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振宇;陈巧格;王婷婷;孙连海;刘新胜;李林珂;李国伟;李先佳
目的 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技能训练干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恢复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电子数据库,收集2004-2014年期间有关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效果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并采用Meta分析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共纳入14篇符合标准的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相比,实施社交技能训练干预能改善反映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精神症状等的SDSS量表和PANSS量表得分,其SMD (95% CI)分别为3.42 (2.15,4.70)、2.37 (1.21,3.53).结论 社交技能训练能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对患者回归社会有积极意义.
作者:安景欢;陈楠;杨珉;李晓松;张帆;刘元元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IL-5、IL-18和TNF-α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某院2013年1月到2013年10月89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患儿(急性期组)3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恢复期患儿(恢复期组)55例,急性期组根据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分为CPIS评分>6分组14例与CPIS评分≤6分组20例.同时收集同期50名健康儿童血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中IL-5、IL-18和TNF-α水平.结果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血清中IL-5、IL-18和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患儿血清中IL-5、IL-18和TNF-α水平高于恢复期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急性期患儿中CPIS评分>6分组与CPIS评分≤6分组比较,血清中IL-5、IL-18和TNF-α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L-5、IL-18和TNF-α在肺炎支原体患儿中水平升高,且伴随着症状的加重水平上升,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李梅;陈正立;徐茜茹;司秀文;张丽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连续28 d对SD大鼠经口给予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醇提物,观察可能的毒性反应性质、程度及可逆性,判断毒性靶器官.方法 雌雄各半80只SD大鼠随机分4组,每组20只,分别给予20.83、6.66、2.50 g生药/kg·d吴茱萸醇提物和生理盐水,1次/d,连续28 d.给药结束、恢复14d后各组解剖10只.解剖时称重脏器,腹主动脉采血进行血常规、生化检测,组织器官进行光镜、电镜检查.结果 (1)肝脏:给药动物肝肥大,无光泽,质脆;给药组肝脑比呈剂量依赖性改变,停药14d后恢复;光镜下高剂量组肝细胞变性肿胀、炎细胞浸润(8/8),病变分级高于对照组(P<0.0083),恢复期缓解;电镜下高剂量组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肝血窦内皮细胞有空泡,恢复期缓解.(2)血液系统:高剂量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有贫血征象,同时网织红细胞代偿性升高,恢复期未完全恢复.(3)心脏:电镜检查高剂量组心肌细胞肌丝紊乱、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恢复期未好转,中低剂量组无明显异常,但恢复期加重.(4)肾脏:电镜检查高剂量组肾足细胞肿胀,肾小球系膜弯曲及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恢复期好转.结论 肝、血液系统为吴茱萸醇提物明确毒性靶器官;电镜检查心脏和肾脏有损伤,为可疑毒性靶器官.
作者:刘颖;杨润芳;夏祺悦;刘燕萍;张舒阳;李宏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评价一种新的国产风疹病毒IgG抗体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的检测性能.方法 收集临床血液样本350份,同时用评价试剂和比对试剂盲法检测风疹病毒IgG抗体.以此新的国产风疹病毒IgG抗体化学发光测定试剂作为评价试剂,以意大利索灵风疹病毒IgG抗体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法)为比对试剂,2种试剂检测结果不一致者以第三方试剂Trinity风疹病毒IgG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验证,对临床血液样本进行等效性评价.结果 评价试剂和比对试剂测定结果阳性符合率为98.06% [95% CI:95.84%,99.11%],阴性符合率为100.00% [95% CI:91.24%,100.00%],总符合率为98.29% [95% CI:87.47%,100.00%],不一致者以第三方试剂验证后可得灵敏度为98.06%[95%CI:95.84%,99.29%],特异性为100.00% [95%CI:91.19%,10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 [95%CI:98.79%,100.00%],阴性预测值为86.96% [95%CI:73.74%,95.06%].评价试剂和比对试剂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8和1.000,诊断效能与比对试剂无统计学差异.Passing-Bablok回归分析显示两者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结论 该新的国产风疹病毒IgG抗体化学发光测定试剂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能为临床风疹病毒IgG抗体的检测提供可靠的实验室诊断依据.
