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在慢性鼻-鼻窦炎行鼻内镜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

阴鹰;杜雯

关键词:普米克令舒, 慢性鼻-鼻窦炎, 鼻内镜, 雾化吸入
摘要: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患者于术后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于术后给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1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2.4%,差异显著(<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内的Lund-Kennedy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观察组3个月复发率5.6%,对照组复发率23.5%,差异显著(<0.05)。结论鼻内镜术后应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其复发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预见性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影响

    目的探讨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影响。方法将11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实施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4%,且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0.05)。结论对阴道分娩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的几率,保证产妇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琼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在慢性结核性脓胸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对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大小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37例患者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均顺利完成,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17.3±68.1)ml,经临床病理证实均为结核性。术后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胸腔出血、肺部持续漏气及肺炎等并发症的出现,术后切口感染者2例,经积极抗感染治疗,2w后二次缝合后愈合良好。术后所有患者肺复张良好,未见明显残腔存在,达到临床治愈的标准出院。经标准抗结核治疗慢疗程后,未见复发病例。结论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杨峥;杨兆东;朱晓明;赵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湘乡市2010~2014年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分析湘乡市2010~2014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行情况,评价预防接种疫苗的安全性,为进一步研究AEFI监测策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AEFI监测系统收集2010~2014年湘乡市各类疫苗的AEFI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2010~2014年共报告AEFI个案202例,AEFI发生率为16.5231/10万;其中异常反应7例,占3.47%;一般反应195例,占96.53%;无偶合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心因性反应、不明原因等病例报告。反应发生后24h内报告率100%,及时调查率100%。AEFI报告的个案中,1岁以下儿童占70.30%,男女比例为1.35院1。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聚集性,所涉及的疫苗有一类及二类疫苗共16种。结论 AEFI监测系统运转正常,所使用的疫苗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均良好,但监测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需加强对一般反应的监测。

    作者:陈伟南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个性化护理在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接受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个性化护理在治愈率、护理质量满意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国浩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品管圈在我院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手术室优质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平均分组的方法将这1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从患者的根本利益出发,观察组患者实施品管圈优质护理服务方法,根据患者的需要,优化服务环境、上作流程及上作方法,使手术室的服务质量得到提高,对照组患者则实施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室优质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实际应用效果。结果经过在手术室实施品管圈服务,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将品管圈应用在手术室服务中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加强护理团队之间的团结合作,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秦雯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肿瘤类疾病风险与谷胱甘肽转硫酶T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Meta分析的国际文献研究

    检索Embase、Web of Science和PubMed,全面查找关于肿瘤类疾病风险与谷胱甘肽转硫酶T1基因多态性关系的Meta分析的文献。按疾病类型分别描述样本量大的Meta分析结果,以期明确二者关系。

    作者:王丹;刘殿武;翟俊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传统开放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传统开放手术与微创手术方案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2例脊柱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开放手术)与观察组(微创手术),每组各2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该疗法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椎体骨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浅析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胸骨后疼痛。在不及时救治的情况下,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本文重点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进展进行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意见及建议。

    作者:刘英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前筛查分析

    目的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50 g葡萄糖筛查法,分析妊娠期妇女的血糖值,从而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和发病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妇产科门诊接诊的2196例妊娠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行口服50 g葡萄糖筛查,当1 h血糖高于7.8 mmol/L时,需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妊娠期糖尿病或妊娠期糖耐量减低的诊断标准,方可确诊为糖尿病或妊娠期糖耐量减低。需详细询问患者的基本信息、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孕妇或家属要详细填写妊娠期糖尿病影响因素调查表。通过以上资料,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和发病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依据临床观察纪录的资料分析讨论可以得出结论,年龄、肥胖、糖尿病家族史以及孕产次数等因素与妊娠期糖尿内病有着密切的关系。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为2.05%(45例);妊娠期糖耐量减低者的发病率为2.50%(55例)。结论上述筛查方法对妊娠期糖尿病做到了及早发现和诊断的作用,并且通过总结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对于预防该病也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该筛查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张楠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新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核算的影响和对策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我国针对公立医院颁布了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新《医院会计制度》的推行对公立医院的财务核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讨了新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核算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陈均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原发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目的研究原发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方法分析。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肿瘤防治中心诊治的30例PC原ALCL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30例PC原ALCL中男15例,女15例,发病年龄5~74岁,3例发病年龄<18岁,分别为5、12、17岁,中位发病年龄35岁。皮肤病变呈淡红色、紫红色,25例表现为结节、肿块,结节或肿块直径1~6 cm,5例表现为丘疹或斑块。初诊时皮肤病变18例为孤立性病灶,其中发生于四肢10例、躯干4例、头颈部4例;3例为区域性病灶,1例发生于躯干,1例发生于左颈部,1例发生于下肢;9例为广泛病灶。9例皮肤病变伴有溃疡,6例皮肤病灶初治或病程中有自行部分或全部消退现象。30例患者均无发热、盗汗、体重下降,所有患者均无骨髓侵犯。治疗前检查仅3例有乳酸脱氢酶轻度升高,5例有轻度贫血,所有患者白蛋白均正常。结论 PC原ALCL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特征。孤立或区域皮肤病变的PC原ALCL推荐手术或放疗。 PC原ALCL皮肤复发很常见,但进展惰性,预后很好。

