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1-2016年贵州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情况分析

王娅芳;周亚娟;何平;朱姝;杨蕙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监测, 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近6年来贵州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2016年贵州省上报在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所有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16年全省共收到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报告486起,发病4 173人,死亡110人,罹患率为18.40%,病死率为2.64%.6-9月是发病高峰;农村家庭的报告事件数、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多;主要致病因素为有毒植物和细菌,以野生毒蕈多;主要引发事件原因为误食误用.结论 夏秋季有毒植物中毒和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我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防控重点,尤其应在高发季节和高发地区做好提前预警.针对重点人群进行相关食品安全防控知识的宣教,以减少此类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有效地降低发病和死亡,保证食品安全.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凉山州重点地区中学生饮酒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 探寻凉山州重点地区中学生饮酒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中学生饮酒行为干预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根据凉山地区毒品及艾滋病流行状况,在重点地区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中学生饮酒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Epi-Data3.1软件录入数据,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的饮酒状况,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大量饮酒和低年龄段饮酒(≤13岁)的影响因素.结果 尝试饮酒、现在饮酒、重度饮酒和醉酒报告率分别为65.6%、36.9%、22.6%和27.4%;初次饮酒在13岁以前的占22.7%.男生饮酒报告率高于女生,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差异有统计意义.中学生重度饮酒和低年龄段饮酒与学习成绩、家庭完整性、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有无吸毒者、家庭有无HIV感染者存在关联.结论 凉山州重点地区中学生饮酒报告率较高,初次饮酒年龄较小,重度饮酒和低年龄段饮酒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和家庭在内的诸多因素.控制中学生饮酒应更多的关注男生、高年级学生、家庭经济状较好、家中有吸毒者和HIV感染者学生.

    作者:刘祥;归冰;张石则;杨宏;余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DR890便携式比色计在生活饮用水中氯胺快速测定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DR890便携式比色计在生活饮用水中氯胺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解决日常监督监测和应急检测中无氯胺现场快速检测方法的问题.方法 按操作说明,在现场取样,利用DR890便携式比色计直接读取结果.同时采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11-2006)中的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进行比较.结果 便携式比色计快检方法线性范围为0.02 ~ 5.0 mg/L,r>0.999;低量程为0.02 ~ 2.00 mg/L,r=0.9990;高量程为0.03~5.00 mg/L,r=0.9993.对0.10、0.50、1.00、4.00 mg/L4组浓度的氯标准溶液进行精密度实验,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7.1%、4.0%、3.5%、4.4%.便携式比色计法结果与国标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3,P>0.05).结论 便携式比色计快速检测方法快捷、准确、操作简便,能基本满足生活饮用水中氯胺的日常现场检测的要求.

    作者:张美云;安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2121例妇科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调查妇科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2 121例将进行妇科手术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妇科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总得分(9.39±5.50)分,焦虑评分(5.40±3.13)分,抑郁评分(4.00±3.08)分;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外阴癌、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焦虑发生率为31.40%~ 50.00%,抑郁发生率为13.31%~52.78%,良性疾病患者(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焦虑发生率为20.22% ~ 20.39%,抑郁发生率为10.10% ~ 11.59%,不同疾病间焦虑抑郁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妇科手术患者焦虑程度在年龄和学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程度在学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01).结论 妇科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均高于国内常模,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程度高于良性疾病患者,其焦虑程度与学历和年龄有关,抑郁程度与学历有关.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更专业、有效的心理干预.

    作者:尹亚楠;陈静;龙德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柱前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硫酸二甲酯

    目的 建立新的柱前衍生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硫酸二甲酯方法.方法 空气中硫酸二甲酯经过苯胺、氢氧化钠和异丙醇混合吸收液吸收,60℃水浴加热反应30 min后,硫酸二甲酯衍生化生成N-甲基苯胺,经DB-5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 硫酸二甲酯线性回归方程为y=0.950x-0.100;在0.36~ 133.2 μg/ml范围内,相关系数为0.999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35%,检出限为0.12 μg/ml(以3倍信噪比计),低检出浓度为0.05 mg/m3(以采集4.5 L空气计);加标回收率为100.98%~104.48%,样品在室温条件下至少保存7d.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可靠,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硫酸二甲酯的测定.

    作者:张耕;许兵;梅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中镉

    目的 建立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中镉的方法.方法 以离子液体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Hmim] [PF6])为萃取剂,以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APDC)为螯合剂,以乙醇为分散剂,对尿中镉进行微萃取,通过L9(33)正交试验对[Hmim][PF6]、APDC、乙醇用量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轮换模式探究可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如萃取时间、萃取温度、酸碱度,并对洗脱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镉在0.0 ~ 20.0 μ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13 μg/L,加标回收率为95.2%~107.5%,相对标准偏差为1.66%~ 3.98%.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职业接触人群及正常人群尿样中镉的测定.