作者:陈其霞;王婷婷;安静娜;王保宁;李冬冬;罗岚;陶传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掌握河南省面粉及相关制品中重金属铅、镉污染水平.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抽取1/3的区(县)作为调查点进行采样;对样品中的铅、镉分别进行检测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64份样品中铅超标61份,超标率为4.47%,其中生干面制品铅的检测值水平较高;1374份样品中镉超标11份,超标率为0.80%,生干面制品镉的检测值水平较高;8种采样地点类型中,集贸市场、农贸市场所采集样品的铅检测值较高,农贸市场所采集样品的镉检测值为高;所有样品中同时检测到铅、镉超标的样品共计4份,占样品总数的0.29%.结论 研究结果说明河南省面粉及其制品中铅、镉的检测值水平及超标率均较低,铅、镉联合污染的比例也较低.
作者:李杉;付鹏钰;周昇昇;张书芳;叶冰;张榕杰;张二鹏;张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口内菌株分型及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 采用CHROMagar念珠菌培养基进行菌株分离鉴定,采用丹麦Rcsco公司的纸片扩散法(Neo-Sensitabs抗真菌药敏纸片)测定两性霉素B(AMB),氟康唑(FCZ),5-氟胞嘧啶(5-FC),伊曲康唑(ITC),酮康唑(KTC)5种抗真菌药的体外药敏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口腔念珠菌检出率分别为70.00%,20.00%,其中白色念珠菌分别占69.05%,50.00%,5种药物对口腔念珠菌的体外试验敏感性均在90%以上.结论 口腔念珠菌病仍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治疗时应进行真菌常规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张丽;殷泽刚;代茂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我国部分省市手足口病EV71 VP1基因特征.方法 对从NCBI上获得我国部分省市和本实验室来源的VP1基因序列99株进行分析,采用MEGA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计算相同或不同基因型及基因亚型毒株的核苷酸与氨基酸的相似性.结果 研究序列中C4亚型占96.0%,A亚型(3.0%)和B5亚型(1.0%)较少;A亚型毒株氨基酸变异为非同义突变;部分毒株发生氨基酸突变位点与病毒致病力相关;南方株相对北方株基因序列变异较大,东部株相对中部和西部株基因序列变异较大.结论 我国EV71以C4亚型为主;南方株较北方株、东部株较中西部株基因序列变异较大可能与我国气候、交通和人口流动有关;我国A亚型毒株非同义突变及2011年分离自浙江的KF358275突变位点增多是否会引起新的流行需加强后续监测.
作者:刘佳;夏玛丽;郭秀梅;李淑华;黎美芝;吴美丽;黄江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项目参与者对服务的利用和满意情况,为完善和改进项目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EpiData3.0数据录入并建立数据库,SPSS17.0统计分析;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确定研究对象.结果 项目的总体平均满意度得分为90.09分(92.12%).其中,归属感满意度得分为95.15分(98.99%),易及性满意度得分为90.51分(92.93%),接受性满意度得分为94.24分(100.00%),舒适性满意度得分为95.15分(100.00%),安全性满意度得分为93.33分(98.99%),完善性满意度得分为87.27分(93.90%),成效性满意度得分为83.31分(80.30%).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及离退休前从事的职业性质对满意度评分无影响(P>0.05),文化程度对满意度评分有影响(P<0.05).结论 参与者对项目总体比较满意,在归属感、接受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方面非常满意;在易及性、完善性和成效性方面比较满意,知识率和主观知信行均有改善和提高,但成效性评分相对偏低.提示认知功能的改善需要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需要服务者与参与者双方的共同努力,在项目实施中需不断完善服务,并探索提高依从性的方法.
作者:陈玉明;庄晓伟;刘寒;冯辉;俞祺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s)的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为防控提供科学临床依据.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MDROs感染患者资料进行收集汇总分析.结果 2098例住院结核病患者,检测出MDROs感染66例,感染例次85例,感染例次率为4.1%.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主,占94.1%,菌种分布为G+菌占60.0%;G-菌占31.8%.多重耐药菌感染高危因素与患者年龄大、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病程长、合并有基础疾病、侵袭性操作、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长期反复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等因素有关.结论 重视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建立有效监控制度,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以避免感染暴发与流行.
