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评估课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信度和效度评价

马春花;贾彦彦;周薇;钟丽强

关键词:健康评估, OSCE, 信度, 效度, 难度, 区分度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评估课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的信度与效度.方法 在广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2与2013届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教学评价中引入OSCE考核模式,采用Cronbach'sα、重测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校标效度评价其信度与效度,并对OSCE考核站点的难度与区分度进行评价.结果 OSCE考核站点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793,重测信度系数为0.727.OSCE考核内容效度指数为0.872,两届学生考核站点总分与理论成绩相关系数分别为0.781、0.803.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了3个公因子,解释了总变异的63.420%,验证性分析证实该结构模型合理,符合理论假设.OSCE各站点的难度系数在0.221~0.702之间,区分度在0.171 ~0.390之间.结论 健康评估课程OSCE考试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适用于综合评价护理本科生的临床评估能力.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贵州省(革)家人、白族6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

    目的 了解贵州省(革)家人和白族6项遗传性状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412名贵州省(革)家人(男性217人,女性195人)和406名白族(男性171人,女性235人)的发形、发质、上眼睑皱褶、内眦褶、达尔文结节和耳垂共6项遗传性状进行调查.结果 贵州省(革)家人发形、发质、上眼睑皱褶、内眦褶、达尔文结节和耳垂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190 5、0.373 1、0.386 6、0.353 9、023 45、0.512 1,白族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036 4、0.590 7、0.434 1、0.388 1、0.386 1、0.417 0,两民族同一遗传性状间除上眼睑皱褶显性基因频率差异不明显外(P>0.05),其余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民族不同性别间,除贵州省(革)家人上眼睑皱褶显性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差异均不明显(P>0.05),贵州省(革)家人发形与发质,发质与耳垂、内眦褶、上眼睑皱褶,达尔文结节与内眦褶间呈明显正相关(P<0.05),贵州省白族发形与耳垂,发质与达尔文结节,耳垂和上眼睑皱褶间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贵州省傅家人、白族发形、发质、上眼睑皱褶、内眦褶、达尔文结节和耳垂的遗传性状在两民族间分布各不相同,存在差异,且同一民族6项遗传性状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任光祥;余跃生;程骅;刘运敏;何绍前;刘志祥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C-反应蛋白和外周白细胞联合检测辅助诊断猩红热

    目的 评价联合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参数对猩红热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40例确诊的猩红热患儿和20例正常体检儿童的C-反应蛋白(CRP)及炎性细胞改变包括总白细胞计数(WBC)及其中性粒细胞(NE)和淋巴细胞(LY)百分比,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进行AUC比较.结果 猩红热组CRP及WBC、NE%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LY%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猩红热患者CRP与WBC、NE%呈明显的正相关(r =0.584;0.616,P<0.01),而LY%呈负相关(r=-0.653,P<0.01);ROC曲线确立猩红热患儿WBC、NE%、LY%和CRP的佳截断点分别为8.50(×109/L)、64.45%、25.42%和4.65 mg/L,所得联合预测因子PRE值为-5.999+0.529WBC+0.346CRP,CRP+ WBC的ROC曲线的AUC值明显大于二者单一指标.结论 在猩红热临床综合确诊中,联合CRP和WBC分析指标具有实验室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邵俊国;叶迎宾;黄秀香;张洪涛;武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2009-2015年五指山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2009-2015年五指山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5年五指山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及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5年共报告0-15岁儿童手足口病1 590例,年均发病率21.80/10万,男女比例为1.75:1;发病主要集中在6岁以下年龄组,占95.80%;无重症和死亡病例;2011-2015年城镇儿童患病人数多于农村儿童.流行特点为8月份发病人数开始增多,10月份达高峰,次年2月份开始降低.病原学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率为30.08%(77/256),科萨奇病毒A16型(CoxA16)阳性率为38.67%(99/256),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为31.25% (80/256).结论 五指山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以6岁以下未入托儿童为主,男童好发,城镇多于农村,流行优势毒株因年度而异;持续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加强监测、有效处理疫情是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关键措施.

