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临床观察及控制效果分析

赖旭

关键词:抗结核, 药物致, 药物性肝损害, 临床观察, 结核病控制规划, 短程化疗方案, 化疗期间, 结核病控制策略, 肺结核患者, 回顾性分析, 预防控制, 核心技术, 治愈率, 停药, 生药, 国家
摘要:短程化疗是目前结核病控制策略的核心技术,在实施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中已被广泛使用,但患者在接受抗结核化疗期间可出现药物性肝损害,并由此可致部分患者中途停药,从而影响正规化疗及治愈率[1].本文就2004~2008年我所收治的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短程化疗期间发生药肝损害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对短程化疗方案和肝损害的预防控制加以评价.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糜烂消融术的舒适护理

    消融术治疗宫颈糜烂是一种安全可靠,易于被病人接受的一种治疗方法,但在治疗时也会出现一些不适或问题,如术时紧张恐惧、焦虑、腹胀、腹痛.术后担心愈后,阴道分泌物增多、宫颈出血等.我科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的舒适护理模式运用于消融术治疗宫颈糜烂,减轻了病人的身心不适,促进愈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金开慧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新时期护理专业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职责范围的延伸,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护生的临床带教也赋予了新的内容.本文从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着手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护生临床实习效果.

    作者:王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医院感染漏报调查分析

    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是医院感染的核心工作,而临床医生认真、及时地填写感染报告又是对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的关键,感染病例上报不及时、不准确,甚至存在着较高的漏报率.对我院2006~2008年住院患者22 337例进行了调查分析如下.

    作者:邓国智;曾静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三期动态增强CT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及鉴别

    目的:分析小肝癌的三期动态增强CT扫描影像学图像特点,为小肝癌的影像学诊断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小肝癌的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图像,并与常见肝占位图像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小肝癌在平扫图像呈现低密度灶,在动脉期或门脉期扫描快速强化,延迟期呈现低密度无强化灶.结论:三期动态扫描小肝癌呈现动脉期或门脉期快进快出强化的特征性低密度灶,三期动态CT扫描能够为小肝癌影像学诊断提供可靠的方法.

    作者:刘春岭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门诊病人静脉输液的综合护理

    目的:探讨门诊病人静脉输液治疗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我科输液57 600例次的临床护理资料,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1 722例次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2.9%,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心悸气促,恶心呕吐,输液反应等不适.结论:对于门诊静脉输液病人要采取减少局部红肿、疼痛,规范护理操作,根据不同病情调节输液速度、预防输液反应,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综合护理措施.

    作者:姚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老年性常见病,前列腺增生术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继发性出血、腹部感染等,直接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术前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向患者传授有关知识,使其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张雪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椎间盘镜手术与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42例采用椎板开窗术髓核摘除术,64例采用椎间盘镜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而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罗长青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15例宫颈病变锥形切除术后妊娠护理

    目的:探讨宫颈锥形切除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5例因CIN实施宫颈锥切术后患者,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的治疗情况及护理措施.结果:15例妊娠患者中,1例自然流产,其余14例患者新生儿均存活.结论:孕中期干预治疗与精心护理可延长孕周,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作者:曾海英;张建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体会

    心肌梗死(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供应心肌某一节段的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而引起相应的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为持续而剧烈的胸痛,特征性心电图动态演变,心肌酶增高,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作者:何月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股骨上段肿瘤保肢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股骨上段肿瘤保肢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6例股骨上段恶性骨肿瘤患者进行肿瘤切除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平均46岁,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结果:按国际保肢学会(ISOLS)的评估标准进行评分,其中优2例,良3例,差1例.结论:人工关节治疗股骨上段肿瘤临床效果良好,可保全肢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崔明海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76例中老年女性乳腺囊性增生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老年女性囊性增生病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6例中老年妇女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其中18例因服药效果不明显者进行了针吸细胞学穿刺诊断.结果:76例中15例用免疫治疗后肿块变软缩小,61例无明显变化,对18例进行了针吸细胞学穿刺检查,13例癌变,并进行了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化疗,随访5年以上,未见复发转移.结论:对中老年妇女囊性增生病患者应予以重视.当临床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可行局部包块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以排除癌变可能性.

