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丽英;杨秀芳
根据患者病情以及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描述患者对玻璃酸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通过讨论给出合理的建议。
作者:刘岚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总结临床应用细胞分析技术的质量保证措施。方法收集血常规检查者300例,分析其血细胞分析质量的影响因素,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不实施加强质量控制措施,对照组实施质量控制措施。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医生满意率以及临床表现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细胞分析中,提高检验质量,严格执行分析规程,积极控制影响分析质量的因素,可有效提高血细胞分析质量。
作者:景晓红;王宁 刊期: 2013年第26期
补阳还五汤为益气活血法的代表方,又是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出自《医林改错》,临床应用于半身不遂,口眼涡斜等中风病证。现代人因平素喜食肥甘厚腻、社会压力、运动量减少等各种因素中风患者日益增多,且患病年龄越来越提前,是影响现代人健康生活危险的疾病之一。通过补阳还五汤的基础研究临床验证,对各种原因引起的中风之气虚血滞证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俞林;罗俊;李日洙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回顾我院普外科之前的护理工作的不足,管理部门制定工作规范,不断加强护理质量检查,总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共同探讨改进方案。持续质量管理能够改善普外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任菊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消毒供应中心(CSSD)主要指的是在医院中提供多种无菌器材、敷料及物品的保障科室,承担着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作用。其具体担负着非常多而繁琐的工作,包括对诊疗器材、器具进行有效的清洗、消毒、包装以及灭菌等多项工作。就目前来看,医院内需供应的无菌物品数量大、品种繁多,涉及到了非常多的科室,并且周转非常快,具体的每一项工作都对医疗质量、教学质量以及科研的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消毒灭菌就可能引起极为严重的影响。对于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程序而言,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与优化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关于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程序当前的一些情况,并研究了具体的优化管理的措施。
作者:黄继云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体制的改革,患者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护士工作的难度和压力越来越大[1]。由于护理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压力情境,主要面对的是心理和生理双重受损的患者,而患者及家属的过度要求,以及职业环境造成的高紧张度,高危险度,高责任度是导致心神疲惫的主要原因[2]。而目前,在职护士的工作倦怠感明显,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护士工作倦怠发生率在55.1%~59.1%。其中轻、中、高度倦怠的检出率分别为20.71%,33.30%和8.79%[3],而在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率高达58.9%,ICU与急诊室护士的职业倦怠高达75.5%,是倦怠程度高的[3]。护理工作是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增进人们的健康,护士只有在身心健康的状态下才能更好的为人们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现将护士工作倦怠相对因素及对策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杨秀芳;江萍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随着国家医改的深入,患者就医要求不断提高,对医院后勤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满足临床的需求,我院洗涤中心从运行模式的改进,试行规范化管理,从洗涤设备更新、工作环境改善、规章制度完善、洗涤质量提升、洗涤安全防范、洗涤院感控制、配送服务等方面着手,大大提高了医院洗涤质量和服务意识,满足医院发展要求。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房屋改造合理分区按照《医院布草洗涤卫生规范》DB11/662-2009规定,医院洗衣房应设立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洁净区,污染区和洁净区之间应有实体隔离墙分开;设立新通风系统,使风向由洁净区流向污染区;将人流、物流分开,明确路线,不逆流,不交叉;工作区域与生活区域严格分开,建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环境,保证工作人员的防护需要,采用先进、现代化的洗涤、烘干及消毒设备,确保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石玉兰;熊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民众都积极投入到义务献血的浪潮中,于是在大街小巷中随处都能看到血站。由于献血人数的增加,使血站的护理服务工作变得十分重要,在血站护理中加入礼仪规范可以让前来献血的人感受到温暖、亲切。文章归纳了礼仪规范在血站护理服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包括以下几点:护理服务人员的礼仪在血站中的应用,严格地制定礼仪规范制度,加强理论知识地学习,扩展视野等。在血站护理中使用礼仪服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石连香;王湘云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新疆地域广阔,医疗资源相对分布不均,尤其在南北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而今后定向分配到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全科医师可大大改善这一状态。由于新疆多民族地区地理位置、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导致脑血管病的高发,所以神经病学的临床带教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神经病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基础医学及临床各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同时其专业性强、内容相对抽象复杂,且神经病学教学内容多而实习时间少,如何将概念抽象的神经病学及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传授给学生,同时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严谨的科研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自己的带教体会,本文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实习生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谈几点体会。