作者:解满霞;周进;王以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某综合性医院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方法 从2013年1-12月各临床科室送检标本中分离细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依据2013 CLSI标准判读结果.结果 共分离出575株大肠埃希菌,在尿标本中检出率高,达29.4%,其次是脓液,为21.7%.主要分离自普外科单元,占27.8%,其次是泌尿外科单元,占16.5%.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为88.0%,其次是哌拉西林为84.3%,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为0.7%.结论 大肠埃希菌可分离自多个科室,造成多部位的感染,并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应加强细菌监测分析,做好药物敏感性试验,合理用药的同时加强干预措施,以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陈向阳;闫灿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天津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探讨该人群中HIV感染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7-12月,对天津市酒吧、浴池、KTV等活动场所的MSM开展问卷调查,同时进行HIV和梅毒抗体的快速检测.结果 在接受调查的1 000人中,20~39岁占89.8%,未婚占63.2%,本市户籍占65.8%,HIV感染率为1.4%,梅毒感染率为21.2%.多因素分析显示,与HIV感染有关的因素有年龄[比值比(OR) =20.511,95%可信区间(CI):2.446~171.995]、文化程度(OR =6.274,95%CI:1.812~21.723)、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OR=5.097,95%CI:1.407~18.468)、寻找性伴场所(OR=4.734,95%CI:1.248 ~17.963)和近一次肛交安全套使用情况(OR=3.318,95%CI:1.063~ 10.356).结论 年龄、文化程度、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寻找性伴场所和近一次肛交安全套使用情况是天津市MSM人群HIV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应针对MSM人群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控制HIV的传播.
作者:张辉;杨杰;高婕;边忠伟;李彩霞;李佳;王艳;来宝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高校职工健康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方法 对既往无甲状腺疾病的2 008名健康体检职工甲状腺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调查.结果 2 008名职工中,男性960人,女性1 048人,检出甲状腺结节873人,总患病率43.5%,男性患病率39.6%,女性患病率47.0%,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1,P<0.05).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x2=342.6,P<0.05);多发结节检出率高于单发结节;结节对甲状腺功能有一定影响(x2=10.9,P<0.05).结论 高校职工中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较高,建议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密切跟踪观察,把甲状腺超声检查及甲状腺功能检测列入常规健康体检项目.
作者:刘晓卫;马芳莲;权晓娟;白文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南宁市2005-2014年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今后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南宁市2005-2014年上半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上半年南宁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03起,发病37 541人,死亡31人,罹患率为2.19%,病死率为0.08%.事件分级以一般事件较多(59.87%),事件类型主要为传染病疫情(87.39%),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87.56%).事件发生时间呈现3-5月和10-12月2个高峰.结论 学校和托幼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管理的重点场所,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疾病监测是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重点.
作者:覃健敏;张静;蒋作祎;吕昌峰;潘利花;曾毅;闭志友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查明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原因.方法 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例血清进行登革热抗体快速检测和PCR核酸检测.结果 患者在柬埔寨务工回国后,出现登革热症状,血样检测登革热病毒核酸阳性、IgM抗体阳性;疫情发生后,诸暨市迅速启动《诸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预案》,患者经住院隔离治疗后1周痊愈出院;对患者居住地开展以灭蚊为主的群众性爱国卫生活动,10月24日蚊幼指数监测结果BI(布雷图指数)为2,属于安全范围;全市各医疗单位加强对发热病例的检测,在1个长潜伏期内无二代病例发生,疫情得到控制.结论 此起疫情为输入性登革热疫情,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登革热防治知识的培训,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加强外环境整治及蚊媒的监测,防止输入性疫情的扩散.
