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疾病患者社区康复护理体会

章会云

关键词:精神疾病, 社区康复, 护理, 对策
摘要:精神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机制复杂,诱因也比较多,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疾病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目前精神疾病已经成为全世界重大的公共问题和比较严峻的社会问题,而由于精神疾病引起的经济负担也跃居前列[1]。精神疾病和其他疾病相比具有疾病发病时间长,长期治疗效果不理想,复发率高等特点。目前,医学界对于这种疾病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常规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更多的以社区、家庭为主,不仅能减轻患者症状,还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156例医院感染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研究分析

    目的: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间156例医院感染不动杆菌的来源、感染科室以及耐药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临床检验学对细菌进行培养和鉴定,同时对标本的来源进行调查,同时进行耐药性测试。结果156例患者感染不动杆菌,共497株细菌,其中有151例患者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2例洛菲不动杆菌感染患者,3例溶血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其中痰液中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的比例与尿液、血液、穿刺液、脓肿液中分离比例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所有细菌分布中以ICU病房为主,共92例感染病例,其次为呼吸内科,53例感染病例,其余11例分别为外科、妇科。不动杆菌对头孢克肟的耐药性达到95.57%,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达到86.92%,对庆大霉素的耐药性达到88.73%,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达到90.74%,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达到92.95%,对氨曲南的耐药性达到85.11%,对哌拉西林的耐药性达到61.77%,对阿米卡星的耐药性达到58.75%。结论细菌主要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其耐药性不断增高,医师在临床中要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重症监护室和呼吸内科。同时医师在临床中也要规范抗生素的应用,降低细菌的耐药性。

    作者:谢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模式在双胎妊娠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双胎妊娠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双胎妊娠治疗的68例患者,将其按照病情、年龄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患者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在孕期、分娩期以及产褥期实施循证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围生期并发症发病率以及孕期焦虑情绪。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孕妇焦虑情绪等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双胎妊娠孕产妇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母婴的并发症情况,改善孕妇的焦虑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谈医学生社区义诊

    随着社会志愿活动的蓬勃发展以及医学生肩负的崇高使命,医学生社区义诊已然成为社会志愿活动不可低估的战斗主体。在锻炼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及提高居民健康保护方面有着一定的重要性。因此分析医学生义诊的重要性、局限性以及如何大化发挥医学生义诊作用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沈慧;杨宁;张媛媛;邱凯;杨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重症胸外伤合并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重症胸外伤合并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我院102例重症胸外伤合并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导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患者年龄、腹内脏损伤、慢性肺疾病、吸烟、肺挫伤、呕吐误吸等。结果导致重症胸外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因素有:年龄>50岁,肺挫伤、慢性肺疾病、吸烟、有腹内伤等。对患者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SS值>20分,GCSP<8分时是重症胸外伤患者导致合并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一个高危因素。结论分析出引发重症胸外伤合并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应该在临床中得到广大医生护士的重视。

    作者:张国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条形码追溯系统在普外科手术器械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条形码追溯系统在普外科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普外科手术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使用等环节进行条形码质量追溯。结果条形码追溯系统缩短了普外科手术器械的质量追溯时间。结论实施普外科手术器械质量条形码追溯管理完善了原来的质量管理机制,也为院感质量跟踪和追溯提供了依据。

    作者:顾爱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新生儿咽下综合症的护理体会

    本之总结340例新生儿咽下综合症患儿的护理体会,包括呕吐的观察及护理,洗胃的护理,禁食及补液的护理及基础护理。

    作者:张汉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产前健康教育对孕产妇焦虑和分娩的临床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产前健康教育对孕产妇焦虑情绪的改善及对分娩方式、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11月我院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孕妇1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各9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对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差异进行比较。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的不同及围产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护理前SAS及SD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组护理前,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显著降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改善孕产妇焦虑情绪,降低剖宫产率及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刀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7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老年患者102例,将这10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1例,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84.2%。结论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该种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封旭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集多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工作模式[1]。该模式是根据标准的护理计划,为同类疾病患者制定每日护理图示,根据护理计划及图表为患者提供护理,使护理常规化、程序化及标准化、防止遗漏护理项目,使护士主动地、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从而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缩短住院天数,以提高护理质量,以经济的方式取得佳的治疗效果[2]。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85例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将入院指导、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出院计划等内容制订取到临床护理路径内,通过采取此种护理策略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粟渺渺;周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现状

