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春丽;沈亮;杨柳
目的 分析骨科手术患者手术切口院内细菌感染菌群分布及抗菌药耐药特征,为今后合理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7月-2013年12月至我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分析菌群分布的构成比及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结果 本次148名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得到病原菌99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62株(占36.35%),革兰阳性菌634株(占63.65%),真菌4株(占0.40%).革兰阴性菌中,所占比例大的为铜绿假单胞菌137株(占13.76%),革兰阳性菌中所占比例大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89株(占29.02%).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高的抗菌药为庆大霉素(56.7%)、派拉西林他唑巴坦(54.6%)及头孢噻肟(50.6%);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的几种抗菌药分别为头孢噻肟(71.4%)、头孢曲松(66.1%)、派拉西林他唑巴坦(63.1%);大肠埃希菌耐药严重的几种药物为庆大霉素(66.1%)、派拉西林他唑巴坦(62.9%)及头孢哌酮舒巴坦(62.1%).常见的革兰阳性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高的几种药物为青霉素G (100.0%)、红霉素(82.7%)、庆大霉素(81.0%);表皮葡萄球菌中耐药率高的几种抗菌药为青霉素G(97.4%)、克林霉素(89.1%)及红霉素(85.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率较高的抗菌药为青霉素G(98.1%)、红霉素(87.2%)、克林霉素(78.1%).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我院骨科手术患者切口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院内感染致病菌耐药情况严重,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是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
作者:李晓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奥马哈系统对housebound老年人健康行为领域的干预效果,为有效干预老年housebound状态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7-10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唐山市363个社区中随机抽取1个社区,对该社区804名老年人进行housebound状况调查,其中housebound老年人108例,将108例housebound老年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4人.干预组按照奥马哈系统干预从健康教育、治疗规程、个案管理、监督四个方面进行每周1~2次,为期6个月的干预.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干预0、6个月时分别应用奥马哈评价表进行健康行为领域的评价.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行为领域的各项目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除了睡眠/休息外,营养、身体活动、自我照顾、健康照顾的督导、药物治疗方案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经过6个月干预后除了睡眠/休息外,其余各项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健康领域中的身体活动得分有所提高(P<0.05),其余各项均有所下降.但就身体活动而言,干预组提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奥马哈系统干预可以提高housebound老年人群的营养、身体活动、自我照顾、健康照顾的督导和药物治疗方案项目的评分.但要想帮助housebound老年人建立健康的行为模式还需更长时间的跟踪干预.
作者:宋玉钰;景丽伟;邢凤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出(非重复)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NEW ATB微生物鉴定系统及纸片扩散法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 分离出的174株鲍曼不动杆菌,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科室分布以ICU、呼吸科为主;药敏试验显示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外,对其余1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超过50%,而且多重耐药较为严重.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姚庆完;何友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鄂东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年龄分布、增长趋势等流行学规律.方法 统计2010-2013年8 297例检测人份的年龄、性别资料,记录其检测结果并通过统计学分析规律.结果 8297例资料中总阳性率56.40%,男女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4.624); 2010年阳性率50.23%,2011年阳性率50.61%,2012年阳性率63.02%和2013年阳性率59.18%; 20~ 30岁、30~40岁、40~ 50岁三年龄段阳性例数持续上升,在四年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276~55.609);男性四年阳阴性比率持续升高,20 ~ 30岁男性四年阳阴性比率持续升高;30~40岁阳性例数2013年较2012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鄂东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总检测例数、总阳性例数及总的检测阳性阴性比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节假日阳性率比平时高.
