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研究

潘丽萍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实施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移植疗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收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共30例,给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一系列常规基础治疗,并在此条件下,为所有患者提供 UC-MSCs移植,了解 UC-MSCs移植对本病的改善情况,包括治疗前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度评分( SLEDAI)、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等几个方面。结果30例病例经治疗后,共有27例病情获得满意控制(SLEDAI分值<10分),有效率是90.0%。且治疗后的 SLEDAI评分、血小板(PLT)、白蛋白(ALB)和C3补体等均要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在安全性方面,治疗期间未见患者出现严重不适,复发率为6.7%。结论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提供积极的 UC-MSCs移植有确切的近期效果,且安全性可靠,适合在今后的临床普及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护理体会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常见的精神疾患,其主要表现为感觉、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异常,因而失去了正常的生活方式,也不能适应各种生活环境。患者缺乏自知力,不能主动叙述病情,不能积极配合手术,因此,对病情的了解主要靠护理人员的观察,与患者的接触、沟通,以及与家属的配合。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我院于2014年2月收治了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成功施行了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经过精心护理,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七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国玉;李霞;胡桂莲;高翠玲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呼吸衰竭17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7月~2014年5月收治的17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5例,对两组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85.89%,对照组总有效率63.5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洛酮通过阻断β-EP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达到促醒效果,减少肺部水肿,改善通气,可提高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

    作者:罗瑜欣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NSD1与NSD2在神经干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不同角色

    NSD (nuclear receptor binding SET domain containing)蛋白家族是一组较新发现的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有三个成员:NSD1,NSD2(又名 MMSET和 WHSC1)和 NSD3(又名WHSC1L)。在很长一段时间里,NSD蛋白家族受人们瞩目的焦点是它们与疾病的密切联系。NSD1,NSD2的单倍体不足分别导致了儿童期巨脑畸形综合征(Sotos syndrome)与沃尔夫综合症(Wolf-Hirschhorn syndrome),这些儿童分别有脑部生长过大,和过小的特征,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不全,神经系统的发育紊乱在这些疾病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研究建立了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成神经干细胞的体系。并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 NSD1,NSD2在胚胎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观察到 NSD1, NSD2蛋白在小鼠胚胎干细胞中表达量极低,在RA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形成过程中,表达量大幅度升高,其中 NSD1持续上升而 NSD2先升后降,这些结果与 NSD1, NSD2在神经系统发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相反的作用效果一致。另外,二者的蛋白水平与mRNA水平均有差异,尤其是NSD1的蛋白水平可能主要受到基因转录之外的机制调节。这个细胞体系对进一步研究 NSD1与 NSD2在神经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郇通;潘云;李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尿流动力学检查在前列腺增生症诊疗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并探讨尿流动力学检查在前列腺增生症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随机数字法将100例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检查,试验组采用尿流动力学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检测方法,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术前术后尿动力学参数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通过不同的检测方法,发现试验组采用尿流动力学检测准确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6.00,对患者术前术后的尿动力学指标的比较发现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患者的残余尿量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前列腺增生的患者采用尿流动力学检查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诊断时间,对于患者的治疗方案以及对患者的病情恢复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较为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荐。

    作者:倪亮亮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如今社会随着人们对手术要求的越发提高,腹腔镜微创手术已在临床上被广泛开展及应用。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领域应用尤为广泛,包括以往较为复杂的阴式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也已经可以应用腹腔镜来完成手术。并且可以达到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分期准确、术后康复快及手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现今在手术中被广为应用。

    作者:周宇雯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产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肝肾功能衰竭5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肝肾功能衰竭产妇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5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肝肾功能衰竭产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强调在病情观察方面应以监测体温、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尿量、神志变化及早期发现肝性脑病,防止出血、休克为重点;同时应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处于有利于治疗的佳心理状态。结果3例患者临床治愈出院,2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后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5例患者均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产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肝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须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并给予精心、细致、周到的综合护理,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尤为重要。

