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段怡雯

关键词:健康教育干预, 慢性胃炎护理,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本文就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84例,其后按照患者的入院就诊时间进行分组,接受基础护理的患者设为参照组,接受健康教育干预患者的设为研究组,其后对比两组胃炎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组间由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存在显著性。结论慢性胃炎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显著。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肺通气/灌注显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09年6月~2015年5月所收治的临床疑似肺栓塞患者50例纳入研究范畴,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用肺通气/灌注显像检查进行诊断,据终诊断结果分析肺通气/灌注显像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50例疑似肺栓塞患者,终诊断结果为阳性的共40例(80.00豫),为阴性的共10例(20.00豫)。以终临床诊断结果作为标准,肺通气/灌注显像诊断结果为阳性共39例(78.00豫),为阴性共11例(22.00豫)。研究显示肺通气/灌注显像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为95.00豫,特异度为90.00豫。其中,肺通气/灌注显像共检出119个肺段受累、52个亚肺段受累。结论肺通气/灌注显像作为肺栓塞临床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亚肺段受累有诊断上的优势,具有灵敏度及特异度高的优点,临床诊断价值突出。

    作者:张东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10例糖尿病(DM)患者根据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DM组(n=37例)、早期DN组(n=35例)、中晚期DN组(n=38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Cys-C、RBP及尿素氮(BUN)、肌酐(Cr)表示水平。结果早期DN组和中晚期DN组血清Cys-C、RB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DM组(<0.05),且中晚期DN组血清Cys-C、RB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早期DN组(<0.05),早期DN组血清BUN、Cr表示水平与对照组和单纯DM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0.05),中晚期DN组血清BUN、Cr表示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0.05)。结论血清Cys-C、RBP是诊断早期DN的敏感性实验室指标。

    作者:魏三舟;胡汉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射频热凝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靶点射频热凝联合小针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靶点射频热凝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不同,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分别为94.34%、77.36%,前者高于后者(<0.001)。结论射频热凝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且疗效优于单纯靶点射频热凝治疗,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和晓峰;杜龙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3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情绪改善情况及整体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HADS平均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5.394,<0.05);两组整体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消化内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王文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腹腔镜探查术与开腹探查术在诊断不明急腹症中的临床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比较腹腔镜探查术与开腹探查术在诊断不明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66例急腹症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33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临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均明确诊断,其中26例患者手术治疗,3例无需手术治疗,1例中转开腹治疗;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腹腔镜术后腹痛消失时间、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腔镜探查术治疗诊断不明急腹症诊断率高,并在诊断的同时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重要价值。

    作者:李凌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对脑性瘫痪患儿进行综合康复疗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用于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促进脑修复的药物进行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症状给予综合康复疗法,疗程结束,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康复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改善脑瘫患儿肌张力有一定效果,能有效减轻其肢体运动障碍,降低残疾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蔡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肩关节镜下肱骨大结节骨折合并肩袖损伤的手术配合

    手术配合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肩关节镜手术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成熟。肩关节镜手术是通过微小的切口就可以获得高清的视野,所以可以更加明确地诊断肩关节内的病变,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治疗。目前肩关节镜下缝合铆钉固定修复肩袖损伤已成为常规术式,并开始在国内广泛开展。肩关节镜下骨折固定也在逐渐成熟中。通过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的密切配合,解决了此手术配合难题,缩短了手术时间,创伤小且出血少,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

    作者:徐建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老年高血压及正常健康体检者各60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测定,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0.01)。结论定期地检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对老年患者病情的判断、疗效评价、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红超;王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慢性便秘患者生活方式干预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慢性便秘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慢性便秘患者按随机对照的原则进行分组,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与非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结果生活方式干预组患者的使用药物率及每周使用药物率等与于非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慢性便秘患者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可减少刺激性药物的应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兰改化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彩色超声在趾腱膜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彩色超声应用于趾腱膜炎诊断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前就诊于该院的趾腱膜炎患者50例作为病历组,另选取5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通过趾腱膜炎超声表现,与正常受试者趾腱膜超声表现对照,分析趾腱膜炎超声阳性表现。结果病历组的患侧足的趾腱膜与其附着部的厚度[(3.5±1.0)mm]较其健侧的厚度[(1.5±0.6)mm],明显增加(<0.001),而对照组足的趾腱膜与其附着部的厚度[(1.6±0.2)mm]明显增加(<0.001)。结论超声具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无损伤无痛苦,重复性好等特点,值得在诊断趾腱膜炎中推广使用。