作者:汪洪;巴玲丽;舒南北;吴有才;王涤宇;章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淮安市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发生的特点及原因,为制定控制与降低农药中毒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系统收集2007-2013年淮安市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报告卡数据,导入Excel,建立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数据库,进行筛选汇总统计,并利用SPSS 17.0对不同中毒类型、不同性别、不同年份、不同季度的病死率有无差异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2007-2013年淮安市共报告农药中毒2219例,死亡142例,病死率为6.40%;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以女性为主,平均年龄为41.90岁,以20 ~ 60岁青壮年为主,占70.30%;7-9月份为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高发季节,占33.52%;杀虫剂是引起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主要原因,占68.86%.结论 淮安市农药中毒情况较严重,相关部门应大力加强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大力宣传和培训农药安全使用知识,加强农药中毒的抢救措施,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
作者:王颖华;陈晓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含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PLA)缓释微球的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壳聚糖(Chitosan,CS)/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 hydroxyapatite,n-HA)支架复合部分自体松质骨修复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取成年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4组,制备右侧中段桡骨1.5cm的骨缺损模型.A组:含rhBMP-2/PLA缓释微球的SF/CS/n-HA整合支架复合部分自体松质骨,B组:含rhBMP-2的SF/CS/n-HA支架复合部分自体松质骨,C组:单纯自体松质骨,D组:单纯SF/CS/n-HA支架.术后4、8、12周摄X片、并参照Lane-Sandhu骨缺损修复组织X线评分标准,组织学、并参照Lane-Sandhu组织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骨密度检测评估各组骨缺损修复效果.结果 术后4、8、12周X片和组织学检查的结果显示,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于其他各组(P<0.05).术后12周骨密度结果示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含rhBMP-2/PLA缓释微球的SF/CS/n-HA整合支架复合部分自体松质骨与自体松质骨修复兔桡骨缺损的疗效一致,说明可以大大减少自体松质骨的使用,有望成为一种新型、优良的复合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作者:马立坤;邓江;叶鹏;佘荣峰;黄文良;吕雪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脱蛋白对异种骨中骨形成蛋白的影响.方法 取猪骨制成骨块脱脂后,用双氧水和胰蛋白酶脱蛋白,免疫组化检测骨中骨形成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双氧水脱蛋白后,骨中的骨形成蛋白表达较低,而胰蛋白酶脱蛋白后骨形成蛋白表达与新鲜骨类似.结论 使用酶法脱蛋白既能有效的去除骨中具有抗原性的胶原蛋白成分,又能保留骨中的骨诱导活性物质.
作者:田家亮;孙立;李建扬;王远政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南昌市家庭内禽类养殖人员及养殖环境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状况.方法 应用one-step RT PCR监测环境标本中H5N1禽流感病毒,应用单扩溶血试验和马血球血凝抑制试验监测人血清样品中H5N1禽流感病毒抗体.应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共采集640份环境标本,阳性率1.4%.仅2009年在禽类污染的污水中检出9份H5N1禽流感病毒阳性样本,其他年份环境标本中无阳性样本检出;共检出血清H5N1禽流感抗体阳性标本共5份,占监测人群的1%,家禽散养户2例,家禽规模养殖场2例,家禽屠宰加工厂1例,分别占相关人群的0.80%、0.69%和1.72%.其中2009年4份,2011年1份.结论 禽类职业暴露人群中存在H5N1禽流感病毒的隐性感染者,提示禽类职业人群在工作中应加强个人防护工作,同时应限制家庭内禽类散养.
作者:胡茂红;吴景文;刘仰青;孔令岩;傅伟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南京市饮用水中主要三卤甲烷的含量,初步探讨三卤甲烷含量与pH值、耗氧量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2009-2013年南京市24家集中式供水单位的548份出厂水和末梢水的三卤甲烷、pH值、耗氧量的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饮用水中三卤甲烷含量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末梢水中三氯甲烷含量高于出厂水;除三溴甲烷外,其余组份具有第三季度高、液氯消毒的饮用水中高于复合二氧化氯消毒的饮用水、与pH值和耗氧量呈线性关系的特点.结论 重视水源保护,强化常规工艺,减少前体物的同时还应重视溴离子的去除效果.优化消毒方法,严格控制管网水中消毒剂余量.
