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护理干预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研究

黄芹

关键词:急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干预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将这些患者根据随机方式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表示,对照组中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对其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中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对其行急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护理抢救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急诊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与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疾病复发率,观察组中患者的急诊时间与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存在较显著差异;观察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观察组中患者的复发率为12.0%,对照组中患者的复发率为32.0%,两组患者之间差异较明显。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抢救效果,在临床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结直肠癌性肠梗阻经肛导管置入联合早期胃肠内营养在治疗中的价值评价

    目的观察和分析经肛导管置入联合早期胃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64例患者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使用经肛导管置入联合早期胃肠内营养后行择期于术,对照组则实施急诊于术。比较两组患者于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并统计两组于术并发症及观察组营养支持前和治疗后1w的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0.05)。结论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减压后早期进行胃肠内营养,可提高患者对于术的耐受性,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马金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和护理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和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5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5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个体化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针对狼疮性肾炎效果显著,是值得临床选择和借鉴的方法。

    作者:姜华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桂林市1200例不孕不育症患者抗精子抗体检测分析

    目的为了解抗精子抗体引发本市免疫性不孕不育症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200例不孕不育患者进行血清抗精子抗体检测,同时与正常对照作对比研究。结果1200例不孕不育患者血清抗精子抗体检测总阳性率为24.17%,男性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为19.00%,女性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为27.86%,均明显高于正常组(2男=15.49,男<0.05;2女=24.86,女<0.05),女性的检出阳性率高于男性,且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2=12.01,<0.05)。结论抗精子抗体引发的免疫性不孕不育症是本市不孕不育患者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抗精子抗体检测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病因初筛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吕玉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优化护理流程对提升心肺复苏成功率与患者存活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与患者存活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心搏骤停病例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护理流程,研究组接受优化护理流程。观察两组病例的心肺复苏成功率以及患者存活率,并予以统计学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中心肺复苏成功9例(26.5%),自主呼吸恢复11例(32.4%),自主循环恢复18例(52.9%),存活10例(29.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心肺复苏治疗中采用优化护理流程可显著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提高病患存活率,具有确切应用价值。

    作者:马慧博;赵雪;邵云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痊愈出院。结论积极采用良好的护理措施来配合相应治疗,是减轻临床症状和促进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谢春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245例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护理

    漏斗胸是小儿常见胸壁畸形,约占前胸壁畸形的90%以上,在我国发病率0.1%~0.3%,男女比例为4:1[1],常常成家族性发病,属伴性显性遗传。手术室治疗漏斗胸的唯一方法,微创改良NUSS手术作为治疗漏斗胸的新术式,在全世界广泛开展应用[2]。2011年3月~2014年10月我院应用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患儿245例,均康复出院,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菊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10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按单号及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路径组各50例。路径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护理满意率、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结果路径组健康教育知识技能掌握率、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0.05);路径组住院平均日、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0.05)。结论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确保了临床健康教育的计划性、完整性和持续性,既减少护理并发症,又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

    作者:秦朝容;张卫萍;涂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心衰患者心室重构药物干预效果与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对药物干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56例CHF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强心剂、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28例;治疗组(常规治疗+美托洛尔+依那普利)28例,均连续治疗3个月。所有受试者进行ACE基因分型,治疗前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治疗均有效,但治疗组中ACE DD基因型患者LVEDD、LVEDV明显低于ID型、I 型及对照组,而LVEF明显增高,<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效果更好,但是不同ACE基因型间治疗效果有差异。

    作者:张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MR全身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肿瘤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初步探讨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肿瘤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IEMENS AVONTO,1.5T磁共振扫描仪并回波平面扩散序列对健康志愿者10例及在我院检查并经病理学和影像学诊断证实为恶性肿瘤的50例患者进行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hole-body magnetic resonance dif usion-weighted imaging,WB-DWI)检查。应用磁共振扫描仪自身的软件图像进行3D后处理和局部DWI处理,读出弥散受限病灶ADC值。将WB-DWI影像与常规MRI影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接受检查的对象均获得高质量的WB-DWI图像,10名健康志愿者图像均无异常发现。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对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为98%,传统磁共振诊断符合率为82%,字2=8.21,P<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原发灶和转移灶在WB-DWI图像上呈现高信号。在对图像的ADC值计算后发现,ADC值与肿瘤恶性程度负相关。结论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对恶性肿瘤的原发灶和转移灶的发现比传统MRI敏感,并且无辐射,无需造影剂,对于肿瘤筛查和治疗肿瘤前后的疗效评估和随访观察有一定价值,值得进行临床普及。

    作者:阮晓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密固达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及分析

    目的观察密固达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收诊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按用密固达治疗前后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例,两组患者均按医嘱给予常规补钙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密固达(唑来膦酸)。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2月,对所有患者的疼痛评分,各部位骨密度,骨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测量,生存质量指标比较组间差异。结果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了解患者一般情况,采用疼痛评分及生存质量SF-12量表调查其疼痛及生活质量,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例,治疗2月后观察组骨痛评分是否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是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腰椎骨密度检测结果是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密固达治疗前骨质疏松的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为3~9分,生存质量为29~38分,用密固达治疗骨质疏松能有效改患者的疼痛情况,增加骨密度,改善骨代谢相关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蒙连新;许宗菊;康盼;王佳;邱德玉;曲比阿依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剖宫产手术围术期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围术期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手术围术期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50例剖宫产手术围术期患者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96%,对照组50例剖宫产手术围术期患者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80%,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剖宫产手术围术期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有助于其恢复速度的加快,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因而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基于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的分析

