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绿
目的:研究观察黛力新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20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3例,对照组102例。对照组: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黛力新+艾司唑仑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9%和83.33%,<0.05,有统计学差异;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AIS评分均有所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AIS评分降低更明显,<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用药期间,患者出现头痛、口干、恶心、嗜睡等不良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88%和16.67%,<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黛力新治疗原发性失眠取得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巧敏;于占备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3年内收治的结肠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是对结肠癌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若患者证型和身体状况允许,可以对其实施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治疗。
作者:杨诗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脑卒中致脑心综合症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126例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致脑心综合症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病变部位与性质、心电图、心肌酶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脑出血并发CCS的发病率(51.0%)明显高于脑梗死(19.5%),且好发于基底节及丘脑,心电图检查结果发生变化,包括14例(41.2%)Q-T期延长,30例(88.2%)心律失常,21例(61.8%)ECG缺血性变化,同时,心肌酶谱在脑卒中后48小时内异常升高。结论急性脑卒中可诱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危害心脏,随着病情的加重体内心肌酶增多,且ECG缺血性改变越严重。
作者:罗章坤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本文就糖尿病肾病的血液透析中采用整体护理与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10月入院治疗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存活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通过采用不同护理方法,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整体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护理中效果明显,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出院后存活率也有所改善,能够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关雪莹;邱婷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本文就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86例,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鸦胆子油乳,其后对比两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晚期消化道肿瘤治疗中应用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国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以往我们对支部工作的考核存在一些问题:目标不明确、标准不系统、内容不全面、方法不科学,这往往导致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不足。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把积分制管理引入对支部的考核工作中,使支部工作在客观的数据面前变得清晰可见。在考核体系的设计中,我们将支部工作分为三个层级:支部书记、党小组长、党员个人,建立了客观、有效的三级指标和评价体系,采取一年一考、一年一评、一年一奖的形式对支部工作进行综合考评,在支部书记的群体内形成了一个比、学、赶、帮、超的自激励机制。
作者:张林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因其临床病理复杂多变,发病急、发展快,大部分患者会诱发序惯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其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为常见。我科室从2014年1月~2016年1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30例,对患者实施了对症治疗与优质护理,疗效显著。
作者:黄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程度的相关因素及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因宫腔粘连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的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术前宫腔操作次数及月经异常情况与宫腔粘连的程度关系密切(<0.05),宫腔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2%,且其疗效与宫腔粘连的程度有关(<0.05)。结论宫腔粘连程度与宫腔操作次数及月经异常情况相关,并与宫腔镜手术的疗效有关。
作者:杜艳芳;孙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抗精子抗体(anti-sperm antibody,AsAb)产生与女性不孕不育的关系以及女性AsAb的产生与临床疾病关联性。方法用ELISA法测定研究对象AsAb,分析女性不孕不育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AsAb阳性率的差别;并进一步对女性不育不孕患者病史进行分析,初步探讨AsAb阳性形成的可能病因。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女性不育不孕患者血清AsAb-IgG、IgM和IgA阳性率增高(<0.05);女性不育不孕组中,不良流产史和宫颈炎患者AsAb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05),而盆腔炎和HPV感染患者阳性率与健康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AsAb产生与女性不育不孕有相关性,而不良流产史和宫颈炎可能是导致女性体内产生AsAb的可能诱因之一。
作者:周后钢;关怡婷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产房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及相关预防措施,从而提高助产安全质量,减少医患纠纷,保障母婴。方法采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产房接受分娩的410例产妇,对这410例产妇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生产房护理安全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法律意识淡薄及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部分助产士服务态度不端正及专业能力欠缺、产妇心理因素。通过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包括,加强法律意识、专业知识后,产房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在产房护理工作中,针对高度重视护理安全隐患,根据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能有效地降低产房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增进医患之间的情谊,减少医患纠纷,为母婴的健康提供保障。
作者:凯丽比努尔·木合塔尔;韦尼拉·尤力瓦斯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本文本文就中医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腹泻患者90例,分为参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其后对比两组慢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参照组,<0.05。结论在慢性腹泻治疗中应用中医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铁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产褥感染患者在健康教育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褥感染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临床护理路径)各45例。比较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估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患者护理满意43例(95.6%),高于对照组的37例(82.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产褥感染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健康教育掌握情况,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艾洪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时使用宫腔填塞纱条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共57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26例对照组和31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通过环形间断缝合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宫腔填塞纱条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均<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结论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宫腔填塞纱条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出血量,缩短患者的出血时间和康复时间,而且操作简便,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龙春枝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综述了国内外社区老年护理的发展现状,并在总结国外社区老年护理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推动我国社区老年护理发展的对策,旨在为更好地开展我国社区老年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刘一弦;蒋运兰;刘婉琳;唐以薰;刘芸峰;李颖馨;易银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管理对住院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升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12月在四川省仁寿县中鑫医院住院治疗的住院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健康教育管理和常规护理,在干预前、后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前健康教育管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患者在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个维度上得分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0.05)。健康教育管理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而常规护理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之间未见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健康教育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教育管理措施值得推广。
作者:向英;刘俊秀;廖静;豆丽;谭琼瑛;王艳英;王群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每年均有上升趋势。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学检查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诊断作用越发重要,然而,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临床的应用中各有优势,本文拟就原发性肝细胞癌的CT、MRI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作者:陈素静;夏兆云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究疼痛评估及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胃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外科护理,干预组采用疼痛专项干预护理,比较两种护理结局。结果干预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结论给予胃肠手术患者专项疼痛干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情况,降低术后疼痛情况,值得临床护理借鉴使用。
作者:王明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探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上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12月来我院接受诊治的冠心病患者54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心电图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情况。结果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同时动态心电图检查,54例患者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以及短阵室上速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也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上效果更佳。
作者:汪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评估肝素锂抗凝血浆和分离胶促凝血清对常规生化项目测定结果的影响,探讨以此方法缩短正流转时间(TAT)的可行性。方法用含肝素锂的真空采血管和含促凝剂的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分别采集37份静脉血液,测定18项常规生化项目,并与不含添加剂的普通红管血清进行比较。结果与普通红管比较,肝素锂抗凝血浆除Cre、UA、CKMB等3项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外,其余15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分离胶促凝血清TP、ALB、ALP、Che、Urea、Cre、CK、Ca、GLU等9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外,其余9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肝素锂抗凝血浆、分离胶促凝血清对常规生化项目的测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若为了缩短正流转时间(TAT)而选择血浆,应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关血清血浆的换算体系,或者建立相应的血浆正常参考区间;若选择分离胶/促凝剂,在投入应用前,应进行全面评估,选用质量过关的产品。
作者:黄立伟;杨建彬;何丹枫;覃迎春;马凌波;滕顺文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通过测定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用力呼气中期平均流速等肺功能指标,探讨其在COPD诊断及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主要是对我院2013~2015年COPD缓解期的100例患者行基础肺功能检查和支气管舒张实验,比较第一秒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中期平均流速(FEF 25%~FEF 75%)、50%及75%肺活量位的用力呼气流速(V50、V25)等指标的阳性率。从而了解小气道功能指标在COPD诊断及评估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比较除(CC/TLC)和Viso-V无变化外,其余各项均呈有意义改变(<0.05,<0.01)。结论小气道病变是COPD患者阻力增加的主要因素,小气道功能指标对COPD诊断及评估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及早期的诊断价值。
作者:夏光琴;常琦;路雪梅;刘贵芝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