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有祥;解光峰;李静;李建明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IL-5、IL-18和TNF-α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某院2013年1月到2013年10月89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患儿(急性期组)3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恢复期患儿(恢复期组)55例,急性期组根据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分为CPIS评分>6分组14例与CPIS评分≤6分组20例.同时收集同期50名健康儿童血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中IL-5、IL-18和TNF-α水平.结果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血清中IL-5、IL-18和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患儿血清中IL-5、IL-18和TNF-α水平高于恢复期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急性期患儿中CPIS评分>6分组与CPIS评分≤6分组比较,血清中IL-5、IL-18和TNF-α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L-5、IL-18和TNF-α在肺炎支原体患儿中水平升高,且伴随着症状的加重水平上升,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李梅;陈正立;徐茜茹;司秀文;张丽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本文研究川菜营养配膳与点餐安卓软件的应用效果,为软件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对比传统菜单点餐和“川膳营养快点”点餐软件点餐后,消费者的食物及营养素的摄人量,了解软件的应用效果.结果 在软件提示下,消费者膳食总热量得到有效控制.各类食物摄入量和各种营养素摄入水平、三餐能量比和三大供能营养素能量比均更接近推荐值.结论 利用软件点餐,对消费者所点菜肴组合进行营养素的即时计算和实时显示,对消费者给予针对性的指导,能够帮助消费者点餐更加符合营养膳食要求.
作者:王鑫;林丹;梁爱华;邓红;贾洪锋;严利强;易宇文;王良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全面了解南京市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进展情况,为健全南京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及推进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文件资料、发放问卷等方式对全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开展调研.结果 目前协管工作中存在协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边缘化、经费分配机制不健全及协管工作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结论 应提高对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认识、加强卫生监督协管队伍建设、加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政策保障、完善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制度设计及加大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宣传力度.
作者:陆荣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云南省2010-2012年食物中毒的发病规律和特点,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云南省2010-2012年报告的食物中毒建立数据库,并按时间、场所、致病因素、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2年云南省共报告食源性疾病420起,均为食物中毒事件,发病7 209人,死亡137人;第二、三季度食物中毒的发病起数、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多,分别占78.33%、75.23%和71.54%;野生蕈中毒的发病起数和死亡人数多,分别占44.29%和49.64%,发病场所以家庭报告起数、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多,分别占总数的63.33%、39.23%和88.32%.学生食堂发生的食物中毒波及人数多,平均每起发病59人.结论 应加强农村家宴和学校食堂的卫生监管,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野生蕈和微生物食物中毒知识宣传教育.
作者:王晓雯;余思洋;刘志涛;李娟娟;万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对比观察加巴喷丁、皮质激素、神经阻滞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某院就诊的胸部或背部带状疱疹伴急性期神经痛病人共90例,分成3组,即观察A组(30例)、观察B组(30例)和观察C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甲钴胺等,观察A组加用加巴喷丁治疗,观察B组联合皮质激素治疗,观察C组联用肋间神经阻滞法治疗.根据VAS量表得分,对比研究各组治疗后1周、治疗后3周疼痛的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3组在治疗后1周与治疗后3周的VAS均比治疗前有明显的减少,且治疗后3周时比治疗后1周时也有较大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治疗后组间两两比较,治疗后1周与治疗后3周3组VA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后发现,观察A组与B组、观察A组与C组间治疗后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B组及观察C组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3周的得分低于观察A组,而观察B组与观察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周后,观察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 (25/30),虽低于其他2组的90.0% (27/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62,P>O.05).3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加巴喷丁组1例患者自述头晕,并有一过性轻度嗜睡,自行缓解.结论 加巴喷丁、皮质激素、神经阻滞法均能较为有效地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其中皮质激素、神经阻滞法较加巴喷丁改善患者神经痛的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李军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掌握河南省面粉及相关制品中重金属铅、镉污染水平.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抽取1/3的区(县)作为调查点进行采样;对样品中的铅、镉分别进行检测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64份样品中铅超标61份,超标率为4.47%,其中生干面制品铅的检测值水平较高;1374份样品中镉超标11份,超标率为0.80%,生干面制品镉的检测值水平较高;8种采样地点类型中,集贸市场、农贸市场所采集样品的铅检测值较高,农贸市场所采集样品的镉检测值为高;所有样品中同时检测到铅、镉超标的样品共计4份,占样品总数的0.29%.结论 研究结果说明河南省面粉及其制品中铅、镉的检测值水平及超标率均较低,铅、镉联合污染的比例也较低.
