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爱莲;罗玲春
目的 本文将对采用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给予临床回顾性分析,从而探讨锁骨骨折术后患者体内钢板断裂原因,为降低锁骨骨折患者术后钢板断裂率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187例锁骨骨折并进行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钢板断裂发生率、钢板断裂发生原因分析以及有效预防措施等.结果 187例锁骨骨折进行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钢板断裂情况分析可知,共发生钢板断裂患者7例,断裂率为3.74%,发生断裂与手术完成间隔时间在4w~8个月之间,平均间隔时间为2.93±0.35个月.结论 锁骨骨折并进行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发生钢板断裂原因主要为:钢板使用不当、手术过程中未进行规范操作、骨折端未进行良好复位、患者发生骨缺损、未遵循张力带固定原则、骨折端愈合不良、重复使用钢板、除去外固定时间过早、进行大强度功能锻炼、患者再次受伤、未进行有效跟踪随访、金属疲劳等.临床上应根据钢板断裂相关原因采取有效避免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锁骨骨折患者体内出现钢板断裂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廖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心脏介入治疗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80例心脏介入手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 480例患者18例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为3.2%,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经采取急救措施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积极预防诱发因素,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特别是拔除鞘管的护理,是预防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俊荣;李洪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分析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病患者的治疗,并探讨其体会.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脊柱骨科在2010年7月~2012年3月期间收入院的27例经X线摄片与CT扫描确诊为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病患者,均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分析其疗效,以植骨成活率、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改善率等为观察指标.结果 经手术治疗后,患者植骨均成活,达到骨性愈合,植骨成活率为100%;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无内固定器材断裂、骨折脱位再移位,并发症发生率为0;神经功能显著改善8例,有效改善17例,改善不明显2例,神经功能改善率为92.6%.结论 对于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病患者,选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疗效肯定,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值得在脊柱骨科推广.
作者:唐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行机械通气的患者93例,分为常规护理组(C组,52例)和循证护理组(X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循证护理组患者VAP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时间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1),循证护理干预效果优于传统护理.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时间.
作者:王霞;徐敏;陈淑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分析手术中压疮的高危因素及其相应的对策.方法 选取2009年9月~2011年10月在我院手术中发生压疮的患者120例,观察分析手术中压疮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和护理措施.结果 经护理治疗后,皮肤红而不退1例,产生水泡1例,发绀2例,皮肤破裂1例,其余患者无一例有压疮迹象,护理前后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根据手术中压疮产生的原因,采取及时地、有效地护理措施可以大大降低术中压疮发生的机率,减轻护理人员压力,提高工作质量.
作者:韦美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站2010年6月~2011年6月362例口服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影响药物效果的临床相关因素.结果 显示流产效果与停经天数呈负相关,停经时间越长,效果越差.子宫位置与效果具有密切的关系,药物流产效果好的是子宫前倾位,其次是后倾位,效果差是后屈位.还与孕产次有关,362例患者中,初次妊娠128例,成功121例,占94.53%,随着孕产次增加,有效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药物流产应根据患者停经天数、子宫位置及孕产次情况,尽早诊断、尽早用药,以提高药物效果.
作者:张仁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治疗效,并深入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原因以及各种临床表现,对整个治疗过程有深入的了解.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9月~11月期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0例,对4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40例患者中,基本治愈4例、缓解14例、明显进步15例、有效率达82.3%、缓解率为35.6%、无效7例,其中2例青年女性5年后转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2例中年女性首发为红细胞再生障碍,2a后转为再障,1a后转为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结论 从整体分析的结果来看,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综合多种发病原因的病症,在治疗过程中,要采用中西结合的有效方式,恰当的使用药品,并给与及时的治疗,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并在基层医院治疗的基础上,总结出良好的治疗措施,能起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红;王巍;李巍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为了对全自动生化仪与快速血糖仪同时测定血糖结果进行观察和对照,从而了解两种方法的联系和差别,同时为临床提供更快捷、更可靠的数据.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间需要进行血糖检测的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100例.分别采用全自动生化仪与快速血糖仪进行血糖检测.结果 其中90例血糖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另外10例血糖结果超出快速血糖仪检测范围.结论 采用快速血糖仪对患者血糖进行检测是一种可靠、可行的方法,此方法更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优点,故其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意义.但快速血糖仪也有一定局限性,血糖值过高、过低超出血糖仪检测范围,无结果.
作者:邹芸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治疗小儿难治性腹泻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8月~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62例难治性腹泻的患儿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将所选取的62例难治性腹泻的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7d,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中痊愈16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中痊愈13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74.2%.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小儿难治性腹泻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需要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建立理想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先决条件.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是指通过外科手术利用患者自身动静脉血管直接在皮下吻合建立的用于血液透析治疗时的血管通路[1].
