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颈交界区肿瘤的护理

彭静;李翠红

关键词:颅颈交界区肿瘤, 肿瘤手术, 临床症状, 术后并发症, 神经血管结构, 显微外科技术, 患者, 神经影像学, 重要因素, 治疗效果, 围手术期, 手术治疗, 神经外科, 颈髓, 加强护理, 不断改进, 手术中, 手术后, 颅神经, 护理报
摘要:颅颈交界区是头颅和颈椎交界的部位,虽然空间狭小,却容纳延髓及颈髓等重要而复杂的神经血管结构.由于此处肿瘤大多位置深,显露困难,与脑干、颈髓、颅神经和重要血管的关系密切,与颅内其他部位的肿瘤手术相比,手术后的并发症更重,病死率更高,是神经外科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之一.随着现代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及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改进,手术中对神经血管的副损伤明显减轻,但是许多患者在术前就已经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并且这些症状会在术后继续加重,或又出现新的并发症,因此,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强护理,及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是影响终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1].2006年4月至2009年4月本科共收治颅颈交界区肿瘤57例,均进行手术治疗,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24例,根据血清CRP浓度分为正常组(A组)和高浓度组(B组),并检查确定两组患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率及血压、血脂、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控制水平.结果 B组的血压、血脂、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和血压、血脂、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一样,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有显著的关系,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作者:杨国斌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硬化肝脏再生研究进展

    正常肝脏在受损伤或部分切除后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但临床上肝病患者常常合并有肝硬化,大量研究表明硬化肝脏再生过程的启动、进展及终止均较正常肝脏有明显的不同,研究硬化肝脏行部分切除术后的再生机制,促进术后余肝再生及其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农卡特;袁晟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治疗急性胆囊炎13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30例急性胆囊炎,术前充分准备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观察急性胆囊炎行LC的疗效和术后恢复过程.结果 130例患者中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11例,非结石性胆囊炎者19例,其中125例行LC,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5例,LC手术切除率为96.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结论 胆囊炎急性期不应成为LC的禁忌证,胆囊炎急性期行LC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宋建宁;罗玉政;洪明;宋林学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腹腔镜辅助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安全性及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其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17例接受腹腔镜辅助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 17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1例,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3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3例.手术时间平均为(409.4±107.8)min、平均切口长度(6.2±1.1)cm、平均出血量(317.6±233.8)mL,淋巴结清扫数目平均(13.7±6.4)枚.其中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1例切口感染,1例右侧胸腔积液;所有病例均无切缘癌残留,术后平均卧床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3.8±0.6)、(5.1±0.9)d.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能够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作者:廖刚;王子卫;赵林;张能;江龙龙;张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清胰汤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清胰汤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 将52例SA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采用生长抑素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4例在生长抑素等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清胰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腹胀明显减轻,恢复明显提前,治愈率提高,并发症及转手术率减少,死亡率降低.结论 清胰汤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SAP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

    作者:石世平;龙泽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Proseal型喉罩置入与气管插管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比较

    目的 比较Proseal型喉罩与气管插管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时的优、缺点.方法 将30例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Proseal型喉罩组(PL组,15例)和气管插管组(TI组,15例).监测循环、呼吸功能、麻醉深度指数(CSI).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或置入喉罩1 min时(T1)、气腹满意后(T2)、呼之能睁眼时(T3)、拔管或取出喉罩1 min时(T4)测定并记录各监测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在T1、T3、T4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I组患者T1、T3时平均动脉压波动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气道压在T2处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清醒及拔管或取出喉罩时潮气量组间、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I在T3、T4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oseal型喉罩较气管插管可明显降低心血管反应;对于短时间的CO2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Proseal型喉罩较气管插管未明显影响通气量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麻醉苏醒期较气管插管平稳,CSI能较准确监测麻醉深度,指导苏醒期麻醉处理及用药.

    作者:梁汉生;冯艺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30例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分析148例初治的白血病合并DIC 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30例白血病合并DIC患者在选用适当的化疗方案进行化疗的同时,应用小剂量肝素抗凝治疗,同时输注血小板和补充凝血因子.结果 30例患者中治愈17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为73.3%,死亡8例,其中5例死于脑出血.结论 DIC是白血病常见及严重并发症,动态观察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值是诊断和治疗白血病合并DIC重要观察指标.治疗期间并发脑出血是主要死亡原因.采用恰当方案积极治疗原发病白血病、正确使用肝素和补充凝血因子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晓霞;王智明;罗贤生;孟娟;徐丹丹;李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在校医学生与非医学生角膜捐献意识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在校医学生与非医学生角膜捐献意识的差别.方法 以调查问卷形式,对承德市4所大学875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875份问卷调查,有效答卷814份.有意向捐献角膜人数、支持亲友捐献角膜人数,在校医学生均高于非医学生.对角膜捐献缺乏了解,成为不能捐献的主要因素.结论 在非医学生中加强角膜捐献知识和角膜捐献意识的宣传教育十分必要.