作者:李杉;付鹏钰;周昇昇;张书芳;叶冰;张榕杰;张二鹏;张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儿童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Varicella Attenuated Live Vaccine,VarV)初免后不同时间抗体变化规律及不同间隔两针法免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深圳市罗湖辖区2~7岁接种过1剂水痘减毒活疫苗儿童702名.结果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57%,3组间出现不良症状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27,P=0.204):接种第1剂(初免)后1年与3年和5年接种组抗体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7,P=0.004),初免后1年接种组抗体阳转率(x2=4.4,P=0.113)与其余2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接种第2剂(再次)免疫后3组抗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8,P<0.001);从抗体水平差值均数上看,初免后3年与5年接种组均比初免后1年抗体水平升高较大(P值分别为0.001和0.000),但初免后3年与5年接种组抗体水平升高差值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2);初免与再次免疫抗体水平中位数比较,初免后1年与3年和5年接种组抗体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而初免后3年和5年接种组抗体变化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接种第1剂水痘减毒活疫苗后抗体滴度随着时间增加而降低,两针法有助于提高儿童抗体水平,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杨洁;黄芳;林喜乐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佛山市孕妇唐氏综合症产前筛查服务利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4-7月对佛山市47家助产机构1 100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孕妇对唐氏综合症的知晓率为88.24%;唐氏综合症产前筛查的知晓率为88.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唐氏综合症产前筛查服务利用的因素有唐氏综合症产前筛查的认知、医生是否建议、唐氏综合症产前筛查时间回答是否正确、是否报销、职业等;影响唐氏综合症产前筛查服务利用意愿的因素有医生是否建议、文化程度、户籍等.结论 重视医生对孕妇的宣教,提高孕妇对唐氏综合症产前筛查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将产前筛查服务纳入医疗保障体系有利于提高唐氏综合症产前筛查服务的利用.
作者:梁颖;吴雪丽;罗伟东;郑寒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基于决策树方法,探寻一种简单、直观的医院内感染预后判断的模型.方法 对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某院住院部共734例医院内感染病人进行基本信息、营养指标及实验室数据等相关影响因素资料的收集.经单因素分析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18.0决策树CART算法,对筛选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决策树分析,归纳出模型的诊断规则,并采用10层交叉验证模型来识别正确率.结果 调查医院内感染相关影响因素共39个,经单因素分析提取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共18个,将其放入决策树模型,从中挑选出5个核心因素.10层交叉验证模型识别正确率为74.4%.结论 基于决策树的医院内感染预后影响因素模型能较好地分析良好结局和不良结局的内在特点,了解各影响因素的贡献大小、方向.根据这些影响因素的诊断特性,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进行早期预防,以降低不良结局的发生的可能性.
