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兵;张义胜
目的:探讨骨盆滋养孔的大小、数目及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所在临床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承德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成人干性完整髋骨标本6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将各髋骨标本沿髂前下棘、坐骨小切迹水平方向作两条平行线,将其从内向外、由上至下分成A、B、C三个区域,通过体式显微镜观察各区域滋养孔数目并用游标卡尺测量这些髋骨上滋养孔的孔径大小。结果通过实验研究,得出滋养孔数目在男女两性髋骨的分布是B区>A区>C区,直径在1.5mm以上的主滋养孔的密度分布是B区>A区>C区,提出了主滋养孔(≥1.5mm)的定位分布。结论本文旨在观察骨盆外形特征的基础上,研究骨盆不同区域滋养孔的解剖学分布及其孔径大小,并结合骨盆的供血关系予以讨论,以期在骨盆及髋臼骨折手术中对滋养孔进行保护,并达到减少术中出血的目的以及为带血管蒂髂骨移植提供临床骨科学依据。
作者:高宗春;周伟娜;杨小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分析全膝置换术治疗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骨外科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回顾性探析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及预防措施。结果本组22例患者中,12例患者彻底再通,I A型再通者4例,I B型再通者6例。随访调查1~5个月时间,全部患者均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结论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能够避免或减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已经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干预能提高再通率。
作者:史雯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的早期静脉丙种球蛋白联合间歇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护理。方法对49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观察组25例,早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间歇光疗,B组24例,对照组只接受间歇光疗。治疗后血清胆红素的交界处的临界值在A组低于B组(P<0.05)72h,A组皮肤黄疸住院时间,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新生儿ABO溶血疗法,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病程。
作者:李金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通过比较研究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与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Retropubic radical prostatectomy,RRP)治疗前列腺癌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07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162例,其中83例行LRP,79例行RRP,比较两种不同术式的术中术后效果。结果LRP组一共8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1例中途转为开放手术。 LRP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RR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留置导尿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RR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肠道功能恢复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年限内,两组尿控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生化复发率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LRP在出血、术后恢复、术后控瘤效果方面优于RRP,术后尿控率与开放手术无明显差异,LRP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徐致鹏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匹维溴铵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有焦虑抑郁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8例伴有焦虑抑郁的IB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54),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为主治疗,观察组主要采用匹维溴铵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治疗12w后观察两组症状程度、症状频率评分及HAMA、HAMD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程度、症状频率评分及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维溴铵联合帕罗西汀能有效改善IBS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焦虑抑郁状态。
作者:薛晓培 刊期: 2014年第33期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被应用到医院的日常护理中,因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成为新时期医院的一大特色,不仅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急诊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实习护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还激发了实习护生的潜力,为我院护士的来源建立良好的人才梯队。
作者:唐圣凤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是一种罕见的息肉样子宫肿瘤,其临床特征和宫腔镜下检查很难与子宫内膜息肉和粘膜下平滑肌瘤鉴别,子宫内膜非典型腺肌瘤有一定的恶变潜能,有时可与子宫内膜癌混淆。现结合本科遇到的2例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并参考相关文献报告如下,以进一步加深认识。
作者:邢会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收治的初发脑出血患者66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脑出血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随访1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肢体障碍率(36.36%)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访30d,观察组MBI评分(51.3±14.7)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肢体残障发生率,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池莉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分析布地奈德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共80例,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硫酸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疗程均为2w。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为77.5%,观察组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和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方面,未出现血压下降及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可靠,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作者:扶运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清利明目汤治疗湿性脾气虚弱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患者56例,86眼,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组28例(42只眼),对照组28例(42只眼),治疗组用清利明目汤治疗(主要方药组成院决明子、桑叶、金银花、枸杞子、苍术等),l剂/d。1疗程/2w,l疗程后休息3~5d。每例患者均服药3个疗程。对照组口服葡萄糖酸锌,50mg/次。维生素E丸0.l g,2次/d;维生素C片0.2g,3次/d,15d为l疗程,以上病例均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42只眼,显效29只,有效8只,无效5只,显效率为69.05%,总有效率88.10%;对照组42只眼,显效11只,有效14只,无效17只,显效率为26.19%,总有效率59.5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利明目汤治疗湿性脾气虚弱型老年性黄斑变性可取得显著地临床效果。