    作者:袁辉;宋世震;孙婷婷;梅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高职医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高职医学生对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与影响因素,为卫生职业院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2016版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健康调查问卷》(青年学生调查问卷),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卫生职业院校1 123名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及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对滋病防治知识得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高职医学生艾滋病防控知识得分为(6.80±1.12)分,低为2分,高8分,知晓率为64.7%;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专业、是否接受或参加艾滋病宣传是艾滋病防治知识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本次调查的高职医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得分偏低,知晓率低于国家要求水平.提高高职医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降低艾滋病相关危险性行为,学校需有针对性地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与防控.

    作者:贺生;甘启英;赵钰;李珊珊;张羽;钟晓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2012-2016年南昌市第三医院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菌分析

    目的 通过总结分析南昌市第三医院近5年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西门子MifcroScan WalkAway-40 plus全自动细菌检定药敏分析仪对2012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用SPSS13.0分析耐药趋势.结果 5年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菌2 206株,前3位依次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其中大肠埃希菌5年多重耐药菌分布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012-2013年较高,2014年下降,2016年回升,其对丁胺卡那、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30%;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26%;铜绿假单胞菌在部分年份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等耐药率>30%.结论 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耐药率依然较高,仍需进一步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

    作者:贾利娜;蒋沁蚊;章群;郭蕾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2011-2016年贵州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近6年来贵州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2016年贵州省上报在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所有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16年全省共收到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报告486起,发病4 173人,死亡110人,罹患率为18.40%,病死率为2.64%.6-9月是发病高峰;农村家庭的报告事件数、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多;主要致病因素为有毒植物和细菌,以野生毒蕈多;主要引发事件原因为误食误用.结论 夏秋季有毒植物中毒和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我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防控重点,尤其应在高发季节和高发地区做好提前预警.针对重点人群进行相关食品安全防控知识的宣教,以减少此类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有效地降低发病和死亡,保证食品安全.

    作者:王娅芳;周亚娟;何平;朱姝;杨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部分公共卫生类期刊文献中观察性研究对照设计常见问题探讨

    目的 分析部分公共卫生类期刊文献中观察性研究对照设计常见问题,为今后的规范运用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6本公共卫生类期刊杂志,查阅其2014年刊发的所有文献,将涉及对照设计的观察性研究分为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系统总结其对照设计问题类型及特点.结果 观察性研究文献中共同存在的对照设计常见问题主要表现为:对照代表性或可比性不足、对照纳入排除标准不完整和对照样本量不当.此外,病例对照研究还存在匹配不当和对照设计无法回答研究问题,而队列研究还存在对照类型不明确问题.观察性研究中对照设计规范建议为:对照应满足代表性和可比性原则、对照组样本量应适当、纳入排除标准应描述完整、匹配应适当、对照设计应能回答研究问题、对照类型应指明.结论 公共卫生类期刊文献中观察性研究对照设计仍存在较多问题,其运用与表述均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作者:张玲;宛小燕;罗彩英;李亚茜;李斯;张雪;马婧;蔺轲;陈晓瑜;孙千贺;周婷;徐浩;刘元元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网络新媒体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微——以丁香园新媒体矩阵和四川大学华西系列附属医院“两微一网”为例

    目的 讨论并展望媒体转型背景下依托新媒体强化健康教育效果的方向和措施.方法 详细分析“丁香园”新媒体矩阵以及四川大学华西系列附属医院“两微一网”,对照美国医学会AMA准则,探讨网络新媒体时代健康教育下一步改进的措施.结果 对照AMA准则,丁香园系列微信公众号和四川大学华西系列医院的“两微一网”,在健康教育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但是还是存在一些改进的空间.结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传统健康教育的形式已不再适应.丁香园系列微信公众号和四川大学华西系列医院的“两微一网”依托网络新媒体做出了一定成绩,但是对照AMA准则,下一步还应在作者权威性、内容规范性、更新及时性等3个方面做出改进,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权威、真实、有效、及时的健康教育科普,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作者:李亚梅;李永莲;王素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药注射剂用于胃癌患者的合理性评价研究

    目的 了解胃癌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HIS系统中2014年1-12月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胃癌住院患者病历资料127份.从中药注射剂适应症、单次剂量、溶媒、疗程及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使用品种为6种,使用多的分别为复方苦参注射液(28.74%)、康艾注射液(25.00%)、参附注射液(20.98%),不合理用药现象药物与使用频次现象相同,其中复方苦参注射液占8.04%,康艾注射液占7.76%,参附注射液占2.30%.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主要为疗程不适宜(8.90%)、溶媒用量不适宜(7.76%).结论 中药注射剂不规范使用须引起临床重视,正确认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问题,做到辩证施治、合理用药.

