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截石位在腔镜辅助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易琛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 改良截石位
摘要:目的:评价改良截石位在腔镜辅助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总结护理经验。方法2014年9月~2015年8月,取腔镜全子宫78例,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改良组各39例,分别采用传统的截石位,改良组采用改良截石位,对比手术、预后情况。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量分别为(90.8±15.3)min、(21.3±9.6)h、(10.3±3.2)h、(4.9±1.2)d、20.51%低于常规组(99.6±14.3)min、(26.5±6.3)h、(17.3±5.3)d、(5.5±1.1)d、48.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改良组术中出血量、术中用药干预率、压疮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5.6±31.0)ml、2.56%、0.00%、12.82%,与常规组(141.7±32.5)ml、5.13%、2.56%、20.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腔镜辅助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改良截石位,可降低术中呼吸循环紊乱、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肺功能检测操作技巧应用的探讨

    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测指导患者操作的技巧。方法肺功能测试者在检测过程中通过耐心讲解,缓解心理压力,现场观看,模仿练习,并根据受试者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指导。结果受试者容易掌握及接受,缩短测试时间,减少患者体力消耗,而且能达到质量控制要求。结论通过指导者传授操作技巧以及受试者的努力配合,增加肺功能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一个准确的依据。

    作者:李中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儿童房间隔缺损经胸微创封堵与介入封堵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儿童房间隔缺损经胸微创封堵和经皮介入封堵临床对比,分析优缺点,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5年5月我院心内科和心外科收住房间隔缺损患儿中,接受封堵病例各20例。两组方法置入封堵伞,使用材料均为Amplatzer封堵器,经胸组年龄3~14岁,介入组年龄4~14岁。观察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年龄、手术成功率等指标。分析其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胸微创封堵总成功率99.1%,18例一次性成功。1例因术中残余分流过大,调整封堵器不理想;1例术后脱落至右房,均急诊延长原切口改为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无死亡病例。导管介入治疗总成功率98.7%,18例成功封堵。1例术后6 h出现大量心包填塞。1例术后发现伞脱落至右房,均转外科急诊手术。两组成功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封堵器型号的选择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而体重、年龄及手术切口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年龄、体重是A组的优势。同时对于B组手术切口是的优点。分别观察术后3d、术后1个月及6个月复查,均未发生伞脱落,残余分流等并发症。结论两组治疗方法特点各异,均安全、有效。介入封堵住院时间短、切口小;经胸微创封堵适应证更广,更易开展和推广。

    作者:靳中奎;李俊杰;杜德禄;王世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舒适护理在减少患者全麻术后寒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全麻术后患者寒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5年1月~8月实施舒适护理的50例全麻术后患者与2014年未实施前的50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观察统计患者术后寒战的发生程度及病员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患者寒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0.05)。结论舒适护理明显减少了全麻术后寒战的发生程度,提高了病员的舒适度及满意度。

    作者:王伶俐;陈代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大面积皮肤缺损并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封闭式负压引流在大面积皮肤缺损并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60例大面积缺损并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所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疗效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并感染的效果显著,可控制感染,加快创面愈合,提高创面愈合率,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夏树斌;程云华;冯声昌;黄文兵;吴明烟;戴艳新;陈隆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胃贲门癌组织中卵泡刺激素及其受体的分布研究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卵泡刺激素(FSH)及其受体(FSHR)的分布情况及其意义。方法运用免疫荧光法检测58胃贲门腺癌组织中FSH和FSHR的分布。结果 FSH和FSHR在高分化胃贲门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9.2%和69.2%,在中分化胃贲门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7.8%和48.1%,在低分化胃贲门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7.8%和22.2%。胃贲门腺癌组织中FSH和FSHR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0.463,﹤0.05)。结论 FSH和FSHR均存在分布于胃贲门腺癌组织中,且分布水平同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FSH和FSHR分布可能与胃贲门腺癌的生物学行为相关。

    作者:任建丽;周连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别嘌醇对心力衰竭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心房颤动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别嘌醇对心力衰竭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心力衰竭伴高尿酸血症中心房颤动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化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别嘌醇(0.3 g/d),观察患者尿酸、BNP、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心房纤颤发作次数等指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降低,BNP、左室射血分数及心功能明显改善,同时心房颤动发生次数减少,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0.05)。结论别嘌醇可减少心力衰竭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

    作者:郭磊磊;刘丽;李天文;马毅;朱茂远;张诗敏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毫针与腹针的治疗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毫针与腹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30例毫针组患者与30例腹针组患者。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毫针组各项指标均优于腹针组,<0.05。结论采用毫针和腹针都可以有效治疗患者颈椎症状,应严格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治疗方法的选择,若患者病情较严重且体质好,应选择毫针进行治疗,若患者为老年患者或者属于气血亏虚型患者应选用腹针进行治疗。

    作者:衡莉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30°鼻内镜下“自制”翘头钳摘除难暴露声带息肉

    目的:对于全麻手术中暴露困难的声带息肉患者,即使按压患者的喉部均无法直视下窥见息肉组织,遇见这种情况如何去摘除声带息肉组织。方法2010年8月~2015年5月,共收治5例手术中暴露困难的声带息肉患者,直视及按压喉部均无法直视窥见息肉组织,遂在30°鼻内镜下,采用“自制”翘头钳摘除声带息肉组织。结果5例声带息肉患者均成功摘除息肉组织。结论在30°鼻内镜下,采用“自制”翘头钳摘除难暴露声带息肉是可行的,值得推广。

