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可降低尿白蛋白肌酐比率

刘建月

关键词:尿白蛋白肌酐比率, 2型糖尿病
摘要:目的 观察血糖、血压及血脂的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率影响.方法 对T2DM患者强化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进行随访及回归分析.结果 分析显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和甘油三酯的变化值与UACR变化值显著相关,糖化血红蛋白和收缩压的变化值是影响UACR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 血糖、血压及血脂的强化控制,尤其是严格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及收缩压,能降低T2DM患者的UACR,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麦粒灸的临床应用和机理研究进展

    本文就近年来麦粒灸在临床疾病的应用及其机理研究做一综述,以便更深入了解麦粒灸对人体的重要价值及其对临床治疗或临床研究皆有重要意义.

    作者:颜丽清;廖军;毛日剑;贾宁;许中源;王宝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新时期对卫生下乡帮扶的实践与探讨

    我院为积极响应卫生部及省卫生厅的号召,本着利用城市卫生资源和技术优势支援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目的,充分发挥教学医院的人才及学术优势,开展住乡医疗和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就卫生下乡、学术扶贫工作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探讨1医疗卫生现状总体短缺,局部饱和;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城市饱和,基层奇缺;比例不当,这是我国卫生资源的现状.在中国占人口大于70%的广大农村,医务人员却仅占有23.60%,农村的医疗设施和技术水平较低,很难为农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本科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大多集中在县及县以上的医疗机构,乡镇医疗队伍业务水平较低,知识结构不合理是目前的主要问题.以中专生为主体的农村卫生技术队伍其知识水平和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因医疗卫生水平低下而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情况已日益突出.

    作者:翁庆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不同鼻腔填塞止血材料临床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不同鼻腔填塞止血材料用于鼻内窥镜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2年以来90例经鼻内窥镜手术后采用不同鼻腔填塞止血材料填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0例采用传统的无菌凡士林纱条填塞,30例采用Merocel高膨胀止血海绵填塞,另外30例采用可吸收性止血纱布填塞.并对止血效果及局部、全身反应以及抽出填塞物时间与当时患者的不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可吸收性止血纱布填塞后患者无明显不适,取出时无疼痛,取出后无再出血情况.Merocel高分子止血海绵填塞后患者局部和全身症状较传统凡士林纱条填塞明显减轻.结论 Merocel高膨胀止血海绵和可吸收性止血纱布用于鼻内窥镜术后填塞止血效果均优于传统凡士林纱条,可吸收性止血纱布在止血和减轻患者痛苦等方面效果更理想.

    作者:侯晓峰;李领明;李辉;李瑶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新生小鼠海马神经元的体外原代培养

    目的 观察分析新生小鼠海马神经元的体外原代培养的情况,研究其发育过程中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变化.方法 把新生小鼠海马神经元在体外进行原代与非原代的培养.对比新生小鼠神经元的原代和非原代二者之间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的体外培养情况.原代的神经元是出生24h以内的小鼠身体里的海马,非原代的海马神经元则是原代基础上进行培养的小鼠海马神经元.把两组小鼠海马神经元均置入多聚D-赖氨酸的玻片上进行贴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的培养情况.结果 新生小鼠海马原代的神经元在24h内出现明显的形态变化,新生小鼠海马非原代的神经元在24h内则变化没有原代神经元明显.培养出来的神经元纯度也大大小于新生小鼠海马神经元的体外原代培养.结论 新生代小鼠海马神经元的体外原代培养所得到的神经元纯度更高,可以更广泛的得到应用.

    作者:郑桂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肠粘连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并隐性嗜铬细胞瘤患者误诊为急性肺动脉栓塞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39岁.因间断性腹痛1w,停止排便2d入院.1年前因妇科肿瘤,行2次手术切除子宫附件.术后出现多次腹部腹痛不适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均经灌肠,禁饮食后缓解.患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查体:T 36.8℃,P 82次/min,R 20次/min,BP 120/80mmHg.神清,急病面容,精神欠佳,查体合作.左侧眼睑稍下垂,心肺未闻及异常,腹平,左侧中腹部可见纵形切口瘢痕.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中腹轻微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腹部平片示肠腔胀气,并见多个大小不等的阶梯状液平,考虑肠梗阻可能.

    作者:罗灿;李胜文;龚光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毒蕈中毒58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护理方案的制定对毒蕈中毒患者治愈和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58例毒草中毒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了抢救治疗,根据患者出现的不同中毒症状对其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主要包括加速排毒护理、肠胃护理、心脏功能保护、肝肾功能保护和心理精神护理、血液透析后护理.结果 经过抢救和护理治疗,本组58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住院时间为6~22d,平均为11.5d.结论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制定的护理方案科学合理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熊成霞;廖廷芳;袁晓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试析60例小儿泌尿系感染随访及难治原因

    目的 观察小儿泌尿系感染患儿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剂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2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小儿泌尿系感染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法进行治疗.分析两组的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并对其进行随访,找出难治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33%,(P>0.05)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儿细菌阳性率为46.67%与对照组患儿细菌阳性率(43.33%)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P>0.05)观察组患儿的细菌清除率为85.71%与对照组患儿的细菌清除率(84 62%)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泌尿系感染患者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制进行治疗比较安全、有效,而且更加经济,值得推广.

