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娇云
癌性疼痛是癌症晚期患者常见、痛苦的症状之一。近年来用中医外治法缓解癌性疼痛具有一定优势,其具有止痛抑癌、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无依赖性、作用柔和、价格廉价等特点。
作者:胡晓丹;段培蓓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产前健康教育对孕产妇焦虑情绪的改善及对分娩方式、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11月我院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孕妇1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各9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对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差异进行比较。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的不同及围产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护理前SAS及SD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组护理前,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显著降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改善孕产妇焦虑情绪,降低剖宫产率及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刀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护理效果治疗。方法本文选取盘锦市中心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6月入院治疗的心血管患者95例,均接受过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其中55例患者经过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40例患者普通临床治疗作为对照组,通过两组患者的治疗对比,分析护理治疗在术前、术中、术后中的重要作用。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在手术中进展非常顺利,患者心理较为平稳,术后健康恢复也非常快。对照组患者出现术前焦虑、恐慌、害怕的心理特征,术后心理压力大,更是不利于术后的身体恢复。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是现阶段医务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被广泛的应用到各大医院,对患者的身体恢复也起到了很多的促进作用,大大提高了医院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宫底按压助产法中的应用。方法收集100例需要使用宫底按压助产法缩短第二产程的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结果两组产妇经过治疗及护理后均正常分娩,但观察组产妇的满意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妇的会阴撕裂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需要使用宫底按压助产法缩短第二产程的孕妇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提高正常分娩的几率,减少产妇的会阴撕裂情况,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如何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再住院率,为减少CHF患者反复入院提供资料。方法选取7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干预时间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遵医率、心功能、生活质量在干预前后的变化以及干预期间再住院率。结果干预6个月后,护理干预组遵医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x2=4.523,﹤0.05);护理干预组的6min步行距离长于常规护理组(﹤0.01);干预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或P<0.01),且护理干预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P<0.01);干预期间再次住院率护理干预组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x2=4.052,﹤0.05)。结论对CHF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治疗遵医率,使心功能得到改善,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病情稳定,从而减少再住院率。
作者:罗学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临床通过对重症肺炎的认真观察与细心护理,能够及时发现急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发生,为医生诊断治疗及抢救提供第一手资料。方法对2010年2月~2011年2月入住我院ICU的68例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心衰的婴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2例入院时已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5例因经济,家庭等原因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外,6例重症肺炎逐渐好转,急性心衰得以控制。结论加强对病情细微变化的观察与护理,能够及早发现问题,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从而争取抢救时间,使患儿脱离危险恢复健康。
作者:田素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液基细胞学技术(Thin-Cytologic Test,TCT)、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 oma virus, HPV)检测联合阴道镜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1月18日~2014年2月7日在天津泰达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患者行机会性筛查,以液基细胞学、HPV检测为筛查方法,阴道镜下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为终诊断标准,评价机会性筛查用于宫颈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意义,从而确定液基细胞学技术、HPV检测联合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2155例筛查者中,对TCT阳性227例患者进行HPV病毒检查,随着TCT细胞学检查病变级别的增高,HPV检查患者阳性率也增高,由此证明,HPV的阳性率随细胞学监测级别的升高而升高;在对TCT与HPV两种检查结果均显示阳性的102例患者行阴道镜下病理活检,结果高危型HPV阳性患者中,组织学检查阳性者明显高于低危型HPV阳性患者。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HPV感染患者高危型阳性率显著增高。结论 TCT、高危型HpV DNA检测联合阴道镜可明显提高CIN的阳性检出率,降低漏诊率,三者同时应用于癌前病变检查中能更好地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阎富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疼痛健康教育对癌症患者疼痛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4年1月收治晚期癌症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规护理方法,研究组30例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应用临床路径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干预。通过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数字疼痛程度分级法(NRS)两种方法评价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疼痛变化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经健康教育干预后疼痛控制、癌痛知识认知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对癌痛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明显提高疼痛控制效果,患者对癌痛知识的认知方面有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周群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脏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行常规扫查法检查,了解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回声特点及血流灌注情况。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脏肿瘤32例,手术病理证实肾透明细胞癌28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肾盂移行细胞癌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脏肿瘤能做出准确的诊断,是该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赵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中西结合护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0年3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126例。患者年龄在60~78岁,平均67岁。