    作者:黄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式探讨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方法选取从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护理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预防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67%,护理组低于对照组(<0.05)。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0.00%,护理组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采取预防护理,能减少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作者:罗来燕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质量持续改进工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

    目的:探讨质量改进工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笔者在科室成立质量持续改进小组,运用质量持续工具改进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情况,分别从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通过运用质量持续改进工具,发现并改进护理中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低主要因素:功能锻炼指导未标准化,路径化由改进前75%降至12.3%;护士未一对一督导由56.2%降至15.4%;护士责任心不强由34.6%降至13.8%。采用质量持续改进工具后患者术后康复取得良好的成效: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疼痛时间明显缩小,下床时间明显提前,患者平均住院日缩短。结论质量持续改进活动可通过改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不足,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功能锻炼恢复,减少患者住院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万毅超;胡静;黄春霞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应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并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24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并乳突根治术用于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015年我院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并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24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6个月后复查,24例患者中移植筋膜成活22例,鼓膜再穿孔1例,复发流脓1例,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其中11例听力提高10 dB,6例听力提高15~20 dB,4例听力提高25~30 dB,3例听力无明显改善。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并乳突根治术用于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不仅可以对中耳和乳突病灶进行彻底清除,鼓膜成活率高,还可显著提高患者听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储宇霄;钱小飞;陈建良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治概况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指以尿急为特征的症候群,其患者在泌尿外科门诊的就诊比例不断增高,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治疗方法有限。现在对于OAB的病因研究有多种学说,膀胱ICC细胞与其发生有密切联系。OAB的治疗包括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神经调节等。

    作者:王鹏;黄后宝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高原新生儿660例出生体重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高原某医院新生儿出生体重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该地区产妇孕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某医院2012~2015年活产660例新生儿体重、身高和母亲的营养状况、年龄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660例新生儿平均体重(3165.6±454.1),男婴(3232.8±425.2),女婴(3102.4±471.7);平均身高(48.4±3.1),男婴(48.4±3.5),女婴(47.4±2.6)。产妇平均年龄(25.1±6.3)。与低海拔地区比较,体重有明显差异(<0.05),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孕周和营养状况(<0.05)。结论该地区母婴保健工作应该注重抓产妇的营养状况、孕期体检,且应该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作者:宋岩琳;崔燕芒;于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胰升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进展研究

    糖尿病是严重影响我国民众身体健康水平的慢性疾病,其临床治疗活动引起了现代医务工作者的密切关注,本文针对胰升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进展展开了分析。

    作者:刘申坤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小儿股静脉采血直刺与斜刺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股静脉采血直刺法和斜刺法在临床小儿患者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临床患儿130例,随机分为采用直刺法的实验组和采用斜刺法的对照组,对比两种方法的采血成功率、采血标本合格率及患儿组织损伤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单次采血成功率及血标本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局部组织损伤发生情况及采血时间则低于直刺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股静脉斜角穿刺法可显著提高小儿患者单次采血成功率及血标本合格率,并降低患者组织损伤,适用于临床。

    作者:陈赛泉;冷丛玉;杨凡;曾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32例心源性休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心源性休克的诊断并总结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资料完整的心源性休克病人32例。结果32例心源性休克存活20例,死亡12例,抢救成功率62.5%。死于泵衰竭8例、脑血管意外2例、肾衰1例、消化道大出血1例。结论要提高心源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必须尽早明确诊断,鉴别病因,采取措施稳定血流动力学,应用血管活性药、迅速恢复组织的血液灌注,还要强调严密观察,动态分析,包括意识和表情、心跳、脉搏和血压、呼吸和尿量及末梢循环。

    作者:高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疗效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哺乳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予以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76.9%,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临床护理满意评分以及乳腺脓肿发生率的时候,观察组患者均显示明显的优越性,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0.05)。结论针对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在其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予以护理干预模式,对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还可降低乳腺脓肿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评分,有助于患者康复,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阎梅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预约式产检模式对妊娠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在我院分娩的病例分析总结,探讨预约式产检模式对妊娠过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并分析2015年1月~3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410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孕妇产前是否进行预约式产检分组,预约式产检孕妇为研究组有182例,非预约式产检孕妇为对照组有228例,比较两者对妊娠的影响。结果研究者与对照组相比,产检次数增多,产检满意度明显提高,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降低,新生儿体重偏轻,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妊娠期合并症,分娩孕周和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两者无明显差异(﹥0.05)。结论通过预约式产检模式可以规范产检,减少孕妇就医等待时间,提高产检满意度,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雷晓真;邹清水;郑九生;刘淮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人性化护理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92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6例)和观察组(n=46例),两组均给予患者血管内栓塞,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用于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围手术期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护理效果显著,具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彭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评价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切除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比较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切除胃间质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我院选取了2005年6月~2015年6月的40例行胃间质瘤切除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均低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明显高于开腹手术切除术,其临床疗效显著,预后良好。

    作者:殷喆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