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脏恶性病灶与血管瘤的超声诊断与鉴别

邵凤侠;欧阳晓燕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小肝癌, 血管瘤, 小血管瘤
摘要:肝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恶性度高,预后差,死亡率高,早期不易察觉。而肝血管瘤为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内部回声强弱不一,血流速度慢。本文通过对超声诊断肝脏恶性病灶与良性血管瘤的鉴别诊断的分析,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模式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试验护理疗效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健康教育模式是否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具有临床护理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住院的患者120例。将120例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一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对其进行常规护理模式,另一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模式下,加用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疗效的对比。结果健康教育模式对比常规临床护理,不仅能有效缓解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而且在对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调查中,获得了高达96.67%(58例)的满意度,较之常规护理方式的55%(33例)满意度,有着明显的优势。结论健康教育模式在护理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不仅能够有效减缓患者抑郁、焦虑程度,在满意度上也能有效的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毛钰彦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胃肠道间质瘤中Cortact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GIST组织中Cortactin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GIST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为预测该肿瘤的侵袭转移潜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①采用免疫组化技术ELIVISION二步法检测42例GIST组织和10例正常胃组织中Cortactin蛋白表达情况;比较GIST组织中Cortactin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其本身侵袭程度之间的关系;使用SPSS17.0软件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ortactin在GIST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GIST组织中Cortactin表达增高与GIST的肿瘤核分裂相、侵袭转移和高的NIH分级有关。Cortactin表达与GIST的NIH分级成正相关,即越高的NIH分级预示着Cortactin的表达越多(<0.01)。结论 Cortactin异常表达的程度可能与GIST的侵袭与转移有关,可能成为预测、评估GIST恶性潜能及肿瘤进展的重要指标,有望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曹翔;马利林;朱建伟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目标性监测与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患者目标性监测与干预效果。方法抽选2014年1月~6月,我院接收尿管留置患者100例(对照组),并将2014年7月~12月接收100例作为实验组,比对其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临床结果显示,对照组例患者中尿路感染患者7例,感染率为7.0%;目标性监测干预措施实施后(实验组)尿路感染患者1例,感染率为1.0%,干预前后差异性鲜明(<0.05)。结论通过所开展的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目标性监测及针对性干预措施的调整,可有效降低尿管感染发生率。

    作者:黄华敏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浅谈医院信息安全的风险管控及应对方法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化为医院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医院网络信息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因此,本文就网络信息化语境下,如何做好医院的风险管控,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分析探讨,通过本文论述,旨在为完善医院信息化管理做些有益的论述工作。

    作者:莫兰榕;钱丽霞;黄英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可吸引下MPCNL术中肾盂内压变化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

    目的:探讨MPCNL术联合负压吸引装置术中肾盂压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关系。方法可吸引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共153例,无吸引组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共121例,监测两组患者术中肾盂压力变化,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发热、疼痛、肾周积液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共27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监测可吸引组肾盂内压平均1.9mmHg,无吸引组平均肾盂内压力为10.6mmHg,两组肾盂内压进行对比,<0.05。有吸引组患者术后1~3d平均体温低于无吸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无吸引组术后有较重的腰痛症状出现率及肾周积液发生率高于可吸引组(<0.05)。结论有负压吸引装置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肾盂内压力低,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朱伦锋;刘泰荣;宋乐明;杜传策;彭光华;朱贤鑫;刘生锋;陈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胰激肽原酶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DPN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注射液联合甲钻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饮食,运动,糖尿病教育等基础治上,观察组采用胰激肽原酶注射液肌注联合应用甲钴胺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配合口服降糖药和(或)加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对照组则采用甲钴胺注射液静脉注射配合口服降糖药和(或)加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疗程为2w。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及神经病变自觉症状问卷(TSS)评分变化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6%,显效率为1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显效率为44.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0.01)。且治疗后患者神经症状以及TSS评分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胰激肽原酶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确切,优于单纯甲钴胺治疗的方案。

    作者:骆桂根;刘基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银杏叶制剂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研究银杏叶制剂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选择我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有176例。以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8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另给予舒血宁辅助治疗。4w后检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分别较对照组血液粘度下降更快;治疗后观察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更大;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常规方法下辅以银杏叶制剂不仅能明显减低患者血液粘度和血细胞聚集率,还能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疗效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郭荣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在制备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实验中DSA图像的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在制备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实验中对DSA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图像的质量控制。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雄性滇南小耳猪12头运用介入法PTCA球囊堵闭LAD前后98个序列的图像资料,以优、良、差三个等级,分析操作环节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图像质量优79序列,占80.7%;良12序列.占12.2%;差7序列,占7.1%。结论在动物实验的血管造影中影响图象质量主要是成像参数(图象采集频率、造影剂的量等)选择,动物的术前准备与体位,饱和性伪影的预防,噪声及技术人员(导管位置、图象后处理)的内在因数等都对保证动物实验过程中的DSA图像质量有控制作用。

