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CU患者的心理观察及护理

杨薇

关键词:CCU, 心理问题, 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60例CCU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研究,对照组(n=30)仍沿用常规护理方法,而研究组(n=30)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通过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PSSS)的测试来反映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精神症状评分为(112.67±30.74)分、领悟社会支持评分为(71.93±4.91)分,对照组分别为(138.77±28.14)分、(61.44±4.0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U患者容易产生多种心理问题,应重视对这类患者的心灵呵护与照顾,以改善其生活质量。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病特点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8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发病机制、发作特点及临床护理要点。结果研究显示,其中发作时间在9∶00~12∶00的发生率高,其次是13∶00~16∶00时间段,在1∶00~4∶00和21∶00~24∶00这两个时间段内的发生率低;护理后患者的HR明显降低,QTc增高,且QTd显著减小,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作时间有一定的规律性,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发作时段强化临床护理工作,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作者:杨晓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麻醉前补偿性扩容对手术患者血气分析及酸碱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目的:探讨麻醉前补偿性扩容对手术患者血气分析及酸碱电解质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108例择期进行手术的麻醉分级(ASA)为I-III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的CVE方式为静脉滴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的CVE方式为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CVE前、后血气情况以及酸碱电解质平衡状况。结果两组患者CVE前后pH、PaO2、HCO3-以及Lac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0.05)。 CVE前后两组患者的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82%)低于对照组(31.4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患者手术麻醉诱导前为其静脉滴注8 ml/kg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进行补偿性扩容,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麻醉诱导期的安全性。

    作者:赖肖梅;王玉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分娩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产科护理新模式对分娩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诊治的52例产妇,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26例产妇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的26例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以及分娩时间等。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的26例产妇中,21例自然分娩,自然分娩率为80.77%,对照组患者中,15例自然分娩,分娩率为57.69%;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1小时内分娩率为69.23%,对照组为30.77%,两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前及分娩中实施新型护理模式能够提升产妇分娩的信心及自然分娩的几率,给予产妇必须的鼓励和心理安慰,能够有效缩短产妇分娩时间,提升分娩质量。

    作者:李慧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及代谢异常疗效,并了解二甲双胍疗程长短对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5年汕头市区三级医院51例符合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并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患者,所有患者单纯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糖胰比值、胰岛素抵抗指数稳态模型评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estimate of 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黑棘皮症患病率、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肥胖率及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异常)患病率。其中26例患者二甲双胍使用疗程≤6个月,25例二甲双胍疗程>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差异。结果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后患者的糖胰比、HOMA-IR、空腹胰岛素水平、黑棘皮症患病率、糖尿病前期患病率、BMI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二甲双胍使用时间长于半年的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空腹胰岛素水平、HOMA-IR、糖胰比)改善更明显(<0.05)。结论二甲双胍可作为治疗PCOS胰岛素抵抗的一线药物,并可有效控制及预防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曾晓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格列喹酮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格列喹酮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实施格列喹酮治疗,观察其疗效,并与治疗前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6个月后,空腹血糖在治疗前后相比显著下降(<0.01);治疗后尿蛋白排泄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肌酐水平有所下降(<0.01)。结论格列喹酮可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进程,有效降低尿蛋白排泄量,保护肾功能,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佳;张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97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7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97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临床分期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7例NB患儿中男女比例1.425:1;首发症状为腹部肿块36例,发热27例,腹痛伴发热10例,腹泻4例,咳嗽伴低热10例,肢体关节疼痛6例,头痛2例,阴囊肿大1例,突眼1例;原发部位以腹膜后比例高(78.4%);接受治疗的共63例,根据分期及临床危险度分组不同采用化疗(15例)、原发瘤灶切除术(27例)、综合治疗(21例)。全组1年总生存率80.7%,2年总生存率57.9%,5年总生存率28.1%。结论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表现多样,就诊时常已发生转移。如能早期诊断,根据危险分组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预后相对较好。

    作者:黄晓阳;孙念政;张爱军;鞠秀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CCU患者的心理观察及护理

    目的:分析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60例CCU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研究,对照组(n=30)仍沿用常规护理方法,而研究组(n=30)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通过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PSSS)的测试来反映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精神症状评分为(112.67±30.74)分、领悟社会支持评分为(71.93±4.91)分,对照组分别为(138.77±28.14)分、(61.44±4.0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U患者容易产生多种心理问题,应重视对这类患者的心灵呵护与照顾,以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杨薇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高频超声在桥本甲状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桥本甲状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另筛选我院体检健康人员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根据超声影像结果进行诊断。结果高频超声确诊62例,确诊率为91.18%,与病理证实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根据超声形态学特点将其分为5类,其中轻型病变性21例,弥漫回声减低型18例,结节型13例,局灶回声减低型9例,萎缩性7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甲状腺上动脉PSV、ED、RI指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高频多普勒超声诊断桥本甲状腺炎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并且可根据超声影像特点进行疾病分型,有助于病情的准确评估以及治疗方案的指导与选择。

