCNL治疗(MPCNL组),23例采用 RLU治疗(RLU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和结石清除率。结果 RLU组与 MPCNL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69.70±7.73)min vs.(46.50±7.09)min(t=-11.436,P=0.000);术中出血量为(21.50±7.23)mL vs.(66.90±20.00)mL,MPCNL组显著高于RLU组(t=9.94,P=0.000);术后3 d的结石清除率、术后高热发生率、术后尿漏发生率、住院时间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CNL与 RLU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疗效,RLU术中出血较少,但手术时间长。

    作者:许生;亓林;吴心宽;王祺;陈运;韦旗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建立质量管理长效机制持续改进医院质量

    医院质量管理(hospital quality management )是为了保证和不断提高医院各项工作质量和医疗质量而对所有影响质量的因素和工作环节实施计划、决策、协调、指导及质量信息反馈和处理等以质量为目标的全面管理过程[1]。医院质量是管理的核心,是医院各项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本院是一所具有117年历史的综合医院,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评审方针,遵照评审标准,紧紧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以患者为中心进行了三级综合医院的创建。医院对照等级医院标准积极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结合“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及“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进行持续整改,在2011年顺利通过了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评审。如何在医院通过“三甲”评审后,保持创建成果,使各项工作不松懈,不出现反复,质量不滑坡,是摆在医院领导班子面前的重要问题。为此本院进行了探讨,采取措施建立医院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医院的质量管理。通过建立医院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促进了医院质量的持续改进,使医院的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作者:张万蓉;冯虎翼;展群岭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LPS通过调节Cdc2蛋白表达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构建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Cdc2)真核表达载体,并在 P16基因缺失的肿瘤细胞 HeLa细胞中表达,利用 LPS诱导细胞凋亡,并探讨 LPS诱导 HeLa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从人 U2OS细胞中提取 RNA,反转录克隆 Cdc2 cDNA片段,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 pDEST27-Cdc2质粒。将 pDEST27-Cdc2质粒瞬时转染人宫颈癌 HeLa细胞,免疫印迹分析 Cdc2的表达情况,并用 LPS刺激,观察其对 LPS引起的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 pDEST27-Cdc2质粒,质粒酶切及测序结果完全正确。LPS刺激 HeLa细胞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大量细胞凋亡,而转染pDEST27-Cdc2质粒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提示Cdc2的重要作用。免疫印迹分析研究发现,LPS诱导 HeLa细胞 Cdc2蛋白水平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 LPS诱导 HeLa细胞 G2/M期阻滞,过表达Cdc2可以降低 G2期细胞阻滞的发生。结论 LPS诱导 HeLa细胞凋亡是由于其导致 Cdc2表达下降,细胞分裂停止在 G2/M期,过表达Cdc2可以阻止死亡信号诱导的细胞凋亡。

    作者:赵丽君;周辉;赵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初入院及药物治疗过程中血清自身抗体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6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和5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初入院及接受临床治疗不同时间(1、3、12、24个月)的血清中抗核抗体(ANA),同时用免疫印迹法对血清中的肝病相关抗体谱(AMA-M2抗体、Sp100抗体、gp210抗体、LKM-1抗体、LC-1抗体、SLA抗体)进行检测,结合肝脏酶学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AIH与PBC患者血清中 ANA的检出率分别是57.8%和61.4%,滴度集中于1∶320和1∶640,治疗中 AILD患者血清中 ANA阳性率与滴度不随病情缓解而明显改变(P>0.05);肝病抗体谱检测,PBC患者血清中只有 AMA-M2抗体、Sp100抗体、gp210抗体检出,检出率依次是73.7%、17.5%、26.3%,AIH患者6项抗体均有不同程度检出,但以 LKM-1、LC-1、SLA特异性检出为主;治疗1、3、12、24个月 AILD患者肝功能指标逐渐恢复(P<0.05),自身抗体谱检出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抗体检测对于 AILD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随病情缓解而改变,不能作为临床疗效观察的指标。

