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沙酮维持治疗者感觉寻求、自我感知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杨瑾;李季峰;许关怡;邓慧华;陆祖宏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 感觉寻求, 自我感知压力, 心理健康
摘要:目的 以美沙酮维持治疗者为研究对象,检验感觉寻求、自我感知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185名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者,各变量由自我感知压力、感觉寻求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使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t检验显示,该人群SCL-90各因子均分、总均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1).回归分析表明,感觉寻求不仅直接影响心理健康(β=0.182,P<0.01),而且通过自我感知压力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心理健康(a*b=0.063),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9%.结论 感觉寻求可直接消极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且通过增加自我感知压力,降低心理健康水平.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8-2014年某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某院近7年间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相关信息的参考.方法 病人血液标本经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阳性标本培养后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实验,数据汇总后应用WHONET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年间该院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7.07%,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36.36%和16.60%,68.77%1流感染患者来源于ICU;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分离率分别为13.44%,10.47%和9.29%;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7年间分离率呈上升趋势,近平滑假丝酵母酵母菌分离率呈下降趋势;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表现较高的耐药率,对氨苄西林等7种抗生素耐药率达10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好;革兰阳性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分离率分别为54.17%和77.36%,2种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高,而对呋喃妥因,利福平和奎奴普丁/达福普汀耐药率较低,均低于20%,未出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菌株.结论 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近平滑念珠菌是该院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应定期进行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贾颖;陈榕方;张琪;陈兴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2011-2013年大学新生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入学健康状况,确定高校卫生工作防治重点,为作好高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健康信息.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昆明市某2所高校,整群抽取该2所高校2011-2013年全部入学新生15 693名,对其进行健康体检.结果 受检的15 693名学生中近视学生有13 285人,患病率为84.66%,女生的近视率高于男生(x2=159.88,P值<0.05).高尿酸血症者为980人,患病率为6.24%,男生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4.79%,女生为1.04%,男生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于女生(x2=1 192.753,P值<0.05).转氨酶升高者为272人,患病率为1.73%,其中男性转氨酶升高率为3.36%,女生转氨酶升高率为0.74%,男生高于女生(x2=149.527,P值<0.05).结论 昆明市高校中新生的近视、高尿酸血症及转氨酶升高现象十分普遍,其患病率仍较高,应引起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的重视,应加强学校的卫生保健工作.

    作者:熊祥玲;赵江;陈宏伟;张春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2009-201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江苏省连云港市2009-2013年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特征.方法 对江苏省连云港市2009-2013年感染性腹泻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共报告感染性腹泻2 31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0.21/10万,发病率高峰出现在2011年.从2009年起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构成比不断升高,2013年达58.35%.感染性腹泻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其中低年龄组(0~ 14岁)发病1 541例,占66.48%.男女性别比为1.64: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感染性腹泻职业分布前三位为散居儿童、农民和幼托儿童,分别占54.79%、11.82%和6.99%.感染性腹泻发病季节高峰主要集中在8、9月份.县区中发病率高的前三位为:连云港开发区、新浦区、海州区.结论 感染性腹泻中以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为主,病例主要集中在低年龄组(0~ 14岁).应进一步开展腹泻病病原体检测,加强疾病监测和报告工作.

    作者:李振涛;郑浩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应用Delphi法构建武警官兵健康素养评价指标

    目的 运用Delphi法构建武警官兵健康素养评价指标.方法 依据Delphi法选取22位专家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专家的平均年龄为(36.64±5.36)岁,平均从事专业年限为(13.86±6.04)年,45.5%的专家为硕士及以上学历;2轮咨询表回收率均在90.0%以上,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为0.88.经过2轮咨询后,专家的协调系数为0.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指标筛选标准,终筛选出了33个评价武警官兵健康素养的指标.结论 专家选取符合要求,积极性较高,权威程度、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较好,筛选出的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武警官兵的实际需求,符合构建武警部队官兵健康素养评价指标的需要.

    作者:高萍;郭宏霞;刘华磊;李云;夏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丹那唑抑制大鼠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Ⅰ导致原代肝细胞坏死

    目的 研究丹那唑对大鼠原代肝细胞的损伤作用与机制.方法 原代大鼠肝细胞贴壁培养4h,加入丹那唑0,50,100,200 μmol/L,4h和24 h后采用乳酸脱氢酶法测定细胞活力并检测三磷酸腺苷(ATP)水平,同时提取线粒体,分别测5个呼吸链复合酶(complex Ⅰ~Ⅴ)活性.培养液中加入20 mmol/L果糖促进糖酵解,观察果糖对丹那唑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 丹那唑50, 100 μmol/L处理4h和24h对细胞几乎没有杀伤作用,但可致ATP显著降低;200 μmoYL处理4h和24h均可导致细胞坏死.果糖可对抗丹那唑4h具杀伤作用,但对24h杀伤作用无效.丹那唑(50~200 μmol/L)显著抑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Ⅰ活性,但不影响complexⅡ~Ⅴ活性.结论 丹那唑选择性抑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Ⅰ活性而导致ATP生成减少并诱发细胞坏死.

