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诱因及内镜下治疗时机与方法的临床研究

韩建高;杨小庆

关键词:急性非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下治疗
摘要:目的对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诱因及内镜下治疗时机与方法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时间方法将患者分为48 h内治疗患者和48 h外治疗患者,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时间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并且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组,对比分组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有效率。结果48 h内内镜治疗阳性检出率为44.44%,48 h外内镜治疗阳性检出率为23.33%,两组对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5),另外,对于高危患者来说,综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2.56%,药物组治疗有效率为53.85%,钛夹组治疗有效率为83.04%,电凝组治疗有效率为62.5%,综合组明显高于其它三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0.05)。结论在急性肺静脉曲张上消化道患者中,尽早治疗并采用综合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分析对颈动脉狭窄支架术后的患者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在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8月~2015年9月在介入科住院的2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均为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并采取整体的护理措施,主要通过术前术后的护理及病情观察,综合分析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整体的护理措施,25例颈动脉支架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明显的降低,仅出现了2例术后穿刺点渗血及血肿,1例脑梗塞,3例低血压与心率减慢,1例血尿。结论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对患者进行及时的病情观察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脑梗死、脑灌注损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刘慧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医用超声波清洗机在消毒临床的装备创新研究

    目的积极探索超声波清洗机的技术改进,力求将护士的清洗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合理,而且能减少包装时的差错。方法在超声波清洗机中加入弹簧装置,使用改装后超声波清洗器与普通超声波清洗器的医疗手术器械进行清洗质量及效率对比。结果超声波清洗机中加入的弹簧装置能随着器械的重量自动升降,另加的网盖能将每筐器械盖住,防止器械飘入清洗槽中,减少差错的发生。结论该研究既能减轻护士的工作强度,也能减少护士工作中差错的发生;此研究成果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可制造出新的超声清洗机,并投入临床使用。

    作者:姜丽萍;刘华之;候良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原发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目的研究原发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方法分析。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肿瘤防治中心诊治的30例PC原ALCL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30例PC原ALCL中男15例,女15例,发病年龄5~74岁,3例发病年龄<18岁,分别为5、12、17岁,中位发病年龄35岁。皮肤病变呈淡红色、紫红色,25例表现为结节、肿块,结节或肿块直径1~6 cm,5例表现为丘疹或斑块。初诊时皮肤病变18例为孤立性病灶,其中发生于四肢10例、躯干4例、头颈部4例;3例为区域性病灶,1例发生于躯干,1例发生于左颈部,1例发生于下肢;9例为广泛病灶。9例皮肤病变伴有溃疡,6例皮肤病灶初治或病程中有自行部分或全部消退现象。30例患者均无发热、盗汗、体重下降,所有患者均无骨髓侵犯。治疗前检查仅3例有乳酸脱氢酶轻度升高,5例有轻度贫血,所有患者白蛋白均正常。结论 PC原ALCL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特征。孤立或区域皮肤病变的PC原ALCL推荐手术或放疗。 PC原ALCL皮肤复发很常见,但进展惰性,预后很好。

    作者:徐梦微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医院新农合窗口工作难点分析与对策

    从入、出院流程繁杂;患者对农合报销政策存在误解;患者对报销结果质疑;农合办对定点医院要求不统一;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五个方面对农合窗口工作的难点加以分析,并根据经验提出针对性对策。

    作者:陈靖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前筛查分析

    目的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50 g葡萄糖筛查法,分析妊娠期妇女的血糖值,从而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和发病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妇产科门诊接诊的2196例妊娠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行口服50 g葡萄糖筛查,当1 h血糖高于7.8 mmol/L时,需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妊娠期糖尿病或妊娠期糖耐量减低的诊断标准,方可确诊为糖尿病或妊娠期糖耐量减低。需详细询问患者的基本信息、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孕妇或家属要详细填写妊娠期糖尿病影响因素调查表。通过以上资料,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和发病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依据临床观察纪录的资料分析讨论可以得出结论,年龄、肥胖、糖尿病家族史以及孕产次数等因素与妊娠期糖尿内病有着密切的关系。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为2.05%(45例);妊娠期糖耐量减低者的发病率为2.50%(55例)。结论上述筛查方法对妊娠期糖尿病做到了及早发现和诊断的作用,并且通过总结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对于预防该病也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该筛查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张楠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在无痛胃肠镜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深入探讨在无痛胃肠镜麻醉患者的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50例无痛胃肠镜麻醉诊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5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优质护理,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针对无痛胃肠镜诊疗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麻醉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刘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临床路径在卵巢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临床路径在卵巢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卵巢肿瘤手术患者,随机抽取41例按临床路径的流程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路径组),并与同期同类41例按传统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的患者(对照组)在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患者的满意度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由过去的(12.45±2.35)d下降到(9.34±1.54)d,<0.05;平均住院费用由(9550±259)元下降到(7860±222)元,<0.05,患者满意度由75%上升至97%。结论临床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医疗模式,可使患者获得佳医疗服务,明显降低了住院费用,减少了住院天数,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汤瑞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穴位按摩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康复影响分析

