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佳
目的:为了解FOS在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CUPJO)患儿中的表达。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8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儿及22例健康儿童尿液中FOS,根据OD值计算相应FOS浓度,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UPJO患儿术中肾盂尿的FOS浓度为(4.37±3.01)ng/ml,术前晨尿为(3.59±2.31)ng/ml,对照组晨尿为(1.51±1.22)ng/ml,CUPJO患儿术中肾盂尿和术前晨尿的FOS表达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FOS表达水平可能成为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早期诊断的一个指标,并有助于先天性肾盂积水严重程度的鉴别,可能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尿液FOS作为一个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在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断及长期随访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周玲;李水学;余亮;李凯;刘妍芳;孙荷;罗新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72例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普通心内科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症状维度评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症状维度评分上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情绪、临床症状、体力活动及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传举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卵巢癌患者时使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0例对照组和22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卡铂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紫杉醇,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3%,与对照组的30.0%相比,差异不显著,>0.05。结论在卵巢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能够获得更加显著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均可耐受。
作者:杜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分析集束化护理方案预防神经外科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状况。方法从我院接收治疗的104例神经外科人工气道患者为本研究病例,所选104例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两组,对照组52例,研究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集束化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状况。结果护理后,从两组患者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0.05)。经痰培养试验结果得知,对照组肺部感染、多药耐药菌检出数量均比研究组要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多药耐药菌主要为CRAB、MDR/PDROA,其次为MRSA、VRE。结论给予神经外科人工气道患者集束化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可降低患者感染可能性和病死率,节省患者经济开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综合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行可控低温射频消融辅助上气道手术(Coblation assisted upper airway proce-dure,CAUP)后的有效护理及并发症预防方法。方法对我院2013年~2015年12月由于OSAS的50例患者进行CAUP治疗,做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患者按预期术后4d出院;3例患者因肿胀、渗血、疼痛等原因延迟3~6d出院,1例患者因出血、缝线脱落等原因再次手术。结论加强术前的护理宣教,指导放松训练,术后应加强病情观察,口腔护理及功能锻炼,持续低流量给氧,以保证预期治疗效果。
作者:杨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如何培养提高手外科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方法通过对132例手外伤显微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需求及需求方式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护士进行多方面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结果手外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可以提高健康教育意识,履行健康教育职责,缩短了护士的临床护理工作磨合期,成为临床一线的骨干力量。结论加强手外科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培养,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
作者:杨美华;宋伟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慢性乙型肝炎(CHB)高发病率、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住院率令人十分震撼。临床治疗重点是清除乙型肝炎病毒,采用抗病毒治疗和使用免疫增强剂干扰素清除HBV感染细胞并取得持续应答。核苷类似物具有直接抗病毒作用疗效优异,可明显改善肝组织纤维化发生,HBV DNA转阴以及ALT恢复正常。干扰素则抑制病毒复制;激活T辅助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大幅度提高免疫应答;使HBeAg转阴/血清转换到HBsAg血清转换,甚至消失,对患者肝脏组织修复,预防肝细胞癌变,延长自下而上质量和时间均有积极作用。
作者:赵伟;钟碧琼;王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将2014年1~12月收治的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关节功能操与太极拳相结合的运动疗法,比较两组入院时及入院后3个月患者总体疗效。结果观察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动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与护理。
作者:王晓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应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超前镇痛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拟行硬膜外麻醉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超前镇痛组(试验组)和术后镇痛组(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试验组于术前2d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术后使用帕瑞昔布钠40mg静脉推注 bid;对照组术前给予与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相似的空白贴剂,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及帕瑞昔布钠40mg静脉推注bid。记录每例患者术后12 h、24 h、48 h、72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追加盐酸曲马多及盐酸哌替啶用量和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术后48h患者满意度、术后72h患者的KS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KSS评分、术后追加盐酸曲马多及盐酸哌替啶用量无统计学差异(>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同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相比,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超前镇痛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少,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周丽华;李宗莉;刘黎莎;孙祥恩;谢宜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理评估单书写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活动小组,选定活动主题,对我科护理评估单书写现状进行调查,制定流程图,收集资料,分析护理评估单书写不正确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书写合格率52.4%,活动后合格率提高到91.7%。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理评估单书写合格率中效果显著。
作者:陈玖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生殖健康是人口、计划生育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新概念,主要包括生育调节、优生优育优教、妇幼保健和社会地位、性和性行为、与生殖活动有关的疾患等。其中生育调节是所有问题的中心,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和健康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
作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对温经汤加减联合针灸来观察该方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效果。方法将9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药物加针灸组、药物组、针灸组,每组各30例,药物加针灸组给予温经汤加减配合针刺穴位治疗,而药物组和针灸组分别只给予温经汤加减和针刺穴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统计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及疼痛持续时间。结果通过三组疗效的比较及2检验,药物加针灸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药物组和针灸组,前者的总有效率为93.3%,与药物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7.954>20.05=3.84,<0.05);与针灸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2=9.316>20.05=3.84,<0.05)。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温经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较单纯用药或针灸效果较好。
作者:陈洋洋;杨小颀;时丹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The 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较高,但目前国内尚缺乏诊断PTS的金标准及相关研究成果,本文针对PTS的临床表现,初步筛选出较为实用的诊断标准,并提出了PTS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作者:黄珂;徐艳;王丽红;徐红梅;叶啟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本次分析中医护理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住院或就诊高血压患者共2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140例,实验组给予中医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护理后不良情绪情况好转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临床上首选中医护理的方法,此方法便捷、效果明显、价廉,且患者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刘晓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口腔不良修复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和治疗。方法选取自2011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镶复不良修复体的90例患者共涉及牙齿278颗,对其产生的危害,实施的治疗及二次修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口腔不良修复体因违反修复原则、设计不合理、制作工艺技术不规范、所用材料不合格导致基牙疼痛、基牙松动、牙龈出血和口腔异味等,去除不良修复体后经合理的治疗再进行二次修复,效果显著。结论口腔不良修复体不符合口腔的生物学要求,常导致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和痛苦,通过治疗和二次修复可以很大程度的缓解患者的痛苦,使患者得到满意的修复效果。
作者:刘如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获益后采用黄芪口服液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8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仅接受定期随访观察,实验组采用参一胶囊维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各免疫功能检测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KPS评分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晚期NSCLC患者在放化疗后采用黄芪口服液维持治疗,可显著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刘一诚;戴彭辰;何成诗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为预防疾病,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摸清该纺织厂生产场所健康有害因素状况,为企业进行健康有害因素控制和管理提供依据,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我们对该纺织厂工作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现状进行了调查、监测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作者:徐长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联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延续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60例,观察组采用社区医院联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健康教育6月后统计分析结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联动式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糖尿病延续护理中疗效确切。
作者:郑达懿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评价西帕依固龈液防治牙龈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确诊为牙龈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给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泰含漱液治疗,两组在使用药物30min内均不再使用清水漱口、饮水及进食,10d后复查并记录龈沟出血(SBI)、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龈沟出血、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的效果比对照组效果显著(<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有效率为82.00%,两组比较差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中均无不良反应。结论西帕依固龈液防治龈沟出血现象效果显著,降低龈沟出血指数,预防牙龈炎及促进牙龈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姜彤;王凯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在无痛胃镜和肠镜连续检查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以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患者,120例患者都为2015年1月~12月间收治,以检查时间的区别作为标准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干预组以及对照组分别为60例,分别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以及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相关质量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同时其胃肠准备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检查后自我感觉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数据经检验<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于进行无痛胃镜以及肠镜连续检查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并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江雪琴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