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钳助产致新生儿角膜损伤12例分析

刘丽霞

关键词:产钳, 新生儿, 角膜, 损伤
摘要:产钳是阴道分娩助产的一种常用方法.但操作不当很易引起新生儿产伤.现将我院自1998-01~2002-04以来使用产钳助产新生儿角膜损伤12例报告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颈内静脉2例

    1 病例报告例1 男,51岁.因中段食管癌左开胸行食管癌根治性切除,胃-食管左颈部吻合术.术前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取锁骨中、内1/3交界处下方约1 cm进针,针干与额面平行,针头紧贴锁骨后,对准胸锁关节后外方进针,一次穿刺成功,以导丝引导法置管,置导丝时有阻力,稍改变方向后顺利置入导丝,然后沿导丝置入静脉导管,反复回抽导管回血良好,固定导管.术中术后经导管输液顺利,但封管后静脉导管内反复多次有回血,检查封管方法正确(正压封管技术),后经拍胸部X线片证实静脉导管误入右颈内静脉.

    作者:杨道乾;张金凤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供应质量与医院内感染的预防

    多年来,我院供应室工作人员严格工艺流程和规章制度,严把质量关,杜绝了因供应室工作失误而引起的院内感染和交叉感染,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兰德秀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眶颅穿通伤并木质异物存留误诊21例分析

    眶颅穿通伤并异物存留临床常见.若延误诊治可危及生命[1].现将我院近年来21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刘胜;王诚;刘远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血浆组织因子途径变化的观察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内组织因子(TF)途径的变化,反映不同程度冠心病血管内的促凝活性.方法实验分3组,不稳定型心绞痛(n=19),稳定型心绞痛(n=23)和对照组(n=20).用双夹心ELISA法分别测定其血浆TF抗原水平.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血浆TF抗原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对照组(35.23±12.15,27.65±10.37,25.36±13.24 pg/ml,P<0.01).SAP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血浆TF抗原水平在UAP患者中是增高的,血液呈现高凝状态.

    作者:彭雯;张秀娥;成蓓;管思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中枢性协调障碍误诊14例分析

    中枢性协调障碍(ZKS)是对具有高危因素和姿势反应性异常的脑性瘫痪(CP)危险儿的早期诊断.多发生在婴儿期,尤其在6个月内.由于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常常误诊.我院1999~2002年收治ZKS30例,其中误诊14例,误诊率46.67%,分析如下.

    作者:李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宫颈缝合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致习惯性流产临床观察

    我院自1993年以来对因宫颈功能不全致习惯性流产患者均采用宫颈n字形缝合,辅以解痉、镇静药物,经临床观察,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广玲;金继荣;刘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临床工作的影响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在2002-09-01正式实施,现就具体贯彻落实中遇到和产生的一些问题并对临床工作带来的影响探讨如下.

    作者:刘江;戢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外伤性慢性硬膜下脓肿误诊9例分析

    外伤性慢性硬膜下脓肿很少见,发病率仅为颅内局限性感染的13%~25%[1],且易与慢性硬膜下血肿相混淆,如手术前准备不充分,可使术者十分被动,且易造成脑组织、颅骨及伤口的感染.我院自1995~2001年共误诊外伤性慢性硬膜下脓肿为慢性硬膜下血肿9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茂林;王祝峰;胡炜;刘鑫;王东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皮肤隐性黑色素瘤脑转移1例

    1 病例报告男,33岁.头痛1个月,加重3 d,于1997-06-12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头痛,持续约1 h,突然抽搐,头向后仰,四肢屈曲,神志不清,呼吸困难,约5 min左右肢体抽搐再次发作.

    作者:李敏;秦军;孙丽娟;刘厚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肠球菌耐药性分析

    肠球菌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人体多组织脏器感染,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介入性治疗的机会增加等因素,使肠球菌感染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1].而各个地区由于人文地理环境不同,医院条件、医疗水平及医生的用药习惯不同,导致抗生素的选择压力不同,使各个地区乃至各个医院细菌的耐药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我们分析了本院1999-03~2002-03肠球菌的分离情况,并对所分离的肠球菌进行了耐药性的监测,以期能指导合理用药.