    作者:徐梦微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鼻内镜下中耳检查与鼓膜修补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鼻内镜下中耳检查及鼓膜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鼻内镜下中耳检查及鼓膜修补术患者共64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进行半年的随诊,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半年,一次性治愈59例,治愈率为92.2%,小型鼓膜穿孔均一次性治愈,有效4例,有效率为6.3%,临床总有效为63例,占98.4%,无效1例,为大型鼓膜穿孔,术后3个月发现其移植片消失,穿孔与术前相同。其原因可能与术后移植片血运不良有关。手术前后患者的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具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鼻内镜下中耳检查与鼓膜修补术操作简便、分辨率清晰,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费璐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超声联合超声引导下活检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超声联合超声引导下活检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从我院分泌科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块患者中选取80例,实施超声联合超声引导下活检,对比穿刺结果以及手术后结果。结果所有患者无阳性病例,病理学结果与石蜡病学结果相符,甲状腺结节直径≤0.5cm、0.5~1cm、1~2cm、≥2cm穿刺病例结果准确率分别为100.0%、97.1%、97.1%。表明直径0.5~2cm穿刺病理结果符合率高。结论超声联合超声引导活检可显著提高结节性甲状腺肿块诊断价值,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

    作者:仇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琥珀酸亚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琥珀酸亚铁与硫酸亚铁在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两组患儿分别给予不同铁剂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亚铁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琥珀酸亚铁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豫;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1豫。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541,<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铁蛋白与血红蛋白指标值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明显低于对照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198,<0.05)。结论琥珀酸亚铁与硫酸亚铁比较,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彭莉;卢常青;黄婷;喻琴;马广渊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手卫生措施在新生儿科护士中的执行情况研究

    目的手卫生作为防止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简单有效的措施已得到广泛认可。对手卫生执行措施在我国医护人员中的执行情况做系统的研究。方法对江苏省扬州市16所医院的158名新生儿护士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项目包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这3项规定的执行情况。结果12%的新生儿护士总是执行洗手的规定,10%的新生儿护士总是执行卫生手消毒的规定,2%的新生儿护士总是执行外科手消毒的规定。执行手卫生措施的行为与是否接受过手卫生措施的培训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我国的新生儿护士对手卫生措施的执行情况不理想。应让新生儿护士接受更多的关于手卫生措施的正规培训以提高其对手卫生执行程度。

    作者:周伟;张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微创与开颅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与开颅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微创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利于减少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白永杰;杨春光;王夏红;孙世龙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妊娠糖尿病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6例妊娠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情况和妊娠糖尿病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的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而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妊娠糖尿病的认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志晶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患儿的应用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由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从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新生儿死亡或遗留不可逆转的神经后遗症,导致生存质量下降。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技术己成熟、疗效好,安全、应用广泛。

    作者:夏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糖尿病患者行冠脉搭桥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行冠脉搭桥(CABG)的术后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有效保证围术期安全。方法33例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冠脉搭桥术治疗后,给予有效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32例患者成功治愈,治愈率为96.9%院1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对CAD伴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积极的术后糖尿病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菊霞;赵慧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APACHEⅡ评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情评估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APACHEⅡ)评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情评估的适用性、可行性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对64例患者入院时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APACHEⅡ)评分,记录评分结果,评价APACHEⅡ评分对老年重症肺炎不良预后的评估能力,分析APACHEⅡ评分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64例患者中行无创通气为15例(占23.44%),行有创通气为10例(占15.63%),死亡为21例(占32.81%),APACHEⅡ评分分值越高,机械通气比例和死亡率越高。结论 APACHEⅡ评分能够有效地判断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情况。

    作者:周彦俊;李成才;韩自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