    作者:邓志鸿;董微丽;付笑笑;刘刚;贾淑君;王绍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骨髓涂片联合骨髓活检诊断低增生性白血病

    目的 探讨骨髓涂片与活检联合检测在诊断低增生性白血病中的重要性,为临床制订适宜强度的化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对骨髓涂片提示低增生性白血病的30例患者行骨髓活组织检查,并计算二者的符合率.结果 本组30例患者被活检证实为低增生性白血病的17例,其余13例骨髓组织增生度为增生活跃、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结论 低增生性白血病的诊断须行骨髓涂片与活检联合检测.

    作者:周格琛;贺望娇;梁委军;陈晓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胰腺囊肿合并胰管结石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7岁,因上腹部疼痛10+d 于2009年9月9日入院.入院前10 d,患者进食酸辣粉后出现中上腹隐痛,呈阵发性加剧,无放射痛,弯腰屈膝位可缓解,伴恶心、嗳气、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晨起明显,约4~5次/天,便后疼痛无明显缓解.不伴畏寒发热、皮肤黄染、呕血、便血、黑便等症状.自服溃疡散胶囊后上述症状无明显缓解.既往身体健康.

    作者:白鍊;贺学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107例腹水患者腹水中4种指标的检测意义

    目的 探讨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LDH)、胆固醇(TC)及血清-腹水清蛋白(SAAG)梯度在不同病因腹水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07例腹水患者进行ADA、LDH、TC及SAAG检测,并分析4种指标在不同腹水中的水平及意义. 结果 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肝细胞癌、腹膜结核及恶性肿瘤性腹水测定值分别为:ADA (4.3±1.2,10.4±2.5,6.2±1.9,32.3±12.8,15.4±7.2)u/L,LDH(51.4±23.2,94.2±38.7,63.1±25.2,174.3±68.6,630.2±281.5)u/L,TC(0.34±0.16,0.60±0.21,0.43±0.18,2.18±0.76,2.30±1.35)mmol/L,SAAG(22.4±6.7,17.4±6.0,20.8±5.3,6.53±3.28,8.27±4.51)g/L.结核性腹水ADA多高于30 u/L而LDH多低于400 u/L,恶性肿瘤则相反;结核及恶性肿瘤腹水TC均高于1.2 mmol/L而SAAG多低于11 g/L;肝细胞癌腹水指标接近于肝硬化.结论 联合检测ADA、LDH、TC及SAAG对不同病因腹水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任孟军;廖于;文静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65岁以上高龄胆石病患者305例诊治体会

    65岁以上高龄胆石病患者以并发症多、起病急、手术风险大为特点,临床医师常面临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两者难以选择的困境.现将本院2001年4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305例65岁以上胆道疾病患者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明兵;胡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脑卒中患者重心平衡功能训练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重心平衡检查治疗仪对脑卒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40例平衡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重心平衡功能训练,采用静态姿势图的外周面积和单位面积轨迹长分析平衡功能.结果 治疗组外周面积和单位面积轨迹长优于对照组,步行能力明显改善.结论 重心平衡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

    作者:李静;张艳玲;岳冬梅;樊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儿童鼻腔异物的简单取出方法