    目的对穴位按摩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康复治疗中的运用价值探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所接收的8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前者予以常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后者予以穴位按摩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5.1%)显著高于常规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优于本组治疗前及常规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取穴位按摩治疗,疗效甚佳,且可有效缓解疼痛。

    作者:黄佳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36例脑血管患者的护理,根据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36例患者,其中25例好转,9例无变化,2例死亡。结论及时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疾病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自理生活的能力,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周丁兰;周龙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病机制、影响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方面,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佳妮;刘川;方昌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中医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声音嘶哑患者临床效果的研究

    目的研究中医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声音嘶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80例声音嘶哑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1:1比例分为A组(n=90,采用中药结合中医针灸治疗)和B组(n=90,单纯采用中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同B组治疗总有效率84.44%进行统计比较,B组显著低于A组(<0.05)。结论中医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声音嘶哑效果显著,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选择和全面推广。

    作者:陆海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8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与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脑出血合并痛风患者尿酸水平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脑出血合并痛风患者尿酸水平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出血合并痛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检测治疗前的血尿酸水平和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精神状态、活动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并以血尿酸水平为自变量对疾病预后指标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血尿酸水平与CSS评分、NIHSS评分呈正相关,决定系数分别为0.628、0.532;与MMSE评分、活动状态K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呈负相关,决定系数分别为0.549、0.582、0.568。结论血尿酸水平与痛风合并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其含量越高、疾病的预后越差。

    作者:滕兆平;谈晓峰;高菊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予以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4*、CD8*、CD4*/CD8*比值、CTLA-4等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变化测定,同时选取健康患者39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中治疗组、治疗无效组、治疗有效组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表达量均明显下降,低于对照组(<0.05);CD8*T淋巴细胞亚群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另外未治疗组、治疗无效组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治疗有效组、对照组(<0.05)。结论进行共刺激分子表达变化研究可以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为深入评价细胞免疫功能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

    作者:吴杰儒;呙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采用HPLC法测定三七中3种皂苷的含量

    目的研究探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复三七中三种皂苷含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三七总皂苷分散片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不同批次三七总皂苷分散片中,人参皂苷Rb1含量在17.91 mg/片~18.23 mg/片,人参皂苷Rg1含量在17.12 mg/片~17.65 mg/片,三七皂苷R1含量在4.73 mg/片~4.82 mg/片。结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可以同时对三七中不同皂苷的含量进行准确定量,且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的优点,重复性好,稳定性强,可以用于三七相关药物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齐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应用外固定支架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对比

    目的讨论应用外固定支架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74例出现桡骨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手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患者。观察组,本组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术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外固定支架治疗效果优良率为81.08%;对照组的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效果优良率为70.27%。并且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13.51%;对照组发生率为18.91%。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贾捷登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CIK细胞联合化疗在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CIK细胞联合化疗在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74例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化疗治疗,观察组则在化疗的基础上家用CIK细胞。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0.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5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CIK细胞联合化疗可有效缓解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病情。

    作者:杨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案例式教学在儿童精神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案例式教学的主要内容,并且找出在儿童精神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案例式教学的方法。方法选择在2015年10月~2016年5月的精神科专业学生82人,均为医学本科学生,将其按自然班级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使用常规的教学模式,研究组是使用案例式教学的模式,将两组的学生情况进行了解,找到佳的儿童精神科教学方法。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比组,<0.05。结论在儿童精神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案例式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梁月竹;杨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ICU病房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对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ICU病房住院患者共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及观察组(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差异以及研究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ICU病房临床护理中加强风险管理能够对护理质量起到明显优化作用,抑制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税春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中医康复护理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康复护理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就诊的早期中风偏瘫患者78例,利用计算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39例,行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39例,行中医康复护理干预,采取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标准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定,采取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标准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0.05);观察组干预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开展中医康复护理的效果较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荐。

    作者:林英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