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
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流动儿童及非流动儿童的部分常见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布。方法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4所小学5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流动儿童125名和非流动儿童120名。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因素、每日玩游戏平均时间、是否常带手机到学校、每日户外活动平均时间和患病后的就医行为等。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远视力和龋齿。结果流动儿童组和非流动儿童组每日玩游戏平均时间和户外活动平均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龋齿及近视眼患病率差异未出现统计学意义,但裸眼视力平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两组近视眼患病率与是否携带手机到学校和网络游戏平均时间有关联(P<0.001)。流动儿童平均身高和体重均低于非流动儿童(P<0.01),非流动儿童组的男女超重儿童比例高于流动儿童组(P<0.05)。父母陪同的儿童龋齿治疗率和近视眼矫正率均高于其它家庭成员陪同的儿童(P<0.001)。结论建议今后尽快实施以预防流动儿童常见病为目标的公共卫生项目,并提高学校卫生服务和社区医疗服务对流动儿童的可及性。
作者:乌斯琴图亚;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微波治疗尖锐湿疣术后中药熏洗的临床疗效。方法135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微波祛除病变疣体,患处涂百多邦软膏和干扰素软膏,每天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组,微波祛除疣体后用中药熏洗2次/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53%,复发率为4.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58%,复发率为28.36%。结论应用微波配合中药熏洗创面愈合快,不留疤痕,且能缩小疗程,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晓英;赖秋英;巫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为客观评定智能障碍程度,探讨影响智能障碍评定的多因素。方法选定366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进行韦氏智力测验和鉴定专家评定,对其结果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将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脑外伤所致智能障碍占大部分比例,脑外伤程度与所致伤残等级关系密切。影响韦氏智能测试结果有被鉴定者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智力测验结果与专家鉴定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智力障碍评定受多种因素影响,有测量试验本身的影响因素和测验者规范化操作、熟练程度的影响等,还包括被测者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作者:杜广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咳喘的方法和机制。方法通过检索近年来的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穴位敷贴治疗咳喘有固定穴位、固定药物;辨证取穴、辩证用药等;多于夏季三九天敷贴。穴位敷贴治疗咳喘能够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肺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生活质量。穴位敷贴治疗咳喘是一种优质的治疗方法。结论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咳喘的机理研究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曹翼;郭美珠;杨志新;吴清;杨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氯沙坦对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的影响。方法纳入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64例,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氯沙坦组32例和厄贝沙坦组32例。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w后两组患者血压、血尿酸的变化。结果12w治疗后,氯沙坦组血压水平与厄贝沙坦组相似,均较治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血尿酸水平较后者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或厄贝沙坦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氯沙坦能降低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水平。
作者:陈锁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优质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7%,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3.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采用优质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罗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高血压病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病,它不仅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功能障碍,而且是脑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化的加速,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在持续上升,且上升幅度逐年上升[1]。尽管降压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十分重要,可以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存率,降低致残率。但是因为很多原因,许多患者做不到。因此,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保健水平,加强高血压的防治,遏制人群血压水平的上升,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策略和措施[2]。
作者:田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衡山县HIV/AIDS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寻找控制措施。方法分析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衡山县的资料,及全县艾滋病监测的实验室资料。结果2003年报告首例HIV抗体阳性,至2013年10月累计报告105例。2010~2013年共累计报告96例,占总数的91.43%;职业以农民为主71例,占67.62%;年龄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59例,占56.19%;经性传播92例,占87.63%;地区分布以县城及周边乡镇为主61例,占58.10%。结论 HIV/AIDS疫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性传播为主,应扩大宣传教育,扩大高危人群干预,扩大检测。
作者:刘文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牟平区恶性肿瘤的检测结果,为各级政府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借助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2年烟台市牟平区肿瘤监测结果数据。结果2012年牟平区所在地新发恶性肿瘤1402例,发病率308.00/10万,以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标准人口,计算出恶性肿瘤标化发病率为221.63/10万。其中,男性恶性肿瘤新发病例829例,粗发病率361.85/10万,标化发病率为247.56/10万;女性恶性肿瘤新发病例573例,发病率253.43/10万,标化发病率为192.24/10万。男性恶性肿瘤粗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1.43VS1.00);年龄分布:40~70岁为高发期,55~70岁以下为高峰;位于前四位的分别是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占总发病数的65.79%。结论牟平区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各级政府应采取健康教育与慢病行为相结合的干预方式,有效控制发病率。
作者:曲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旨在建立一个既能节省时间和空间,又提高科室规范化运行水平的信息与实物相结合的科室资料管理方法,介绍借助计算机与实物资料相结合的科室资料管理新模式;该模式强化了科室资料的整理、分析及信息化管理,使科室运作更为规范化、制度化,对医疗工作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十分主要的作用。