作者:刘慧慧;宿建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和足月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和体会,为今后临床上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提供先进的理念和经验.方法 将从2007年4月~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34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其中早产儿是28例,足月儿是6例,对比和讨论早产儿和足月儿病因、临床表现等.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新生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原因主要和胎膜早破、产时窒息及喂养不耐受有很大关系,表现出反应较迟钝,精神不佳甚至萎靡,大部分早产儿有食欲差的情况.结论 对于新生儿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应及时诊断并治疗,防止病情严重威胁到患儿生命.
作者:张智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3种不同坚强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后导致的骨质疏松发生率临床特点的.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75例股骨骨折行坚强内固定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应用不同固定方式,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局部骨质疏松发生率,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为I期愈合,复位效果令人满意,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内固定物断裂、膝内翻畸形、肢体短缩等相关并发症.其中A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71.0%、B组为84.2%、C组为56.3%,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自动加压钢板内固定以及普通髓内钉内固定均可以达到良好治疗效果,其中自动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患者其骨质疏松发生率高,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组骨质疏松发生率低.
作者:关钛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睡眠障碍是很多疾病的并发症,睡眠可以保护大脑免受内外各种刺激的影响,调整大脑功能,有利于体力的恢复.住院患者由于疾病、环境、心理、社会等因素的作用,常出现睡眠障碍,影响疾病的康复,严重者可致病情加重,因此保证患者的充分睡眠应引起一定重视.现就影响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加以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金丽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在婴幼儿的血管畸形病中,先天性心脏病是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表现的特点为种类繁多,发病率高,并且呈现上升的趋势.先天性心脏病会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命和健康,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本文主要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物理化学因素、物理化学因素和孕期习惯与环境等方面的危险因素对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进行综述,为更好地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阿露斯;韩旭;王洪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为的就是确保我国广大民众的身心健康,对人们的切身利益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政府一直都比较关注公共卫生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尤其是在经过2003年之后,人们对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更是有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党和政府一直都在强调,想要建设期和谐社会,这其中就必须要加强对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提高国家对于一些重大疾病的卫生预防控制.本文在对我国现有的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来进一步推动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实施.
作者:张银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炎琥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治疗进行对比.方法 选取7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与炎琥宁静脉滴注,观察治疗后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止泻、止吐、退热和脱水时间上,治疗组均较对照组疗效快,其中,经过1d治疗后,治疗组71.42%退热,对照组46.15%退热,可见使用治疗组在退热时间上优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炎琥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能够明显减少腹泻情况,加快退热,增加疗效,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的主要副反应,根据其不同的副反应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提高乳腺癌患者对化疗副反应的耐受力.方法 对36例32~55岁应用CAF方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的副反应实施相应的护理方案并给予适当的心里应激干预,以询问和观察的方式了解患者对在实施相应护理后副反应的情况是否有所减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有效的减轻了患者在化疗期间的副反应,增加了乳腺癌患者应对疾病的勇气.结论 良好的护理结构可以为患者撑起一把坚强的伞,帮助患者更加坚强、轻松的面对疾病,从而使乳腺癌患者达到一个临床治愈的目的.
作者:杨桂霞;孟彦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采用肺力咳合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1年6月~2012年9月收治的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的患儿,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肺力咳合剂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总有效率为90%,肺炎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总有效率为70%,肺炎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本次研究表明,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采用肺力咳合剂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且有较高安全性,临床效果显著,为一种安全范围大,疗效确切的药物.另外肺力咳合剂口感良好,患儿有较高依从性,服用较为方便.故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采用肺力咳合剂治疗,效果较显著,值得在临床广泛开展应用.
作者:赵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患者与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内皮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从2011年10月~12月在长沙市四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体检人员中随机抽样,其中NAFLD组96例,对照组50例.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完成肝功能、空腹血糖、胰岛素、血清hsCRP、腹部B超及内皮舒张功能测定.结果 NAFLD组腹围、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NAFLD组FMD明显低于对照组.NAFLD组hsCRP与FMD成负相关.高浓度hsCRP组的FMD明显低于低浓度hsCRP组.结论 NAFLD患者血清hsCRP与其FMD成负相关.血清hsCRP浓度升高可能是NAFLD患者早期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标志.
作者:张鑫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对于培养优秀的神经病学专科医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了2008年6月~2012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硕士研究生读书报告和病例讨论的执行情况,探讨提高培养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质量的方法.
作者:罗蔚锋;曹勇军;赵合庆;刘春风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