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静
为检验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同时帮助教师提高命题能力,为题库更新提供科学依据,对卫生统计学试卷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此次考试平均分偏低,成绩分布比较集中.试题难度适中,试卷信度尚可.主观题质量较好,客观题需要大力改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高卫生统计学的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提高科学命题的能力,充分发挥考试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检验及反拨作用.
作者:裴金晶;赵玉玲;聂立华;蔡纳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佛波酯(TPA)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三种不同的体外黏附模型观察和检测TPA对细胞黏附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分析黏附分子ICAM、EGFR、以及整合素αv、β1、β5等的表达情况,研究TPA对MDA-MB-231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结果 从体外细胞黏附实验结果发现,100 ng/mL TPA处理90 min后,对细胞同质黏附、异质黏附和异嗜性黏附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MDA-MB-231同种细胞间的黏附减弱(P<0.05),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 UVECs)和Matrigel的黏附作用也显著减弱(P<0.01).Westem blotting分析结果提示,100 ng/mL TPA作用细胞可诱导MDA-MB-231细胞ICAM、整合素β5表达水平减弱,整合素αv表达略微增强,而对EGFR和整合素β1的表达无影响.结论 PKC激活剂佛波酯可抑制肿瘤细胞间的同质黏附、异质黏附和异嗜性黏附能力,TPA对细胞黏附的抑制作用可能与ICAM、整合素β5的表达降低有关.
作者:高建莉;贺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临床护理实习生是护理教育中的一项必经之路,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种延伸,是护理实习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关键阶段.因此,临床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护理人才专业素质和护理教育的整体质量.如何为她们以后的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开始,打下坚定的基础,是我们每一位带教老师孜孜不倦地追求.
作者:徐芳;徐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目前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和辨证分型标准尚未统一,造成对降脂方药的配伍规律研究不够,可重复性差,降低了可信度,因而限制了中医药在治疗高脂血症中的应用.也使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无法充分发挥.对高脂血症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析体质分类与高脂血症的关系,为临床防治高脂血症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并指导临床中药治疗.分析中药干预效果.使高脂血症患者辨证分型有统一标准,减少随意性.在体质评定的基础上进行中医综合治疗方案.降脂实现个体化治疗.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方法 选择从2009年5月~2010年11月部分我科住院及门诊患者258例经血生化检验诊断高脂血症患者,年龄在35~70岁之间,每人填写中医体质分类测试表,计算出高脂血症患者和血脂正常者在中医体质中每种体质出现的频次次序及体质分类情况.在中医体质评定的基础上给预饮食指导、中药降脂治疗.结果 高脂血症258例中医体质出现频次依次为气虚质85次占32.9%、阳虚质55次、阴虚质42次、痰湿质32次、瘀血质24次、湿热质16次、气郁质2次、平和质2次.血脂正常者489例中医体质出现频次依次为阴虚质73次、气虚质54次、阳虚质51次、平和质25次、气郁质10次、湿热质8次、痰湿质4次、瘀血质4次、特禀质2次.设定高脂血症患者的中医体质出现频次依序与血脂正常者的中医体质出现频次依序进行对照比较.经卡方检验:x2=5.63,故P<0.05,有显著意义.故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对资料完整的108例中药降脂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总结:临床控制17例,显效49例,有效2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3.33%;中药降脂疗效较为显著,治疗前后血脂对比,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脂血症患者和血脂正常者在中医体质分布上有一定规律性和差异性.本研究选用中医体质评定方法来调查研究有关高脂血症患者及血脂正常者中医体质分布状况,发现高脂血症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规律.笔者认为高脂血症中气虚体质类型多,占32.9%.说明体质与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对指导治疗有积极的意义.首次将中医体质辨识用于临床常见病的防治.为高脂血症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将中医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实验研究成果及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相结合防治高脂血症,使其实验研究标准化、客观化,为中医药防治高脂血症提供临床路径.结合中医体质辨识,分析体质分类与高脂血症的关系,为临床防治高脂血症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为高脂血症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降脂实现个体化治疗.
作者:谢玲;沈玉杰;余长江;周晶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护理、有效的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支持,做好饮食指导,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系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治疗时间长,在护理上应采取有效地治疗方法,治疗重点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作者:韩春蕾;孙丽燕;韩金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末梢血C-反应蛋白(CRP)和血小板(PLT)的联合检测对重症感染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呼吸科和ICU患者198例,入选标准为各种原因所致的SIRS和MODS[1].回顾性将病例分为死亡组(n=52)和存活组(n=146).入院后第1、3、5、7、10d进行APACHEⅡ评分和CRP、PLT检查,入院后次日对各种体液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结果 入院时存活组和死亡组APACHEⅡ评分明显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LT在入院时两组均降低,CRP均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意义.但在治疗5d和7d后,但在治疗5d和7d后,死亡组患者PLT再度进行性下降,CRP上升,而存活组PLT较前上升(P<0.001),至10d可升至正常范围,同时CRP也有不同程度降低(P<0.001).结论 CRP进行性升高和PLT进行性下降能较正确、敏感地反映重症感染患者的病情和预后,而且CRP和PLT检查快速、简单易行在临床上更有实用价值.