    作者:韩莉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效果的比较

    目的:研究使用不可吸收补片及部分可吸收补片对于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影响,包括局部并发症,恢复正常生活时间,术后疼痛与不适及术后疝复发率。方法59例患者使用无张力的疝修补术(李金斯坦术)进行治疗,随机分为两组院N组使用不可吸收补片(34例),T组使用部分可吸收补片(25例)。术后观察时间为术后7 d,第3个月及第6个月。结果部分可吸收疝补片的手术时间短。补片的类型对于局部并发症的发生,住院时间,恢复时间没有影响。术后6个月疝的复发率,慢性疼痛与不适如异物感等两组也未见有明显差异。结论对于两种补片李金斯坦术是一个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使用部分可吸收的疝补片在手术时间有优势。

    作者:毛正发;范昕;王旭青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肱骨小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肱骨小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07年1月~2015年1月收治肱骨小头骨折患者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组和螺钉固定组。就两组患者愈合时间和肘关节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组肘关节优良率高于螺钉固定组,统计处理呈<0.05。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组患者愈合时间少于螺钉固定组,统计处理呈<0.05。结论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肱骨小头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可加速骨折愈合,改善患者肘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鲁海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缬沙坦与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缬沙坦与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缬沙坦与硝苯地平缓释片,对照组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2 w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96.67%VS 70.00%,<0.05);观察组的降压效果,在收缩压与舒张压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确切,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许志刚;左正琴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分析营养护理对改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营养护理对改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1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I组7例,Ⅱ组8例,I组患者予以血液透析常规护理,Ⅱ组患者在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同时强化营养护理。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和血透副反应情况。结果护理后Ⅱ组各项指标均优于I组,P<0.05。结论营养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血透副反应,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武新阿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观察。方法本文选取7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麻杏石甘汤单独治疗,治疗组采用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疗法,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好转情况以及药物功效结果。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停止时间以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分别是(2.80±0.24)d、(6.38±1.32)d以及(6.18±1.04)d,对照组退热时间、咳嗽停止时间以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分别是(3.97±1.05)d、(8.44±1.32)d以及(7.93±1.15)d,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采用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疗法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退热时间,及早止咳,消除肺部啰音,充分发挥药物功效,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肖白梁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科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106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高血压,并知情同意。将10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但干预组患者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辅以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其血压水平,改善生存质量,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袁银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代谢指标,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前后,观察组患者的FPG、2hPG、GHbA1c水平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确切,可协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血糖控制水平,综合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艳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超声心动图对糖尿病患者左室功能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对2型糖尿病(DM)患者左心室功能进行评估的价值。方法应用常规二维及M型测量左心室大小及射血分数;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DTI)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频谱、脉冲多普勒技术(PDW)检测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①DM组PDW检测二尖瓣口血流频谱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0.05),DM组DTI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频谱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0.05)。②糖尿病组患者EF、FS、CO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③DM组左心房内径较对照组增大(<0.05)。结论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通过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可以评价糖尿病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DTI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敏感性高;2型糖尿病患者舒张功能异常早于收缩功能异常。

    作者:王慧群;周隽;于宠;田青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品管圈在降低胸腰椎骨折患者便秘发生率中的应用

    目的:降低胸腰椎骨折患者便秘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查找导致胸腰椎骨折患者便秘发生原因,探讨解决对策并实施,评价改进效果。结果胸腰椎骨折患者便秘发生率由活动前的69.6%降低至活动后的2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此外,圈员综合能力明显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胸腰椎骨折患者便秘发生率,提高圈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和能力。

    作者:昌子艳;鲁茜;杨帆;刘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儿科病房护理满意度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儿科病房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治疗的100例儿科病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经过优质护理,对护理满意度很满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儿科病房中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赵姗姗;殷园园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输血科(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研究

    探讨输血科(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质量控制,以确保临床用血以及输血的安全性。输血科(血型实验室)没有出现例如配血不当、血液中存在传染病等情况,安全事故急剧减少。输血科(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的严格控制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必要前提,可以提高患者输血安全性,降低传染病及医疗事故的发生率,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性。

    作者:曾小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2型糖尿病伴发肿瘤发病机制

    2型糖尿病和恶性肿瘤存在相关性,糖尿病导致肿瘤的机制包括两种共同发病因素和糖尿病本身及降糖药物的影响。

    作者:钱娟;圈启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