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天勇
目的 分析精神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原因,实施有效地管理对策.方法 不断完善和健全各项护理操作流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对全体精神科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安全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专业技术和素质培养;落实各个环节安全管理措施.结果 从2006年5月~2010年5月我院由于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大限度地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明显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王玉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救治四肢骨折并创伤性休克36例,讨论治疗措施和效果.方法 我院的骨科自2010年2月~2012年12月有多发性四肢骨折并创伤性休克36例被收治入院,我科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这些患者均存在休克,但是严重程度不一,患者伤情严重度评分(即ISS)的平均评分是56;其中有1例患者发生死亡.结论 只有对四肢骨折并创伤性休克的治疗或复位固定进行尽早的治疗,才能使四肢骨折并创伤性休克的伤者受到的治疗起到应有的效果.
作者:卢盛斌;李裕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干扰素联合核苷类药物对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不断改善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我院2010年12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共收治乙型肝炎患者98例,随机将本组98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患者例数分别为49例,其临床治疗方式分别为干扰素单纯治疗与干扰素联合核苷类药物,对比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无论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还是在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 1%,与对照组患者的85.7%和16.3%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 05).结论 乙型肝炎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产生着严重的消极影响,干扰素联合核苷类药物是治疗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其不仅十分有效,且极为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文章对医院图书馆读者需求不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激励读者,图书馆营销,信息资源建设,创新服务,环境营造,馆员素质培养等措施.
作者:程容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利用不同方式终止14~26w疤痕子宫妊娠的临床效果,观察其临床优越性.方法 将2008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妊娠引产的疤痕子宫患者60例进行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羊膜腔内依沙吖啶注射引产;对照组30例,采用羊膜腔内依沙吖啶注射引产.观察两组宫缩发动时间、产程、出血量及引产成功率等,并对引产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孕产妇引产效果比较,治疗组宫缩发动时间及产程短、清宫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羊膜腔内依沙吖啶注射引产具有简单、高效、安全等优点,且引产后清宫率低.
作者:邱玉萍;周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双心诊疗模式治疗的预后进行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双心诊疗模式治疗组(观察组)各26例.分析两组患者6个月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及焦虑评分.结果 出院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改善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再发心绞痛及再发心肌梗死比较,观察组同样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心诊疗模式可大大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作者:孙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骨科手术在医学中是十分常见的,通常情况下在手术中会采用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方式,但是臂丛神经由于其自身解剖因素发生阻滞不全很常见.阻滞不全的时候患者经常会发生肢体乱动的行为,这往往会对骨科手术的进行造成影响.下面我们将就SLIPA喉罩应用于临床手术中的一个案例,对SLIPA喉罩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更加深入的探究.
作者:王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钠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唑来膦酸钠联合内分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体外高频热疗.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评价治疗效果和患者疼痛分级,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x=4.453,P<0.05).研究组疼痛等级Ⅰ、Ⅱ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Ⅲ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x2=4.104,6.631,15.039,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3例(10%)患者有发热现象,经对症治疗后消失.对照组5例(13.16%)患者有发热现象,两组无显著差异(x2=4.453,P>0.05);两组均未发生其它不良反应.结论 唑来膦酸钠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同时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无病人流术安全性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在我院门诊行无痛人流术160例患者实施术前安全性评估,术中配合,术后健康教育指导等全程护理.结果 160例早孕患者安全顺利完成手术.结论 对无病人流术患者进行安全性评估及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玉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本文从肿瘤靶向治疗的概况出发,介绍其使用药物的分类及其功效,并选取三种典型治疗药物介绍其临床应用的状况,后对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邱爽;孙洪善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本文结合医学院校研究生课程《组织化学技术》的特点,总结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该方式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为知识、信息的交流提供了方便.
作者:吴雨岭;程基焱;刘广益;余鸿;郭勇;赵宏贤;郑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进展,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有多种方式可以选择,本文就不同的治疗方式的优缺点及目前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梁和业;王中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格拉司琼预防用药对全身麻醉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on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病例,分为4组,每组30例:A组、B组分别在诱导前或缝皮时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 mg,C组在缝皮时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mg+地塞米松10mg,D组为空白对照组.观察术后24h内PONV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 A组、B组和C组PONV发生率均明显低于D组(P<0.01),C组预防PONV的效果更满意.结论 预防性使用格拉司琼3mg能有效减少全麻下腹腔镜手术患者PONV发生率.
作者:刘朝晖;张晓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多发伤危重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和救治原则.方法 对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48例严重复合创伤患者(颅脑外伤、胸腹连合伤、多发骨折、失血性休克)的救治和麻醉处理做回顾式的分析.结果 48例患者痊愈39例,死亡6例,伤残5例,痊愈率81%,伤残率10%.结论 严重创伤患者的麻醉和麻醉前准备必须做到果断、迅速、准确、及时,对多发伤的评估要全面,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才能提高多发伤危重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减少死亡率.
作者:汪大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耳穴埋豆法对骨科患者术前失眠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骨科术前失眠患者按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舒乐安定片,治疗组给予耳穴埋豆,两组同时予以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耳穴埋豆法治疗能够缩短患者入睡时间,使其真正的睡眠时间延长,从而提高睡眠质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耳穴埋豆法对骨科手术前患者失眠方法简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丽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总结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方法.方法 将我院于2011年1月~12月收治的240例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其实行系统化针对性治疗.此次参与调查的患者患病类型有: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栓塞(PE)、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观察治疗前后血栓栓塞性患者的治疗效果、诊断准确率.以此来深入探宄、总结这几种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结果 我院收治的240例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的急诊诊断率均达到90.00%以上.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栓塞(PE)、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84.21%、86.24%、87.50%、100.00%.结论 我们要在现有的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上,不断探究创新,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秦志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依托信息化平台为高血压患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开展健康干预管理对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闵行区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8年起逐步依托信息化平台为高血压患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开展健康干预管理.本研究基于此信息化管理平台,为闵行区古美街道1610例高血压患者建立动态、实时的电子健康档案,定期开展随访.以了解依托信息化手段,利用电子健康档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情况.结果 本次对古美街道1610例高血压服药治疗的患者调查结果显示,利用信息系统为高血压患者开展系统化管2年,使患者的CPAT佳的比例从30.56%上升到79.13%.结论 依托信息化平台,利用电子健康档案,对高血压患者实现系统、规范的干预管理,可以增加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提高血压有效控制率,从而减少高血压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罗小蓉;张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中成药胃复春联合益生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8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4例和对照组84例,共治疗4w,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 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12%,对照组为79.76%,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的Hp根除率为93.27%,对照组为82.1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胃复春配伍益生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安全有效.
作者:李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管道的护理.方法 根据泌尿科疾病和尿管性能的不同而决定拔管时间,掌握冲洗的要点,拔管后要注意尿量、颜色、性质及有无自主排尿.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成功,未出现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护理人员掌握尿管冲洗的要点,熟悉泌尿外科疾病术后的拔管时间,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是预防泌尿路上行感染,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新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蓝光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8、96h后分别抽静脉血测血清胆红素浓度.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愈13例,好转24例,未愈18例,总有效率67.3%;观察组治愈31例,好转11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2.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