    作者:吴倩;顾潇旎;吴起武;盛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渭南市农村养殖人群布鲁氏菌病知识及行为习惯分析

    目的 了解农村养殖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防护措施,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重点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应用现况研究中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191人,布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47.97%,传播途径、临床表现方面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34.62%、29.81%;行为习惯方面,洗手行为良好,打扫羊圈、接触病羊、手上有伤口接触羊使用防护用具少;布病防治知识得分与行为习惯得分及格率有差异,行为习惯得分落后于防治知识得分;布病防治知识是行为习惯的影响因素.结论 渭南市农村养殖人员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行为习惯不好,需要提高养殖人员的防治知识知晓率,改善不良的行为习惯.

    作者:张义;马宁;冀贞浩;蔺淞锋;郭欣;雷东潮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深圳某小学一起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调查

    目的 通过对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疫情调查处置,了解疫情发生发展特点,分析引起暴发的危险因素,为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回顾性队列分析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传播方式及危险因素;对学校教室、食堂、饮水等开展卫生学调查,标本送实验室采用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结果 本次疫情共有病例20例,均发生在六(2)班,其中1例为该班班主任,班级学生罹患率为40.43%;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吃寿司是本次疫情危险因素,采集6份粪便/肛拭子标本检测,4份标本诺如病毒GⅡ.4 Sydney-2012变异毒株阳性.结论 本次疫情为一起由GⅡ.4 Sydney-2012变异毒株诺如病毒引起的胃肠炎爆发疫情,吃寿司可能是本次疫情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建;何宇衡;钟剑明;邓凯杰;段利娜;许玉成;董晨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饮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小鼠子代中远期瘦素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子代小鼠在饮食干预下其瘦素水平及糖脂代谢的转归情况.方法 链脲霉素腹腔注射建立GDM模型,将其产下子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G-HF)、高纤组(G-HX)、热量限制组(G-CR),非GDM子鼠建立空白对照组(C-CON);每组各7只.干预后测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瘦素水平.结果 (1)GDM子代血糖显著高于正常鼠子代(P<0.05);TCH,TG,LDL-C显著升高(P<0.05).(2)饮食干预后,热量限制组血糖体重趋于稳定;高脂组血脂代谢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高纤组HDL-C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热量限制组TCH,TG,LDL-C明显降低(P<0.oo1),瘦素、胰岛素改善.(3)血清瘦素水平与TG、TCH、LDL-C及胰岛素水平正相关(P<0.05).结论 GDM子鼠有明显的不良结局.高脂饮食能加重GDM子代不良转归,高纤饮食作用较弱,热量限制可能通过改善瘦素抵抗,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

    作者:李涛;刘刚;陈龙;赵奇红;李李;胡传来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2012-2015年某传染病医院血流感染细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全院血流感染分离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BacT/Alert 3D24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全院2012年至2015年收集的9 923份血液标本进行培养,采用VITEK2 COMPACT 60对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9 923份血标本中,656份检出微生物,阳性率6.6%.共分离出65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41.2%;革兰阴性菌占37.1%;真菌占21.7%.病原菌种类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4.2%)、新型隐球菌(14.9%)、大肠埃希菌(13.5%)、沙门菌属(6.7%)、马尔尼菲青霉菌(5.8%).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88.8%和100.0%,两者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2.8%和11.1%;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分别为96.6%和100.0%,二者头孢西丁筛查阳性率分别为85.8%和13.6%.结论 全院血流感染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新型隐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属的检出率也较高,应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徐园红;王国庆;王启明;李青峰;刘应芬;陈莲;罗佳;杨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周口市高校学生饮食行为及膳食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周口市高校学生饮食行为和营养摄入情况,为制订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称重记账法和回顾法对周口市高校在校就餐学生进行饮食行为和营养状况调查.结果 大学生获取营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和媒体(87.5%);女生吃零食和挑食的比例高于男生(x2=4.396、91.867,P<0.050、0.010),男生添加夜餐的比例高于女生(x2=197.092,P<0.001);存在蛋白质、锌摄入不足,钙、VitA、VitB1、VitB2缺乏,糖类供能比例高(72.3%),早餐供能比例偏低(19.8%).结论 高校学生获取营养知识的途径少;营养知识普遍欠缺;饮食行为不良、营养失衡、三餐营养分配不合理.应加强教育和指导,改善营养失衡.