作者:郭丽娜;许欣筑;林淑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TG/HDL)变化对2型糖尿病发病的影响.方法 基线人群为石家庄市6个企事业单位职工,排除标准为糖尿病、冠心病、恶性肿瘤、肾衰及空腹血糖(FPG)≥5.6 mmol/L,进行连续5年随访,比较TG、HDL、TG/HDL不同变化下FPG变化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研究三者变化与FPG变化的关系.结果 在随访过程中TG、HDL、TG/HDL未控制组FPG变化高于三者保持正常或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与各组在基线正常随访过程中仍保持正常相比,FPG变化TG组边缘升高转为TG升高RR值2.642 (95% CI 1.572~ 4.379)、保持TG升高组RR值2.136 (95% CI1.455 ~ 3.135)、TG正常转为TG升高RR值1.969 (95% CI 1.572 ~ 4.379)、TG升高转为TG边缘升高RR值1.954(95% CI 1.084~3.522)、保持TG边缘升高RR值1.717 (95% CI 1.110~2.654)、TG正常转为TG边缘升高RR值1.64(95% CI 1.183 ~ 2.273)、TG边缘升高转为TG正常RR值1.495 (95% CI 1.032~2.167);HDL组RR值高为HDL正常转为HDL减低1.857 (95% CI 1.620 2.129);TG/HDL组RR值由高至低为比值仍保持升高组(RR值7.506,95%CI 1.431 ~ 4.388)、比值正常转为升高组(RR值2.453,95% CI 1.365~ 4.408).结论 TG、HDL及TG/HDL比值长期的变化与空腹血糖水平明显相关,血脂代谢异常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
作者:郝志华;吕超;李岩;陈春彦;王亚珍;刘玉静;齐春萍;宋光耀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的28株产ESBL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和对3种消毒剂的MICs与MBCs,分析其耐药性与消毒剂抗力的关系.方法 收集某医院临床分离出的产ESBL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进行药敏试验,并测定其对氯己定、苯扎溴铵、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的MICs和MBCs,并与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相比较.结果 28株试验菌呈现25种耐药谱,有21种抗生素出现耐药现象.分别有35.7%、89.3%、96.4%的菌株对氯己定、苯扎溴铵、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的MICs和MBCs均高于标准株.结论 临床分离的产ESBL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有较高耐药性,同时亦对苯扎溴铵和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呈现出MIC和MBC升高;各种来源菌株的耐药性与消毒剂抗性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张娟胜;王小龙;王国庆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丰台区不同健康人群的麻疹免疫水平,以制定相应疫苗免疫策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0个行政村/居共计220名健康人群调查人口学信息和免疫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 丰台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总阳性率和平均抗体浓度分别为86.8%和2 089.94 IU/L,不同年龄组间、不同免疫史人群、不同职业人群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和平均抗体浓度均有统计学差异,x2值分别为84.897,61.5,25.122,P<0.001;F值分别为22.308,42.1,4.576,P<0.001.结论 在提高常规免疫及时性的基础上,大年龄组人群麻疹疫苗接种应覆盖到本市户籍,尤其对育龄妇女、干部职员等一些重点人群加强宣教,开展强化免疫活动,以达到减少易感人群,控制麻疹疫情的目标.
作者:毛雯雯;王中战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2009-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炭疽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3年炭疽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炭疽发病呈现老疫区反复不断,多以散发为主,偶有暴发.东部地区发病高于西部地区,有向西部地区蔓延趋势.男性多于女性,分别占80.73%和19.24%.农、牧民为主要发病群体.发病主要集中在30~ 59岁人群.结论 2009-2013年内蒙古炭疽发病呈现老疫区反复不断,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年龄、性别、职业存在差异,主要分布在东部农牧区.畜牧部门和卫生部门应建立协作机制,加强防治工作,使危害降到低水平,防止疫区的扩大.
作者:海岩;跃华;王文瑞;郭卫东;初迪;宋健;卢爱桃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查明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原因.方法 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例血清进行登革热抗体快速检测和PCR核酸检测.结果 患者在柬埔寨务工回国后,出现登革热症状,血样检测登革热病毒核酸阳性、IgM抗体阳性;疫情发生后,诸暨市迅速启动《诸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预案》,患者经住院隔离治疗后1周痊愈出院;对患者居住地开展以灭蚊为主的群众性爱国卫生活动,10月24日蚊幼指数监测结果BI(布雷图指数)为2,属于安全范围;全市各医疗单位加强对发热病例的检测,在1个长潜伏期内无二代病例发生,疫情得到控制.结论 此起疫情为输入性登革热疫情,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登革热防治知识的培训,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加强外环境整治及蚊媒的监测,防止输入性疫情的扩散.