    作者:张强;周长东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护理专业药理实验教学改革

    我校护理专业近几年人数猛增,药理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药理实验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对药理实验教学在实用型上做了些设计,体现出护理特色,通过多年的实验教学改革,笔者就实用型人才培养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

    作者:姚芳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丙泊酚联合间苯三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观察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间苯三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早孕要求终止妊娠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丙泊酚1.5~2.5 mg/kg麻醉诱导,术中丙泊酚麻醉维持;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间苯三酚,即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间苯三酚80 mg.结果:观察组丙泊酚总剂量、手术时间、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间苯三酚与丙泊酚配伍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玉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艾滋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对收治的51例艾滋病患者主要行常见症状及合并症等常规护理、消毒隔离、健康教育、心理疏导、职业暴露等着手护理.结果:42例患者能正视自己的疾病,树立与疾病斗争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30例艾滋病患者的性伴接受HIV抗体筛查,HIV抗体阳性8例.结论:进行有系统及针对性治疗和护理.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钱春英;涂宏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微导管引流胸腔积液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微导管置入胸腔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疗法、疗效.方法:选取经胸片、B超诊断胸腔积液的入院病例54例.采用微导管(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入引流,并根据病因诊断情况胸腔内给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操作可行性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胸腔积液消失、减少,有效率达100%,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导管引流胸腔积液技术值得发展,但需适宜耗材支持.

    作者:王开云;苟升东;吴炬;刘建红;王海霞;彭亚岚;熊敏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VEGF和CD34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索VEGF和CD34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VEGF与微血管密度(MVD)及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41例骨肉瘤组织中VEGF和CD34的表达,计算MVD值,并结合临床病例资料综合分析.结果:41例骨肉瘤患者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68.2%(28/41),与肿瘤大小、Price分级、Dahlin,s组织学分型等无关(P>0.05);所有病例CD34表达均为阳性.VEGF阳性组MVD为(40.25±8.02)in,与阴性组MVD为(15.54±5.87)in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转移组VEGF的阳性率为92.9%,明显高于无转移组VEGF的阳性率55.6%,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阳性组的5年存活率为7.1%,明显低于VEGF阴性组5年存活率46.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VEGF在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VEGF的表达与MVD值、转移预后显著相关,检测VEGF的阳性表达和MVD值可以作为判断骨肉瘤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付能高;陈小芬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清热化痰法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及其对Eos、IL-18、TNF-α的影响

    目的:探讨清热化痰类中药配伍治疗BA(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热哮)的临床疗效及对Eos、IL-18、TNF-α的影响.方法:对照组40例选用西药抗感染、解痉平喘、雾化治疗.治疗组40例在原西药基础上,配合服用清肺汤,同时测定患者外周血中Eos、IL-18、TNF-α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差异有明显性(P<0.05).结论:清肺汤具有清热宣肺、化痰定喘的功效,同时可明娃抑制Eos、IL-18、TNF-α等炎症介质的释放.

    作者:戈承民;杨全坤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痰检阴性农民工肺结核临床X线分析

    目的:探讨痰检阴性农民工肺结核临床X线表现及年龄、性别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18例痰检阴性农民工肺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痰检阴性率为70.7%.男271例,女147例.咳嗽170例,占40.7%,咳痰104例,占24.9%,咯血30例,占7.2%,无症状235例,占56.2%.浸润型肺结核417例,占99.8%;粟粒型肺结核1例,占0.2%.渗出灶338例,占80.9%,增殖灶303例,占72.5%,纤维灶155例,占37.1%,空洞灶13例,占3.1%.单侧肺受累224例,占53.6%,双侧肺受累194例,占46.4%.结论:痰检阴性农民工肺结核的临床症状较轻,而X线表现较重,80%有渗出性病变,建议提高痰检阳性率和重视痰检阴性病人.必要时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

    作者:冯秀明;杨年松;李建文;程双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锁骨下静脉置管93例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锁骨下静脉置管是中心静脉置管的传统途径之一,因其方便、有效和安全在ICU常用于危重及重大术后患者,以利于药物或静脉高营养顺利输入,也是进行CVP监测佳部位.同时其并发症的发生与预防也成为护理重点.

    作者:王维真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影像学进展

    患脑血管疾病后常常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脑血管病不仅导致痴呆,还导致不符合痴呆标准,但有明确的不同类型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常常不符合传统标准的痴呆症.

    作者:曾湘良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