    作者:殷建营;支红霞;李佳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信阳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季节性特征研究

    目的 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FTLS)季节性特征.方法 FTLS疫情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应用集中度、季节指数和圆形分布法分析FTLS季节性分布特征.结果 2009-2014年,信阳市共报告FTLS病例2901例,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Z=23.822,P<0.001).2009-2014年各年度FTLS集中度M值分别为0.564、0.557、0.636、0.645、0.561和0.566,平均值为0.585.不同月份和季度的季节指数均不相同.5月份季节指数大,为292.04%;2月份季节指数小,为0.41%.第1-4季度各季度季节指数分别为5.24%、213.03%、142.71%和39.02%.2009-2014年信阳市各年份FTLS发病均存在集中趋势(雷氏检验P值均<0.05),6年间信阳市FTLS流行高峰期为4月27日-8月25日.应用Watson-Williams检验对不同年份的平均角(a)进行检验,F=7.036,P<0.05,不同年份FTLS发病高峰日不完全相同.实际流行高峰期与圆形分布拟合的流行高峰期开始时间基本一致,从4月下旬或5月上旬开始,但持续时间延长,长持续至10月上旬.结论 信阳市FTLS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出现在第2季度,可用圆形分布法来粗略估计其流行高峰期.

    作者:尤爱国;杨建华;胡艳;王若琳;其木格;唐晓燕;王海峰;杜燕华;苏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Beclin1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Beclin1在上皮性卵巢癌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数据库,查找国内外公开发表关于Beclin1蛋白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及其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经筛检共纳入5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上皮性卵巢癌369例,交界性卵巢癌75例,卵巢良性肿瘤116例,正常卵巢组织6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Beclin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与正常卵巢组织[OR=0.09,95% CI(0.04,0.20)P <0.01],上皮性卵巢癌与卵巢良性肿瘤[OR =0.11,95% CI(0.06,0.20)P <0.01],上皮性卵巢癌与交界性卵巢癌[OR=0.20,95% CI(0.11,0.38)P <0.01]表达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eclin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FIGO临床分期Ⅲ~Ⅳ期与Ⅰ~Ⅱ期[OR=0.34,95% CI(0.21,0.55)P <0.01],伴淋巴结转移组与不伴淋巴结转移组[OR=0.47,95% CI(0.29,0.76)P <0.01]表达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eclin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低中分化组与高分化组[OR =0.66,95% CI(0.26,1.72)P >0.05]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eclin1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密切相关,由于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尚需进一步开展研究对结论加以验证.

    作者:张玉领;王季茹;陈培;丁旭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2013-2014年遵义市死因监测点漏报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遵义市死因监测点的死因漏报情况,为评价死因监测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遵义市的四个死因监测点,以多种渠道收集2013-2014年所有常住人口的死亡情况,摸底后进行入户核实,并与常规监测数据库进行核对,描述漏报病例的特征.结果 监测点共漏报4 373例,总漏报率为19.14%.漏报病例数以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损伤及中毒多,共3 614例(占82.64%),男性和女性漏报率依次为18.97%和1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0,P=0.44);各年龄组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09,P<0.001),以0~4岁人群漏报率高,65岁及以上年龄组低;各监测点间,汇川区漏报率高,为39.52%,红花岗区漏报率低,为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 070.31,P<0.001).结论 遵义市死因监测点死亡漏报率较高,应规范死因报告管理,逐步提高死因监测数据质量.

