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种儿科中文核心杂志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郭中晓

关键词:儿科, 期刊杂志, 文献计量
摘要:将CHKD收录的儿科类北大核心杂志,临床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以2007~2011年5a作为统计时间,分别从论文总数,基因论文情况,第一著者及其著者单位,词频靠前的儿科疾病和副主题词进行分析、比较,统计结果形成图表,便于临床儿科医生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杂志特点,共性和区别,概括了解本学科近年的研究热点和方向,为儿科医务工作者的临床工作和其他学习提供参考.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目的 了解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在各种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新近参考文献并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水平在临床各种疾病中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儿科疾病、梗死病、脓毒症及各种急性感染等疾病中,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 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有助于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作者:翚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腔道技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应用进展

    把各种腔道技术的优点综合应用,既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盲目性,又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好、创伤小及可重复治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良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之一.由于人口老龄化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逐年增加.据统计,糖尿病肾病约占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总数的13.5%[1].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透析治疗与非糖尿病相比风险大、并发症多、存活率低[2,3].因此,有效的预防及护理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具有重要意义.对64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孙丽欣;郝秋华;王虹;董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两种不同静脉麻醉方法用于小儿疝气的临床分析

    目的 在小儿疝气手术治疗过程中,观察比较用两种不同的静脉麻醉方法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并确定佳麻醉方法.方法 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5月期间进入我院手术治疗的51例小儿疝气患者,根据患者监护人的意愿采取不同的麻醉方法,并根据麻醉方法分为两组:麻醉1组(丙泊酚联合氯胺酮麻醉)30例,麻醉2组(氯胺酮麻醉)21例,比较两组麻醉的起效时间和恢复时间,结合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现象,确定适合小儿疝气手术的麻醉方法.结果 麻醉1组平均起效时间(50.11±10.67)min,平均恢复时间(4.22±1.65)min;与麻醉2组相比,两组起效时间和恢复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静脉注射丙泊酚联合氯胺酮的麻醉方法在小儿疝气手术治疗过程中具有更好的临床麻醉效果.

    作者:夏春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6例胃肠道淋巴瘤患者CT表现.结果经CT检查,46例患者按病理分型多的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占69.57%;按发生部位,发生率高的部位是胃,占52.17%,其次是肠道,占43.48%,后是食管下端,占4.35%.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淋巴瘤诊断中能有效降低误诊率,为患者的诊断、治疗、预后提供有力依据,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罗刚;侯启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PICC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PICC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适用于长期输液治疗、肿瘤化疗及肠外营养等[1],以及急危重患者的抢救、高渗性、强剌激性等药物的治疗,为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通道.PICC还适用于恶性胸腹腔积液的引流,建立了简便、安全、有效的途径,导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引流效果良好.现将近年来PICC在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黄玉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院综合档案管理及开发利用

    医院综合档案记载医院历史,反映医疗全过程.做好综合档案管理目的是开发利用,积极开发利用档案,为医院中心工作服务,促进医院不断改进和发展.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手术处理方法指导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4552例孕妇中,发现49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其中37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方法.结果 本组49例患者,41例行剖宫产术,其中37例同时行肌瘤剔除术,阴道分娩5例,3例早孕时发现行人工流产,待日后择期肌瘤剔除.本组46例母婴均痊愈出院.结论 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手术医师,充分的术前准备、小心谨慎的术中操作、严格的术后管理方法,是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成功治愈的关键.

    作者:周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的研究

    目的 测定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并探讨其与血总睾酮(T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促黄体生成素/卵泡生成素(LH/FSH)和雌二醇(E2)等的相关性.方法 30例PCOS患者和25名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空腹血清PSA水平,同时检测TT、DHEAS、LH、FSH和E2水平.结果 PCOS组血清PS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21±0.17 vs 0.04±0.03)ng/ml,P<0.05);PCOS组TT、DHEAS和LH/FSH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E2低于对照组(P<0.05).在PCOS组患者血清PSA水平与血清TT、DHEAS和LH/FSH水平有明显的正相关,r值依次为0.78、0.75和0.63(均P<0.05);与E2呈负相关,r值为-0.47(P<0.05);与BMI无相关性(P>0.05)结论 PSA在诊断PCOS中是一个具有重要价值的指标.

    作者:俞奇;蔡春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四种儿科中文核心杂志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将CHKD收录的儿科类北大核心杂志,临床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以2007~2011年5a作为统计时间,分别从论文总数,基因论文情况,第一著者及其著者单位,词频靠前的儿科疾病和副主题词进行分析、比较,统计结果形成图表,便于临床儿科医生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杂志特点,共性和区别,概括了解本学科近年的研究热点和方向,为儿科医务工作者的临床工作和其他学习提供参考.

