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用动物综述

冉锋杰

关键词:药用动物, 动物种类, 动物药, 战国时期, 应用历史, 医药宝库, 山海经, 大辞典, 组成, 资料, 中药, 统计, 近代, 国家, 分布, 防病
摘要:1药用动物种类及分布药用动物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山海经》中就收载了动物药67种.近代《中药大辞典》收载动物药740种.据资料记载,全世界有动物种类150余万种,已被确认可做药用的仅1500余种,现今我国可供药用的动物,据统计有900余种.在世界上一个国家能有这样多的药用动物来治病防病,实属罕见.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声誉机制的就医主体决策博弈模型构建与分析

    目的 探讨基于声誉机制的就医主体在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中的决策规律.方法 通过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就医主体的决策博弈模型构建,分析就医主体的行为规律.结果 医疗服务系统主体可以根据系统环境与条件制定自身行为规则和重复决策,主体行为之间广泛的、重复的博弈带动系统结构变迁.结论 本研究借助博弈论中的声誉激励机制模型,分析就医主体行为变化的一般规律,为实现多主体交互行为的数学建模作一探讨.

    作者:卢杨;欧崇阳;石秀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分析

    目的 探究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实施58例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文研究的58例行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中,行LC手术成功55例(占94.83%),有3例(占5.17%)中转开腹治疗,平均手术时间(75.6±2.5)min,术后出现6例并发症(占10.34%),术后未出现严重近期并发症,无死亡患者,平均住院7d.术后胆囊病理切片送检均证实为胆囊良性病变.结论 尽管困难型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的风险较高,但只要术者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熟悉手术技巧,大多数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仍可顺利完成,且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饶珠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单纯进食咀嚼流泪综合征1例

    进食咀嚼流泪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咀嚼或强烈香味食物进入口中引起单侧反射性流泪,机械性刺激或无食物咀嚼时不引起流泪.本例报道1例无诱因单纯进食咀嚼流泪综合征.

    作者:范旭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附子楮实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附子楮实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在常规护肝药的基础上,给予利尿及对症治疗,并适当补充白蛋白,配合口服附子楮实汤治疗,施以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及健康指导.治疗6w后观察腹水消退时间,肝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腹水消退时间比常规治疗方法时间缩短,肝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附子楮实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

    作者:姚必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早产儿胃食管返流的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早产儿胃食管返流的护理措施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收治入院的胃食管返流早产儿中抽取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食管返流早产儿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症状,明显提高其家长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朱立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运用

    舒适护理的模式在我国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生理状况、心理状况都有着极为明显的改善,患者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病率也明显的降低,患者对于康复的自信心也有着十分明显的提升,康复之后的生活质量也有着大幅度的提升,与此同时这种护理模式由于护理人员的悉心努力而得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应,获得了高度的社会认可本为笔者结合本院自2009年6月~2011年6月的2a间我院收治的158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对如何在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方法做出简要的论述.

    作者:张婷;王晓燕;徐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25例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措施及护理过程.结果 25例患儿经及时抢救和有效护理后,全部治愈.结论 心肺复苏是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关键,正确、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患儿治愈的成功率,减少患儿死亡.

    作者:颉小云;江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设立医院感染监控护士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设立临床院感监控护士对提高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 在全院24个临床科室设立院感监控护士,制定院感监控护士的职责,6个月后进行跟踪测评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水平、手卫生依从性及半年内医院感染发生率三个指标,与设立院感监控护士前的基线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设置院感监控护士全院科室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考核平均成绩由(79.55士4.26)分提高到(85.16士4.22)分,手卫生依从性由32.74%上升为59.35%,6个月内医院感染发生率由7.72%下降到3.84%.结论 临床科室设立院感监控护士可提高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的效果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张丽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不同降压药物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不同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2年5月间入院进行降压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应用洛活喜、代文、倍博特分别进行抗压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一月后,A、B、C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96.7%和96.7%,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三个月后,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A、B、C三组患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6.7%和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倍博特对比洛活喜和代文治疗高血压患者的降压幅度较大,其临床应用价值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

    作者:刘铁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10例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2007~2010年我院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4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9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成功,效果满意;11例行中转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8例.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良性疾患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夏勇;朱从武;熊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肝素在胸腹水染色体培养基制备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肝素在胸腹水染色体制备中的作用,以便用于辅助临床鉴别诊断良、恶性胸腹水.方法 184例胸腹水染色体采用细胞遗传学培养基的制作方法,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测,其中48例加入肝素,136例未加肝素.结果 48例加入了肝素的染色体培养基均无分裂相,未加肝素的培养基136例均获良好分裂相.结论 肝素在胸腹水染色体培养基制备中,可以使白细胞发生凝固而影响细胞的分裂,使分裂相减少或无分裂相生成,所以在染色体培养基的制作过程中不建议使用肝素

    作者:陈方;邱瑞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游离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游离穿支皮瓣在复杂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多种游离穿支皮瓣共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53例.结果 53例游离穿支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5a,皮瓣外形、色泽及质地均良好,有神经吻合的皮瓣感觉良好.结论 采用游离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可较好地恢复创面的外形与功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变短,减轻患者痛苦、经济负担及减少供区创伤.

