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敏;陈燕
目的:分析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密切相关,在治疗中应对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予以有效预防,以降低脑梗死发生或复发率。
作者:刘春林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究神经节苷脂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15例;观察组在基础疾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普脂钠静脉滴注,对照组在基础疾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多巴口服;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帕金森统一量表评分、Wbester评分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Wbester积分低于对照组,且基于帕金森统一量表评分观察组的精神状态、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指数方面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效治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治愈率为53.33%,观察组有效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神经节苷脂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使患者病状得到有效缓解,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林荃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血脂与血尿酸指标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并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患者215例,将患者分为早发组86例和非早发组129例,采用酶法在日历7600全自动分析仪上检测血脂与血尿酸。结果早发组血脂与血尿酸异常比率高于非早发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组甘油三脂(TRIG)与血尿酸(URIC)水平明显高于非早发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发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非早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非早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组总胆固醇(TCHO)水平与非早发组比较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与血尿酸异常是早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血脂与血尿酸检测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佟凤芝;马荣;陈莹洁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对24例壮族Rh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血清抗体回顾性分析,探讨母婴Rh血型不合血清抗体的特异性及其效价对HDN患儿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学检测技术对母婴进行ABO及Rh血型鉴定;采用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抗体放散试验对24例母婴Rh血型不合HDN患儿的血标本进行检测;采用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对患儿及其母亲的血清进行ABO以外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鉴定及效价测定。结果在24例Rh HDN患儿中,检出抗-D 7例(29.2%),抗-E 9例(37.5%),抗-Ec联合4例(16.7%),抗-C 3例(12.5%),抗-Ce联合1例(4.2%);Rh血型免疫性IgG抗体效价为1:8~1:128。结论为预防新生儿Rh溶血病发生,应作产前夫妇ABO、Rh血型和Rh免疫性血清抗体筛查,及时对患儿进行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减少Rh HDN患儿的受害程度,对优生优育及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保才;黎海澜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经颅磁刺激(TMS)是在大脑的特定部位给予磁刺激的一项新技术,主要用于基础神经科学研究和精神神经疾病的治疗[1],而重复经颅磁刺激(reptitive transcranid magnetic stimulate,rTMS)是在TM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神经电生理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大脑皮层神经磁刺激的治疗方法,具有无痛、无损伤、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神经、精神科领域[2]我院是从2014年1月开展此技术,现对48例自愿同意(或家属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做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精神病者在生活质量的提高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的,现介绍体会如下。
作者:张巧林;席金荣;徐朝英;黄桂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针、硫辛酸针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前列地尔针、硫辛酸针联合依帕司他,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针联合依帕司他。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83.33%)、观察组治疗后感觉传导速度[正中神经(50.43±3.51)m/s、腓总神经(45.94±3.32)m/s]、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67.69±3.29)m/s、腓总神经(49.09±3.33)m/s]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前列地尔针、硫辛酸针联合±帕司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中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肺癌患者安全的影响。方法对80例肺癌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包括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入院宣教,保证病区环境安全,对高危人群制定详细的护理安全计划及措施,并加强患者日常护理和健康宣传教育。结果本组80例肺癌患者无1例发生跌倒、坠床、自杀、压疮等事件。结论肺癌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洪芳;顾菊风;何金叶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讨论护理人员的护理干预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1]。方法选取自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护理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200例,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我院以往的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方法。结果在对两组患者护理1个月后对护理结果进行调研,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分。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各方面评分大多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在回避等方面则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护理人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行护理干预能够大大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爱萍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我国大多数精神病院实行封闭式管理模式,在此环境中,如何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更好的体现人文关怀,是广大精神科护理工作者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医院管理者关注的重点。本文总结了一起精神科封闭式病房患者群体性发热的护理措施。认为在精神科封闭式病房群体性发热护理中应着重于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仔细观察病情,针对性地做好发热护理、有效执行药物治疗的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可促进患者康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华;何艳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并胆肠瘘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正确率,避免误诊。