    鼻腔异物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异物种类多种多样,其中以外生性类圆形异物多见,多滞留于鼻道前段.鼻腔异物经前鼻孔为常见,常因儿童的好奇玩耍,误将细小异物塞入鼻腔所致[1].到目前为止仍无一种理想的治疗器械,在治疗中,多数需由临床医师临时制作,如用回形针、齿科刮匙等,这些器械,虽可将异物顺利取出但总感到不太理想,当遇到大而光滑坚硬的物体时取出就非常困难,如果遇到小儿哭闹不予配合更容易发生将异物推向咽喉部而滑入气管内的危险.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作者使用牙龈分离器取出106例儿童鼻腔异物,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柴养倬;宋建明;顾同保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低血糖指数膳食联合运动干预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血糖指数(GI)膳食、运动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 ,比较低GI膳食、运动而未用任何降糖调脂药物治疗前后17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体质量、腰臀围、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R)等变化.结果 经2个月治疗,空腹血糖(FPG)由治疗前(7.84±1.19)mmol/L降至干预后(6.19±0.60)mmol/L(P=0.000),餐后2 h血糖(2 hPG)由治疗前(13.97±3.35)mmol/L降至干预后8.59±0.9(P=0.000);三酰甘油(TG)由治疗前(1.79±0.75)mmol/L降至干预后(1.15±0.45)mmol/L(P=0.017),总胆固醇(TC)由治疗前(5.46±0.27)mmol/L降至干预后(4.98±0.77)mmol/L(P=0.059),高密度脂蛋白(HDL)由治疗前(1.42±0.26)mmol/L升高至干预后(1.59±0.30)mmol/L(P=0.044),低密度脂蛋白(LDL)由治疗前(3.57±0.28)mmol/L降至干预后(3.20±0.71)mmol/L(P=0.032).体质量(WT)由治疗前(72±11.3)kg降至干预后(67.9±11.0)kg(P=0.006);体质量指数由治疗前(27.7±4.02)kg/m2降至干预后(26.1±3.63)kg/m2(P=0.010),HOMA-R由治疗前的26.43±15.46降至干预后17.14±7.68(P=0.031).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严格的低GI膳食和运动治疗,可使血糖、血脂得到良好控制,使其胰岛素抵抗得到明显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陈开宁;高勇义;黎艺;钟文菲;张华川;方团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1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肝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该院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23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有152例出现肝损害,占64.4%,其中轻型胰腺炎(MAP)56.5% (104/184),重症胰腺炎(SAP)92.3% (48/52),SAP较MAP肝功能损害发生率高,损害程度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大多伴有肝损害,其损害程度与胰腺炎病情轻重程度相关.

    作者:屈健宁;蔡大川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就诊顺序依次分为莫沙必利组(A组)、氟西汀组(B组)以及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组(C组),并对3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24%,明显高于单独使用莫沙必利和氟西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结论 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老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灌注化疗联合热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方法 收集2004年3月至2007年10月的老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共49例,分为顺铂(DDP)加IL-2配合热疗组(对照组)和DDP加香菇多糖配合热疗组(实验组),并对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生存质量改善率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62.50%和84.00%.不良反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均有发热,对照组为69.00%(15/24),实验组为12.00%(3/25);胸痛发生率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41.70%、24.00%.发生骨髓抑制对照组为50.50%,实验组为16.90%.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组有效率为88.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组有效率相近,实验组的方案对于老年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是更好的选择.

    作者:向莉;任培蓉;杨红茹;吴敬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青少年近视性屈光不正原瞳孔电脑验光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青少年近视性屈光不正原瞳孔电脑验光的可行性.方法 将130例首次验光的青少年近视患者散瞳前后的电脑验光结果 分别与复查结果 相减(以复查结果 为金标准,并且认为差值小于或等于0.50 D(或轴向小于或等于5度)为临床上有效的检查),对其两者的差值进行有效性的比照分析.结果 原瞳电脑验光和散瞳电脑验光的有效性比较柱镜和柱镜轴向没有差异,而球镜有差异,散瞳的有效性更高.但原瞳电脑验光与复查的结果 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复查结果 随原瞳电脑验光结果 增加而增加,且原瞳结果 每增加1 D,复查结果 平均增加0.787 D.结论 尚不能用原瞳电脑验光直接给配镜处方.

    作者:唐颖;孙强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颅颈交界区肿瘤的护理

    颅颈交界区是头颅和颈椎交界的部位,虽然空间狭小,却容纳延髓及颈髓等重要而复杂的神经血管结构.由于此处肿瘤大多位置深,显露困难,与脑干、颈髓、颅神经和重要血管的关系密切,与颅内其他部位的肿瘤手术相比,手术后的并发症更重,病死率更高,是神经外科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之一.随着现代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及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改进,手术中对神经血管的副损伤明显减轻,但是许多患者在术前就已经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并且这些症状会在术后继续加重,或又出现新的并发症,因此,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强护理,及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是影响终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1].2006年4月至2009年4月本科共收治颅颈交界区肿瘤57例,均进行手术治疗,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彭静;李翠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