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菊芳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健康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阐述了健康管理的基本内涵及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健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健康管理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作者:司徒玉菊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医院是各类人员集中、电梯高频使用的场所,医院电梯服务是医院窗口服务项目之一,是医院整体形象的体现,医院电梯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如何加强医院电梯服务管理,推进医院里的电梯安全规范化管理工作尤为关键。
作者:全红实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不仅需要为其提供优良的服务品质,更需要的是个性化的服务产品。医疗市场的竞争不仅是医疗水平的竞争,同时还有服务软环境的竞争,在这方面,护理服务占有相当的比重[1]。自2012年元月起我科就将5S管理法应用于病区护理管理的工作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5S 管理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而简称5S管理。
作者:陈波;李霞;许晓君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在国家不断完善基层医疗保障制度过程中,针对日益上升的呼吸内科住院人数,就需要提供给这类患者快速有效合理的内科护理。本文依据笔者内科护理多年的经验,分析了呼吸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并就其风险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作者:刘敏慧 刊期: 2013年第26期
PDCA循环管理办法是一种非常典型的阶梯式循环管理方法,该方法主要从计划(P)、实施(D)、检查(C)、执行(A)四大步骤着手,通过不断地查找问题、发信问题、改进问题,使管理效果得到大的提升。药房发药差错的原因非常多,但若对其进行归类则主要分为个人、主观、客观和管理这几类。在药房施行PDCA循环管理办法,针对性地纠正发药差错情况,故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使发错率得到了大化控制。
作者:邵建立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急救室是专门针对于抢救危急病患者,急救室中的护理管理直接关系着抢救工作的效果,间接的影响着病患者的生病安全,一旦因为护理管理不到位,导致了病患者受到生命威胁,后果不堪设想。在我国的医改推行中便强调了对急救室的护理管理。然而,在我国很多乡镇卫生院中对急救室的护理管理情况却不容乐观。本文就乡镇卫生院急救室的护理管理进行探讨。
作者:王文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健康档案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讨论。方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对居民的疾病以及健康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在档案建立后对各项疾病进行针对性的防治,开展相应的疾病管理工作。结果通过建立健康档案,以此来开展疾病管理工作,为疾病的针对性治疗以及防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利用此种方式来对社区居民的健康进行管理,对控制疾病发生率、疾病预防以及疾病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档案化管理,并以此来开展疾病管理工作,对各类疾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及预防,可以对患者的疾病发生率进行有效的控制。健康管理档案的建立为各类疾病的临床治疗以及预防提供了有利的帮助,可以在临床中对其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余金霞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药物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和抢救体会。方法总结1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抢救及体会。此例患者因长期简断性使用青霉素,这次皮试时出现假阴性,肌注80万单位青霉素后患者自诉恶心头晕,面色萎黄,继晕厥,抽搐,口吐白沫,呼吸困难。结果青霉素的变态反应是所有药物中较为常见的且居首位,皮试前应认真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及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可避免严重后果发生。结论加强工作责任心,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仔细判断皮试结果。同时提高对药物过敏反应的认识,正确判断和消除过敏原,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周玲玲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本文详细阐述经皮穿刺桡动脉行冠脉造影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健康宣教及精心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康复,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庄丽英;杨秀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对医院静脉液体配制中心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进行探讨,从而为临床提高患者药物治疗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介绍我院静脉液体配制中心信息系统设计内容、功能介绍,分析临床应用效果。结果采用静脉液体配制中心信息系统进行给药处理,发生配药错误21例,配药错误发生率仅为0.15%,显著低于未应用静脉液体配制中心信息系统进行配药时年平均发生配药错误率1.43%,提示静脉液体配制中心信息系统可有效降低配药错误发生率。结论通过静脉液体配制中心进行药物集中配制,可显著提高患者用药治疗安全性,降低错误用药发生率、患者治疗费用以及护理人员工作风险,避免药物浪费。
作者:高森;赵鹏;王兵涛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根据患者病情以及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描述患者对玻璃酸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通过讨论给出合理的建议。
作者:刘岚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通过分析阿法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获得性耐药1例证明阿法替尼对既往接受过EGFR-TKIs 治疗的晚期 NSCLC患者仍然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玲;董桂芝;刘静君;高会全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分析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对策。方法对产科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结果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的意识得到了提高。结论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为产妇提供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李素芬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通过提高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和和带教水平,使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得以保证,使护理事业可持续发展。方法对医院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做认真分析并提出对策予以改进。结果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和带教水平显著提高,护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临床护理质量随之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针对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有效的对策,提高了护生的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保证了护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性。
作者:肖燕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长期以来,不少医院新护士的培训一直延续随意式、师徒式经验教学的方式进行带教,结果造成新护士的护理技能,工作方式、服务质量因带教老师的能力的不同而出现偏差。护士规范化培训是医院顺应卫生行政改革及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需求所做出的在职继续教育的一种探索[1],是为完善毕业后对护士的护理学教育,对临床护士所进行的专业化培训,是使护理专业毕业生顺利完成从理论知识到实际工作能力转变的重要措施,对提高护士专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开展护士规范化培训,但由于地区与医院差异,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从内容设置、时间段划分、考核标准等方面仍需规范,本文旨在对现有规范化培训综述,对今后的培训提供参考。
作者:朱彩兰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夹层临床发病率较低,早期无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易误诊。多层螺旋 CT血管成像(CTA)为一简便、快捷、显示直观的检查方法,可作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我们工作中诊治1例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 SMA)夹层,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静清;宋光毕;陈国宁;李袓坤;李正宇;陈红玲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回顾我院普外科之前的护理工作的不足,管理部门制定工作规范,不断加强护理质量检查,总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共同探讨改进方案。持续质量管理能够改善普外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任菊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应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为抗生素治疗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发生率取决于抗生素的种类及使用人群,一般认为在5%~35%[1]。近年来在基层医院中,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日渐突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防治措施日益受到关注。为了更好的认识和诊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本文就其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王欣;李红 刊期: 2013年第26期
近年来,尽管医疗水平不断进步,但脓毒血症的病死率并没有明显下降,如何降低脓毒血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是具有显著的医学价值和经济意义的重要课题。脓毒血症是严重创伤、感染及大手术后常见的病理综合征,可引起脓毒症休克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其死亡率达40%。
作者:卢海源;史国辉;佟苏东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探索冷藏芦荟外敷治疗化疗迟发静脉炎的疗效。应用冷藏后的芦荟局部外敷静脉炎部位。静脉炎部位红肿、硬结消失,皮肤完好。
作者:唐红梅 刊期: 2013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