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增液承气汤加减治疗脑卒中后便秘60例

王明明

关键词:增液承气汤, 加减治疗, 脑卒中后, 小脑出血, 大面积脑梗塞, 现报道如下, 下腔出血, 脑干出血, 临床资料, 女性, 脑率, 男性, 疗效, 便秘
摘要:笔者自2004年以来采用增液承气汤加减治疗脑率卒中后便秘6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60例,其中脑出血38例,小脑出血7例,脑干出血2例,珠网下腔出血5例,大面积脑梗塞8例.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大80岁,小56岁.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1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与术前超声检查进行对比,回顾分析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37例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有改变,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24%(37/41).结论 超声检查对诊断急性阑尾炎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脑胼胝体肿瘤病人术后观察及护理

    颅脑肿瘤手术后患者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此病人术后住院期间出现了高热,一侧肢体瘫痪并发症,未出现泌尿系感染、坠积性肺炎、消化道出血等潜在并发症,经过12天的精心治疗及护理后康复出院.

    作者:王玉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上海市医院(学)图书馆建立学科化服务运行机制的可行性——基于上海市医院(学)图书馆现状调研的分析

    通过对上海医院(学)图书馆现状的调研结果,分析上海市医院(学)图书馆的人员构成,数字化资源及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提出上海市医院(学)图书馆建立和深入开展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可行性.

    作者:邱坚;俞国雄;陈怡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59例护理

    目的 提高对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病人的护理.方法 通过对本院2007~2009年收住院的59例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通常在夜间或晨醒时发病,以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以青壮年男性发病居多,4~9月份发病多见,常有感染、劳累等诱发因素,经补钾及细心护理后肌力能完全恢复.

    作者:赖爱萍;凌素环;唐慧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如何做好基层医院门诊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

    我院是一所基层医院,门诊日输液量平均在75人次,高峰时可达120余人次.输液患者涉及多个临床科室,病情复杂、输液时间不规律、流动性大,有的3~7次,有的临时1次.

    作者:王红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标本采集误差对血生化检验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不合理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如何正确采集标本,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血标本2248,尿标本2090份,大便标本448份,细菌培养标本134份.结果 血标本合格率99.6%,尿标本门诊合格率95.5%,住院患者合格率75%,大便标本合格率82%,细菌培养标本合格率82%.结论 护理人员应重视合格的标本采集,掌握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才能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李宏伟;郑华;董淑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癫痫持续状态的紧急处理及护理

    癫痫持续状态是指持续、频繁的癫痫发作,形成了一个固定的癫痫状况,包括1次发作持续30min以上,或连续好几次发作、间隙期意识不恢复者[1].不及时处理,可因生命功能衰竭而死亡或造成持久性脑损害,必须立即抢救,终止发作.本文就我院神经内科2007~2009年收治的29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真真;黄圣明;孙耀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脊髓型颈椎病脊髓慢性压迫损伤的病理机制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 是各种退行性颈椎疾病中严重的类型,是55岁以上人群中引起脊髓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因.

    作者:张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术后护理

    近些年来,随着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的迅速发展,适应症不断扩大,尤其在胸腔内肺部疾病的诊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从本院的32例胸腔镜辅助手术,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洁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利多卡因对减轻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刺激症状的探讨

    目的 消除或减轻妇科腹腔镜术后病员留置导尿管所致的刺激症状(Catheter related bladdediscomfort,CRBD).方法 将我院2009年4~6月2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员分为两组:A组(n=100)常规方法用石蜡油导尿;B组(n=100)用2%利多卡因润滑导尿管前端8cm,并用利多卡因侵润尿道口后进行导尿.结果 两组病员尿道刺激症状表现有显著差异.结论 利多卡因对减轻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刺激症状有显著疗效.

    作者:彭民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糖尿病病人足部预防护理知识与行为状况关系

    目的 探讨糖尿病病人足部预防护理知识与行为状况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2月间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的诊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同时给予行为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个足部护理行为项目的 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控制血糖正常率与重复住院率也好于对照组.结论 行为干预有助于患者控制血糖,减少重复住院率,并能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和截肢率,值得应用.

    作者:马黎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结了184例胸腔内注入尿激素酶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病人的护理体会,认为护理的关键是观察病人体温的变化,胸水的颜色及指导病人适当的活动,加强营养和心理护理.本组184例出现发热4例,血性胸水19例,但均未出现血色素下降的情况.

    作者:王晓岚;康晶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浅谈支气管哮喘老年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

    总结50例支气管哮喘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经验,主要护理措施包括:紧张、恐惧心理的护理,忧虑心理的护理,依赖心理护理,认为精神因素及异常情绪进行心理医疗和护理是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魏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肝源性糖尿病临床研究进展

    肝脏是葡萄糖代谢的重要器官,肝脏受损严重时影响正常糖代谢,出现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这种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害发生的糖尿病称肝源性糖尿病(Hepatogenic diabetes,HD).慢性肝病继发糖代谢异常者多发生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2-4倍,一般认为肝硬化患者60~80 %发生糖耐量减低,其中10~30 %终发展成糖尿病[1].

    作者:韩致毅;周黎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与依沙吖啶联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与依沙吖啶联合用于12~28周妊娠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米非司酮口服联合经腹羊膜腔内注入依沙吖啶与单纯经腹羊膜腔内注入依沙吖啶、序贯应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做对比分析.结果 米非司酮与依沙吖啶联合用于12~28周妊娠流产成功率100%,优于其他的流产方法.结论 米非司酮与依沙吖啶联合用于12~28周妊娠流产操作简便,效果确切,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雪清;邓芳;彭川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脂肪肝的体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B超、CT在健康检查中的应用,脂肪肝的发病率和检出率明显增加.临床症状表现为疲劳、恶心、呕吐和不同程度的黄疸,并可短期内发生肝昏迷和肾衰,严重者可在数小时死于并发症,如果及时治疗,病情可在短期内迅速好转.为了提高此病的治愈率,现将2008~2009年本院收治的30例脂肪肝病例总结体会如下.

    作者:杨锡梅;卜凡叶;王景坤;刘纯凤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浅谈儿童麻疹的临床分析及降低误诊率措施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的特点,凡未患过麻疹或未接种过麻疹疫苗或接种过疫苗但抗体已显著下降者均为易感者.据统计我国麻疹疫苗普种后发病率逐年下降,现在降至10/10万左右,但以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因此,加深对麻疹的研究,以有效预防和救治麻疹患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侯丽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护理本科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及建议

    总结分析护理专业双语教学实践过程的做法及经验,并对加强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提出建议:建立全面的教学辅助系统;注重与平行课程的衔接与渗透;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改革教师考核制度,支持双语课程建设.

    作者:王晶晶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无线心电遥测监护在恶性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无线心电遥测监护在恶性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系统复习近四年2100例患者的心电监护资料,并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而探讨无线心电遥测监护对恶性心律失常诊断的价值.结果 共检出各种心律失常1785例,其中包括恶性窦性心律失常,恶性房性心律失常,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等.结论 无线心电遥测监护对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必将在将来具有进一步的发展.

    作者:雷进红;卢跃棣;黄成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应急处理程序及护理在严重ADR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急处理程序及护理在严重ADR患者中应用的意义.方法 分析我院门诊输液室发生的24例严重ADR采取的应急处理程序及护理等措施进行救护.结果 24例严重ADR患者经采取应急处理程序及护理后成功获得了救治,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 应急处理程序及护理用于严重ADR的抢救,可提高ADR抢救成功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避免医疗纠纷.

    作者:庞小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