    作者:张宏宇;朱珍;徐昕;王永忠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25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以来该院肝胆外科开展的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5例。结果24例成功实现了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平均手术时间62 min;1例改为三孔腹腔镜行胆囊切除。平均住院时间5.7 d,无胆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可行的,具有更加美观、微创,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符合患者心理需求,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勇;杨帆;王雁飞;刘嘉涪;陈登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HLA-DRB1*11基因多态性与口腔扁平苔藓易感性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11基因多态性与口腔扁平苔藓(OLP)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收集相关研究,对纳入的文献依据 NOS量表进行质量评价,采用 Rev-Man5.2.5进行 Meta分析,合并效应量选择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发表偏倚通过绘制漏斗图直观判断和采用Stata12.0做 Egger回归分析及Begg秩相关检验来检测。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OLP组396例研究对象中93例检出 HLA-DRB1*11,等位基因频率23.48%;健康对照组994例研究对象中196例检出 HLA-DRB1*11,等位基因频率19.72%,合并分析时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7,95%CI=0.59~1.94,P>0.05),经 Egger回归分析和Begg秩相关检验未见明显发表偏倚。结论 HLA-DRB1*11基因多态性与 OLP易感性未见明显相关性。

    作者:熊亚林;钱利菊;秦朴;刘琴;杜跃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原发性十二指肠梭形细胞鳞癌1例报道

    小肠恶性肿瘤发生率远不及大肠恶性肿瘤,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较为少见,一般以腺癌较为常见,而十二指肠鳞状细胞癌(primary duodenum squamous cell carcinoma,PDSCC)更少见,梭形细胞鳞癌是鳞状细胞癌的一种少见的特殊亚型,所以原发性十二指肠梭形细胞鳞癌极为罕见。本科于2012年发现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梭形细胞鳞癌,现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罗红波;王桂芬;王锡平;王敏;周英泽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妇科拟行腹腔镜手术的122例患者分为Ⅰ组和Ⅱ组,分别采取哌替啶和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比较两组麻醉前(T0)、麻醉后30 min(T1)、4 h(T2)、12 h(T3)和24 h(T4)各时间点血浆细胞因子和应激反应指标变化。结果Ⅱ组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T1~T3时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4时与 T0比较明显升高(P<0.05),且 T2、T3时 IL-6水平与Ⅰ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在T1~T4时均较T0时明显升高,且T2、T3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血浆皮质醇水平术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 T2、T3时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可较好的平衡血浆细胞因子水平,抑制过度应激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安礼俊;胡伟;刘海林;张志捷;李金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内容

    按工作性质及其先后顺序,可将医学统计工作分为实验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实验设计是开展某项医学研究工作的关键,包括医学专业设计和统计学设计,医学专业设计的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纳入和排除标准、样本含量、获取样本的方法、分组原则、观察(检测)指标、统计方法等。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各种试验、检测或调查,要求资料完整、准确、及时、有足够数量、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等。整理资料包括原始资料的检查与核对、对资料进行分组与汇总等。分析资料即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不同透析方式对改善肾性贫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透析方式在改善透析患者肾性贫血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血液透析(HD)31例和腹膜透析(PD)患者34例,观察其血红蛋白数值及使用的促红素用量。结果 HD患者的血红蛋白达标率高于血液透析患者,同时促红素的使用量及达标后患者的低维持剂量亦低于 PD患者。结论 HD患者的肾性贫血更易纠正。

    作者:吴峰芬;季晓英;邱晓园;蒋良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Slit2蛋白对深静脉血栓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 Slit2过表达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利用 Slit2过表达转基因小鼠进行下腔静脉结扎造模,观察血栓形成的情况,测量出血时间、血栓重量长度比,HE染色观察血栓形成的病理形态,并同时设立C57小鼠对照组。结果成功建立了小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在造模48 h后 Slit2过表达转基因小鼠与 C57小鼠相比,裸血栓重量长度比明显减小;出血时间延长;Slit2过表达小鼠形成的血栓中白色血栓所占比例较小,而 C57小鼠则白色血栓所占比例较大。结论 Slit2过表达能通过抑制白色血栓形成,从而有效抑制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勾红菊;王丽京;兰天;吴腾;吴平香;顾取良;郑凌云;温定文;丁彦青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