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网络环境下的病案首页质量问题与管理

陈哲;李桂祥;段凌霞;李华;李刚荣;李晴辉

关键词:管理, 病案, 首页, 质量, 网络环境
摘要:目的 实现医院病案首页质量管理的自动化、体系化、制度化,提高医院病案首页质量,为医院管理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决策依据.方法 依托医院信息系统,建立相关制度,开发相关软件,实现病案首页质量管理.结果 提高了医院病案首页质量,为医院管理提供了大量有效、准确的数据.结论 网络环境下可以通过制度与软件相结合的方法,提高病案首页质量.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氨基酸碘液治疗阴道炎10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氨基酸碘液治疗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2006年6~11月,本区5个乡镇计划生育指导站对来就诊的已婚阴道炎患者100例,采用氨基酸碘液进行洗消治疗,每日1~2次,7d为1个疗程.结果 氨基酸碘液治疗阴道炎总有效率达93.5%,治愈率达76.9%,对于由霉菌、细菌、滴虫感染所致的阴道炎有效率都在92%以上.如果每次治疗都由医务人员操作有效率可达100%.结论 氨基酸碘液是由碘分子与蛋氨酸络合而成的,具有杀菌力强、效果可靠、安全无毒、性质稳定、不污染环境和经济方便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基层及贫困地区使用.

    作者:李家刚;李安奇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临床工作中护患纠纷分析及防范措施

    随着医疗市场的日益成熟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特别是举证倒置制度的实施,患者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工作中稍不留意就会引起患者的不满和投诉,导致护患纠纷的日益增多[1],危害和谐医患关系构建,损害医院和护理人员形象,干扰正常护理工作.

    作者:周长桂;缪洪益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腹腔镜诊治继发不孕273例分析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腹腔镜对不孕的诊断治疗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方法.其可以迅速对不孕的盆腔因素做出明确诊断,并能够同时进行合理治疗,缩短了不孕的诊治时间,取得了满意结果.现就本院2001年1月~2004年11月腹腔镜诊治的继发不孕273例进行总结.

    作者:张光金;张华;陈云萍;雷莉;刘禄斌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38例腰椎滑脱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的技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38例腰椎滑脱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下肢感觉及运动障碍,及间歇跛行.滑脱部位:L4,514例,L5~S1 24例,采用后路双侧椎板减压,取髂骨植骨,滑脱提拉钉棒复位固定.结果 随访时间9个月~4年,平均2年3个月,所有患者腰痛、下肢感觉运动、间歇跛行及性功能障碍均有明显恢复.硬膜破裂3例,修补后未出现脑积液漏,术后半年复查复位丧失10% 3例,所有病例椎间融合良好,无1例发现断钉断棒.结论 腰椎滑脱采用后路双侧椎板减压,取髂骨椎体间植骨融合,滑脱提拉钉棒复位固定,不失为一种治疗腰椎滑脱良好方法.

    作者:周明全;王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在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下腹部手术后甲磺酸罗哌卡因、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应用于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30):对照组术后应用0.15%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2μg/ml)作PCEA;试验组应用0.179%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2μg/ml)作PCEA.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改良的Bromage分级法评估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记录镇痛质量、PCEA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镇痛质量、运动阻滞程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79%甲磺酸罗哌卡因加芬太尼2μg/ml,可用于术后PCEA,其镇痛效果和安全性与0.15%盐酸罗哌卡因加芬太尼2μg/ml相似.

    作者:江春秀;熊洪书;施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与Fc受体的研究进展

    随着变应性疾病发病率全球性的增高,哮喘反复发作和加重成为影响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而机体对变应原的免疫耐受机制缺陷是哮喘发病的关键环节[1,2].

    作者:王耀丽;钱桂生;程晓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牙髓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生物调节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 alloproteinases,MMPs) 是一种依赖二价金属阳离子的内肽酶家族, 因含有Zn2+、Ca2+金属离子而得名,是机体内调控细胞外基质代谢的重要酶之一,也是基质降解的关键酶,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在牙髓组织中,牙髓细胞、成牙本质细胞是MMPs的主要合成细胞,其中牙髓细胞可产生大部分MMPs,现就牙髓中MMPs的生物调节进行综述.

    作者:刘鑫;向学熔;范小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160例婴幼儿和儿童期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研究

    目的 探讨婴幼儿和儿童期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资料.结果 咳嗽、持续发热是支原体肺炎的主要表现,但婴幼儿多见中度发热、喘憋多、痰鸣明显、肺部体征明显,胸部X线以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炎改变为主,肺外并发症少;儿童期多见高热、干咳为主,顽固剧烈,肺部体征少,胸片以大叶性改变为主,肺外并发症多.部分病例检出呼吸道病毒阳性,测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同时可合并病毒或细菌感染.结论 婴幼儿和儿童期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婴幼儿以肺部表现明显且较重,儿童期则肺部体征不明显,更易发生肺外并发症.

    作者:陈巧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普贝生助产的观察和护理

    宫颈成熟是自然临产前的生理过程,通过宫颈变软、缩短、抗张力下降等变化,使分娩顺利完成,因此宫颈成熟是引产成功的前提条件[1].普贝生作为一种成熟的产科用药,已有大量的证据证明有促进宫颈成熟的作用,但其安全性一直是产科医生的关注的焦点,产程观察不容忽视,因而使用普贝生的孕妇产程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蒋桔红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77例周期性麻痹临床分析

    目的 报道77例周期性麻痹,探讨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77例周期性麻痹病例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均具典型的突然发生双侧肢体近端迟缓性肌无力,无客观感觉障碍,血钾降低.其中40%的患者继发于甲亢,10%甲亢性周期性麻痹伴室性心律失常,85%出现典型的低血钾ECG表现.结论 周期性麻痹继发于甲亢的高比例应引起临床重视;心电图、甲状腺功能及血生化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作者:张红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围术期肺动脉高压患儿吸入一氧化氮研究进展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在心血管、呼吸系统等有广泛复杂生理、病理作用的高度弥散性不稳定自由基.近年来对NO的研究已成为生物医学界研究的前沿及热点.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T)是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常见的继发病变.