作者:孟宪卿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妇女保健工作提供帮助。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2月~10月来我院就诊、体检或咨询的80例妇女作为调查对象,开展为期1个月的健康教育,对比分析教育前后妇女保健知识、行为和意识三个部分得分变化。结果教育后,80例妇女在妇女保健知识、行为和意识测评上的得分分别为(7.23±1.77)分、(8.33±1.09)分、(8.56±0.95)分,均显著高于教育前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女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妇女对妇女保健知识的理解,增强其保健意识并积极参与到妇女保健活动中来,对医院妇女保健相关工作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杨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共43例45眼DME患者进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佳矫正视力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变化,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3例45眼DME患者CMT与视功能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0d、1个月、3个月视力均明显提高(P<0.05),CMT显著降低(<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10个月,无特殊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DME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黄斑水肿,改善视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书林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胃镜下局部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2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非食道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试验组给予胃镜下局部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对照组给予胃肠减压、止血、抑酸等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有无差别。结果试验组止血成功率为96.9%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试验组呕血次数(0.51±0.33 vs 0.88±0.25)和黑便次数(2.22±1.04 vs 4.66±1.23)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局部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铁晓军;雍海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内急救与护理,为今后临床抢救该类患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方法分析我科2014年1月~6月共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内急救情况。结果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在急诊科经过院内急救后经监护送入心内科或ICU病房,无1例死亡。结论准确的识别急性心肌梗死发作,迅速采取有效的急救护理,加强心理护理能取得患者家属配合、减轻患者痛苦、改善预后、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陈诚;熊健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ICU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0月出现的64例ICU脑卒中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中发生7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1.88%;观察组患者中仅发生1例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13%,观察组患者治疗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3.7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62.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的防护,能有效减少其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牛冬玲;贺春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对胃炎性息肉的影响。方法将胃炎性息肉合并Hp感染的患者分为治疗组(57例)及对照组(57例)。治疗组接受四联治疗,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拘椽酸铋及替硝唑,对照组仅接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受试者在纳入试验前及治疗结束后4~12个月接受定期胃镜检查和Hp测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53例及49例患者完成整个研究。治疗组有46例用药后4~12个月随访中Hp得到根除,在Hp根除者中28例胃息肉消失。而在试验开始后12个月,对照组中完成整个研究的患者胃息肉和Hp情况未发生变化(P<0.05)。结论大多数胃炎性息肉在根除Hp后消失,患者如同时患有胃炎性息肉和Hp感染,在行息肉摘除术前可先尝试Hp根除治疗。
作者:张建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在子宫肌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2月我院收诊的子宫肌瘤患者共56例,并以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将其分成两组,每组28例,将其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者纳入对照组,将在此条件下增加心理护理干预者纳入观察组,分析并评估两组病例的临床护理结局。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分值均要较对照组有更高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手术时长、平均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等方面,观察组均要显著性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子宫肌瘤患者运用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确保手术成功有重要意义,适合在今后的临床普及应用。
作者:马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酒依赖已逐渐成为当前严重的医学-社会问题。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酒依赖的发病率在所有精神疾病中仅次于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发育迟滞而居第三,目前仍有继续发展的趋势。对于酒依赖的个体而言,过量使用酒精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躯体损害,也包括认知损害。酒依赖患者在影像学、电生理检查等方面有明显异常,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因素包括遗传、性别、年龄、吸烟等。本文拟就酒依赖所致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白凤凤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肝脏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1月~6月收治的98例肝脏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98例患者分为对照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肝脏术后常规护理方法;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之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由于肝脏手术患者通常会于术后产生较为强烈的疼痛感,而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则可以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恢复其治疗信心,消除其不良心理反应,并可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程度。
作者:黄绪兰;王秀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脑外手术的康复护理策略,为达到理想的护理疗效提供有利的条件。方法选取240例高龄脑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脑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康复率、满意度(98.33%、99.16%)、 Barthel、Fugl-Meyer评分(76.5±8.4、39.8±5.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颅脑神经功能与肢体运动功能,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翠绿;孙卫东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