    作者:张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外固定架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43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应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必要时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后随访观察4~20个月,平均12个月,测量掌倾角和尺偏角,记录腕关节功能,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均骨折愈合,关节功能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评定,优30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0.7%.结论 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必要时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是此类骨折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鞠玉亮;田桂源;管士伟;程玉静;魏开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大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500mg静脉滴注,qd,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0g静脉滴注,bid.两组疗程均为7~14d,GPIS评分≤6分即停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用药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大剂量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比较可缩短用药时间,且未增加不良反应,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许群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外伤后脑半球肿胀的疗效

    目的 研究分析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脑外伤后脑半球肿胀的有效方法和疗效.方法 以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常规去骨瓣减压手术,标准组给予标准去骨瓣减压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格拉斯哥GOS评分及并发症.结果 标准组患者手术后颅内压更低,GOS评分较好,与常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标准组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脑外伤后脑半球肿胀患者采用去骨瓣减压手术时进行标准大骨瓣减压的效果更好,患者颅内压下降更明显,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岑键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椎弓根螺钉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目的 探讨经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 对2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行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配合医生操作,术后处理患者的各种不适并给予积极、早期的康复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均获骨性融合,无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结论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而术中高质量的手术配合和术后系统的护理指导是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作者:陈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进展

    通过了解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的机理、特点、适应证和禁忌证相关知识,以及常见的并发症,认识到连续性肾脏替代法已经成为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支持疗法对CRRT患者的护理,要求护士具有扎实的专科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从操作技能、参数监控、心理指导以及院感控制等方面积极护理,配合临床医生及时有效地采取抢救措施,才能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作者:许雪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外及急诊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院外及急诊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本科130例救治的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经过院外及急诊急救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常见护理工作开展的越早,患者的效果越明显.

    作者:刘秀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集束化护理在门诊急性尿潴留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门诊急性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门诊急性尿潴留患者90例,分为常规护理组(A组,47例)和循证护理组(B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尿方式和置入尿管成功率.结果 B组经诱导排尿的比例显著高于A组(P=0.03),采用膀胱穿刺或造瘘方法排尿的比例低于A组(P=0.02);B组患者一次导尿术中反复插管的次数显著低于A组(P=0.007).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门诊急性尿潴留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治疗相关副损伤.

    作者:王春华;何大勇;杨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甲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对甲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2008年2月~2010年3月收治的98例甲亢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精心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和术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出院指导.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满意40例(81.6%)、一般满意7例(14.3%)、不满意2例(4.1%)、总满意度95.9%;对照组满意30例(61.2%)、一般满意14例(28.6%)、不满意5例(10.2%)、总满意度89.8%,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心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使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并能大大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可冲洗负压封闭式引流技术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护理

    目的 探讨可冲洗负压封闭式引流(VSD-B)技术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56例难愈性创面患者应用可冲洗VSD治疗的护理措施.结果 51例患者创面成功修复,5例患者后期采用手术治疗封闭创面.结论 注重管道护理,通畅引流才能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及时有效全面的护理对创面愈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卢春兰;辜燕;黄震佳;熊梓汀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脑室出血患者应用双侧脑室引流术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脑室出血患者应用双侧脑室引流术护理要点.方法 对40例脑室出血患者应用侧脑室引流术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 40例脑室出血患者,痊愈9例,好转23例,无效1例(植物生存),死亡7例,治愈好转率80%,病死率17.5%.结论 双侧脑室引流术能迅速清除脑室内积血,缓解脑疝.通过全面的护理监测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王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骨矿物质含量上精神病患者伴骨折和正常骨折患者对照分析

    目的 通过对精神病患者伴骨折患者在血清总碱性磷脂酶、血清无机盐指标以及骨质疏松等骨矿物质含量指标上存在异常情况进行探讨.方法 根据2005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4例精神病患者伴骨折患者和30例正常的骨折患者进行对照研究,进行骨质疏松指标血清总碱性磷酸酶,骨密度,血清中钠、钙、钾等无机盐检测和进行对照比较分析.结果 通过与正常骨折患者的比较分析,精神病患者伴骨折患者具有十分明显的骨质疏松症状,在数值上X2为3.869,P为0.035;在钠和钾的含量上精神患者伴骨折患者与正常骨折患者无明显性差异,在血清总碱性磷酸酶含量上(P<0.05)精神病患者伴骨折患者比正常骨折患者明显高,在钙含量上(P<0.05)精神病患者伴骨折患者比正常骨折患者明显低.结论 精神患者与正常人相比,通过更容易出现低钙以及骨质疏松,所以该群体属于高危发生骨折的群体.

    作者:关钛元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肛肠病术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肛肠手术术后影响.方法 选择80例择期行肛肠手术患者,痔疮46例,肛瘘34例,随机分为二组(舒芬太尼组和对照组),舒芬太尼组在切皮前缓慢静注舒芬太尼10μg,观察患者术后R、HR、收缩压;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s scale,VAS)观察术后疼痛,及有无尿潴留. 结果 两组术后患者R、HR、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用舒芬太尼超前镇痛能减少肛肠病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对患者生命体征无影响,对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无影响.

    作者:王双红;孙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全麻后留置尿管苏醒期躁动的应用

    导尿术是基本的诊疗技术之一,全麻手术中为解除尿潴留,监测血容量及肾功能,常需留置尿管.为了减轻留置尿管给患者带来的疼痛与不适,避免患者隐私暴露带来的羞耻感,安置尿管多放在手术室麻醉后执行[1].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全麻后留置尿管的患者,苏醒期尿道刺激症状明显,对尿管的耐受性差,躁动程度明显增加,影响其苏醒期的平稳过渡[2,3].我院2012年4月~10月为258例全麻手术患者在麻醉后留置尿管,为消除或减轻因留置尿管而引起的苏醒期躁动,我们在尿管的安置及护理中进行了循证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肖巧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