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与经皮空心钉内固定的对比

陈金鹏

关键词:高龄,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 经皮空心钉, 内固定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与经皮空心钉内固定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4年1月我院诊断为股骨颈骨折的高龄患者,左侧股骨颈骨折58例,右侧42例。骨折类型为GardenI型、II型、III、IV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接受髋关节置换治疗)和对照组(接受内固定术治疗)。对比①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地行走时间。②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并发症。③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后6月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①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地行走时间分别为(72.4±8.5) min、(12.5±5.2)d、(52.9±10.2)min、(81.2±8.5)d,结果比较有差异(<0.05)。②研究组术后1年发生1例切口红肿,对照组术后1年发生3例骨折不愈合,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并发症分别为2%、6%,结果比较有差异(<0.05)。③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后6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8%、90%,结果比较有差异(<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接受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的高龄患者术后下地行走时间更短,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倒置LISS早期微创技术治疗老年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分析并总结伤后早期(小于72h)采用倒置LISS钢板行微创技术治疗老年31-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年3月~2014年9月在我院伤后72h内行微创倒置LISS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9例老年31-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患者的并发症、Harris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情况等方面进行评分,观察疗效。结果3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术后3例患者出现坠积性肺炎等早期并发症。随访时间为13~25个月,平均(17.4±2.1)个月,所有患者于术后3~9个月骨折愈合,平均(4.3±1.1)个月愈合,按Harris评分标准:本组39例中,优21例,良13例,一般3例,差2例,优良率为87.2%。结论对于老年31-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倒置LISS钢板行微创技术早期内固定治疗具有固定牢固,软组织损伤小,操作简单,术后功能恢复满意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王希峰;王巧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对于药物的使用越来越重视,尤其是抗菌药物,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为广泛应用的药物,在临床的使用上也异常的平凡。对于手术患者来说,抗菌药物的使用是必要的,合理的抗菌药物的使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抗菌能力。本文就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孟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不同方案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方案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3例,采用制霉菌素栓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53例,采用定君生联合制霉菌素栓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半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采用定君生联合制霉菌素栓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疾病复发,安全性高。

    作者:李火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MTA和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用于儿童恒前牙外伤直接盖髓术的临床比较

    目的:观察MTA和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用于治疗儿童恒前牙外伤直接盖髓术临床效果的比较。方法将80颗因外伤冠折露髓的年轻恒前牙分为两组,治疗组用MTA盖髓,对照组则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盖髓,然后用氧化锌和磷酸锌水门汀双层垫底,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术后2w、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定期复查,评价其疗效。结果2年后治疗组(40颗牙)成功率为87.5%,对照组(40颗牙)成功率为70%,两组有显著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TA作为盖髓剂用于儿童恒前牙外伤直接盖髓术临床效果更好。

    作者:李洋;刘明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早期切开双套管引流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90例分析

    目的:探讨阑尾周围脓肿早期切开引流的临床意义。方法治疗组均施行早期切开双套管引流术。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术后患者全身状况迅速改善,伤口甲级愈合率达91%,平均住院天数9d;对照组保守治疗过程中2例并发弥漫性腹膜炎,1例肠瘘,2例阑尾炎癌误诊,平均住院天数27d。结论阑尾周围脓肿早期切开双套管引流术,可迅速改善患者全身状况,促进脓肿腔闭合,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于治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优化护理工作模式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优化护理工作模式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的精神科患者92例为对象,随机分组。护1组患者以常规护理开展工作,护2组以优化护理工作模式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自评量表(SCL-90)评分的变化和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CL-90各因子分值组间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0.05)。护理后,护2组SCL-90各因子分值明显低于护1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0.05)。结论优化护理工作模式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

    作者:左天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

    目的:探讨老年慢阻肺(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以盐酸氨溴索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将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辅以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0.05);两组治疗后APACHEⅡ及CPIS评分均显著降低,而实验组降低更显著(<0.05)。结论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取盐酸氨溴索治疗的疗效显著,且可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宋丽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X线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研究X线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为颈椎病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我院体检健康的工作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由我院专业医师对两组患者的颈椎部位进行颈椎张口位、侧位、前屈侧位的X线摄片,分析患者颈椎表症及X线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X线能为颈椎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有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作者:艾孜买提?艾尼瓦尔;张振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20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责任制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急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降低患者焦虑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何亚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微创锥颅钻孔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微创锥颅钻孔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所用不同术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锥颅钻孔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各手术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0.05)。结论微创锥颅钻孔穿刺抽吸引流术可有效改善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提高血肿清除效果,加快患者意识恢复,提高神经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阳勇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多排螺旋CT与CR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比较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与CR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各自诊断肋骨骨折的优势,寻找提高诊断准确性的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60例因胸部外伤后来我院行影像学检查诊断有无肋骨骨折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CT检查组和CR检查组,每组30例。其中CT检查组:男19例,女11例;CR检查组:男17例,女13例。由放射科两名主治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诊断。结果第1~3肋骨:CT诊断准确率为46.3%(25/54),CR诊断准确率为74.4%(32/43);第4~8肋骨:CT诊断准确率为88.5%(119/135),CR诊断准确率为55.1%(81/147);第9~12肋骨:CT诊断准确率为91.7%(55/60),CR诊断准确率为53.2%(33/62)。CT出现假阳性误诊率15.1%(71/471),CR出现假阳性误诊率7.1%(33/468)。结论多排螺旋CT与CR取长补短、配合检查能有效提高肋骨骨折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误诊率。