作者:胡冬渝;储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结合传统实习带教法在康复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实习学生66例,按照自愿原则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传统实习带教法,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与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相结合进行临床教学,实习3个月后,经理论考试及操作技能考试,分析对比两种实习方法效果。结果研究组理论考试总分高于对照组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操作技能考试总分值高于于对照组总分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结合传统实习带教法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使得实习学生理论及实践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学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髋关节脱位是此手术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会带来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家庭负担增大等一系列问题。目前报道THA后首次脱位率为0.63%~6.5%,翻修后的脱位率可高达7.4%~11.4%[1~4]。随着THA技术的日趋成熟,术后脱位发生率已大大减少,但仍是影响疗效的常见早期并发症之一。本研究报道髋关节翻修术后脱位的诊治1例,并进行文献总结,以增加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凡廷旭;黄伟;梁熙;胡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兰索拉唑的血药浓度。方法将受试者的血浆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用兰索拉唑,对照组用奥美拉唑,两组同时以泮托拉唑为内标物,以叔丁基甲醚为提取物,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兰索拉唑的血药浓度。结果实验组的线性方程:Y=10.758X+0.006667,相关系数r为0.9998;对照组的线性方程:Y=6.889X-0.000587,相关系数r为0.9999。实验组的日内精密度<4%,日间精密度<7%;对照组的日内精密度<5%,日间精密度<6%。实验组的相对回收率98.15%~102.5%;对照组的相对回收率98.01%~101.15%。结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兰索拉唑的血药浓度,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与奥美拉唑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可以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谭姣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肱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肱骨骨折患者65例,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恢复快,疗效确切,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后期随访无复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肱骨骨折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骨折尽快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余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不规范的标本采集过程对临床标本质量的影响,探讨如何提高临床标本质量,以确保检验结果真实可靠,利于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集的2111例血液标本,1989例尿液标本,4002例痰液标本,1321例创伤组织标本,1315例脓肿标本,1418例生殖道的分泌物标本及826例粪便标本,统计标本合格率,并分析标本不合格的原因。结果12982例细菌标本,总合格率为92.82%,其中,创伤组织标本合格率高,为98.79%;其次为血液标本,生殖道的分泌物标本,脓肿标本,尿液标本及粪便标本;痰液标本合格率低,仅为83.66%(P<0.05)。无菌操作,采集部位,采集量,标本容器的正确选择,正确处理标本和及时送检是影响标本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标本采集过程,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标本采集,才能提高标本质量,提升检验结果准确性,利于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王宇超;姜红;李利军;张鲁磊;赵玉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硬膜外麻醉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在我科行硬膜外麻醉的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40例。两组均给常规护理,观察组另给予预防尿潴留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排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促进硬膜外麻醉术后排尿成功率,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田千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促进患者安全是当前国际卫生保健研究的热点,医疗不良事件是其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表明:全球每年因医疗不良事件所导致的意外死亡高达44000~98000件,由此所致的伤害超过1百万件[1]。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但会给患者造成身心伤害,而且导致医疗质量下降和阻碍医院发展。及时发现、报告不良事件,能显著减少患者的损伤,促进患者安全,完善医疗风险防范机制。
作者:肖红;郑陈光;马刚;马张杰;庞元华;粟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学习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意义。方法对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发现的203例不合理医嘱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由护士发现的不合理医嘱占9.36%,并且结合护士发现的不合理医嘱内容,评价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学习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性。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通过学习药学专业知识,提高了自身工作能力,真正实现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多环节审方的目标,降低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差错率,全面促进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
作者:姚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苯扎贝特联合普伐他汀导致血透患者横纹肌溶解症的监护和护理。方法对4例调脂药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血透患者采用血液净化,控制血糖、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等治疗,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血管通路的建立和保护,观察治疗前后肌红蛋白、磷酸肌酸肌酶、磷酸肌酸肌酶同工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钾浓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4例患者经治疗后均得以存活,各项实验室指标逐渐降至正常范围。结论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改善调脂药致横纹肌溶解症的血透患者临床症状,能保护机体各器官功能,并降低了横纹肌溶解症的死亡率,正确的护理方法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谭学惠;卢晶晶;李正胜;谢娟;程晓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明确提高生活质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措施。方法收治本院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采用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评估受测对象健康状态。结果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实验组绝大多数患者9个月后生活质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提高脑卒中患者恢复水平,有效的改善了生活质量。
作者:吴红梅;欧阳清萍;张酬发;徐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