作者:张景山;葛明;李峻;陈春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开展家犬驱虫前后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情况调查,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分布状况,评价家犬驱虫工作实施效果,为进一步做好家犬驱虫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1年起,兵团在各包虫病流行师采用吡喹酮片开展家犬驱虫工作,每月定期驱虫一次,要求家犬登记驱虫率达85%以上.在开展家犬驱虫工作前后,每年对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使用珠海海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犬细粒棘球绦虫抗原检测试剂盒对犬粪进行检测.结果 2011-2013年,兵团调查家犬分别为12517、10495和8481只,阳性犬分别为848、102和41只,平均感染率分别为6.77%、0.97%和0.48%.结论 兵团通过开展“犬犬投药,月月驱虫”工作,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明显下降,但仍处于一定感染水平,需继续加强驱虫工作力度,降低包虫病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作者:韩菲;王炳全;李凡卡;宋金燕;米莎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2013年江西省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运转情况.方法 对2013年江西省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各项监测运转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江西省麻疹实验室网络于2013年新建立了麻疹/风疹疑似病例病原学核酸快速诊断网络,含1个省级和11个市级麻疹/风疹核酸检测实验室.2013年全省共检测2124份血清标本,其中麻疹和风疹IgM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53%和2.07%;对1197份咽拭子标本进行麻疹和风疹荧光RT-PCR检测,其中麻疹核酸检测阳性55份,风疹核酸检测阳性11份,共分离到麻疹毒株16株,均为H1a基因型,风疹毒株4株,均为1E基因型.省级实验室通过WHO的血清盲样考核,血清标本再证实复核率为100%;市级实验室满分通过省级血清盲样考核,麻疹和风疹病毒IgM抗体血清标本再证实复核率分别为94.12%和60.98%.结论 江西省2013年麻疹/风疹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实验室网络运转良好,新建立麻疹/风疹病原学RT-PCR快速诊断实验室网络,在麻疹消除关键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龚甜;熊英;张艳妮;刘师文;徐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2008-2012年江西省分离的B型流感病毒株HA1基因变异特征.方法 采集监测医院和疑似流感疫情的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对分离到的B型流感病毒进行核酸的提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病毒基因后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用DNAStar5.0、Mage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推导出氨基酸序列,进行基因特性分析.结果 10株Yamagata系B型毒株HA1基因之间的同源性为97.5%~100.0%,14株Victoria系B型毒株HA1基因之间的同源性为97.0%~ 99.9%.我省2008年分离的Yamagata系流感病毒与疫苗株间有5~7个变异,2009-2011年分离的Victoria系流感病毒与疫苗株间有5~7个变异,2012年分离的Yamagata系流感病毒与疫苗株间有1~4个变异,其中多只有1个变异位于抗原决定簇.结论 2008-2012年江西省B型流感HA1基因未发生明显变异,WHO推荐的B型流感疫苗株对我省流行的B型流感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健雄;周珺;施勇;龚甜;肖芳;刘师文;徐刚;张艳妮;刘晓庆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布鲁菌病(简称布病)传播特征,探讨预防布病的有效措施.方法 结合兴安盟布病的特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了周期动力学传播模型.结果 利用人间报告病例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获得人间布病的发病率及羊群布病的阳性率.结论 将出生高峰期和免疫高峰期控制在4月份,检测高峰期控制在3月份时,兴安盟3年内可以变为控制区.
作者:邓明明;靳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用不同剂量的141株鼠疫菌对实验豚鼠鼠蹊部皮下接种后引起的病理特征变化,并进行其组织形态学观察.方法 采用141株鼠疫菌分25个(低剂量组)、100个(中剂量组)、5000个(高剂量组)三个剂量组接种成体实验豚鼠鼠蹊部皮下,接种后,有病死的立即取材、未病死的14d分别处死实验豚鼠取材.取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及心脏等实质性脏器固定灭菌做病理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同时对所取的脏器材料做鼠疫细菌学培养和鼠疫噬菌体裂解实验,以确定各脏器是否含菌,豚鼠是否是特异性死亡.结果 接种不同剂量141株强毒鼠疫菌的实验豚鼠的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心脏均分离出鼠疫菌;其组织巨检均有显著的病理变化,镜检除心脏外均有明显的病理变化,且呈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脂肪变性及组织坏死表现.结论 141株鼠疫菌的不同剂量组均引起实验豚鼠急性炎症反应,豚鼠肝、脾、肺、肾、心等实质性脏器的病理变化显著,并随接种剂量增大而出血及组织坏死逐渐严重.
作者:党占翠;杨永海;于守鸿;郑谊;于志敏;张爱萍;王梅;赵海龙;魏荣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离心涂片法、夹层杯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3种方法检测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对于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高度可疑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共50例(结脑组)和30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对照组)的脑脊液标本采用离心涂片法、夹层杯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进行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结脑组标本中,离心涂片法、夹层杯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阳性率分别为1.79% (1/56)、8.93% (5/56)和21.4% (12/56),对照组均未检测到结核菌,比较结脑组3种方法的阳性检测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养法阳性率高,但其检测时间长,不利于对结脑进行及时诊断,夹层杯法较离心涂片法阳性率高,有条件的医院可适当推广.