作者:赵中飞;何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采用流行病诊断学方法探讨MRI在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56例临床疑有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并与关节镜所见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前交叉韧带损伤中,位于股骨髁附着点、韧带中部和胫骨附着点的损伤分别有8例、40例、8例;后交叉韧带损伤中,位于股骨髁附着点、韧带中部和胫骨附着点的损伤分别有3例、5例、4例.MRI检查结果与关节镜比较,MR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灵敏度为96.42%,特异度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MR诊断后交叉韧带损伤的灵敏度为94.12%,特异度为96.08%.阳性预测值为88.89%.结论 MRI对诊断交叉韧带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较高,是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临床诊断的一种无创性首选影像学方法.
作者:邓珍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体育院校篮球专项大学生造成膝关节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首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校在校的548名篮球专项大学生进行调查,然后对本校篮球专项大学生膝关节损伤的原因归类总结,再参考相关文献后,对膝关节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提出有效预防措施.结果 篮球运动中导致膝关节损伤的内因归咎于膝关节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外因则与运动员本身的技术水平高低、保护意识的强弱、教学与课下运动量的多少、医务监督的力度等原因有关系.调查显示影响膝关节损伤前五名的因素是热身准备活动不充分占89.6%,不合理的技术动作占84.5%,自我保护意识差占82.8%,运动中超负荷占78.9%,场地因素占75.2%.结论 通过对篮球运动中膝关节损伤的原因分析,并加强膝关节损伤的防治和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更有利于在校篮球专项大学生的教学合理安排,终达到延长学生篮球运动生涯的效果.
作者:王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描述河南省2005-2013年人狂犬病疫情流行特征,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收集狂犬病疫情资料和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2013年河南省共报告狂犬病病例1 02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12/10万;至2007年达到高峰,之后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全年皆有发病,8月份多;病例主要分布在南阳、周口、商丘、驻马店、信阳、许昌6个市,其发病总和占全省的57.1%.男女性发病比例约为2.41:1;40~60岁组报告多,占总病例数的36.8%;职业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数的76.6%;主要伤人动物为犬类,以自家养的为主,流浪狗占36.7%,还有猫和其他动物伤人的报道,暴露后绝大部分人(67.2%)未处理伤口,规范处置仅有12.2%,疫苗使用率则更低(2.6%).结论 9年来河南省人狂犬病例疫情在县区层面整体上有增多趋势,疫情有向全省扩散倾向.建议建立人犬联合监测系统,从源头上控制疫情的发生和进展.
作者:曲振宇;陈巧格;王婷婷;孙连海;刘新胜;李林珂;李国伟;李先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调查四川省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行为,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面对面问卷调查2种形式,对628名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社会调查.结果 多数消费者认为食品安全环境差,对目前信息公开度不满意,仅1.8%的消费者愿意了解食品安全相关知识,超过半数以上的消费者遇到食品安全问题会选择不作为.结论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普遍比较悲观且态度消极,需要引导和教育.
作者:程改平;李雪梅;石磊;蒲芳芳;王亚娟;李晶晶;胡雯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石家庄市肺结核流行的时间、空间、人群的分布,为肺结核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石家庄市区域内结核网络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2013年石家庄市共登记肺结核病例49 950例,2009年达到高后呈下降趋势;结核病发生多集中于春季,男女性别比为2.2∶1,发病年龄集中在青壮年,农民是肺结核发病多的人群,占76.90%;灵寿-行唐等县年均结核发病率较高,石家庄市区年均发病率低.结论 石家庄地区肺结核在空间和时间上非随机分布,且空间分布呈明显的聚集性.结核防治工作重点应放到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防治对象以青壮年男性农民为主.
作者:郭默然;何立新;郭付爱;李亚楠;李美华;朱建良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某起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暴发原因,为提出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集咽拭子标本开展病毒核酸检测,确定疫情的流行强度和暴发原因.结果 该次疫情持续约20 d,累计发病53例,罹患率为3.84 (53/1380),12例患者咽拭子标本结果为6份甲3型阳性和6份阴性.首发病例及续发病例带病上课、教室无定期通风、同一寝室多班级学生混住和流感疫苗免疫空白是引起本次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结论 严格执行晨检和因病缺勤追因制度,及时隔离治疗病人,教室和宿舍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加强对学生洗手宣传,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积极推广流感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以上综合措施是学校流感疫情防控的有效对策.
作者:沈钰钢;应锡钧;竺小春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