    作者:董丽娥;蒋燕;于波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西南地区孕妇膳食蛋白摄入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 探讨孕前期、孕早期、孕中期累积平均膳食蛋白摄入情况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 579名22~43岁于2014年在四川省和贵州省5所妇幼保健院定期产前检查的孕妇.使用食物频率问卷收集孕妇孕前期(孕前1年)、孕早期(孕0~11+6周)及孕中期(孕12+0~23+6周)的膳食情况;于孕24~ 28周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判定孕妇是否患有GDM.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膳食蛋白摄入情况与GDM的关系.结果 总蛋白及植物蛋白供能比五分位数高组GDM发病风险是低组的2.51、3.03倍,OR值(95%CI)分别为2.51(1.50 ~ 4.28)、3.03(1.84~5.09).蛋类、奶类的蛋白质供能比五分位数高组GDM发病风险是低组的1.82、2.46倍,OR值(95%CI)分别为1.82(1.10 ~ 3.05),2.46(1.51 ~ 4.05).结论 孕前期、孕早期、孕中期的膳食中较高的总蛋白质、植物蛋白质的摄入量可能与增加GDM的发生风险有关,尤其是较高的蛋类、奶类摄入量可能会增加GDM的发生风险.

    作者:梁一;薛红妹;李丹婷;陈梦雪;张啸;成果;杨大刚;杨雯雁;刘影;龚云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在四川省农村青少年体育锻炼中的适用性探索

    目的 对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HAPA)在四川农村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改善中的适用性及其指导意义进行探索.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四川省资中县2所中学初一及高一进行基线调查,然后进行2次追踪研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HAPA模型进行拟合分析.结果 3次调查有效样本量为2 080人.3次调查2所学校合并缺乏体育锻炼率依次为62.4%、57.6%、71.4%.全样本HAPA模型拟合结果良好:x2/df=2.197,RMSEA=0.017,GFI=0.969,TLI=0.979,CFI=0.982,各路径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锻炼意图→锻炼计划”和“锻炼计划→锻炼行为”路径标准化系数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184[0.137,0.226]、0.305[0.240,0.367];中介效应中包含危险感知的中介路径95%可信区间均包含0,其余中介路径均不包含0;以年级分组的多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为:x2/df=1.997,RMSEA=0.022,GFI=0.963,TLI=0.977,CFI=0.980,表明模型适配于不同年级的研究对象,同时在初中组中“危险感知→锻炼意图”路径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高中组该相同路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PA模型适用于农村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改善,还能针对不同人群提出不同的干预措施.

    作者:徐寰宇;苏畅;殷菲;杨洋;杨淑娟;吉园依;周欢;周峻民;马骁;刘巧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心理社会干预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心理社会干预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多个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关于心理社会干预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3.0和Stata 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11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心理社会干预组在干预结束后即刻[SMD=0.33,95%CI (0.16,0.51),P=0.0001]和3个月以内[SMD=0.30,95%CI (0.01,0.59),P=0.04]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而在3个月以后,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功能方面,心理社会干预在提高患者的躯体功能[MD=0.30,95%CI (0.16,0.43),P<0.0001]上有显著作用;而在情绪、认知、角色和社会功能方面,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心理社会干预,有利于肺癌患者在干预后短期内(≤3个月)生活质量的改善,尤其是在躯体功能方面,而心理社会干预在3个月以后的效果尚不能确定,有待临床开展大样本、设计严谨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作者:何红叶;宋永霞;张甜;虞苗;葛晓玲;洪静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温州市羔羊轮状病毒疫苗使用现况和安全性分析及1905例保护效果调查

    目的 评估温州市羔羊轮状病毒疫苗(Lanzhou Lamb Rotavirus,LLR)使用现况、安全性和保护效果.方法 对温州市2014-2016年122 005例2月~3周岁婴幼儿的LLR使用现况和安全性进行统计学描述.采用试验性研究方法,调查温州市某接种点2月~3周岁1 905例健康婴幼儿(疫苗组956例、对照组949例)的接种情况、临床症状等,评估保护效果.结果 122 005例接种者中2~6月龄首剂接种数仅占总接种人数的3.38%,6月~1岁首剂接种占7.93%,1~2岁首剂接种占43.70%.122 005例接种者中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报告38例,发生率31.15/10万.38例中4例属偶合症,与接种相关的34例中33例属轻微反应,1例属3级反应.温州市某接种点LLR对轮状病毒胃肠炎(RVGE)保护效果为68.14%,对严重轮状病毒胃肠炎(SRVGE)保护效果为72.00%.结论 温州市LLR首剂接种过晚,无法预防早期SRVGE,可能增加肠套叠发生风险.温州市LLR具有良好的安全性.LLR对轮状病毒所致轻重症腹泻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预防SRVGE保护效果更佳.