    臂丛神经阻滞的术中镇静镇痛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术中不良刺激,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重视对术中镇静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本文首先概述了臂丛神经阻滞的研究现状,具体分析了布托啡诺与罗哌卡因的作用特点,后探讨了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现状。

    作者:李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COPD肌肉代谢与功能障碍相关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类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呈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在其临床症状中,COPD的肺外效应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骨骼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到COPD的生活质量及预后,近年来也有许多学者对于COPD功能衰退机理进行了各个方面的研究,本文就COPD肌肉纤维类型,肌蛋白及酶的代谢,线粒体的相关变化进行综述。

    作者:余鑫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生化分析仪与POCT血糖仪对血糖检测结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生化分析仪与POCT血糖仪对血糖检测结果。方法取2份低浓度(2.2mmol/L)和中浓度(7.00mmol/L)氟化钠抗凝的全血标本,分别使用3台POCT血糖仪对同一标本各测试20次,检测其精密度,取卫生部中心POCT室间质评价标本,在3台POCT血糖仪上分别测定其血糖,比较POCT血糖仪测定结果与相同组靶值的偏差,检测其准确度,并对比生化分析仪与POCT血糖仪对血糖检测结果。结果经过测定,3台仪器测定结果均在允许范围内通过POCT血糖仪检测,准确度较高,精密度检测,低浓度时变异系数为6.1~6.7%,中浓度时变异系数为2.0~2.3%,POCT血糖仪测定血清的结果低于生化分析仪的测定结果,两组比较结果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生化分析仪与POCT血糖仪对血糖检测结果相差不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晶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普米克令舒、万托林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小儿喘息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万托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米克令舒、万托林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毛理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血脂康在肥胖的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时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血脂康在肥胖的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时的临床观察。方法治疗组肥胖的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48例应用血脂康与对照组肥胖的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48例应用安慰剂做对照。结果血脂康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有确切的降低作用与对照组比较,越2.2,<0.05。结论血脂康治疗肥胖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肯定且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糖尿患者的生存质量,防患于未然,降低死亡率和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作者:李红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46例高血压性鼻出血填塞期患者的临床护理

    通过回顾性分析了46例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归纳了健康教育和护理措施后得出结论:对高血压性鼻出血填塞期患者积极地实施心理、饮食及舒适护理,能有效降低血压,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对鼻腔填塞的耐受能力,减少再出血的发生。

    作者:丁平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指导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语言、吞咽、认知等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及个体化原则,对残疾程度进行评估,分别采取物理、针灸、作业疗法、功能训练等方法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及护理。结果经12w康复治疗及护理,患者肢体、语言、吞咽、认知功能、心理障碍得以不同程度恢复,有效率分别为:85.4%、89.6%、91.3%、82.5%、98.1%,效果显著。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有利于其日常生活能力及躯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袁秀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腹壁结肠永久性造口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腹壁结肠永久性造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4月~2014年3月于我院进行腹壁结肠永久性造口治疗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后,比较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结果经上述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92.09±5.18)分和(76.35±3.0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且观察组的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水平,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腹壁结肠永久性造口中,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况,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

    作者:吴苏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28例手术室患者,随机分为64例观察组和64例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结论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翠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专科健康教育延伸护理应用于高血压综合健康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了专科健康教育延伸护理在高血压综合健康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住院的期间均接受传统的护理以及专科护理,而实验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在出院之后还接受了专科的健康教育延伸护理,比较这两组患者在接受了护理之后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以及遵医的行为。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接受了专科健康教育延伸护理的干预之后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同对照组相比较明显较低,在血压的控制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服药的依从性以及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等方面都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专科健康教育延伸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可以对高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提升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因此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钰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心理暗示治疗效果的个例报道

    目的:探讨心理暗示疗法在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来笔者医院诊断、治疗的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相关治疗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对确诊患者给予患者谷维素片20mg/d,同时4次/w给予心理疏导20min,4w后观察疗效。结果患者SAS评分在心理干预4周后较干预前显著降低;患者SDS评分在心理干预治疗4w后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各种不适症状消失、24h动态心电图示早搏明显减少、消失,心脏神经官能症基本痊愈。结论心理暗示疗法在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方面有重要作用,能够消除患者恐惧害怕等心理,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申素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