作者:高建超;柳晓金;齐海亮;谢兰品;陈颜强;冯建纯;郑立恒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一起以发热、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因,查找传染源.方法 开展病例个案调查和现场勘察,并采集病例、食堂厨师粪便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从病例粪便和厨师肛拭子样本中均检出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血清型为O136∶K78),且其PFGE带型一样,菌株间呈高度同源.结论 这是一起由侵袭性大肠埃希菌感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建议规范和落实学校餐饮卫生监管,注意食品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做好从事食品加工和餐饮服务行业人员的健康体检,无症状带菌者对人群的威胁应引起重视,防止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发生.
作者:杨梦;熊长辉;王鹏;徐晓倩;刘晓青;潘欢弘;袁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综合评价中国居民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的一级预防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检索收集国内2003-2012年发表的高血压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应用Lichtenstein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估,采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绘制森林图,计算危险因素合并OR值及其95%置信区间,通过绘制漏斗图和计算失安全系数Nfs控制偏倚.结果 纳入文献37篇,各危险因素合并OR值(95% CI)由高到低依次为:糖尿病史OR=2.76(2.24,3.39);超重OR =2.61 (2.19,3.11);高血压家族史OR =2.56 (2.35,2.79);高盐饮食OR=1.47(1.16,1.85);饮酒OR=1.15 (1.07,1.24);吸烟OR=1.14 (1.05,1.23).结论 糖尿病史、超重、高血压家族史、高盐饮食、饮酒、吸烟均为中国居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作者:蔡婷;黄晓玲;曾雁冰;方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浆亚油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以昆山市中医院为基础的1∶1病例对照研究,根据纳入标准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根据性别;年龄±2岁;收缩压±2mm Hg选择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人口统计学特征、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资料.按血浆亚油酸水平的四分位数将其分为4等分位,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血浆亚油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的血浆亚油酸水平低于对照组.以血浆亚油酸水平<228.77 μg/ml为参比组,在调整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因素后发现,亚油酸水平在228.77 ~ 283.59μg/ml时,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OR值为0.139 (95%CI:0.012~ 1.639),亚油酸水平在283.59~352.90 μg/ml时,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OR值为0.085(95%CI:0.007~ 0.973),亚油酸水平在≥352.90 μg/ml时,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OR值为0.021 (95%CI:0.001~0.407),且随着血浆亚油酸水平的升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逐步降低(趋势性检验P值为0.009).结论 高浓度的血浆亚油酸水平可以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作者:蔡晓琴;冯佩;胡健伟;彭浩;牛晓虎;沈恒山;张永红;佟伟军;许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高血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糖代谢情况,并探讨脂肪肝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0例高血压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测定空腹血糖,OGTT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肌酐等指标,并行肝脏的腹部超声检查,从而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647例)和单纯高血压组(1463例).结果 647例高血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糖调节异常的有218例,占33.38%,糖尿病有280例,占43.2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脂病史、肌酐、腰围、甘油三酯、HDL-C、2h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在高血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与单纯高血压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GTT2h血糖、高血脂病史、腰围、甘油三酯是高血压病患者发生脂肪肝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是1.10,5.81,1.03,1.16,P<0.05),HDL-C是其保护因素(OR值是0.51,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肥胖,糖、脂质代谢异常等密切相关,相应患者我们应高度关注,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
作者:王小洁;万沁;彭清;白雪;陈攀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成都市食品中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O157、志贺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国家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方法进行.结果 监测6大类(凉拌菜、熟肉制品、熟制米面制品、蛋糕、珍珠奶茶类饮料和皮蛋)食品共212份,检出食源性致病菌16株,总阳性率7.55%,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6大类食品中熟制米面制品污染严重,阳性率20.59%,其次是凉拌菜(10.53%)、熟肉制品(8.57%)及蛋糕(5.56%).珍珠奶茶类饮料和皮蛋中未检出致病菌.结论 成都市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是食源性疾病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应加强监管力度.
作者:苏春丽;沈亮;杨柳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