    作者:王水勋;祝文刚;易芳林;牛洪华;邱俊涛;袁野;于春旭;李高辉;刘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误诊分析

    1临床资料例1:男,69岁.因颜面浮肿2月余,发热、咳嗽3d于2010年2月16日入院.入院时症见:颜面浮肿,发热、咳嗽、痰色向量少,双膝关节、双踝关节肿痛,尿量正常,夜尿1~2次.查体:T 37.3.C,R20次/min,脉搏88次/min,BP 150/76 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全身无皮疹及出血点,无皮肤红斑,颜面浮肿,颈软,双肺可闻少许湿性啰音,双下肺呼吸音减弱,心界向叩诊向左下扩大,心率88次/分,律齐,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双膝关节、双踝关节稍肿大.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a,有反复痛风性关节炎病史5a,6个月前检查肾功能有轻度异常(血肌酐186umol/L).入院诊断:①慢性肾衰急性加重;②发热原因待查(肺部感染?)③痛风性关节炎.入院后查血常规:Hb102g/L,WBC8.9* 109/L,N75%,L25%,尿常规:旦白3+,隐血2+,红细胞2+,尿糖1+,尿本周氏蛋白阴性,血沉:110mm/h,肾功能:cr617umol/L,BUN40.5 mmol/L,UA460umol/L,肝功能:正常.IgA:3.24g/L,IgG:

    作者:杨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对颅脑损伤后创伤半暗带的影响

    目的 探析依达拉奉对颅脑损伤后创伤半暗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8年11~2011年11月,所医治的100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1:1的比例随机将他们分为治疗组(A)与对照组(B).治疗组(A)实施依达拉奉治疗,对者受伤后的1d、15d后实施MRI检查,检测创伤半暗带的体积.结果 对照组(B)患者在颅脑损伤后15d的半暗带体积相比受伤后的第1d有着明显的增大,治疗组(A)患者的半暗区体积有着比较明显的减少.结论 颅脑损伤的早期,及时使用依达拉奉能够有效地减少创伤半暗带的体积,能够减轻颅脑损伤后组织上的继发性的损伤,有助于保护神经细胞的功能.

    作者:覃桦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循症护理模式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症护理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应用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45例将实施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2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全程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给予全程护理,可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水肿的护理

    白内障是我国首要致盲性眼病.而白内障超声乳化则是如今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手段.但其对角膜内皮细胞发生机械性及化学性损伤是引起患者术后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做好角膜水肿的仔细观察与精心护理,对促进术后视力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我科2012年1月~12月,共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721例.其中发生角膜水肿237例,发生率33%.经各项护理措施的实施,疗效满意.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覃思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长骨骨折及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原因分析

    目的 研究长骨骨折及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原因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76例长骨骨折及行髋膝关节置换患者临床资料,观察不同手术术式、患者接受治疗时间对发生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影响.结果 切开内固定手术发生术后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18.18%(8/44)明显低于手法复位牵引治疗、全髋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h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23.81%(10/42)明显低于于(8h~2d)h、>2d患者(P<0.05).结论 手术时间、手术术式可能是影响长骨骨折及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原因,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及手术时间能够大限度地预防术后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龙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珠海市西部地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HIV抗体阳性人群分析

    目的 分析珠海市西部地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HIV抗体阳性人群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西部中心2009~2012年间的VCT人群的基本信息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筛选出HIV抗体阳性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研究HIV抗体阳性人群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9~2012年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西部中心接受VCT检测者(不包括既往阳性者)共1239例,阳性病例41例.VCT人群HIV抗体阳性病例一年四季均有检出;斗门区占87.80%;20~49岁青壮年占82.93%;男女性别比为1.56:1;未婚占48.78%;文盲占36.59%;农民占31.71%;性和注射吸毒传播分别占51.22%和26.83%.结论 HIV抗体阳性病例主要分布在斗门区,一年四季均有检出,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主要是农民,多未婚,呈现受教育程度低下的人群特征,主要通过性和注射吸毒传播.

    作者:周兰兰;李玮;水滨;赵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辅助化疗治疗早期巨块型宫颈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临床中对于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12月之间收录的100例术后病理证实的巨块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术前不给于化疗治疗,直接根治性手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后给予根治性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近期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化疗总有效率为84.0%,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与消化道反应,均经过对症治疗,症状消失.结论 临床中对于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手术切除率,并减少肿瘤的浸润和淋巴结的转移,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施秋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BiPAP呼吸机联合药物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采用药物联合BiPAP呼吸机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患者共80例,均为我院2010年6月~2012年9月收治的COPD急性发作的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细在此基础上联合BiPAP呼吸机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频次平均为(20.5±3.6)次/min,对照组为(24.4±2.8)次/min,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均行血气分析检测,PaO2指标及PaCO2指标在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但观察组PaCO2指标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指标两组改善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状况,缓解临床症状,且有效的避免了不良反应发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宏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