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李海龙;张莉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对医院党建工作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医院党建工作的多样性,党建档案也要拓宽其为党建工作服务的领域和质量。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设立科学合理的归档科目分类、重视特色档案的收集、建立与纸质档案一致的电子档案是实现医院党建工作档案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对策。
作者:张瑞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在护理技术实训教学过程中,采用PBL教学、角色扮演、模型仿真练习、个别演示等教学方法,让护生在护理技术实训的同时,在操作前、中、后3个环节加强练习护患沟通技巧,提高护生沟通意识,培养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
作者:李雪花;杨春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化疗对于不能切除及术后复发、转移大肠癌的治疗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随着现代药理学及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化学治疗在大肠癌治疗中的地位正在逐步提高。化疗药物影响肿瘤细胞的机理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重点对结直肠癌的化疗进展及新辅助化疗加以概述。
作者:王保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姓名:梁某,性别:男,年龄:37岁,职业:潜水员;10 h前,患者潜水中因呼吸器出现故障,迅速闭气上浮,8h前出现胸部疼痛,深呼吸时加重,呼吸浅快,咳嗽,咯痰,痰中带血。不伴意识障碍及肢体运动受限。PE:Bp120/70 mmHg,神志清楚,自动体位,对答切题,双瞳等大等园,直径0.25 cm,双肺可闻及散在湿鸣,心脏未见异常,四肢肌力正常。治疗第一程结束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咯血减轻,出舱后生命体征平稳,自述稍感全身乏力,咯血明显减轻。建议其到有潜水减压舱的单位行进一步治疗。
作者:陈劲松;李峰;何志秀;周燕;王朝刚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分析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误诊原因,对1例腹型过敏性紫癜病儿的临床表现、误诊疾病、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回顾,此病认识不足及查体小细是误诊的主要原因,对儿童急性腹痛需详细采集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症状及体征变化,以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
作者:吴缨;董玉岗;高兰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Parkinsonism plus syndromes,PPS)是一组具备帕金森病样症状,而病理学上显示有不同组织学特征改变,同时伴有其他复杂临床表现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早期诊断比较困难[1]。已有资料显示,原来诊断为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的患者,经过几年的追踪观察,约有1辕4终诊断为PPS中的一种,故误诊率很高[2,3]。因此,对误诊病例进行分析,对PPS的诊治资料积累具有重要意义。现结合病史和临床特征,将所在医院近1年收治的2例误诊为PD的PPS病例作以下分析[4]。
作者:王丽霞;杨林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随着激光技术不断发展及医学进步,其在眼科应用中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视网膜光凝术作为一种眼科治疗手段,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是治疗多种眼底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视网膜光凝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常见眼底病中应用的进展情况加以综述。
作者:曹维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脑血管意外是临床中常见症状,也是造成死亡的重大原因,而中枢神经系统缺血/再灌注损伤常常导致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增加手术的危险率。如何有效的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引起的器官功能损害,并促进其恢复是临床医师们关注的重点。随着临床中人们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与丙泊酚的认识,本探究重点分析丙泊酚对中枢神经系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中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缺血/再灌注损伤奠定基础。
作者:吉鸿斌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总结了医院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间的工作制度及无菌物品的管理。主要包括院加强对无菌物品存放间管理的工作制度,无菌物品存放间的环境管理,无菌物品分类,上架前的检查、摆放、储存和发放的管理及无菌物品质量的定期监测制度。因此,做好无菌间的管理工作是保证无菌物品质量的关健。
作者:李军朝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肺内磨玻璃密度影(ground-glass opacity, GGO)是指CT图像上表现为密度轻度增加,但其内的支气管血管束仍可显示,见于各种炎症、水肿、纤维化及肿瘤等病变,此征象为非特异性的一种CT表现,产生因素相对复杂[1],及时发现并诊断对临床正确处理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对肺部磨玻璃密度影的CT研究现状予以综述,以提高对该影像的认识。