    作者:高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与研究进展

    检验糖化血红蛋白已经成为了糖尿病监控检测的标准诊断方式,对糖尿病患者早期的筛查和确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出现了很多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相关的文献和研究,并根据不同的检测原理对其方法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类,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和总结。

    作者:蒋园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静滴乳糖酸阿奇霉素致静脉炎的防治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乳糖酸阿奇霉素致静脉炎的原因和防范对策。方法分析和总结乳糖酸阿奇霉素致静脉炎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提出防治和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相应的药物治疗和护理,与有效的预防相结合。结论合理使用乳糖酸阿奇霉素可减少致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治疗痛苦,提高护理安全性。

    作者:周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某三甲医院医患沟通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某三甲医院患者的调查研究,初步了解患者对医患沟通的认知情况,并提出针对性对策。方法在南京市某三甲医院,采用问卷调查法、现场访谈法的形式对医患沟通现状进行调查,共收集1385例调查问卷,核查获得有效问卷1385份。结果①70%的患者认为医患关系类型属于合作型,权威型和消费型各占15%;②对医方首--求中,服务态度好占39.3%,业务水平高占30.8%,简单交流与理解患者心理分别占22.7%、7.1%;③影响医患沟通医方因素中,医生繁忙没时间占62.4%,服务态度、沟通技巧和医技水平分别占26.5%、9.7%、1.4%;④影响医患沟通患方因素中,对医疗知识不了解和不信任医生分别占60.4%、28.0%,沟通愿望不强和文化层次低分别占10.2%、1.4%。结论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张蕾;王晶;祁玉丽;张卉;洪琴;池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综合干预提高肾病综合征患者服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综合干预提高肾病综合征患者服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2例激素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综合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依从的原因。结果观察组的依从率为95.65%,对照组的依从率76.09%,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0.05。患两组患者不依从性的产生的原因为,患者缺乏对病症的基本认识、不合理的用药,两组患者这方面的内容进行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0.05。结论通过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较佳。

    作者:张彩凤;田君君;魏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PWV及ABI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PWV及ABI变化及意义。方法39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39例非脑梗死组(对照组),观察PWV和ABI的变化。比较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PWV及ABI的变化差异。结果脑梗死组PWV水平高于对照组,ABI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PWV及ABI可作为反映脑梗死患者动脉硬化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王瑶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探讨配套干预措施对改善高危早产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效果

    目的:研究配套干预措施改善高危早产儿粗大运动功能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5年7月收治80例高危早产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照顾患儿,观察组采用配套干预措施改善高危早产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显效12例(30.00%),有效21例(52.50%),无效7例(17.5%),总有效率33例(82.50%);对照组40例患者,显效3例(7.50%),有效20例(50.00%),无效17例(42.50%),总有效率23例(57.50%)。比较两组数据发现观察组显效、有效、总有效率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无效比对照组无效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2=17.7581,<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配套干预措施对改善高危早产儿粗大运动功能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提高婴幼儿运动器官控制能力。

    作者:张超;刘庆芝;徐海东;李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加强医院药学管理创新医院药学服务

    随着医药药学的不断发展以及药学体系的不断完善,服务优质、用药安全成为了医院药学管理工作的重点,加强医院药学管理也是维护医院利益、保障患者权益的关键。本文基于当前医院药学管理现状和发展方向,提出了与医院药学管理改进方向和创新药学服务有关的合理化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作者:廖海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脑出血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为医院派救护车将患者接至医院救治,对照组为家人将患者送至医院救治,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死亡10例,窒息17例;观察组患者死亡1例,窒息3例。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死亡情况的发生。

    作者:周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80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应用环抱式接骨器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应用环抱式接骨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我院收治的40例多处肋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40例多处肋骨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予以观察组环抱式接骨器治疗。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应用环抱式接骨器治疗,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刘德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