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对比

敬谭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 阿莫西林三联疗法, 消化性溃疡
摘要:目的:探究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在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9月~2015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和B组,A组50例患者,B组53例患者,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A组的治疗有效性为64%,B组的治疗有效性为86.7%,B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A组不良反应率为12%,B组不良反应率为86.7%,B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其不良反应少,能在短时间内缓解病情,患者满意度比较高,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干预对孕妇剖宫产手术期心理障碍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行剖宫产的孕妇围手术期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8例行剖宫产的孕妇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刮宫产手术一般护理。干预组则在术前术后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所有患者术前术后情绪变化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程度评定,同时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前焦虑和恐惧感改善,但干预组抑郁、焦虑、恐惧和改善明显增大(<0.01),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除拔管时间及切口愈合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排尿时间和哺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加强对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兰;陈瑞芳;蔡芸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200例行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健康知晓率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于优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及减少差错发生,医护人员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集与对照组相比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健康知晓率都高于对照组(<0.05),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提高(<0.05),纠纷和差错减少(<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少,其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结核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认知能力,优化了护理流程,护理工作基本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管理目标,以求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

    作者:李艳琼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对于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实验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以及切口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肠道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以及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患者,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感染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其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下床活动时间快,能提高患者身体康复速度,帮助患者尽早出院,效果显著。

    作者:华吉卓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甲状腺疾病局部免疫调节治疗的操作及护理

    目的:甲状腺疾病局部免疫调节治疗的操作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2~2015年于我院就诊的108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甲状腺局部免疫调节治疗,以患者的不同情况为依据,采取不同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于甲状腺局部进行穿刺注射,观察统计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经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大小、自觉症状以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变化情况相较于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甲状腺疾病局部免疫调节治疗及护理在患者甲状腺功能、大小、相关自身抗体以及患者自觉症状等方面的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李娟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树突状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作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免疫系统失衡为特征多系统的自身免疫病,免疫调节失衡是SLE发病的中心环节,在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发挥了重要的作用,SLE患者外周血DC数量和功能都有异常,DC免疫功能紊乱将直接影响T、B淋巴细胞活化,进而产生针对自身抗原的抗体,目前普遍认为树突状细胞是自身免疫病的罪魁祸首,因此对DC免疫功能的调节和干预是研究SLE的发生发展的关键。

    作者:弓莉;孟卫东;王元占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扩张型心脏病并心力衰竭中的运用探究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扩张型心脏病并心力衰竭中运用效果。方法从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扩张型心脏病并心力衰竭患者中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30例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将另外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1年内再住院率、病死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少,<0.05。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0.05。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0.05。结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少患者住院天数,提高治疗效果,可在扩张型心脏病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中推广运用。

    作者:张红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对肺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125玉粒子的植入治疗肺癌的临床价值,观察肺癌患者的表现,研究技术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将48例经细胞学确诊为肺癌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为125玉粒子的治疗组,共24例,采用CT引导植入治疗肺癌。B组为对照组,共24例,采用药物灌注化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3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6.63%,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25玉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效果。随着介入放射学在肺癌诊疗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介入治疗技术的改进和肺癌研究的深入,介入治疗逐渐成为肺癌尤其中晚期主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李亮;马晓强;刘奎伟;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控制论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控制论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收治于我院的血液透析患者82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常规组患者41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41例给予控制论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2.68%(38/41),常规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0.73%(29/41),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2/41),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63%(6/41)。研究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注重控制论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从而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药物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就诊的68例老年痴呆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自34例。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口服西药吡拉西坦片实施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需要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配上中药补肾益智汤实施治疗,并对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显效、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74.1%;观察组老年痴呆患者中有效显效32例,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诱发老年痴呆症一系列主客观因素中,基因突变、胆碱能缺失是其核心因素。在治疗老年痴呆病方面,中西药物结合治疗方法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腹膜透析患者脂联素、瘦素和脂代谢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明确相关代谢异常导致的脂肪因子水平异常可能会对患者脂代谢状态产生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向心性肥胖,终在腹膜透析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方法入选长期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30例、新收治的CKD5期未透析患者30例及健康对照人群30例。分别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计算体重指数(BMI);测定其空腹血糖、空腹血脂(TC、TG、)、肝肾功能等;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人脂联素及抵抗素水平。探讨这些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0.0001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PD组,CKD5期未透析组腰围、Cr、BUN、TG均高于健康对照组(<0.0001)PD组腰围,TG高于CKD5期未透析组(<0.0001)。余临床数据无明显差异。PD组FBG高于正常对照组(<0.0001),CKD5期组FBG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以BMI为标准,PD组中肥胖患者所占比例为27%,以腰围标准,PD组中腹型肥胖患者所占比例为16%。以TG及FBG为标准PD患者中存在糖脂代谢紊乱的比例占71.3%。PD组患者腹围与脂联素,抵抗素成负相关。(r=-0.94438,-0.95912,<0.0001)CRF组患者腹围与脂联素成负相关(r=-0.96412,<0.0001)。结论①PD患者较CKD5期患者及正常人群存在明显的向心性肥胖和糖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其发生原因为多种脂肪因子及机体内分泌调节的结果。②无论是CKD5期患者还是PD组患者,CRF患者腰围与其血清脂联素水平成负相关,患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预估患者腰围增大及向心性肥胖的一项指标。

    作者:夏灵伟;夏天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贝那普利及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糖尿病肾病(DN)在糖尿病并发症中其严重性仅次于心、脑血管病,近年来国内有多篇文献报道贝那普利及前列地尔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国内近年来贝那普利及前列地尔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运用上做了概括,以期对医生与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周源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骨创伤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及护理观察