采取随机抽样分类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63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另外63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一定干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实验组和常规组,组间指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中西结合护理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马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非选择性单胚胎移植(non-eSET)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本中心2012年1月~2013年12月行non-eSET第三天(D3)胚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809例患者中临床妊娠240例,妊娠率29.67%。结论根据non-eSET患者的心理特点,针对性的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充分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耐心介绍患者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帮助患者缓解精神压力,于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获得理想的妊娠结局。
作者:莫凤逸;鄢雨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倒。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尿管期间尿路感染的发生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导尿管留置期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20.0豫,显著高于观察组的3.3豫。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为(4.61±0.6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1±0.41)分。结论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张婷;骆英;陈云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家属支持及治疗依从性的程度,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帮助。方法收集85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收集500例体检证实为健康的老年人,应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的生活质量,并观察家属支持的程度及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八个角度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家属支持的程度下降,观察组对治疗的依从率为83.57%。结论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家属支持的程度下降,治疗依从性较差,临床中应开展干预,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包聪妹;毛伟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胰岛素微泵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肝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肝脓肿合并糖尿病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一组为观察组,采取胰岛素微泵联合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即予以常规的对血糖进行控制同时予以抗生素进行治疗。以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为观察指标,分析研究胰岛素微泵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肝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4.1±1.6)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2.4±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胰岛素微泵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肝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少,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夏全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实施精细化护理促进患者康复的临床体会。方法对2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进行精细化的护理。结果20例患者康复期间无并发症发生,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精细化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认真指导康复训练,可巩固手术疗效,预防并发症发生。
作者:墨祥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语言、吞咽、认知等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及个体化原则,对残疾程度进行评估,分别采取物理、针灸、作业疗法、功能训练等方法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及护理。结果经12w康复治疗及护理,患者肢体、语言、吞咽、认知功能、心理障碍得以不同程度恢复,有效率分别为:85.4%、89.6%、91.3%、82.5%、98.1%,效果显著。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有利于其日常生活能力及躯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袁秀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大咯血是呼吸科临床的常见危重症,抢救与护理措施不当均可危及患者生命。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科从2006年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大咯血40例患者进行了总结分析,经及时救治及护理,其中21例病情好转,7例病情一度好转,死亡2例,好转率93.3%。认为大咯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除护士掌握熟练的护理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知识外,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大咯血及窒息先兆,综合运用一般护理、咯血护理、休克护理及心理护理多种护理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观察和抢救能力,可受到很好的效果。
作者:张巧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类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呈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在其临床症状中,COPD的肺外效应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骨骼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到COPD的生活质量及预后,近年来也有许多学者对于COPD功能衰退机理进行了各个方面的研究,本文就COPD肌肉纤维类型,肌蛋白及酶的代谢,线粒体的相关变化进行综述。
作者:余鑫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鼻炎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2013年本科室收治的鼻咽癌放疗后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以改善自我护理能力为标准的健康教育。干预时间为3个月,干预前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鼻咽癌生活质量评分表(FACT)。结果干预后ESCA和FACT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鼻炎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一剑;翁雪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的护理特点及应用价值,提高糖尿病专科护理水平。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72例糖尿病患者,将7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试验组患者通过应用诺和锐笔芯装于福尼亚胰岛素泵中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并配合心理疏导、动态血糖监测等综合护理及资料收集。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法并收集资料。结果7d后72例糖尿病患者血糖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试验组30例患者血糖控制理想,2例患者血糖控制较好,低血糖发生次数较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对照组19例患者血糖控制理想,7例患者血糖控制较好,低血糖发生次数较多。试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胰岛素泵是糖尿病强化治疗的佳手段,熟练正确掌握胰岛素泵使用,加强临床观察,动态血糖监测及相关知识宣教等综合护理,可减轻患者病痛,简化治疗疗程。
作者:王逗逗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