作者:梁玉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以患者为中心,夯实基础护理,强化专科护理,深化护理内涵,全面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方法健全组织机构,统一思想认识,创新管理模式,深化细节护理,提供满意服务,建立服务综合评估体系,及时总结评价,纠正工作偏差。结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加强了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积极改善了医患关系,提高了护理绩效,带动了工作积极性,推动了护理队伍的整体发展。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明显提高护理技能水平和质量,增强护士服务意识,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儿科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一直没有受到重视,目前儿科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职业风险加大,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受到危害,研究儿科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可以让社会和护理人员清楚认识护理人员面临的职业风险状况,对保障儿科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护理过程中如何面对危机,采取有效措施值得儿科护理人员深思和探究的。本文以儿科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对儿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的概念进行界定;初步建立了儿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的维度,从职业环境、职业性质、职业劳动、职业对象、职业素养和职业待遇六个方面去分析目前儿科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状况,从而提出相应的规避措施,以期改善护理人员目前的处境,提高工作积极性,减少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
作者:冯静;李小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4岁,因左下腹持续性钝痛5 d入院,无尿频,尿急及肉眼血尿,患者无手术病史。查体:T36.5℃,P60/min,R18/min,Bp120/80 mmHg 腹平坦,双肾区未触及异常包块,双侧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膀胱充盈后下腹正中偏左有压痛,无反跳痛,肛门外生殖器无畸形,血常规WBC 5.77×109 RBC 4.78×1012,HGB 148 g/L 尿十一项及尿沉渣未见异常,超声提示:左侧膀胱占位性病变,KUB+IVP提示:膀胱受压变形,盆腔CT提示:膀胱前方软组织影,性质待查。初步诊断为:膀胱左前壁占位性病变,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手术中所见:膀胱左前壁可见约6 cm×4 cm×4 cm包块,质中,包膜完整,包块达膀胱外膜,粘膜尚完整,即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手术后病检诊断为:膀胱副神经节瘤,瘤组织侵及外膜。
作者:杜长未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平均寿命也不断延长,老年男性前列腺肿瘤的发病率也日益增高,同时诊疗技术的进步和部分新肿瘤标志物的发现,使得前列腺肿瘤在早期能被正确诊断并接受合理的治疗。本文研究了近几年新发现的有价值的前列腺肿瘤标志物,现做一综述。1 AMACR(P504S)AMACR/P504S全称a-甲酰基辅酶 A消旋酶。2000年,Xu [1]等利用cDNA文库减影与高通量基因芯片联合筛选的方法,在良性和恶性前列腺组织中发现了3种蛋白的基因:P503S、P504S和 P510S,其中 P504S是含1621个碱基对的cDNA,具有开放式阅读框架,编码了38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作者:毛俊彪(综述);陈小刚(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性广泛前壁心梗并发室间隔穿孔时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2013年8月12日收治的1例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接受IABP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分析,以探讨具体的护理措施。结果依据患者的术后的护理需要和球囊反搏术特点,于围术期内对患者分别采取了合理的心理护理、术后引流护理以及并发症预防护理等等。通过采取较为全面的护理措施,患者顺利康复。结论采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并发室间隔穿孔时,围术期内应针对性地对患者的心理、术后感染等方面采取全面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
作者:路稀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麻醉机是医院各种手术及急救中必须的一种医疗设备,麻醉机的应用管理是医疗设备管理以及临床麻醉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麻醉机的应用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手术的顺利、安全进行,对于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希望能为进一步完善麻醉机的应用管理水平提供可行性的参考。
作者:刘清容 刊期: 2014年第15期
PDCA循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而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或有腐蚀等危险特性,如果控制不当,极易发生事故。对于医疗服务单位还没有完善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可循。我们借鉴JCI认证和三级医院评审成功经验,应用PDCA循环解读医院危险化学品管理评审标准,并加以实实践,成效显著。
作者:张坤燕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提高对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ggressive natural kil er-leukemia, ANKL)的认识。方法报道两例近期我院诊断的ANKL,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患者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免疫分型为NK细胞,符合ANKL的诊断标准。对化疗反应差,均在初次诱导缓解治疗阶段死亡。结论ANKL是一种罕见的致命性恶性肿瘤,目前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及细胞遗传学特点及理想治疗方案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汪涯雅;谭获;黄振倩;王春燕;彭玉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降钙素元(PCT)是分子量13KD的一种糖蛋白,由甲状旁腺C细胞分泌,合成降钙素(CT),参与血钙调节。在1975年由Maya等发现其炎性因子特性,到1993年,Assicot等发现了血清PCT水平的增高与全身感染性疾病有密切相关。PCT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抗生素治疗启动和疗效观察、疾病转归和预后判断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彭国琴(综述);许颖(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本文对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总结并分析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措施。
作者:时玉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