    在当今医疗体制改革背景下,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其水平的提高是医院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开展良性行业竞争的前提,关系到医院的生存、稳定和发展。医院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克服现存问题,提高总体效益。

    作者:赵敬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兴奋针灸刺激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兴奋针灸刺激手法在周围性面瘫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8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主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44例患者接受兴奋针灸刺激手法治疗,同时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的45例患者同样接受兴奋针灸刺激手法治疗,并对其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本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9.512,P<0.05)。结论在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兴奋针灸刺激手法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沈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浆硫化氢浓度与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肾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硫化氢(H2S)浓度与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2011年9月~2014年9月经肾活检确诊为IgA肾病的65例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分析。选取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65例做为对照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量血浆H2S浓度;比较IgA肾病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浆H2S浓度的差异;并分析血浆H2S浓度与临床和病理特点及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gA肾病患者血浆中H2S浓度、血清白蛋白和肾小球率过率均显著性降低(均P<0.05),而血肌酐水平和24h尿蛋白量均显著性升高(均P<0.05)。病程、血肌酐水平、肾小球积分、肾小管间质积分和24h尿蛋白定量均与血浆H2S水平的有显著负相关性(均<0.05)。而血清白蛋白、肾小球率过率与血浆H2S水平的有显著正相关性(均<0.05)。结论 IgA肾病患者的血浆H2S浓度低下,血浆H2S浓度的降低与IgA肾病的发生发展呈负相关。

    作者:陈晶晶;谭华清;吴银锋;石梅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脑出血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效果观察

    目的对脑出血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100例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院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等综合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0.0%,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比较明显,<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对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预防患者发生颅内再出血、肺部感染及脑疝等并发症,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丽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95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以丙戊酸治疗,研究组予以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78.72%;治疗后6个月、1年月平均发作次数均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25.53%(P<0.05)。结论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并降低癫痫发作的频率。

    作者:刘金凤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浅谈22例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目的对22例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后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内科就诊的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共44例,男28例,女16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手段进行护理,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在一定时间的护理后进行胸部X片检查,判断肺部阴影面积,对比护理效果。结果通过一定时间的护理后,实验组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5.46%,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73%,两组在显效和无效两个指标上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患者满意度指标上,实验组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7.27%,P<0.05。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两种护理方法的对比,可以发现人性化护理对于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的控制有着显著的效果,医院应该推广人性化护理工作。

    作者:武明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NG)合并甲状腺微小癌(TMC)的超声征象,探讨超声对TM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体检或门诊检查并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36例NG合并TMC患者的超声表现,观察TMC结节形态、边界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囊变、声晕等,并与同病例直径≤10mmNG结节做对照;同时对TMC与NG结节进行超声半定量评分。结果 TMC与NG结节在形态、边界、回声、声晕、钙化、囊变、血流等方面明显不同,具有不同的声像特征。结论 TMC声像图表现为不规则、低回声、无声晕、有微钙化、无囊性变、内部血流丰富,及早发现和诊断TMC,对临床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意义重大。

    作者:李宗宽;张彤;邓津津;郑红梅;鲍静;刘军;叶剑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呕吐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呕吐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今年6~7月在我院进行脊柱科全麻术后的2例脊柱侧弯矫患者进行分析,通过对患者神经牵拉、手术持续的时间、禁饮食时间、不同脊柱侧弯类型及改善率进行分组统计,分析手术后呕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呕吐的原因主要是与患者的神经牵拉、手术持续时间及脊柱侧弯类型是相关的,其发生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禁饮食时间、脊柱侧弯类型等因素造成患者手术后呕吐的发生率>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发生呕吐的主要原因是脊柱侧弯矫形术后Cobb角的改善率造成的,加强临床的护理干预,从而降低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王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卵巢功能早衰女性骨质疏松相关血生化分析

    目的回顾性研究卵巢功能早衰女性骨质疏松情况,完善流行病学的资料。方法164例绝经年龄小于40岁,实际年龄小于70岁的女性分为两组,其中A组为36岁以前绝经有50例,B组为36~39岁绝经有114例。追问女性停经原因,血液中的生化指标,如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I型胶原C端肽降解产物(CTX-I)、25-羟基维生素D(25-OH-VD)、甲状旁腺素(PTH)、骨钙素(BGP)、降钙素(CT)等骨转换标志物。结果 A、B两组25-羟基维生素D的均值均低于正常参考值。做2个独立样本间的检验,N-MID指标B组均值低于C组(=-3.47,<0.01),25-OH-VD指标A组均值低于C组(=-3.02,<0.01),25-OH-VD指标B组均值低于C组(=-2.89,<0.01)。其余各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关注卵巢功能早衰女性骨密度状况十分重要,女性在绝经以后骨质疏松的概率会大增,成为易发骨质疏松症的人群,就算是年轻女性绝经后也有必要定期进行骨质疏松的检测,了解自己的骨质情况,预防骨质疏松症。

    作者:王渊恺;刘淼;李鼎;刘兴党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