    作者:孟华;王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成都市畜禽血制品中甲醛含量及膳食暴露评估

    目的 分析成都市畜禽血制品中甲醛本底含量及污染状况,并对畜禽血制品中甲醛的风险进行初步评估.方法 对全市范围内畜禽血制品中甲醛含量进行测定,结合成都市居民膳食消费数据,计算成都市居民甲醛暴露量及安全限值(MOS),采用点评估的方法开展成都市居民摄入畜禽血制品中甲醛的风险评估.结果 畜禽血制品及新鲜畜禽血中甲醛平均含量(中位数)分别为2.51 mg/kg、2.53 mg/kg,但是在畜禽血制品中明显存在个别甲醛含量极高的现象,高值为3 200.00 mg/kg.采用平均暴露量的点评估模型获得的畜禽血制品中甲醛急、慢性暴露的MOS分别是780、2 500,而采用高端暴露量的点评估模型获得的甲醛急、慢性暴露的MOS分别是0.5、0.9.结论 成都市大部分畜禽血制品可能会有一个较低的本底含量,但不排除部分的畜禽血制品中甲醛含量极高,提示可能存在一个人为添加的过程.采用高端暴露量评估提示该物质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超过了可以接受的限度,应当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

    作者:王瑶;李晓辉;刘艳;曹晋原;杨雪锋;何志凡;冯敏;文君;李明川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保山市15岁以上人群乙肝HBsAg、HBsAb血清学调查

    目的 了解保山市15岁以上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水平,探讨乙肝感染情况及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在保山市5个县区随机抽取15岁以上人群2 768人,调查基础数据,对抽取的血清用胶体金快速检测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 结果 2012年保山市15岁以上人群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6%、23.16%;男性表面抗原、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58%、24.72%,女性分别为2.45%、21.85%;各年龄段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表面抗体保护率分别在2.4%~3.7%和18.6%~27.8%之间;农民表面抗原、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3%,22.31%,非农民表面抗原、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49%,22.57%;城区表面抗原、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65%、23.26%,郊区表面抗原、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54%、16.51%,山区表面抗原、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2%、26.05%,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隆阳区、腾冲县、施甸县、昌宁县、龙陵县表面抗原阳性率分别为2.42%、3.09%、2.75%、4.07%、2.50%,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3.65%、34.00%、15.29%、25.18%、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保山市15岁以上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较低,但乙肝疫苗保护率也较低.应充分发挥教育、卫生、社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作用,加大对乙肝危害及接种乙肝疫苗好处的宣传力度,提高接种率.

    作者:赵丽娟;王黎明;张腾;黄东升;李庆芳;段丽忠;王生芳;郑维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2013年度贵州省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贵州省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毒性疾病的感染状况.方法 调查贵州省2013年度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例432例,采集呼吸道标本421份,通过相应试剂盒提取核酸,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CR检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博卡病毒,鼻病毒及偏肺病毒.结果 从421份标本中检测出阳性标本128份,阳性率为30.41%.其中流感病毒60份,阳性率为14.25%;冠状病毒8份,阳性率为1.90%;博卡病毒3份,阳性率为0.71%;腺病毒10份,阳性率为2.38%;偏肺病毒9份,阳性率为2.14%;鼻病毒38份,阳性率为9.03%;未检出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检出3例流感病毒和鼻病毒混合感染.结论 呼吸道病毒是导致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重要病原体,其中以流感病毒为常见,鼻病毒其次,腺病毒、偏肺病毒等检出率较低.

    作者:庄丽;郑勤妮;付琳;万永虎;宋倩;蒙黎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基于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的云南省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公平性分析

    目的 分析云南省2007-2012年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状况,为区域卫生规划提供基础信息.方法 采用计算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的方法分析这6年来云南省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结果 2007-2012年,床位、卫技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等4种卫生资源的基尼系数均小于0.3,且呈逐年下降趋势;泰尔指数与基尼系数有相同的趋势;同年度4种卫生资源中,床位的基尼系数小且泰尔指数也小;2011-2012年,区域内贡献率高于区域间贡献率.结论 云南省乡镇卫生院床位、卫技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等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较好,硬件配置公平性优于软件配置公平性,区域内差异是造成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不公平的主要原因.