    目的:探究骨创伤患者术后进行康复功能锻炼与相关护理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200例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康复组,接受完手术以后,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康复组患者实施康复功能锻炼以及专科护理。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优良率。结果康复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0%,对照组为53%,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骨创伤术后患者进行康复功能训练与相关护理,可以在大程度上提升关节功能。

    作者:马庆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先天性肝囊肿行腹腔镜开窗引流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开窗引流治疗先天性肝囊肿的临床应用。方法总结2011年12月~2014年12月行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体会。结果3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0~80 min,平均50 min。术后平均住院4.5 d,1例患者术后出现胆瘘,术后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1个月后愈合,其他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肝囊肿易于被患者接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且安全可行。

    作者:陈思瑞;彭永海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静脉留置针在肿瘤化疗患者安全应用探讨

    针对需要进行反复长期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可以保护静脉,减少静脉硬化的发生,降低化疗药物外渗的几率,从而提高外周静脉在化疗中的使用率,消除患者的顾虑,使患者顺利完成各个周期的化疗,同时降低护理人员穿刺难度,减轻工作压力。通过临床观察以及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综述静脉留置针在肿瘤化疗患者安全应用,避免因使用不当而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以及不必要的纠纷。

    作者:黄超;刘代强;罗丹;刘天衡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心血管反应及术后恢复情况影响剖析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心血管反应及术后恢复情况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择期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研究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及术中均给予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输注等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在围手术期各时间点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停药至睁眼时间、拔出喉罩时间以及拔管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HR在麻醉诱导前(T1)~拔出喉罩后1min(T6)时刻与给药前(T0)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患者HR在T1时刻较T0时刻明显升高,且在T1~T6时刻均明显高于研究组(<0.05)。研究组患者MAP在置入喉罩前(T2)、置入喉罩后1min(T3)时刻较T0时刻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在手术开始时(T4)时刻后对照组MAP突然下降,且下降幅度明显大于研究组(<0.05)。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间、停药至睁眼时间及拔出喉罩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0.05);研究组患者拔管时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37.5%,(<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DEX)辅助麻醉,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苏醒时间。

    作者:倪立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锁定钢板与外固定支架结合锁定钢板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及外固定支架结合锁定钢板治疗AO分型中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8月~2010年10月对49例C3型桡骨远端骨折分别采取锁定钢板(A组)及外固定支架结合锁定钢板固定(B组),根据骨缺损情况适当植骨。分别采用VAS评分、改良Gartland和Werley(GW)评分和Batra放射学评分比较两组效果差异。结果随访时间8~26月,平均12.3月。骨折愈合时间3~6月,平均4.2月。A组24例,GW评分:优16例、良4例、可4例;Batra放射学评分:优14例、良8例、可2例。 B组25例:GW评分:优22例、良3例;Batra放射学评分:优23例、良2例。结论对C3桡骨远端骨折,两种方法均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相对于单纯锁定钢板固定,外固定支架结合锁定钢板能取得更高的解剖复位率及临床优良率。

    作者:蒋允昌;冯虎;袁峰;郭开今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究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在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9月~2015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和B组,A组50例患者,B组53例患者,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A组的治疗有效性为64%,B组的治疗有效性为86.7%,B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A组不良反应率为12%,B组不良反应率为86.7%,B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其不良反应少,能在短时间内缓解病情,患者满意度比较高,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敬谭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3种真空采血管对部分生化项目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

    目的:评估肝素锂抗凝血浆和分离胶促凝血清对常规生化项目测定结果的影响,探讨以此方法缩短正流转时间(TAT)的可行性。方法用含肝素锂的真空采血管和含促凝剂的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分别采集37份静脉血液,测定18项常规生化项目,并与不含添加剂的普通红管血清进行比较。结果与普通红管比较,肝素锂抗凝血浆除Cre、UA、CKMB等3项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外,其余15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分离胶促凝血清TP、ALB、ALP、Che、Urea、Cre、CK、Ca、GLU等9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外,其余9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肝素锂抗凝血浆、分离胶促凝血清对常规生化项目的测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若为了缩短正流转时间(TAT)而选择血浆,应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关血清血浆的换算体系,或者建立相应的血浆正常参考区间;若选择分离胶/促凝剂,在投入应用前,应进行全面评估,选用质量过关的产品。

    作者:黄立伟;杨建彬;何丹枫;覃迎春;马凌波;滕顺文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钟祥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为了解钟祥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不同供水方式之间的差异以及季节变化对水质的影响情况。方法通过对2012~2015年本市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枯水期和丰水期水样进行监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年共检测小型集中式供水水样258份,合格率为70.9%(183/258),分散式供水水样42份,合格率为28.6%(12/42),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2=28.49,<0.01);枯水期与丰水期水样微生物指标和浊度有统计学差异(<0.05),枯水期优于丰水期;小型集中式供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农村生活饮用水不合格指标主要是微生物指标,集中式供水明显优于分散式供水,应加大自来水的普及率;枯水期水样优于丰水期,应加强对丰水期水样的监测。

    作者:孔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手术的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讨论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手术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35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疾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经过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后,对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获得显效的患者为18例(51.43%),获得显效的患者为14例(40.00%),临床总有效率为91.43%;而获得无效的患者为3例(8.57%)。结论对于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手术患者来说,有针对性给予临床护理具备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提升临床疗效,促进疾病康复,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毛慧敏;方家香;胡庭香;廖新艺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