    作者:蔡银科;张德葵;张美玲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矽肺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矽肺是尘肺中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是由于长时间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导致的,是以肺部广泛的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矽肺是尘肺中常见、进展快、危害严重的一种类型。而高血压病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我国老年人患病率较高。我国已经成为高血压病高发国家,在矽肺患者中随着机体调节能力下降,生活条件及周围环境改变等原因,矽肺合并高血压患者近年来越来越多。因此对医院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用全面细致的护理方法,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缓疾病的进展。

    作者:华秋秋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低管电压结合ASIR重建技术降低儿童胸部CT扫描剂量的研究

    目的:探讨在儿童胸部CT扫描中,联合应用低电压和ASIR重建技术,在获得满足诊断需要图像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剂量的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放射科2013年1月~11月因不同疾病而行胸部CT平扫的儿童患者45例,按照扫描时的管电压随机分为120 kV、100 kV和80 kV组每组15例,其他参数均保持一致预设噪声指数(NI)为15HU,对以上所有患者均使用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记录三组患者CT容积剂量指数(CT 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并随机抽取三位放射专科医师采使用 Likert5分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对得到的的临床资料图形进行分析同时客观比较两组患儿辐射剂量。结果在 CT扫描图像清晰度上面,选择管电压设定为120 kV、100 kV的 A组和 B组的图像质量评估得分均为5分,都比较清晰清晰度上对比没有明显的差距,但是管电压设定为80kV的 C组15例患者的图像质量评估得分均为3分,清晰度上要明显差于上面两组,说明管电压设定值设定过小不能清晰显像。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A组患者的CT DIvo为4.25 mGy,ED为2.53 mSv,B组 CT DIvol为1.41 mGy,ED为0.94 mSv,两组结果进行对比 B组的值要比 A组的ED值下降了62.8%,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100%各种水平 ASiR评分,各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 FBP相比 ASiR评分组噪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低管电压结合ASIR重建技术对儿童胸部进行 CT扫描时,为了保证扫描之后图像的清晰度,保证其临床使用价值,在保证了图形会亮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减少检查时CT扫描对患儿造成的辐射危害,管电压好设定为100 kV。它不仅能够完全满足儿童胸部病变的诊断要求,同时可以降低辐射剂量达60%以上,降低了对患而危害所以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师毅冰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老年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心理及康复状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老年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心理状况及康复状况,并探讨功能锻炼对其康复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2例老年单纯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患者心理状况,应用胸腰椎JOA评分调查患者康复状况。结果老年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伤后焦虑发生率为42.39%,抑郁发生率为28.26%,JOA评分为5~27(17.72±2.32)分,功能锻炼组与非功能锻炼组比较,其JO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伤后焦虑、抑郁发生率高,应引起医护人员重视;老年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康复状况不理想,是否坚持功能锻炼是受伤椎体功能恢复好坏的关键。

    作者:刘晓华;赵世芬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护理干预降低床旁血气机使用故障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以降低床旁血气机使用中出现的故障。方法对实施护理干预前床旁血气机发生故障的次数与实行护理干预后机器发生故障的次数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降低了床旁血气机使用故障。结论使用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床旁血气机发生故障的次数,护理干预这种方法,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涂建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及分析

    目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程度。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了29例脑梗塞患者的颈动脉超声表现,了解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并与29例非脑梗塞组对照。结果脑梗塞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明显高于非脑梗塞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1)。高血压、糖尿病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密切联系(P<0.05)。但是血脂水平与斑块的形成无明确关系。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脑梗塞患者有明显的相关性,颈动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金兰英;高峰;张慧燕;王震华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探讨有效预防切口感染措施。方法对我院183例阑尾炎切除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26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相关感染因素分析与探讨。结果切口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在阑尾炎病理类型、患者的年龄、手术进行时间、复杂性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长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较高,与阑尾炎病理类型、患者的年龄、手术进行时间、复杂阑尾炎(合并腹膜炎)等因素都密切相关。为了有效降低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几率,术中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减少切口暴露时间、提高手术技巧与熟练度、准确选择切口位置、正确进行脓液引流,避免交叉感染等。