    作者:陈平;陈莹;杨添懿;孟琼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托吡酯对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托吡酯对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加缺氧处理的2日龄SD大鼠脑白质损伤(White Matter Damage,WMD)模型,检测WMD模型后12h、24h、48 h及72 h脑白质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的改变,并与对照组大鼠比较.WMD模型组大鼠分别加用托吡酯30 mg/kg(托吡酯干预组)和DMSO(非干预组)腹腔注射5次后检测脑白质MDA的改变,电镜观察大鼠脑白质髓鞘化形成情况.结果 WMD各组大鼠脑白质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SOD活性低于对照组(P<0.001);托吡酯干预组MDA水平明显低于非干预组(P<0.001).电镜观察显示,托吡酯干预组大鼠脑白质髓鞘化程度明显好于非干预组.结论 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后,脑白质SOD含量下降,MDA随着缺氧缺血时间的延长而生成增多;托吡酯对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石晶;周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基于任务导向的临床微生物检验教学改革

    针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社会对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本研究构建以任务为导向,突出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改革.旨在加强教学与实际工作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缩短就业后适应期,全面提升临床微生物检验教学质量.

    作者:鞠晓红;王月华;孙艳美;冯宪敏;李瑶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护理本科新生自杀倾向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新生自杀倾向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心理危机发生,降低自杀危险及护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所高校472名新入校的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新生自杀倾向阳性率为19.28%.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理本科新生自杀倾向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入学志愿、神经质、外向性、责任意识.结论 高校针对年龄小、情绪稳定性差、亲和力不足、责任意识差的护生,应实施早期、有效的干预,以有利于心理危机和自杀的预防.

    作者:孟亚;郭志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2003-2013年北京市房山区度育龄妇女死亡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房山区育龄妇女的死亡情况,分析其主要死亡原因,为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干预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房山区2003-2013年15 ~49岁户籍人口育龄妇女死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分析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和主要死亡原因.结果 房山区2003-2013年育龄妇女平均死亡率为65.64/10万,标化死亡率为63.20/10万,死亡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育龄妇女以肿瘤、意外伤害、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为主要死亡原因,占总死亡数的80.93%.不同年龄段死亡率情况:15~29岁组和35~39岁组首位死因为意外伤害;30~34和40~ 44岁组首位死因为肿瘤;45~49岁组首位死因为心脑血管病.结论 针对30岁以下的小年龄组,预防意外伤害是主要干预措施,尤其是对交通事故、自杀和煤气中毒等意外进行干预.对30岁以上的大年龄组妇女,预防控制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成为降低该年龄组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张进梅;赵清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河北省7个监测点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分析

    目的 了解河北省居民膳食结构.方法 采用多阶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我省随机抽取了3个城市监测点和4个农村监测点,共随机抽取42个居委会l 260户总计3 186人进行膳食调查,计算每标准人日食物消费量.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d24h回顾和调味品称重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河北省城乡居民每标准人日谷类薯类及杂豆类的摄入量已达膳食宝塔推荐量,新鲜水果、奶类、畜禽肉类和鱼虾类的摄入量不足情况严重,食用油和盐的摄入量远超过推荐摄入量.城乡居民平均膳食纤维和钙的摄入量分别仅占参考摄入量的37.3%和49.8%,存在摄入不足的风险较高.城乡居民能量、蛋白质摄入偏低,与城市相比,农村居民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比例较为适宜,城市居民的优质蛋白占膳食蛋白比例更为合理.结论 河北省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欠合理,应加强营养知识宣教,提倡合理膳食和健康生活方式.

    作者:田美娜;陈磊;宋立江;刘长青;石永亮;苗润晓;朱小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2014年济南市历下区、天桥区和章丘市3种重点人群碘营养调查