    作者:杨海荣;宋木生;肖承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难治性高血压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治疗的疗效与药理探析

    目的:探究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药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变化、治疗达标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程度均优于对照组(<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达标率高于对照组(<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不影响治疗效果。结论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治疗难治性高血压,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李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120例消化内科院内感染患者的分析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院内感染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1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院内感染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入院后行全身检查,分析感染情况、部位、病原菌及住院时间与院内感染的关联。结果院120例院内感染患者中56.6%为男性,43.3%为女性,对比无明显差异(>0.05);年龄<50岁院内感染率为41.7%,低于≥50岁58.3%,对差异明显(<0.05),提示年老为院内感染危险因素;120例患者中79.2%为呼吸道感染,其中48.3%为下呼吸道,30.8%为上呼吸道;16.7%为胃部感染,3.3%为泌尿系感染;分离出42株病原菌,其中33.3%为铜绿假单胞菌,16.7%为肺炎克雷伯菌,阴沟杆菌与大肠埃希菌均为14.3%,9.5%为产气杆菌,7.1%为鲍氏不动杆菌;60.0%平均住院时间为(16.8±5.7)d,40.0%为(13.1±2.4)d,对比差异明显(<0.05),提示住院时间越长院内感染率越高。结论消化内科院内感染直接关联与年老与住院时间,为此需重点关注,以减少院内感染现象。

    作者:徐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0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工程中仅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行康复护理。采用生活质量评定表(SF-36)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我院护理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但能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更能提高生活质量,帮助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刘莉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和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茵栀黄口服液进行退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豫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豫,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的第2 d、3 d、4 d的血清胆红素下降速度均比对照组快,平均退黄时间更短,差距具有统计学差异(<0.05)。观察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更好。结论菌栀黄口服液联合间断性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好,副作用少,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荐。

    作者:邵晓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预防护理措施研究进展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The 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较高,但目前国内尚缺乏诊断PTS的金标准及相关研究成果,本文针对PTS的临床表现,初步筛选出较为实用的诊断标准,并提出了PTS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作者:黄珂;徐艳;王丽红;徐红梅;叶啟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7例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将这些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护理组(n=48)和对照组(n=49)。护理组采用应急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组的治疗有效率为33例(68.75%),显效率为13例(27.08%),总有效率为46例(95.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29例(59.18%),显效率11例(22.45%)和总有效率40例(81.63%)(<0.05)。结论对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采取应急护理干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不同诊治方法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28例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单纯进行穿孔修复手术的患者为治疗组14例,对患者进行胃大部分切除手术的是对照组1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采用单纯进行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修复手术的患者比进行胃大部分切除手术的患者疗效更为显著,治疗组缩短了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其肠功能恢复更快;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上对患有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患者采取单纯穿孔修补术相比普通的胃大部分切除手术更具优越性,对提高患者术后疗效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周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某高校女生痛经186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高校女生痛经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6例女大学生痛经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对女大学生普及生理、心理卫生知识,改善不良生活习惯,结合中西医药物治疗,效果显著。结论重视对女大学生痛经的预防和治疗是维护女大学生生殖系统健康的保障。

    作者:邓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对护理情感教育与护士职业态度问题的思考

    护理情感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护士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加其对职业的认同感。本文重在介绍情感与情感教育,态度以及职业态度相关的额内涵,以及态度与情感之间的关系重点在于探讨护理情感教育对护士职业态度形成的重要意义,并探讨开展护理人员情感教育工作的有效对策。

    作者:沈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探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部收治心律失常患者共8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以药物普罗帕酮嗪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以药物胺碘酮进行治疗。结果连续2w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获得了明显的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8/4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28/40),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变异参数改善较对照组效果更佳。而在药物治疗安全性上,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并发症。但仍需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以保障药物治疗的安全性。结论以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临床效果优于普罗帕酮,但本次调查耗时间较短,未能对患者长期用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作者:陈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