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6例胆囊结石并胆肠瘘病例的X线腹部平片、上消化道碘水造影及CT检查资料及手术所见。结果手术证3例胆囊十二指肠球部漏,1例胆囊结肠肝曲瘘,1例胆囊胃窦漏,1例胆囊回肠漏。X线平片及CT表现:胆道积气、肠腔内异位胆石影、常合并不全性或完全性肠梗阻;胆囊轮廓模糊不清,胆囊内结石消失、胆囊壁显示增厚;胆囊周围间隙模糊、胆囊周围积液,周围脂肪呈线条状密度增高影;与毗邻器官组织间隙模糊不清,周围脂肪呈条状密度增高影;上消化道碘水检查肠腔中类圆形充盈缺损影及造影剂外溢。结论上消道碘水造影及CT检查扫描速度快,检查时间短,两者联合应用是胆囊结石并胆肠瘘为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宋少辉;龙斌;董进;韩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匹维溴铵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有焦虑抑郁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8例伴有焦虑抑郁的IB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54),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为主治疗,观察组主要采用匹维溴铵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治疗12w后观察两组症状程度、症状频率评分及HAMA、HAMD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程度、症状频率评分及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维溴铵联合帕罗西汀能有效改善IBS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焦虑抑郁状态。
作者:薛晓培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研究内分泌科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自2010年8月~2011年5月入我院治疗的300例患有内分泌疾病的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观察组实行基础常规性的护理,实验组则相对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并终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满意度评判。结果采用优质护理的实验组终效果及满意度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内分泌科的临床应用中,成效良好,值得进行大规模应用。
作者:陈丽莎;朱金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取我院2011年~2013年进行手术的8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护理分析,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强化心理护理,对患者出院后12个月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总健康评分为(76.99±4.8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78±2.79)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手术患者进行强化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宫颈癌手术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PBL与LBL有机结合模式的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我校5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2011级共120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成PBL-LBL教学班、PBL教学班和LBL教学班。结果PBL-LBL教学班考试成绩及及格率、优秀率显著高于PBL、LBL教学班。与LBL教学班相比,PBL-LBL教学班学生自我感觉对生理知识的掌握显著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师生沟通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显著提高。结论PBL与LBL有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两者优势互补,更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实现医学教学目标。
作者:王瑜;梅仁彪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手术的配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37例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手术围术期护理、术中配合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3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初期10例手术中,其中2例术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为(5.6±1.2)h,平均术中出血(245±20)ml;后其27例中,无1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为(4±0.8)h,平均术中出血(155±15)ml。结论通过改进手术体位、加强设备保养和检查并准备备用器械、熟练术中配合、及时处理、有效相关设备故障,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于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本文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探讨了大数据的基本内涵与特征,它给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方面带来的挑战,以及通过对大数据在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方面的应用,期望能够为未来的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体系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毕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在医疗方面的自我防护意识也不断增强,尤其是随着优生优育政策的普及以及社会对于母婴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现对于医疗教学来说,如何才能在保证孕产妇安全的前提下,又能提高助产士实习生在产房内进行学习的教学质量已成为众教学医院关注及研究的重点。文章分别从基础设施、教师、实习生、相关培训规范、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五方面提出了相关措施,旨在提高教学医院产房助产士实习生的教学质量,培养实习生在产房内的实践操作能力,发挥其助产士应有的作用。
作者:肖水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胸腔闭式引流后注入香菇多糖联用博来霉素及单用博来霉素治疗晚期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以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120例晚期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住院患者,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内置管及引流胸液,胸腔内分别注入香菇多糖和博来霉素及单用博来霉素。结果香菇多糖联和博来霉素有效[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率为81.6%,明显优于单用博来霉素组48.3%(P<0.05)。结论胸腔闭式引流并灌注香菇多糖联和博来霉素治疗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优于单用博来霉素,效果确切。
作者:廖敏;陈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加强手术室医疗废物的管理,预防和控制手术室的医院感染,保证手术室人员的安全。方法严格以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理》为准则,对手术室医用废弃物进行科学分类,专人管理,制定手术室医用废弃物的分类、回收、管理制度并完善措施,规范护理行为等一系列管理措施。结果提高了手术室医疗废物管理质量及各级人员环保意识,规范了手术室废物管理工作,保障了手术室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了手术室医源性感染。结论通过科学的医疗废物管理,保障了手术室人员的安全,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污染,保护环境,保障人体的健康。
作者:徐文妹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胆肠吻合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行胆肠吻合术治疗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治疗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出现胆瘘1例,切口感染1例,无患者出现逆行胆系感染。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胆瘘3例,切口感染2例,逆行胆系感染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和饮食调整等方式,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同时减少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韩玉芝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