    作者:杨维新;吕梁;李文佳;宋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社会干预防治麻风病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本地区人群大力宣传麻风病的危害并给予患者社会支持,探究分析其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014年本地区3322例人员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采用社会干预的方法进行防治,探究分析其对畸残患者生活、劳动、心理的改善情况。结果防治后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防治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社会干预可以有效的防治麻风病,改善畸残患者的生活与心理状况,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吴芙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原发性膜性肾病合并IgA肾病1例并文献复习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与IgA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 IgAN)共同发生于同一患者极为少见,其发病率[1]约占肾脏穿刺病例的0.1%。本文通过对1例原发性膜性肾病合并IgA肾病患者的表现、病理特点分析及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特点。

    作者:刘昌盛;宋仪利;李永贤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对天麻鉴定、药理学作用及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中药天麻的鉴定和药理学作用,观察天麻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根据其来源、性状、特征、实验学检测等方法对天麻进行鉴定要点的讨论,也进行了药理学作用的讨论。并对天麻素治疗脑损伤患者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天麻临床应用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效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总有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天麻治疗患者的眩晕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利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缬沙坦治疗房颤对C-反应蛋白影响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房颤患者使用ARB类药物治疗并检测CRP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房颤患者76例,对照组38例,两组均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同一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AF治疗不同时期下,血清CRP水平浓度的变化分析。结果入选的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上无明显差别。 AF治疗组治疗前血清CR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0.01)。在使用缬沙坦治疗后治疗组血清CRP的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水平(<0.01)。在治疗组中随着服药时间逐渐延长,血清中CRP的水平逐渐降低(<0.01)。结论炎症可能参与了AF的发生、发展;缬沙坦可能通过阻断炎症反应而起到控制AF的的作用。

    作者:李祚涛;王钇力;宋巧玲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肿瘤内科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目的:分析目前在临床上肿瘤内科患者出现跌倒症状的原因,并分析出相关护理方法。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肿瘤内科患者48例,对于所有患者在临床实施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跌倒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护理方法。结果对于肿瘤内科住院患者,在临床出现跌倒的原因主要有患者自身因素、疾病因素以及药物的相关因素等。结论对于肿瘤内科的住院患者,可以对于患者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这对于患者在手术完成后的正常护理以及身体恢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于丹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断指再植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和探讨50例断指再植患者的护理,科学、有效的护理提高了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方法回顾2014年8月~2015年5月就诊50例断指再植患者,进行效果分析。结果通过观察、护理及疼痛干预后,断指再植的成活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早期、及时的手术治疗加科学的护理,提高了断指再植的成活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康复早,花费少。

    作者:梁洁莉;李吉英;靳燕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自2010年10月~2014年10月实行的50例胆囊切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无中转开腹情况,同时治疗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与进食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腹痛腹胀的发生率分别为12.0%和40.0%,治疗组的术后腹痛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相对于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患者胃肠运动功能干扰小,术后恢复快,有利于机体早日康复。

    作者:洪港;于福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痔疮术后排尿排便困难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对痔疮术后排尿排便困难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89例痔疮术后排尿排便困难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6例在其基础上行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疗效、SAS及SDS评分、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首次排便及排尿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均长于研究组,SAS及SDS评分均多于研究组,且生活质量评分低于研究组,均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痔疮术后排尿排便困难予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

    作者:邓佳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大承气汤加八珍汤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研讨口服大承气汤加八珍汤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病情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在抗感染、补液治疗的同时于术后8小时开始口服大承气汤加八珍汤,对比术后病情康复时间。结果治疗组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或排便时间、进食时间、精神状态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血常规正常比率、切口感染数8个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术后口服大承气汤加八珍汤能活血化瘀、补益气血、清热解毒,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炎抗毒,改善术后精神状态,促进肠道蠕动,改善食欲,促进患者病情快速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张龙;陈代林;张春高;李克平;刘永寿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PICCO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PICCO血液动力学监测是一项全新的脉波连续心排出量与经肺温度稀释心排出量联合应用技术,其创伤与危险性小,仅用一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就能简单、精确、连续监测心排量、外周血管阻力、心搏量等变化,使危重患者血液动力学监测与处理得到进一步提高[1]。我科2012年5月开展了该项技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云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经阴道彩超诊断瘢痕子宫妊娠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和探讨经阴道彩超在瘢痕子宫妊娠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瘢痕子宫妊娠患者,全部患者分别采用腹部彩超检查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各项指标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清楚地显示病灶与周围血流关系,临床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腹部超声检查,为临床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是瘢痕子宫妊娠临床诊断的首先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晓霞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潮气量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小潮气量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CO2、PaO2以及pH值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aCO2、PaO2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可靠。

    作者:孙润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