    作者:石英;陈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24例职业性放射损伤致造血系统及细胞遗传学改变观察

    目的 探讨外照射慢性放射病(慢放病)造血系统及细胞遗传学的改变.方法 将职业性放射损伤患者24例分为3组,其中慢放病15例、观察对象4例、放射反应6例,各组分别进行血常规、骨髓常规、骨髓祖细胞培养及细胞遗传学检查(包括染色体畸变率、胞浆阻滞微核率及培养微核率),将检查结果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 3组骨髓祖细胞培养中的粒巨噬祖细胞(CFU-GM)及基质祖细胞(CFU-F)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尤其慢放病组CFU-GM无集落生长5例,CFU-F无集落生长6例,比其他两组减少更明显;慢放病组与放射反应组染色体畸变率及胞浆阻滞微核率(CBM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放病组与放射反应组培养微核率(CM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放病组与观察对象组CM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对象组与放射反应组染色体畸变率比较具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及骨髓祖细胞培养(CFU-GM、CFU-F)可作为慢放病、观察对象及放射反应鉴别诊断的客观参考指标.

    作者:邢志伟;张建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低熔点铅不规则挡块等中心放射治疗鼻咽癌

    目的 探讨低熔点铅不规则挡块技术放射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近期并发症.方法 129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66例,采用低熔点铅不规则挡块技术放疗;对照组63例, 采用常规挡块技术放疗,6MV-X线照射鼻咽治疗量为66~70Gy,颈部治疗量DT60~70Gy, 颈部预防量为DT50Gy.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鼻咽部肿瘤缓解率(CR+PR)分别为100%、100%;两组患者1、2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98.45%、95.45%和98.35%、93.65%(P>0.05),两组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98.48%、89.32%和98.35%、90.99%(P>0.05).对照组患者放疗期间严重急性黏膜炎、咽痛和放疗后重度口干发生率分别为46.0%、36.5%、49.2%,而实验组分别为25.8%、13.6%、9.1%(P<0.05).结论 低熔点铅不规则挡块技术能有效地保护部分正常组织,减少急性放疗反应.

    作者:任必勇;张军;刘学芬;邓超;张力;熊德明;朱川;冉文华;刘必宽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目的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支气管哮喘56例,随机分为A、B 两组.A组为舒利迭(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组,共35例;B组为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组,共21例.对两组疗效观察对比.结果 两组治疗后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1);肺功能检测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EV1.0、FVC和PEFR均值有改善,A组改善明显(P<0.01);B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时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两药有附加或协同作用,较单纯吸入丙酸氟替松可更好达到完全控制,还可帮助患者更早达到完全控制,并且只需较少剂量就可达到同等控制水平.

    作者:熊邦泽;胡静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企业对我国医院数字化的影响

    如今人们已进入信息化社会,医院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医院只有实现数字化才能适应社会的变革,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同时,资金投入、人才培养、技术水平等因素也制约着我国医院数字化建设,对此,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在互利的条件下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作者:王琳华;曾凡;黄昊;王禾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多发伤的救护体会

    多发伤是一种外伤的危急重症,如抢救不及时,预后极差,死亡率高.多发伤的抢救工作繁重、复杂、难度大,不但要求要有高操的技术,而且对医务人员也有更高、更严的伦理道德要求.多年来,作者在多发伤患者抢救中体会到:多发伤患者抢救成功与否不仅与患者病情、抢救措施有关,还与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有关,如果说抢救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那么,医德修养则是抢救成功的灵魂.救治急诊多发伤患者,需具备如下医德要求.

    作者:唐万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安全性的探讨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安全性需求进行分析,从安全等级界定、总体技术框架、安全系统建设原则、安全系统建设模型、安全系统建设技术方案等方面进行技术探讨,供参考.

    作者:孙安龙;徐永柱;高诚诚;刘高清;穆卫龙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化疗呕吐反应的疗效观察

    目的 减少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呕吐反应,使其顺利完成化疗.方法 对45例患者在接受化疗30min后,采用穴位敷贴治疗贴,贴敷于内关、曲池、足三里处进行观察,并与胃复安、盐酸格拉司琼、昂丹司琼相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好,而且不良反应小.结论 穴位敷贴治疗贴操作简便,治疗化疗呕吐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缓解了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的不适.

    作者:江晓林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老年人急性尿路感染1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尿路感染基础疾病、常见细菌种类、抗感染药物的选择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2006年10月本院收治的132例老年急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症状、病因、致病菌株、药敏试验.结果 老年急性尿路感染患者的基础疾病依次为前列腺肥大、糖尿病、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长期卧床和留置导管.尿培养结果主要为大肠杆菌占58%、革兰阳性球菌占19%,其次为产碱杆菌、真菌、变形杆菌.对大肠杆菌敏感的药物依次为:丁胺卡那、喹诺酮类、头孢拉定等.结论 多数老年尿路感染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大多伴有基础疾病,甚至细菌混合感染.因此,治疗基础疾病,根据尿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及时合理选用敏感有效抗生素,减少耐药性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张伦碧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高度重视内地少数民族学校肺结核病的防治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少数民族学生来内地后,对结核菌的敏感程度增高,容易成为易感人群.作者于2005年5月对本市某少数民族学校结核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符菱缨;汪义容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