    作者:曹家艳;杨云亮;李林英;李泽琼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健康评估课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信度和效度评价

    目的 探讨健康评估课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的信度与效度.方法 在广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2与2013届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教学评价中引入OSCE考核模式,采用Cronbach'sα、重测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校标效度评价其信度与效度,并对OSCE考核站点的难度与区分度进行评价.结果 OSCE考核站点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793,重测信度系数为0.727.OSCE考核内容效度指数为0.872,两届学生考核站点总分与理论成绩相关系数分别为0.781、0.803.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了3个公因子,解释了总变异的63.420%,验证性分析证实该结构模型合理,符合理论假设.OSCE各站点的难度系数在0.221~0.702之间,区分度在0.171 ~0.390之间.结论 健康评估课程OSCE考试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适用于综合评价护理本科生的临床评估能力.

    作者:马春花;贾彦彦;周薇;钟丽强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2010-2014年哈尔滨市先天风疹综合征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2010-2014年哈尔滨市先天风疹综合征(CRS)的监测结果.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的CRS病例进行分析,并对监测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2010-2014年,哈尔滨市共报告CRS疑似病例611例,诊断为CRS的37例,发病率在6.88/10万~15.23/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10.05/10万活产儿童;临床表现主要为先天性心脏病、听力损失和眼部疾病,患儿母亲均无明确风疹疫苗接种史;实验室诊断病例感染风疹病毒的时间集中在孕4~6周.结论 我市CRS发病率仍在较高水平.应继续加强疫苗接种,开展育龄期妇女血清抗体水平监测,继续开展CRS病例监测,为制定CRS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徐虹;高晓丽;胡丽楠;闫明宇;姜立坤;范晨璐;薄芳;孙东旭;李岩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2009-2014年东莞市厚街镇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厚街镇梅毒疫情流行特征,为制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4年厚街镇梅毒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年全镇共报告梅毒117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4.84/10万,高为2011年(54.12/10万),低为2009年(37.20/10万),各年份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019,P<0.0l).报告病例以流动人口为主,占78.36%,病例分期以隐性梅毒居多,占68.40%,报告病例主要为20~49岁青壮年,占68.91%,男女比例为1.03∶1,职业分布以工人为多,占35.26%,时间分布以5月和3月发病例数较多,分别占11.33%和10.76%,区域分布呈中部社区发病例数较多,周边社区较少的情形.结论 厚街镇梅毒处于较高发病率水平,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重点加强流动人口及工厂员工的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提倡安全性行为,增强人们主动筛查、主动防治的意识,有效控制梅毒的流行.

    作者:罗文勇;黄兴民;朱玲玲;龚志勇;陈金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济宁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的气象因素分析

    目的 对2004-2014年济宁地区11个县市区的气象资料以及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气象因素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的影响.方法 分析2004-2014年济宁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共计895例,同时收集同期的气象数据,应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人数与气象因素的变化趋势,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传播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2004-2014年济宁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地域性明显,主要集中在西南和东北部;肾综合征出血热在济宁地区发病仍然呈现与以往相似的发病季节特点,大部分县区年发病人数与气象因素之间的无相关性,而月发病人数与气象因素间的相关性较大.肾综合征出血热月发病人数在济宁地区与气温、降水和湿度总体均呈负相关.结论 气象因素对济宁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存在明显影响,通过对气象因素的各种预报,对本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趋势进行预测并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可减少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与流行.

