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严重多发伤急诊手术分析

黄振双

关键词:严重多发伤, 急诊, 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急诊手术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在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23例,对本组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经有针对性急诊手术治疗,脱离生命危险114例(92.68%),死亡9例(7.31%),死亡病例中早期死亡7例,晚期死亡2例,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病情较为严重,经急诊手术无法控制(颅脑严重损伤3例,胸部腹部严重损伤2例,腹腔脏器严重损伤1例,心脏血管严重损伤1例),晚期死亡原因是由于患者的创伤范围比较大,手术后出现严重感染,出现多器官衰竭.结论 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伤情比较严重,并且病情发展迅速,患者失血量大,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给予及时的急救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78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78例在剖宫产术时同时行肌瘤剔除术与40例单纯剖宫产的产妇做对照,同时将肌瘤按直径大小分为≥3cm组和<3cm组.结果 产褥病率、子宫复旧、术后住院天数三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时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肌瘤≥3cm组多于肌瘤<3cm组和单纯剖宫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时肌瘤剔除术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禹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人工组配式假体治疗股骨软骨肉瘤1例报道

    人工组配式假体(Global Modular Replacement System)GMRS于近年来正越来越多地运用于骨肿瘤广泛切除术后的患者.四肢骨肿瘤广泛切除术后,常会遗留有大段骨的缺损,采用肿瘤型的人工假体重建是治疗这种骨缺损的主要方法.人工假体重建后,患者可以获得即刻稳定、早期负重行走、远期较好功能的效果[1,2].我科收治1例软骨肉瘤患者行人工组配式假体置换.

    作者:王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扶正固本法治疗肺心病缓解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肺心病缓解期采用扶正固本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救治的70例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45例,患者可以分为肾阳虚以及阴阳两虚两种类型,对肾阳虚的患者给予温补肾阳(温补命门),以益气养血活血作为佐剂,对阴阳两虚的患者给予双补气阴,以益气养血作为佐剂;对照组有25例,不采用固本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对其体征、症状、急性发作次数、感冒次数、体力恢复情况以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痰量、喘息、咳声、气短以及心悸等症状均有明显的变化.观察组患者相较对照组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感冒次数以及体力恢复情况均有所改善,(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0%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28.00%),(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心病缓解期采用扶正固本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既安全又可靠,将中医中的“治病必求与本”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梁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足月妊娠胎膜早破195例早期干预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指在临产前胎膜破裂,是产科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妊娠满37w后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10%;妊娠不满37w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0%~3.5%[1].胎膜早破母儿容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症.母亲面临危险有绒毛膜炎,脐带脱垂,难产及后出血等,而胎儿可能发生胎儿窘迫、宫内感染等,从而增加孕产妇及早产儿病率及死亡率.因此,正确处理胎膜早破,尽可能减少母儿并发症,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近年来主张对足月胎膜早破予期待治疗,胎膜破裂24h未临产再予缩宫素引产.但能否早期干预,尽快终止妊娠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早期干预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以探讨这一处理方法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宝芳;曲亚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慢性盆腔炎的治疗进展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女性常见疾病之一,该病病情顽固,久治不愈.目前,临床医学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并没有找到确切方法,本文对女性慢性盆腔炎的中、西医及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进行了综述.

    作者:韦校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致不良反应的护理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喹诺酮类抗生素,具备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疗效好,耐药率低等优点,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旋转酶活性,抑制细菌DNA的复制,起到快速杀菌的作用,在临床中已被广泛应用,但是在用药过程中偶尔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本文总结我高校门诊2011年3月~2012年3月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江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探讨降低重症监护室护理记录书写缺陷的干预措施

    目的 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记录书写质量,保证护理记录的真实性、科学性和客观性.方法 通过对在架病历和出院病历的检查,查找护理记录中存在的缺陷并进行原因分析,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措施能全面提升护士护理记录的书写能力,使护理记录的质量得到保证.结论 通过分析护理记录书写存在的缺陷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组织学习,自查与互查结合,可以提高护理记录书写的质量.