    作者:聂红;黄长武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原发支气管癌误诊206例分析

    我院从1995-01~2000-12共收治肺癌528例,其中有206例误诊,误诊率为35.2%,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43例,女63例,年龄21~88岁,平均58.2岁;而45岁以下(青年组)58例,45~59岁(中年组)52例,60岁以上老年组96例.临床分型:中央型肺癌121例,周围型肺癌85例.TNM分期:Ⅱ期25例,Ⅲ期112例,Ⅳ期70例.吸烟指数:>400者 106例,<400者 41例,无吸烟史59例.临床表现:咳嗽182例,咯血140例,气喘105例,胸痛102例,发热69例,胸水58例,盗汗45例,骨关节痛40例,声音嘶哑19例,头痛伴四肢无力8例.

    作者:李淑;仇有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膀胱底输尿管口癌误诊1例

    1 病例报告男,76岁.因血尿1个月入院.患者3 a前曾有短暂血尿病史,经服云南白药后血尿止.

    作者:韩艳;邴雅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中药灌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近几年来,笔者应用自拟抗敏宁肠液保留灌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6例,取得满意疗效,兹报道如下.

    作者:朱彦玫;张正丽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676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调查

    龋齿是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影响人群范围很广,危害极大,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我院在2001年对本市直属机关两所幼儿园676名儿童进行龋齿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林先凤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锻造作业炉前工听力损伤的调查

    炉前工人的作业场所同时存在高温、噪声两种有害因素.为了解高温环境下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损伤的发生率,我们对本公司锻造厂110名炉前工听力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宋秀丽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支气管肺囊肿误诊52例分析

    支气管肺囊肿是一种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畸形,误诊率很高.我院胸外科1985~2000年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138例,其中入院前误诊43例,术前误诊9例,共误诊52例,误诊率达37.7%.分析如下.

    作者:王晔兴;胡崇珠;郭志敏;尹宝玉;周斌;齐立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216例分析

    1992-01~2002-01我院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216例,临床疗效良好,并发症少,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小56岁,大83岁,平均年龄72岁.均有不同程度排尿困难症状,均经B超及肛诊前列腺增生,其中尿潴留至少一次者189例,反复发作的血尿24例,由BPH引起的肾功能不全31例,合并膀胱结石19例;反复发作尿路感染52例,有巨大膀胱憩室10例.

    作者:理心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早期误诊69例分析

    半月板结构与功能的特点使其成为膝关节内易损伤的组织之一,但是半月板损伤急性期诊断十分困难,绝大部分得不到确诊.我院自1996-05~2002-03共收治半月板损伤96例,其中78例为早期误诊,占60.9%,观察资料完整的69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成存;袁超;张业祥;王宁;孔德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经鼻罩双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血气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其并发的肺源性心脏病(CCP)是引起Ⅱ型呼吸衰竭(简称呼衰)的常见病,使用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是纠正呼衰的常用抢救措施.1998-10~2001-04我科使用非创伤性BiPAP呼吸机,对30例COPD或CCP Ⅱ型呼衰进行60次对比通气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金颖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生物粘接端端缝合法修复外周神经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生物粘接端端缝合修复外周神经的早期效果.方法选用Wister大鼠32只,在双目放大镜下分别用生物粘接端端缝合法和单纯端端缝合法修复坐骨神经损伤,2周后进行组织形态学、电生理学、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检测评定.结果生物粘接端缝合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神经纤维的生长速度、数量明显优于单纯缝合组,SFI的恢复优于单纯缝合组.结论生物粘接端端缝合法可以促进神经再生,加快神经再生速度与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王海亮;武震;李树学;张梓荣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