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儿肺炎应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的效果分析

徐润勇

关键词:婴儿肺炎, 沙丁胺醇, 布地奈德雾化, 雾化吸入治疗, 联合治疗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婴儿肺炎患者时使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婴儿肺炎患者共119例,根据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儿的治疗药物为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的治疗药物为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雾化,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7%,2=8.287,=0.004;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0.05。结论在婴儿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雾化的联合治疗能够迅速缓解患儿的痛苦,治疗效果理想。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有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2015年1月~2016年1月70例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有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观察,将采用胺碘酮治疗的35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将采用利多卡因治疗的3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用药总时间等情况。结果通过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效果更明显,不良反应少,治疗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建议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有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使用。

    作者:张姗姗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诊断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的影响因素及头孢地嗪钠对其的治疗作用,为预防和控制慢性支气管炎提供正确严谨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0例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头孢地嗪钠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和常规治疗,即院初期以控制感染、祛痰为主,加用平喘、吸氧、戒烟等常规治疗。头孢地嗪钠治疗组额外用头孢地嗪钠注射液,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药物副作用。结论头孢地嗪钠治疗对其它检测方法及内科保守治疗的不足有弥补作用,且其在临床上有很好疗效,但需要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治疗方法及相关技能。

    作者:何方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在慢性鼻-鼻窦炎行鼻内镜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患者于术后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于术后给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1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2.4%,差异显著(<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内的Lund-Kennedy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观察组3个月复发率5.6%,对照组复发率23.5%,差异显著(<0.05)。结论鼻内镜术后应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其复发率。

    作者:阴鹰;杜雯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延伸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延伸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化护理基础上给予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Barthel指数、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出院时Barthel指数无明显差异,>0.05,观察组其他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延伸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融洽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矛盾。

    作者:游玲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2015年我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的患者,按1:1的配对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在无复流现象出现后给予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对照组给予维拉帕米。对比①研究组和对照组用药前及用药后ST段情况。②研究组和对照组用药后1 w及4 w左室射血分数。结果①研究组和对照组用药前ST段比较无差异(>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用药后ST段比较有差异(<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用药后1 w及4 w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有差异(<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中发生无复流现象时,替罗非班能改善冠脉血流情况,提高心功能。

    作者:贺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予以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4*、CD8*、CD4*/CD8*比值、CTLA-4等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变化测定,同时选取健康患者39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中治疗组、治疗无效组、治疗有效组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表达量均明显下降,低于对照组(<0.05);CD8*T淋巴细胞亚群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另外未治疗组、治疗无效组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治疗有效组、对照组(<0.05)。结论进行共刺激分子表达变化研究可以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为深入评价细胞免疫功能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

    作者:吴杰儒;呙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降钙素原联合白细胞介素-6在检测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及白介素-6检测在早期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5例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的40例非感染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均进行降钙素原及白介素-6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感染观察组的降钙素原及白介素-6水平分别为(7.98±3.51)ng/ml、(195.10±21.87)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0.05);二者联合应用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也高于单独应用。结论降钙素原与白介素-6联合检测对于早期判断新生儿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吴玉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的临床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的临床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16例。结果两组患者在发作次数和胸膜固定术选择因素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在体重、体重指标以及引流时间等因素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体重、体重指标、术前气胸发作次数、引流次数以及胸膜固定术等,都是影响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的重要临床因素,在医学临床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过程中必须要明确上述指标,减少该疾病术后的复发次数。

    作者:张清峰;唐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FAK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诊断治疗关系的研究

    胃肠间质瘤是胃肠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由于基于肿瘤大小以及核分裂数的提出,单纯的用良性和恶性定义胃肠间质瘤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1]。随着诊断标准的精确化,以往多种消化道肿瘤在相关临床诊断指标中均与GIST相同,应归属于GIST[2]。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和丝氨酸激酶的过度激活有关,免疫组化检测发现GIST过表达CD117和DOG1, ;并且大多数病例具有 C-Kit 基因扩增现象[3],KIT 或者PDGFRA基因的持续激活可以启动细胞的过度增殖[4]。然而,在一些KIT或者PDGFRA基因正常的GIST患者中,琥珀酸脱氢酶亚型SDHx(SDHA, SDHB, SDHC, and SDHD)也被证实发生了致病性突变[5]。GIST的发病也和细胞周期的紊乱有关, MDM2或者TP53发生突变,导致细胞周期调节紊乱,这种现象在高危险的胃肠间质瘤中尤其常见[6]。除此以外,一些常见的胃癌致病的环境因素,诸如饮酒、不良饮食习惯亦可能成为胃肠间质瘤的诱导因素[7]。

    作者:周东;毕瑞雪;杨勇;张江南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新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核算的影响和对策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我国针对公立医院颁布了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新《医院会计制度》的推行对公立医院的财务核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讨了新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核算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陈均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无陪护小儿股静脉负压斜刺采血法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无陪护时小儿股静脉斜刺采血的临床作用,通过与常规由家属陪护下的股静脉直刺采血的对比研究,确定佳的临床采血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06月~2015年12月280例小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为无陪护下小儿行股静脉负压式斜刺采血法,共140例;对照组为家属陪护下使用传统5 ml注射器斜刺进针抽取血标本,共140例。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血标本质量、操作所需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穿刺方法比较发现:①无陪护小儿负压式斜刺采血法穿刺的成功率>95%;②血肿发生率为0;③采血时间缩短1~2 min;榆家属、医师满意度>98%。各方面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小儿无陪护股静脉负压式斜刺采血法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大大减轻患儿痛苦,并提高了护士采血的工作效率,获得患儿家属及医生满意的双赢效果。