    作者:赵艳;谢正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肿瘤靶向治疗药物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本文从肿瘤靶向治疗的概况出发,介绍其使用药物的分类及其功效,并选取三种典型治疗药物介绍其临床应用的状况,后对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邱爽;孙洪善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ELISA检测HCV抗体中的问题及思考探讨

    目前,ELISA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HCV抗体的检测中,但该检测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局限,需要进一步思考与完善.本文对ELISA检测HCV抗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PCR检测技术进行了概述,介绍了PCR检测技术在当前临床实验室中的具体应用,阐释了PCR实验室建立的重要意义.

    作者:黄秋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三棱针穴位点刺放血治疗急喉痹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三棱针穴位点刺放血治疗急喉痹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2月我科收治的急喉痹患者42例,给予少商穴、商阳穴三棱针点刺放血治疗,1次/d,3d一疗程.结果 治疗3d后,42例患者痊愈18例,占42.86%;好转20例,占47.62%;未愈4例,占9.52%,总有效率为90.48%.结论 三棱针穴位点刺放血治疗急喉痹疗效确切,见效快.

    作者:陆贺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实习护士职业防护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我市综合医院实习护士职业防护情况,旨在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和行为.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实习护士职业防护调查”问卷,对我市综合医院的200名实习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实习护士经常暴露在锐器伤、患者体液等职业危害中,职业防护知识掌握情况较差,防护行为执行率低;尤其是锐器伤,发生率达89.5%; 42.5%未接受过职业防护教育,53.5%希望得到职业防护教育.结论 实习护士职业防护知识缺乏、意识淡漠,管理者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和管理.

    作者:袁志平;林碧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四肢损伤中的应用及护理

    持续封闭负压是一种新型的引流技术,就是利用VSD敷料填补创面形成封闭状态的引流.对于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患者,按照传统外科方法处理,可能出现深部引流不畅,继发创面感染、骨髓炎,治疗周期长等问题,采用VSD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18~64岁,平均37岁.受伤原因:车祸伤25例,机械绞伤3例,重物砸伤4例.创面10cm× 18cm~30cm×40cm大小不等,并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感染、骨外露.1.2.材料①一次性VSD负压引流敷料是由聚乙烯醇水化海藻盐泡沫制成的医用泡沫敷料,白色、柔软而富有弹性,抗张力性强,与人体皮肤和创面组织有良好的相容性.内部含有多侧孔引流管,提供均衡负压达到全面引流,及时排出渗出液及细小坏死组织,保持引流管长时间通畅,对人无毒,无刺激性.②引流管夹可有效防止引流管内液体回流.③一次性使用医用透明贴膜,为半透性贴膜,具有单方向透气性,创面内气体可以经薄膜透出,并且可隔绝外界环境对创面的污染.④智能负压机或中心负压,负压维持在-126~-450mmHg.1.3方法①彻底清除创面坏死组织、碎屑、异物等,修复需要重建的血管、神经、肌腱等,有骨折的需复位.②根据创面大小剪裁或拼接VSD敷料,在距创面缘3cm处戳1个小孔,将VSD敷料上的引流管从小孔流出,再将VSD的敷料与创面边缘回断缝合.③用半透明贴膜密闭整个创面,薄膜边缘距创面边缘3~5cm,使整个创面呈密闭状态.④术后引流管接负压装置,负压为40~60kpa,以看到敷料收缩,手触变硬并有流体流出为度.⑤持续负压引流3~10d.

    作者:范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罗伊适应模式在重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在重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例重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应用罗伊适应模式的6个步骤(一级评估、二级评估、诊断、制定目标、措施和效果评价)进行护理.结果 通过对患者实施全面健康评估及建立护理计划,促进适应反应,提高患者应对能力,终取得良好护理效果.结论 应用罗伊适应模式能够引导护士对重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协助患者达到适应目标,提高心理素质,对于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有重要促进作用.