    作者:李芳;董倩;蔡鹏;郭宗运;颜丙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附属基因调节子在葡萄球菌生物膜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为葡萄球菌生物膜感染调节机制中的关键基因,附属基因调节子(accessory gene regulator,agr)通过自身分泌的自诱导素(Auto-inducing Peptide,AIP)的作用被激活,从而调控各种因子的表达,使细菌表型发生变化.大量研究表明,agr在体内感染中的作用非常微妙,可下调多种细胞表面蛋白,上调毒力因子的表达,对病原菌的入侵、生物膜的形成和分离以及抗生素选择性耐药均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明确agr在生物膜感染中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消除与生物材料相关的葡萄球菌生物膜感染问题.本文对目前文献中agr在葡萄球菌感染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易玉玲;祖瑞铃;李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吸氧对运动员血液生化指标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吸氧对400m运动员血液生化指标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 以广西师范大学12名400m运动员备战全国第六届高师运动会为吸氧组,越南岘港市12名400m运动员备战越南第七届全国运动会为对照组,分别进行4×400m接力对抗赛,在赛后抽取两组赛前、赛后即刻、赛后10min和赛后30min血液5 mL,并测定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Hct)、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指标.结果 吸氧组RBC含量在赛后10 min高于对照组(P<0.05);吸氧组HB含量在赛后10min和赛后30min均高于对照组(P<0.05).吸氧组赛后10 min和30 min CK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吸氧组赛后即刻、赛后10 min和赛后30min CK-MB与LDH含量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吸氧组比赛前后各阶段IgG、IgA和IgM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吸氧可提高运动员氧运输能力,有利于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和防止运动性损伤.

    作者:杨衍滔;莫伟彬;谢伟;韦海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自制胶体金试剂盒对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自制的免疫胶体金诊断试剂盒对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乌兰察布市地方病防治中心布病门诊的就诊者,确诊为布病患者做为病例组(34例),排除布病的非患者做为对照组(34例).分别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及自制免疫胶体金诊断试剂盒的检测,并对以上检测结果进行联合实验分析.结果 自制免疫胶体金诊断试剂盒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试剂盒的灵敏度为94.12%;漏诊率为5.88%;特异度为79.41%;误诊率为20.59%,正确指数为0.74;与临床诊断方法的符合率为86.76%,该试剂盒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串联使用,即两种试验结果均为阳性才诊断为布鲁氏菌阳性,灵敏度为94.12%,特异度为97.06%,正确指数为0.91,均高于其他几种方法的联合试验结果.结论 自制免疫胶体金诊断试剂盒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串联,方法简便、成本较低,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要求不高,容易操作,耗时较短,可应用于人间布病大面积的普查.

    作者:陈珍珍;赵越;王占黎;于慧;王英;邹绍伟;冯月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江苏农村留守妇女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江苏农村留守妇女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促进新农村和谐稳定发展.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及WHOQOL-BREF对江苏省825名农村留守妇女进行调查.结果 (1)江苏省农村留守妇女生存质量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维度得分为61.57±12.84、59.95±12.95、61.13±14.05、55.65±13.52,其生理和心理维度低于常模,环境维度优于常模(P均<0.05).(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农村留守妇女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劳动压力、躯体健康状况、就医及时情况、睡眠质量、婆媳关系、家庭年收入、丈夫回家频率、丈夫外出影响子女教育、丈夫外出后家庭收入变化.结论 江苏省农村留守妇女生存质量状况较差,文化程度低、劳动压力大、躯体健康状况差、就医不及时、睡眠质量差、婆媳关系差、家庭年收入低、丈夫回家频率低、丈夫外出影响子女教育较大、丈夫外出后家庭收入降低者生存质量较差.

    作者:苗春霞;颜雅娟;王问海;卓朗;刘慎军;高行群;覃朝晖;姜金星;赵世鸿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老年人劳动参与、环境支持与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人劳动参与、环境支持对健康水平的影响,为了解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这一重要群体的生理、心理、社会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多阶段抽样和同伴推动法相结合的抽样方式对杭州市老年人的人口特征、劳动参与现状及生理、心理、社会健康等方面进行调查,进而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 老年人劳动参与对健康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环境支持需求受劳动参与的间接影响且显著为正,而环境支持对健康水平的影响为负且不显著.结论 老年人劳动参与有利于健康水平提高,老年人对劳动参与的环境支持有需求,但目前的环境支持系统还未对其健康水平提升带来显著作用.以鼓励老年人劳动参与推动健康老龄化的环境支持有必要但须进一步发挥效用,环境支持系统亟待完善,可从政府、雇主和家庭3方面加以改进.

    作者:李伟;项莹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