    作者:杨茂春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暴露疗法配合3M液体敷料外用治疗新生儿红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暴露疗法配合3M液体敷料(3346)外用治疗新生儿红臀的效果。方法将80例红臀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予常规清洁处理,吹氧干燥后,实验组采取暴露疗法配合3M液体敷料(3346)外用,对照组局部外涂百多邦软膏,没有暴露臀部,两组红臀新生儿使用1个疗程后观察效果。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暴露疗法配合3M液体敷料(3346)外用治疗新生儿红臀不仅能加快红肿消退、收敛伤口、促进愈合、疗效快、效果好,而且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王俊群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亚低温治疗新生大鼠HIE的远期疗效的研究

    目的:新生HIE大鼠进行亚低温治疗,通过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记忆功能,探讨亚低温治疗对 HIE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的远期疗效。方法建立新生 HIE大鼠模型,并于6h内进行亚低温(31℃)治疗和对照(37℃)48h,干预后28d行水迷宫实验以评价学习记忆功能。结果28d行水迷宫实验,治疗组与加手术组无明显差(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生大鼠HIE早期压低温治疗对新生大鼠HIE的远期学习记忆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作者:李明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心理护理在老年性疾病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对心理护理在老年性疾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于我科的老年性疾病康复期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 SAS、SD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 SAS、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 、SD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性疾病康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其负性情绪,有利于其治疗与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爱群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小儿烧伤的心理护理

    小儿正处于身心发展迅速时期,儿童时期也是个性形成时期,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奇,加之好动的特点,在正常活动中难免遇到不幸,小儿烧伤后往往会导致一定的心理活动变化,这对以后的生活历程将发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某些伤残或毁容的变化,这不仅给孩子带来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根据儿童各种不同年龄心理特点及损伤的过程,为了使伤儿身心得到全面恢复,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小儿烧伤后心理护理。

    作者:吴云洁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保肝对症治疗的同时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两组疗程均为1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脏生化、病毒学、血清学改变情况。结果治疗1年时,治疗组 ALT、ALB、TBIL、PTA复常率分别为78.57%、77.27%、77.27%、84.21%,HBV-DNA阴转率85.7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 HBeAg阴转率、HBeAg/抗 HBe转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谢志军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术中护理

    目的: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术中护理。方法56例顽固性高血压均排除手术禁忌症,以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对肾动脉进行螺旋式射频消融。结果56例中有54例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即刻血压下降-20±11/-15±6mmHg;1例因发生急性左心衰而终止手术;1例因导管操作时引起肾动脉夹层而行肾动脉支架治疗。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是安全的,加强术中心理护理、疼痛的管理以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因素之一。

    作者:胡玉芳;王玉如;何英;单其俊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腰椎术后患者发生脑脊液漏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总结16例腰椎术后患者发生脑脊液漏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2013年12月行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发生脑脊液的护理过程。结果未出现感染病例。结论腰椎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比较常见,术后的观察及护理非常重要,经采取积极措施,手术后顺利恢复。

    作者:万毅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评价

    目的:通过超声诊断及定位,利用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6月收治门诊及住院的24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利用超声对输尿管结石进行诊断,体外震波碎石术中进行监测及预后判断,观察其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不同部位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结果所有246例患者中,其中2例因结石过大(直径大于2.5cm),1例多发性输尿管结石未能排尽,4例为结石嵌顿时间过长,与输尿管壁粘连未排石,其余经2次以上碎石术后,尿沉渣中均可见碎石排出,治愈率为97.1%。后经超声复查证实,输尿管结石所致直接及间接征象均消失,其并发症为多数患者可见短暂肉眼血尿,一般毋须特殊处理。结论体外震波碎石术是一种相对安全、无痛而有效的非侵入性治疗,尤其对输尿管结石目前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刘远芳;李周玉 刊期: 2014年第29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