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波
目的:比较低位弧形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实验组给予低位弧形小切口手术,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切口、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结论低位弧形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具有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安全,切口低及达到美容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覃鸿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益气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7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益气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西药治疗方式,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1.4%)显著高于对照组(80.0%)观察组心电图的总有效率(82.8%)显著高于对照组(57.14%),两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益气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西药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王华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中药封包技术结合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随机的原则,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康复护理训练配合中药封包治疗,对照组仅行康复护理训练,两组均接受常规针刺治疗及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中药封包技术结合康复护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作者:沈茹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是女性第二位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细胞学筛查方法的广泛应用,发达国家宫颈癌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目前,因宫颈癌死亡的女性中>80%的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宫颈阴道细胞涂片技术的重大进步、TBS分类的制定、HPV检测自动化和标准化等,使宫颈癌的防治和筛查提高了一个新水平。
作者:王建强;柴艳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究HbA1c在糖尿病(DM)检查中的具体应用,并研究其可行性。方法于2010年6月~2013年12月到我院门诊内分泌科进行糖尿病诊断筛查的全部受诊者行以葡萄糖耐量检验(OGTT),测定空腹状态和饭后2h的血糖浓度(FPG和2hPG),并测试血糖血红蛋白含量。从符合NGT(血糖正常)IGR(糖调节受损)符合DM(糖尿病)诊断条件的检查对象中,均随机抽取100人,即分为NGT组、IGR组、DM三组,观察ROC曲线,在现有的HbA1c切点中选择出一个合适国人的切点。结果三组的血糖血红蛋白都呈现出递增的趋势,<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 HbA1c在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断过程中可以广泛应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罗志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粘附分子在肿瘤的侵袭、浸润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β-链蛋白(β-catenin)及其复合物具有抑制乳腺癌肿瘤细胞浸润及转移的作用。本文对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β-链蛋白(β-catenin)及复合物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陈宇;权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胺碘酮治疗方案应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以及可行性。方法本研究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室性心率失常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然后对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胺碘酮药物、常规治疗药物(普罗帕酮)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碘酮治疗方案背景下,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3%,而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药物背景下,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3.8%,由此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之间存在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室性心率失常治疗活动中,碘酮治疗药物值得在临床活动中应用与推广,从而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作者:彭喜意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中晚期胃癌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化疗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51.16%,对照组有效率46.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食欲不振、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6.28%、16.28%及20.93%,显著低于对照组48.84%、65.12%和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提高率74.42%,显著高于对照组4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中药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虽未显著提高近期治疗效果,但是明显减轻了化疗的不良反应。
作者:冯妮;李晓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近年来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发病率逐年上升。CVA是以咳嗽为主或惟一临床表现的特殊类型哮喘。CVA临床表现不典型,主要为顽固性、刺激性干咳,易发展为典型哮喘;患儿对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依从性差,诸多患儿亲属道听途说对激素颇有抵触,多在患儿有所缓解后擅自为其停药,对患儿生活及学习造成严重伤害。孟鲁司特钠是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以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抑制气道重塑,且依从性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玉娇;曲书强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头针配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头针配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家庭康复训练治疗。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指数、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两组治疗后Fugl-Meyer指数、改良Ban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改善(<0.01),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0.05)。结论针药配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疗效显著,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
作者:杨红新;徐巨梁;戴海敏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腹膜后肿瘤是指一类较少见的来源于腹膜后间隙内软组织、神经等非腹膜后脏器、血管的肿瘤,早期症状不典型,往往发现时已经伴有腹腔重要血管、脏器的包绕侵犯,从而导致手术切除率低,容易复发,一旦发现后,完全手术切除是其疗效的关键。
作者:万治力;李德卫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介绍了外周动脉疾病特点及目前可行的治疗方法。其中血管腔内治疗的疗效得到广泛的肯定,但其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愈后。本文简述了支架内血栓的分期,分析了导致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可能因素,提出了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
作者:李垠均;任为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究侵蚀性葡萄胎化疗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侵蚀性葡萄胎化疗患者2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焦虑、静脉炎、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恶心呕吐、静脉炎、焦虑评分分别为10.4%、14.6%及(6.3±2.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39.6%及(14.9±3.4)分,差异明显(<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侵蚀性葡萄胎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可降低静脉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作者:刘丽艳;潘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本身组织中的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相分离的一种病理状态。它是眼科常见而严重的致盲性疾病之一,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对护理要求较高。循证护理是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恰当运用实证,对患者实施佳的护理[1]。循证护理有助于护士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决策,帮助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现将我科对52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实践报告如下。
作者:胡悦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分析500例产妇产后疼痛的原因,包括切口疼痛270例,宫缩痛75例,肌肉酸痛90例,痔痛45例,乳房胀痛20例,其中疼痛程度主要为1级和2级疼痛。针对不同产妇的疼痛原因以及疼痛的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并且给予产妇心理护理,以减轻产后疼痛的痛苦,保证产妇的身心健康。
作者:朱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于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50例患者在常规奥美拉唑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组方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发现,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疗效确切,没有不良反应发生;研究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0.05)。对照组典型症状人数较治疗前有所下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0.05),两组间进行对比发现,经统计学处理,治疗后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单纯的奥美拉唑治疗效果不如奥美拉唑联合中药组方治疗,该联合疗法可以有效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世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左心衰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急性左心衰患者3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和循证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循证组患者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外周血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气分析中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尿量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急性左心衰抢救中应用循证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B超在社区中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40例社区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设为四组,全部给予二维超声检查,诊断其前列腺的健康情况。结果其中第一组的检出率为20.00%;第二组的检出率为70.00%;第三组的检出率为90.00%;第四组的检出率为90.00%。结论 B超能够准确诊断出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的大小、形态等,病症明确,并能估计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作者:王纪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通过探讨微波联合西药治疗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旨在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炎患者112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微波联合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宫颈修复时间、阴道产生分泌物时间、治疗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宫颈修复、阴道产生分泌物时间、复发率及治疗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波联合西药治疗宫颈炎可以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金旭丽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为研究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或气体填充术患者的遵医行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探讨护理干预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对策。方法对113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或气体填充术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采用自行设计的遵医行为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前后遵医行为的调查。结果113例患者中术前有48例患者出现不遵医项目,占42.5%,术后有43例患者出现不遵医项目,占38.1%。常规护理组和舒适护理组比较,遵医情况有显著性差异,舒适护理组的遵医率有所提高。结论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能够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作者:刘国唤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