    作者:钟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对急性创伤失血性休克疗效观察

    传统的观念认为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快速大量补液,但近年来,随着对休克病理生理过程的深入研究,临床上提出了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概念.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ICU收治43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旨在观察早期非限制性液体复苏与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抢救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急诊ICU 2011年8月~2012年10月43例未经控制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经手术证实术前有未控制出血的患者,同时均排除颅脑损伤;其中男性34例,女性9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41.4岁,且均为本院急诊科首诊,28例由急诊抢救室直接至手术室行手术治疗,15例患者收治住院后请相关科室会诊后行手术治疗,术后均转入急诊ICU监护;其中交通事故伤26例,坠落伤13例,其它4例;人选的对象均符合创伤失血性休克标准[1].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A组)23例和常规液体复苏组(B组,即对照组).

    作者:张晓敏;王晨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新生小鼠海马神经元的体外原代培养

    目的 观察分析新生小鼠海马神经元的体外原代培养的情况,研究其发育过程中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变化.方法 把新生小鼠海马神经元在体外进行原代与非原代的培养.对比新生小鼠神经元的原代和非原代二者之间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的体外培养情况.原代的神经元是出生24h以内的小鼠身体里的海马,非原代的海马神经元则是原代基础上进行培养的小鼠海马神经元.把两组小鼠海马神经元均置入多聚D-赖氨酸的玻片上进行贴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的培养情况.结果 新生小鼠海马原代的神经元在24h内出现明显的形态变化,新生小鼠海马非原代的神经元在24h内则变化没有原代神经元明显.培养出来的神经元纯度也大大小于新生小鼠海马神经元的体外原代培养.结论 新生代小鼠海马神经元的体外原代培养所得到的神经元纯度更高,可以更广泛的得到应用.

    作者:郑桂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手术室连台手术的安全管理体会

    2008年我院手术室搬进新的层流手术室,随着医院业务量的增加,手术量也相应地提升,进而促进连台手术的开展.连台手术时间紧,任务重,容易因工作忙乱造成差错事故的发生,如何保证连台手术快速、安全、有效,因此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1术前准备11术前1d由专人对手术患者进行访视,发放手术室温馨提示卡,告知患者术前准备的注意事项,缓解患者恐惧,焦虑的情绪,确保安全开台.1.2手术室护士应根据次日手术的安排,熟悉自己所要配合手术的数量、质量、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及所需的手术用物,做到心中有数.1.3手术安排应遵守先无菌,后有菌;先阴性,后阳性的原则.老人和小儿优先安排首台手术,护理人员的安排做到新老搭配,优化组合,疑难危重手术尽量安排年资高的护士巡回.

    作者:张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椎弓根螺钉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目的 探讨经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 对2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行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配合医生操作,术后处理患者的各种不适并给予积极、早期的康复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均获骨性融合,无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结论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而术中高质量的手术配合和术后系统的护理指导是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作者:陈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试谈医院档案的综合管理

    现行的医院档案资料管理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今时代已经步入数字化时代,医院实现全面信息化无纸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医院档案综合管理现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解决办法,希望借此契机以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以适应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的发展.

    作者:蒋晓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关节镜下自体月国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护理

    目的 对自体股薄肌及半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护理探讨.方法 对30例自体股薄肌、半腱肌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损伤病例的临床功能锻炼及结合中医护理.结果 3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切口愈合良好,经过对这30例患者24~40个月的随访,Lysholm评分由术前平均(54.8±2.1)分增加至后一次为(91.00±2.3)分;Tegher评分由术前平均(5.0±1.2)分增加至术后(6.23±1.4)分(p<0.01);术后lachman征及旋转移位试验阴性.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术后早期的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和结合中医护理,能有效恢复膝关节的功能,提高运动水平.

    作者:阎丽;谢海莲;叶英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自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则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以及环境合格率等.结果 治疗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及环境合格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小玲;岳联勤;聂娟;梁萍;王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