    作者:冷从玉;陈赛泉;杨凡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中医康复护理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康复护理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就诊的早期中风偏瘫患者78例,利用计算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39例,行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39例,行中医康复护理干预,采取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标准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定,采取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标准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0.05);观察组干预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开展中医康复护理的效果较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荐。

    作者:林英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效果

    目的对脑梗塞患者开展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收治的62例脑梗塞偏瘫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各为31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和常规护理,并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肢体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0.32%,与对照组的67.74%相比效果更佳,且差异<0.05;研究组肌肉恢复力度III级以上比重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差异<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上增加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升整体的肌肉恢复力度,值得推广。

    作者:余月琴;张颖;汪慧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睑缘赘生物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分析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睑缘赘生物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7月~2014年6月76例睑缘赘生物患者,均自愿接受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随访1年以上观察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并调查患者对面部美观的满意率。结果76例患者睑缘赘生物一次治愈64例,二次治愈10例,总治愈率为97.37%。随访1年以上,无1例复发。患者在术后6~8 d创面结痂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7.05±0.65)d。所有患者睑缘均平整,无明显瘢痕组织形成,患者对美观度表示非常满意45例、比较满意30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为98.68%。结论采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睑缘赘生物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可将其作为睑缘赘生物治疗的有效方案推广应用。

    作者:杨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传统开放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传统开放手术与微创手术方案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2例脊柱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开放手术)与观察组(微创手术),每组各2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该疗法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椎体骨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医用超声波清洗机在消毒临床的装备创新研究

    目的积极探索超声波清洗机的技术改进,力求将护士的清洗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合理,而且能减少包装时的差错。方法在超声波清洗机中加入弹簧装置,使用改装后超声波清洗器与普通超声波清洗器的医疗手术器械进行清洗质量及效率对比。结果超声波清洗机中加入的弹簧装置能随着器械的重量自动升降,另加的网盖能将每筐器械盖住,防止器械飘入清洗槽中,减少差错的发生。结论该研究既能减轻护士的工作强度,也能减少护士工作中差错的发生;此研究成果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可制造出新的超声清洗机,并投入临床使用。

    作者:姜丽萍;刘华之;候良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我院重点监控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情况,并分析其用药合理性,为规范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提取2015年1月~12月门诊内科和儿童保健科所有处方,妇科及产科住院手术病历、新生儿科住院病历,对重点监控药品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重点监控药品门诊内科和儿童保健科处方共315张,其中门诊内科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肠溶片有243张,不合理使用处方共41张,占泮托拉唑肠溶片使用处方的16.87%;儿童保健科使用辅助用药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处方有72张,新生儿科住院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病例有35份,不合理用药情况共15例,占其使用处方或病例的14.02%;妇科和产科病区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分别有15例和51例,不合理使用共12例,占18.18%。结论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的品种少,使用量较小,用药基本合理,但辅助用药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使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有待进一步商榷。

    作者:贾萍;何梦婕;王华飞;顾倩兰;王晓丽;徐文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细胞基因表达谱的芯片研究

    目的通过对于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细胞基因表达谱的芯片研究,为我国骨关节炎疾病治疗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收治的3例骨关节炎患者,将患有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患者,当做骨关节组(第一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当做RA组(第二组)、没有关节炎有创伤的患者,当做是创伤组(第三组),进行软骨标本、细胞培养,利用微阵列差异性基因分析软件,分析骨关节组,分别与剩下两组软骨细胞的差异性,以及差异性基因的性质。结果一、三组的差异基因有133个,包含的上调和下调分别是65个、68个;一、二组的差异基因有293个,包含的上调和下调分别是106个、187个。第一组与其余两组的差异性基因功能,属于生物调节等,差异性基因的通路,符合统计学意义<0.05的包括细胞周期通路、一氧化氮通路等。但同时三组配对的差异性基因,既存在差异性,同时也存在相互性。结论从差异性基因的多角度入手分析其骨关节炎的生物信息,为以后骨关节,从基因表达方面进行治疗,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作者:窦鹏程;段娟;王万春;吴韧;朱威宏;黄添隆;李丁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不同药物口腔护理对牙周炎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药物口腔护理对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8例牙周炎患者(168颗牙)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各56例,三组给予不同的药物进行口腔护理,比较三组患者临床护理状况。结果组间PDL、PD、AL、SBI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而A组明显具有优势。结论临床中,对牙周炎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可选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药物,此药物可使患者各临床指标得到更好的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韩丽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妊娠足月单胎初产妇超重对母婴的影响研究

    孕妇孕期体重的监测一直是孕期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孕期肥胖的现象日益严重。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孕期营养不均衡、运动减少,造成营养摄入与消耗失衡,使孕妇体内脂肪积聚、孕期体重大幅增长[1]。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孕前体重指数(BMI)增高及孕期体重增加不当不仅增加各种孕期并发症的风险,也给新生儿造成很多不良后果[2]。所以,探讨妊娠足月单胎初产妇超体重对产妇分娩方式,并发症、产后乳汁分泌及新生儿的影响十分重要[3]。因此加强孕期保健,控制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减少产时并发症,保证良好的妊娠结局已受到产科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记录妊娠足月单胎初产妇孕前体重及孕期体重增加数值,讨论体重超重对妊娠足月单胎初产妇分娩时有哪几方面的影响。

    作者:张铁英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