    作者:郭中晓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性主动脉夹层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提高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近年来2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结果 患者以男性17例为主,经螺旋CT及MRI确诊;16例有高血压病史;14例有剧烈胸背、腰腹等处疼痛;21例患者入院时诊断为急性主动脉夹层11例,疑诊4例,误诊6例.结论 主动脉夹层以男性、高血压相对较多,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作者:胡龙才;张卫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例绒癌患者PICC置管造成血栓后保管溶栓的治疗与护理

    绒毛膜癌(简称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是治疗该肿瘤首先和主要的治疗手段[1].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绒癌患者长期化疗的常用静脉输液方式.但有报道,60%恶性肿瘤患者易并发血栓形成和血液高凝状态[2].PICC置入后发生血栓的概率也更大.我科室就出现1例绒癌患者置管后发生血栓,现汇报如下.

    作者:范二林;王培红;洪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子痫前期及围产儿结局分析

    目的 总结子痫前期对母儿的危害,探讨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佳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07年1月~2011年12月82例子痫前期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82例子痫前期11例孕产妇出现心、脑、肾、子宫等脏器的并发症,新生儿窒息15例,围产儿死亡17例.结论子痫前期对母儿危害极大,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母儿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孕周超过34w应终止妊娠.

    作者:彭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玉叶清火片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叶清火片中栀子苷的含量.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8 nm.结果 栀子苷进样量在0.096~0.76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精密度试验RSD为1.01%,重复性试验RSD为1.12%,平均回收率为99.46%,RSD 为0.84%(n=6).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玉叶清火片中栀子苷含量的测定.

    作者:初芳;刘琳;王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剖宫产率升高原因及降低措施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率形成原因及降低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实行剖宫产手术的1740例,对其各项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2006年~2009年我院剖宫产率从44.02%升高到59.4%,头盆不称、臀位、瘢痕子宫、妊娠合并症、胎儿窘迫是主要的病理因素,心理因素占4.1%.结论剖宫产率在近年来逐渐升高,但其近远期并发症也随之提高,医生需要加强培训,提高助产技术,提倡无痛分娩,指导产妇做好产前检查,对产程进展及分娩方式进行正确估计,使不必要的剖宫产术降低.

    作者:陈秀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VSD引流结合游离皮瓣植皮治疗小腿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VSD引流结合游离皮瓣植皮术治疗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0例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病例,创面面积约3cm×5cm~15cm×21cm,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小16岁,大75岁,平均35.6岁.结果植皮全部成活,创面21d一期愈合,伤口无感染.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随访9.5个月,观察伤口愈合、植皮区对小腿功能影响的情况.结论 VSD治疗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满意.

    作者:刘波;王愉思;康亦锋;何畔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和常规根管治疗术治疗根尖周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患有根尖周炎的患者使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常规根管治疗的效果比较,并加以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间患有根尖周炎的患者共60例,这些患者年龄均为18~66岁之间,男性患者是36例,女性患者为24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A组(观察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A组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常规的去除腐质,进行相关根管准备,根管需要冲洗和消毒彻底,使用氢氧化钙糊剂;B组患者进行常规根管术治疗,对于急性炎症期的患者要施行开放引流,接着进行根管准备,使用甲醛甲酚液棉捻、水门汀和丁香油暂封,1w观察期后复诊.结果 A组患者有1例治疗无效,但是两组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通过本文的探讨研究得出,根管治疗术式保存和治疗患牙有效的方法,也是临床牙齿修复的基础治疗学.在A组中存在一例患者治疗失败,其引起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不恰当的病例选择和不良操作技术都会造成治疗无效.综上所述,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和常规根管治疗术相对比,首者更能降低患者复诊次数和治疗时间,临床效果也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黄少战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例高龄糖尿病并发混合性昏迷导致休克的护理

    高血糖高渗状态(HHS)和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其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二者同时存在的临床死亡率较单纯HHS及DKA高[1] .HHS及DKA同时存在导致的昏迷,临床上称之为混合性昏迷[2].老年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可持续数小时至几日,不及时抢救病死率高(达到20%以上),关键是早期识别及治疗[2].我院2012年5月2日收治1例高龄糖尿病并发混合性昏迷导致休克的患者,通过建立绿色通道并积极有效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抢救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米索前列醇片防治剖宫产术后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在防治孕产妇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昆明市延安医院150例剖宫产及我院150例剖宫产术后血细胞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A组术前血红蛋白浓度12.0147g/L,术后第1d血红蛋白浓度下降1.5787g/L,术后第4d血红蛋白浓度下降1.64g/L;B组术前血红蛋白浓度13.2627g/L,术后第1d血红蛋白浓度下降2.2269g/L,术后第4d血红蛋白浓度下降1.7761g/L,(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运用米索前列醇片并非万能,仍然需要注意剖宫产术的操作.

    作者:杨继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疗卫生机构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探讨

    继续医学教育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毕业后教育的重要形式,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是其主要学习和考核内容,国家对此项工作有明确的政策和要求.作为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另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包括教育、自然科学、工程、电子、经济、会计、出版、图书资料、档案、译审等专业,亦占有一定比例,随着社会发展、技能分工进一步细化,人员专业组成有增多的趋势.本文拟探讨医疗卫生机构中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相关问题,旨在分析、指导该类专业技术人员补充专业技能,适应新的社会要求和卫生工作要求,更好的服务医疗、服务社会.

    作者:魏津平;郭冬岩;刘素刚;丁会峰;陈冀英;刘克祥;张建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