    作者:张潮;张维溪;姜毅;马洪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美满霉素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自噬和突触重塑的影响

    目的 探讨美满霉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自噬通路和突触重塑的作用.方法 3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美满霉素组.侧脑室注射Aβ 25-35制作AD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立即腹腔给药,美满霉素组给予美满霉素50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同一时间点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2周.新物体识别实验检测大鼠物体辨别指数;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逃避潜伏期、游泳距离和穿环次数;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自噬通路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l轻链3(LC3)、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突触重塑相关蛋白突触素(Syn)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物体辨别指数明显降低,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距离明显延长,穿环次数明显减少,LC3、Beclin1、Syn和BDNF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美满霉素组大鼠物体辨别指数明显升高,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距离明显缩短,穿环次数明显增多,LC3、Beclinl、Syn和BDNF水平显著增加.结论 美满霉素可以改善Aβ25-35所致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损伤,其机制可能与美满霉素上调自噬水平、调节突触重塑有关.

    作者:孙缦利;邓海峰;陈浩;王兴红;常全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荆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2007-2016年荆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病学特征及HFRS流行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7-2016年荆州市HFRS人间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荆州市2007-2016年间全市共发生HFRS病例352例,年均发病率为0.60/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x(趋势)2=28.40,P<0.001).每年发病呈明显的春夏季(4-6月)和秋冬季(11月至翌年1月)2个季节高峰,两峰总体差异不大;年平均发病率居前三位的为江陵县(1.63/10万)、洪湖市(0.98/10万)、监利县(0.59/10万).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比为3.69:1;职业以农民为主,占病例总数的65.06%;发病年龄以45~59岁年龄组为主,占病例总数的45.17%.结论 荆州市HFRS流行有明显的季节、地区、人群分布特征,防控形势严峻,应采取以防鼠灭鼠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作者:刘天;姚梦雷;黄继贵;汤琢;郝海波;夏世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合肥市某高校本科护生品格优势、领悟社会支持与共情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本科护生品格优势、领悟社会支持与共情现状,并分析三者关系.方法 选取合肥市某所高等院校411例本科护生,采用品格优势量表(VIA-I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护生共情量表(JPES-N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的品格优势总分为(154.82±13.57)分、领悟社会支持总分为(63.03±10.00)分、共情总分为(109.49±14.18)分.相关分析显示,品格优势、领悟社会支持与共情之间呈正相关(r=0.11 ~0.79,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本科护生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和品格优势水平可以正向预测其共情水平(B值为0.119、0.656,均P<0.05).结论 本科护生的品格优势、领悟社会支持是影响共情水平的因素.应当重视培养护生的品格优势,为其提供多方面支持,以提升其共情水平,为其将来适应临床工作,预防医患矛盾发生提供依据.

    作者:王艺璇;李惠萍;丁晓彤;肖婷;江笑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PCNL术后并发肾萎缩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后并发肾萎缩的影响因素,为预防肾萎缩发生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因肾结石行PCNL术式患者923例,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者878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肾萎缩,分为肾萎缩组及非肾萎缩组,对影响PCNL术后肾萎缩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选取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危险因素与肾萎缩的相关性.结果 878例患者中发生肾萎缩者46例,其发生率为5.24%.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灌注压力>30 mmHg (OR=3.785,P=0.002,95%CI:1.614,8.877),肾中、重度积水(OR=4.329,P=0.001,95%CI:1.627,9.913)、结石位于肾盂交界处(OR=3.672,P=0.017,95%CI:1.254,7.652)、结石位于多肾盏(OR=4.239,P=0.001,95%CI:1.764,8.196)、肾积脓(OR=9.243,P=0.000,95%CI:2.014,17.518)是PCNL术后肾萎缩发生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CNL术后并发肾萎缩主要危险因素为肾积脓、中、重度肾积水、结石位于肾盂交界处及灌注压力增加,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措施,降低PCNL术后并发肾萎缩风险.

    作者:黄辉;何涛;王彦;黄文杰;袁朝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检测臭氧消毒效果的改进研究

    目的 改进载体定量杀菌试验的试验方法,以提高臭氧消毒效果的检测效率.方法 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8099作为指示微生物,以玻片为载体进行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分别对干燥处理与未干燥处理的染菌载片进行消毒效果检测.结果 在臭氧浓度为6.94 mg/L、压强为50 kPa的条件下,作用50 s后,未干燥处理的菌片杀灭率高达100%,平均杀灭对数值为(5.97±0.06),平均存活率对数值为(-5.97±0.06);干燥处理的菌片平均杀灭率只有(60.49±12.70)%,平均杀灭对数值为(0.42±0.13),平均存活率对数值为(-0.42±0.13),2种处理方法检测出的臭氧消毒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干燥处理,采用未干燥处理的染菌载片进行臭氧消毒效果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作者:陈梦曦;李欣洋;吴媚;张遵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