    目的 调查济南市历下区、天桥区和章丘市3种重点人群的碘营养现状,为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补碘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在济南市历下区、天桥区和章丘市随机抽取8~ 10岁儿童607名,孕妇150名,哺乳期妇女150名,采集尿样检测碘含量.结果 8~10岁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均达到150 μg/L以上;1.32%儿童、1.33%孕妇和2.00%哺乳期妇女尿碘含量低于100 μg/L,9.23%儿童尿碘含量高于300 μg/L、0.67%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尿碘含量高于500 μg/L;历下区(198.9 μg/L)分别与天桥区(160.9μg/L、章丘市(162.0 μg/L)儿童尿碘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35,P<0.05;Z=-4.756,P<0.05),历下区(171.7 μg/L)、天桥区(138.8μ∥L)和章丘市(187.2 μg/L)孕妇尿碘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13,P<0.05),历下区(169.0 μg/L)与天桥区(213.8μg/L)哺乳妇女尿碘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02,P<0.05);孕妇(163.1 μg/L)分别与儿童(170.5 μg/L)、哺乳期妇女(188.4 μg/L)尿碘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30,P<0.05;Z=-3.285,P<0.05).结论 济南市历下区、天桥区和章丘市8~ 10岁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尿碘水平适中,但呈碘缺乏、碘适宜和碘过量并存的现象,需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人群制定补碘政策.

    作者:焦海涛;刘仲;翟明霞;张瑛;刘雪慧;刘素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某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饮食行为与运动习惯调查

    目的 了解贵州省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饮食行为与运动习惯现状,为预科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生活和成长、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提供有效建议,也为高校预科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贵州师范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女生在食物选择依据和早餐进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45和x2=9.93,均为P<0.05),早餐搭配女生显著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47,P<0.01);有主动运动习惯和有喜爱的运动项目男生明显占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0.39和x2=19.40,均为P<0.01).形成运动习惯的首要原因男(54.9%)女生(40.7%)都缘于自身对运动兴趣爱好,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02,P>o.05).高达91.2%预科生没有掌握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结论 学校需要加强对预科生饮食行为的指导和运动习惯的培养等宣传教育.

    作者:曹蔚;姚鑫;周燚;罗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塔本文都苏提取物对衰老小鼠血液和睾丸组织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目的 本实验主要研究蒙药方剂塔本文都苏(Tabenwendusu,TBWDS)水提取液与乙醇提取液对衰老小鼠血液和睾丸组织抗氧化指标影响.方法 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BWDS高、低剂量组,用D-半乳糖连续皮下注射56 d复制衰老小鼠模型,同时灌胃给予TBWDS水提液和醇提液;采用DTNB法测定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睾酮和睾丸端粒酶含量.结果 TBWDS水提液和醇提液均可明显提高衰老小鼠血液和睾丸组织GSH含量和GSH-PX活性,提高血清睾酮(TS)和睾丸组织端粒酶含量,用药组与衰老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结论 TBWDS水提液和醇提液均可明显提高衰老小鼠血液和睾丸组织抗氧化能力,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但水提液和醇提液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作者:曹瑞珍;于丽丽;白靓;张春兰;张国文;张树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2009-2013年江西省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2009-2013年江西省水痘疫情流行病学特点,为开展相应的水痘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2013年江西省报告的水痘病例及水痘暴发疫情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江西省共报告水痘47 055例,年平均发病率21.12/10万.景德镇市发病率高,达45.39/10万,南昌市报告病例数多占18.78%(8 838/47 055);6-7月份和11-12月份是全年发病高峰;14岁以下人群占病例报告数的95.91%.职业分布以学生构成大.2009-2013年全省共报告水痘疫情5起,涉及病例1 18例.结论 儿童是发生水痘的主要人群,应制定水痘监测方案,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水痘疫情监测,开展水痘疫苗的常规接种和应急接种,降低水痘发病率.

    作者:赵红平;涂秋凤;宋丽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2009-2014年上海市普陀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2009-2014年上海市普陀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征,评价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 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截至2015年1月31日报告的2009-2014年发生的不良反应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4年普陀区共报告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个案4 242例,不良反应报告率为206.27/10万剂;不良反应报告率的高峰在8月,低峰在1月.男、女性别比为1.25:1;0岁组占41.42%.不良反应发生时间距离接种时间的间隔以0~1d为主,疫苗接种剂次以第1剂为主;一般反应以红肿/硬结/疼痛、发热为主,异常反应以过敏性皮疹为主;99.88%的不良反应病例转归为治愈.结论 普陀区不良反应报告率逐步提高,使用的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常发生在小月龄儿童、首剂接种和接种早期.

    作者:陈佳婧;应颖;蒋丽丽;彭臻;巢贤俊;杨志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2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目的 通过对致泻性大肠埃希菌2种检测方法的比较,为今后的细菌鉴定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按照GB/T4789.6-2003和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检测本市某次因市政施工损坏供水管道,导致的饮水污染事件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按照国标方法检出1株EPEC、2株EIEC.按照工作手册进行PCR鉴定后,2株EIEC应为EAEC.结论 工作手册采用的PCR技术可提高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测的准确率和及时率,建议修订国标.

    作者:李红;陈松;周汉洪;常虹;田巍威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