作者:田路军;牟静;王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窒息导致心肌损害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30例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进行及时的标准化复苏,选择有效的供氧方式,加强保暖工作,维持机体内的环境稳定,保护好心肌,同时要进行及时喂奶、科学的喂奶,精心护理.结果 在30例患儿中,有2例死亡,放弃治疗的有4例,其余患儿经过7~15d的治疗和护理后,都已痊愈出院.结论 新生儿有较强的心肌细胞再生能力和修复能力,因此,只要得到及时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就能够有效的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
作者:邓云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临床中对于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12月之间收录的100例术后病理证实的巨块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术前不给于化疗治疗,直接根治性手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后给予根治性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近期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化疗总有效率为84.0%,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与消化道反应,均经过对症治疗,症状消失.结论 临床中对于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手术切除率,并减少肿瘤的浸润和淋巴结的转移,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施秋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将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研究其应用价值 方法 主要选取在2012年1月~12月到本院进行护理的56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技术进行护理,在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的患者满意度、护理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89.29%,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5%,实验组平均护理费用为511±2.1元,对照组平均护理费用为925±3 3元,实验组住院平均时间为4±0.5d,对照组住院平均时间为9.3±0.9d,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14%,并且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P<0.05,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结论 将中医护理技术融入护理中能够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护理.
作者:夏德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观察总结自拟五虫通络汤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156例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78例,对照组78例.分别用自拟五虫通络汤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1~2疗程,再将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2%.两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自拟五虫通络汤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疗效显著.
作者:王兆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降低误诊率,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19例急性阑尾炎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误诊原因.结果 阑尾炎误诊19例,误诊率4.52%.结论 对阑尾炎的症状,体征及临床鉴别诊断缺乏足够认识,只有在思想上给予重视,对阑尾炎进行详细病史询问,全面的查体及必要的辅助检查,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才能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陈方;吴铎;杨平;彭涛;梁堃;兰勇;杜晓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空腹条件下超声在老年人胃癌诊断与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1例老年胃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结果 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77.50%,晚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胃壁厚度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且分化程度及病理分期与血流分期关系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空腹条件下超声检查在老年人胃癌的诊断与预后中,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产生的原因、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妇产科腹部手术中18例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结果 18例患者中,肥胖5例、糖尿病2例、贫血、低蛋白2例、咳嗽2例、滞产3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例,使用电刀者2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与肥胖、糖尿病、贫血、低蛋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咳嗽、滞产、电刀的使用有关.
作者:王丽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与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效果.方法 分别对48例和5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行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和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观察两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本后疗效.结果 施行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施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组(P<0.05),但两者术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相比,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且术后疗效也不亚于后者,对非单纯下鼻甲骨性肥大者尤为适用.
作者:李薇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妊娠合并症及其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10年5月~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妊娠合并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分娩的无妊娠合并症患者200例临床资料作为对照,分析两组孕妇妊娠结局的不同.结果 妊娠合并症组患者中发病率依次为:妊娠合并贫血、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妊娠合并甲状腺疾患、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肾病.妊娠合并症患者中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新生儿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剖宫产及早产儿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合并症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妊娠合并症对于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极大,应当通过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减少妊娠合并症的发生,同时对已发生合并症患者积极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做好产妇及新生儿的抢救准备,以保证患者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高玉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素(BNP)、心肌钙蛋白(cTn I)水平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通过选择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血浆BNP及CTnI水平.结果 心肌梗死观察组的血清BNP、cTnⅠ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清BNP、cTn I水平升高,不仅可以反映急性心梗患者心功能状态,而且也可以反映心肌坏死程度,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敏感指标,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作者:陈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切开取石手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择性的对5例患者行腹腔镜切开取石手术,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残石率、手术并发症等.结果 手术时间(115.3±41.1)min,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为(5.6±1.4)d,住院时间为(15.8±6.1)d.1例胆瘘,治愈;;电话随访3~12个月无残留结石、胆管狭窄及胆瘘等症状.结论 腹腔镜切开取石手术安全可行,具有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较少的并发症、痛苦少等优点,临床应用效果较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黄安振;曾庆智;宁可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内科护理学课程是护理专业重要的主干专业课,现代护理观和整体护理实践都要求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独立判断、独立决策和独立执行,这就要求我们在护理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作者:夏继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经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36例在内镜直视下行高频电息肉切除的患者,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结果 36例中共切除息内65枚,其中食道息肉5例,胃息肉13例,肠息肉18例,术后无出血、穿孔发生,由此得到佳的护理方法.结论 经内镜高频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是一种痛苦小、创伤轻、疗效好、并发症少的治疗技术[1].而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周孟如;陈天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综述了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CRF)干预措施的研究,它是伴随癌症患者的一个主要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癌因性疲乏的机制、护理干预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程龙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