作者:赵中飞;何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2004-2013年保山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消除麻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麻疹网络监测系统数据以及整理历年档案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2014年,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我市1 948名人群进行个案调查和采集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抗体.结果 2004-2013年,保山市麻疹病例共403例,麻疹平均发病率为1.70/10万,保山市麻疹病例主要集中在7岁以下儿童以及20岁以上农民人群,全市麻疹抗体阳性(≥250)率为94.82%,麻疹抗体保护(≥800)率为70.12%.8~17月龄阳性率为88.05%、18~ 23月龄阳性率为97.39%、2~3岁阳性率为95.96%、4~5岁阳性率为94.51%、6~9岁阳性率为97.12%、10~13岁阳性率为96.76%、14~ 17岁阳性率为96.53%,≥18岁阳性率为91.80%,各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317,P<0.01).结论 保山市麻疹疫情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小年龄段儿童以及20岁以上农民人群是高危人群.需重点强化小年龄段儿童以及20岁以上农民人群的麻疹防控措施,防止麻疹疫情发生.
作者:杨明强;王黎明;赵丽娟;郑维斌;段凌翠;林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P33ING1b、FXYD3、PINCH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33ING1b、FXYD3、PINCH在30例正常胃黏膜及73例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相关性.结果 P33ING1b蛋白的阳性表达与PINCH蛋白的阳性表达之间趋于存在正相关关系(r=0.279,P=0.007);胃腺癌中FXYD3蛋白的阳性表达与P33ING1b蛋白的阳性表达之间并无相关性(r=0.131,P=0.257).结论 P33ING1b蛋白在胃腺癌细胞胞质中的表达,可能更方便通过细胞内、外的信息传递而与间质中表达的PINCH蛋白相互作用,共同参与肿瘤的发生.
作者:杨艳红;朱振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分析某小学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引起暴发的原因,探索预防控制风疹暴发疫情的对策.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青岛市某小学风疹暴发疫情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10月29日-11月28日,共发生风疹病例10例,罹患率为0.29%.发病学生中仅2名学生接种过1剂次麻腮风疫苗,其余学生含风疹成分疫苗接种史空白.结论 加强医疗机构和学校传染病报告,提高诊断水平,做好含风疹成分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风疹暴发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峰;李晓帆;林鹏;肖婷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我国部分省市手足口病EV71 VP1基因特征.方法 对从NCBI上获得我国部分省市和本实验室来源的VP1基因序列99株进行分析,采用MEGA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计算相同或不同基因型及基因亚型毒株的核苷酸与氨基酸的相似性.结果 研究序列中C4亚型占96.0%,A亚型(3.0%)和B5亚型(1.0%)较少;A亚型毒株氨基酸变异为非同义突变;部分毒株发生氨基酸突变位点与病毒致病力相关;南方株相对北方株基因序列变异较大,东部株相对中部和西部株基因序列变异较大.结论 我国EV71以C4亚型为主;南方株较北方株、东部株较中西部株基因序列变异较大可能与我国气候、交通和人口流动有关;我国A亚型毒株非同义突变及2011年分离自浙江的KF358275突变位点增多是否会引起新的流行需加强后续监测.
作者:刘佳;夏玛丽;郭秀梅;李淑华;黎美芝;吴美丽;黄江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南宁市2005-2014年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今后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南宁市2005-2014年上半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上半年南宁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03起,发病37 541人,死亡31人,罹患率为2.19%,病死率为0.08%.事件分级以一般事件较多(59.87%),事件类型主要为传染病疫情(87.39%),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87.56%).事件发生时间呈现3-5月和10-12月2个高峰.结论 学校和托幼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管理的重点场所,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疾病监测是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重点.
作者:覃健敏;张静;蒋作祎;吕昌峰;潘利花;曾毅;闭志友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和城乡、区域差异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实现卫生资源公平合理配置的对策和建议.方法 从卫生资源配置的人力、物力、财力3个方面,运用泰尔指数分析城乡居民的卫生资源差距、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反映区域的卫生资源差距.结果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从2004-2011年期间均等化程度有所提高,但人均卫生费用、政府支出不足,城乡及地区卫生资源均等化差异依然存在.结论 提高人均卫生资源占有量、提高政府支出的构成比重、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和地区分割、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作者:韩春蕾;韩坤;王培成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