作者:李海涛;李桂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对研究性学习在护理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2009级的126例护理专业的护理教学改革中选取课题研究性学习法进行教学法创新,以科学研究基本步骤着重对护理教学进度与内容进行了科学设置,将126例学生分为若干组分别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护理课题研究探讨,教师对课后同学的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其与传统护理教学法中学习的2008级护理学生的成绩做了比较。结果将研究性学习法应用于护理教学中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护理教学法:2009级护理专科生经过研究性学习后的护理课程考试成绩明显高于2008级护理专科生经过常规的护理课程学习考试成绩,两级成绩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研究性学习法应用的2009级学生及教师评价中优质率高达90%以上。结论将研究性学习法应用于护理教学改革中能够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课题研究创新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作者:黄萍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20世纪60年代在欧美国家已普遍应用[1]在我国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不断扩大,涉及到国家和社区,它具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还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减少患者的痛苦等优点[2]。在临床上深受患者欢迎,然而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一直存在争议,国内相关文献报道说法不一,本文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和影响因素及对策等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孟亚萍 刊期: 2013年第26期
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从基础向临床过渡的一门桥梁课程,对大专医学生护理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这门课程的教学在某些医学院校中并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本文针对这一薄弱环节,指出了目前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某些弊病,并结合本院教学实际,提出了在诊断学教学指导思想、课程内容安排、教学系列等方面的改革设想。
作者:孙琳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过去的疾病预防控制的工作方式已经逐渐无法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了与当前信息化管理形式相适应,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已经逐渐开始建立信息化平台,通过快速、准确、方便的信息化手段开展各项工作。近几年来,各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已经逐渐建立和完善了信息化的管理网络,建立了卫生疾病信息库,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本文正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化管理在其工作中的运用,并对其优势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了论述。
作者:王樨霞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骨瓜提取物注射液是由新鲜或冷冻的猪四肢骨和葫芦科植物甜瓜的干燥成熟种子的提取物制成的无菌水溶液,含多肽类骨代谢因子,甜瓜籽提取物、多种游离氨基酸、以及无机钙、有机钙、磷离子、无机盐及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1],具有调节骨代谢,刺激成骨细胞增殖,促进新骨形成,调节钙磷代谢,防止骨质疏松、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临床上主用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腰腿疼痛、骨折创伤修复。说明书中显示不良反应较少发生,可能出现发热或皮疹。我科于2013年6月9日收治1例57岁女性患者,用药后引起严重过敏反应。
作者:申景芳;林泽明;赵亚丽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我科于2012年11月21日收治1例红皮病患者,在我们精心的护理和治疗下,患者于20 d后痊愈出院,先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农民,因“反复全身弥漫性红斑、脱屑伴痒1+年,复发1月,加重1月”于2012年11月21日11∶00入院,患者神情,入院前1年反复躯干出现红斑,上覆鳞屑伴瘙痒,多次在当地医院和本院诊断为“红皮病”,予以地塞米松,阿维A及强的松等治疗后,病情好转。15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全身出现弥漫性红斑,上覆鳞屑,有少量黄色渗液、皲裂纹,伴疼痛,未经正规诊治自行外用“黄连扑粉”,无好转,逐渐红斑增多融合成片,无咳嗽、咳痰、恶心、呕吐、心慌、气紧、腹痛、腹泻、关节疼痛、口腔溃疡不适。入院后予以抗过敏,抗感染,保肝,人血免疫球蛋白支持疗法,保护胃粘膜等治疗。同时护理方面组织高年资护士组成专人护理小组,每日评估患者情况,进行饮食护理,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等,在医护人员的全力配合下,经过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患者于2012年12月11日,住院20 d后,痊愈出院。
作者:康每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依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用自我剖析、自照镜子的方式,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就医疗服务和医疗生物安全的问题发表见解,提出“防病治病防为主,查病治病早为先”的观点,以期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互动,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作者:刘海清;段培园;齐红杰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医院是各类人员集中、电梯高频使用的场所,医院电梯服务是医院窗口服务项目之一,是医院整体形象的体现,医院电梯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如何加强医院电梯服务管理,推进医院里的电梯安全规范化管理工作尤为关键。
作者:全红实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利用信息化管理的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的成效。方法对在两个社区中心就诊的4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综合管理组,n=200)和传统模式的诊治(传统诊治组,n=200),进行6月后随访对比分析两组在病情控制上的差异。结果综合管理组在 FPG、2hPG、HbA1c、BMI的减低(原BMI减去随访时BMI)等优于传统诊治组。结论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的患者病情控制优于无管理的传统诊治组。
作者:张从新;何展鹏 刊期: 2013年第26期
近年来,尽管医疗水平不断进步,但脓毒血症的病死率并没有明显下降,如何降低脓毒血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是具有显著的医学价值和经济意义的重要课题。脓毒血症是严重创伤、感染及大手术后常见的病理综合征,可引起脓毒症休克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其死亡率达40%。
作者:卢海源;史国辉;佟苏东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为了尽量方便护理人员的操作,及时准确的执行医嘱,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直观,实用性强,操作方便,利于检查核对,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祖贵;毛娜;李娟;袁霜 刊期: 2013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