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勇云
肾肿瘤属泌尿外科常见肿瘤,高发年龄为50~70岁,男女发病比例约为2:1,目前公认的可能治愈肾癌的方法,是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术后辅以免疫治疗加以巩固。肾盂癌并腰椎转移的病例在我院共收治15例,因预后不好目前存活9例,死亡6例。其治疗方法是根治性肾切除术+转移性椎体肿瘤病灶全切或次全切联合骨水泥网植入及内固定术,由于是比较稀有的病例,可借鉴的护理经验较少,我们在临床护理中不断摸索总结,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世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青年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作用。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青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行黄芪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且<0.05。结论在青年病毒性心肌炎中应用黄芪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提高治愈效果,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祝开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切口感染手术的患者一共有8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一时期未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一共有8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相关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对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给予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80例患者通过精心护理干预全部治愈出院,期间没有1例死亡病例。手术时间、手术性质、参观人员以及层流手术全部和切口感染有关(<0.05)。结论手术时间、手术性质、参观人员以及层流手术全部和切口感染有关,因此,必须要从控制手术时间、完善手术室管理等相关方面进行干预,进而使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减少。
作者:崔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普通血液透析(CHD)与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清白蛋白(ALB)的影响。方法将普通血液透析治疗(3次/w)且透析病史超过5年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一组采用CHD治疗3次/w,另一组采用HFHD治疗3次/w,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β2-MG、ALB的变化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采用HFHD治疗组较CHD治疗组患者血清β2-MG有明显程度的下降,而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①HFHD能有效清除血清β2-MG,从而延缓透析患者淀粉样病变的发病时间;②HFHD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孟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改良胃镜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术中配合及护理。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胃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实施改良后空肠营养管置入术进行治疗,并对患者实施的术中护理,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情况情况等。结果1例患者出现腹泻,1例患者出现无吻合口瘘,并发症率为4.00%;术后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为(48.23±6.03)h。结论改良后空肠营养管置入术配合全面的术中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尽快恢复患者肠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吕建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膝骨关节炎采用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时实施价值。方法选取膝骨关节炎患者50例,均为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均采用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分析综合护理在此过程中实施价值。结果本次选取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治愈31例,占62%;14例好转,占28%;5例有效,占10%,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膝骨关节炎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治疗的病例,加强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保障预,大程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向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4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系统加单纯后外侧植骨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6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丢失、后缘高度丢失、Cobb角的角度丢失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3~6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1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满意,可有效预防术后椎体矫正度的丢失,并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小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健脾祛瘀汤联合化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和特点。方法从我院2012年4月~2014年7月接收并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中随机性抽取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究,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性的化疗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性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祛瘀汤配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有效率和毒副作用等。结果研究组采用常规化疗联合健脾祛瘀汤治疗后治疗有效率86%,而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化疗治疗后的有效率为4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性较大(<0.05)。研究组患者通过治疗后毒副作用、生活质量、体力状况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采用常规化疗方法搭配抗癌方药健脾祛瘀汤治疗,治疗有效率大大提高,毒副作用较小,患者的体力和生活质量状况恢复的较快,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韩乐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保守疗法治疗Ⅰ期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门诊收治120例Ⅰ期肛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温水熏洗坐浴,治疗组则给予中号肛门镜扩肛。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第1 d的疼痛情况无差异(>0.05),但在接受治疗后的第3、5、7 d疼痛方面治疗组轻于对照组,差异明显(<0.05)。在愈合时间及复发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0.05)。结论中号肛门镜扩肛法对一期肛裂疗效显著,可减轻疼痛,缩短愈合时间及降低复发率。
作者:谢林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中医分期辨证及外治法在小儿肺炎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小儿肺炎患儿,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应用中医分期辨证及外治法。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和症状缓解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在小儿肺炎的治疗中,中医分期辨证及外治法的疗效显著。
作者:郭普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在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方面的临床效果,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随机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67例患者进行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治疗组,采用的是中医中药辨证方法对其进行治疗,患者人数为87例,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西医治疗方法,人数为80例,两组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之后采用TCD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其中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完成之后,总体有效率达到了93.2%,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仅为63.8%。结论根据统计分析可以知道,中医中药辨证治疗方法对于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来说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单纯性和合并子宫肌瘤的子宫腺肌症经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临床症状短期和长期疗效对比。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4年12月本县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后并能完整随访的症状性子宫腺肌症患者185例按照单纯性子宫腺肌症组、合并子宫肌瘤组评估分析手术前后盆腔不适、痛经和月经过多的变化。结果两组的有效率在术后1~7年内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合并子宫肌瘤的子宫腺肌症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性子宫腺肌症。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已被证明为子宫腺肌症的一种合适的冶疗方法。
作者:竺红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在血生化检验过程中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的主要原因,并总结其针对性预防及处理对策。方法筛选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行血生化检验的患者42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进行常规血生化检验,观察其血生化检验指标中血清胆固醇水平是否发生异常,并分析导致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的主要原因,研究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的相关处理措施。结果本组研究中公检出胆固醇水平异常99例,检出率为23.13%,其中12例患者为胆固醇水平偏低,87例患者为胆固醇水平升高,胆固醇偏高检出率明显高于胆固醇偏低检出率,<0.05;同时组内原因分析显示,胆固醇偏低组内、胆固醇偏高组内原发性因素与继发性因素构成比比较存在显著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生化检验中胆固醇水平异常率较高,而胆固醇水平异常则表示患者存在肝脏疾病、糖尿病、肾功能障碍等疾病发生风险,因此临床赢重视患者胆固醇水平异常情况,积极明确导致其异常的原因,并进行相关治疗、处理。
作者:李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我校通过实行本科生科研训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总结了在本科生科研训练教学活动中的一些体会和经验,为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作者:王一卓;黄东生;张玉洁;张谊;胡慧敏;洪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对于手术室患者实施人性化全面护理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12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60例与干预组60例。常规组对于手术后患者实行一般护理,干预组实施全面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统计两组护理操作能力、健康宣教、沟通、护理服务态度的评分,得出干预组上述指标评分均高于常规组,<0.05。常规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0%,干预组为90%,干预组高于常规组,<0.05。结论实施全面的人性化护理,为患者的提供基本需要的同时满足患者心理需要,让其感受到人文关怀,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张从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用于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来3年前往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肺炎患者89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增加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例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5%(35/44),差异有显著性(<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3/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27%(12/44),差异有显著性(<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效果显著,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妇分娩前后的心里特点及护理在临床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63例高龄初产妇,设为观察组,根据其分娩前后的心理特点,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同时随机抽取同期在我院接诊的63例高龄初产妇,设为对照组,给予产妇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高龄初产妇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调查分娩后两组高龄初产妇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两组高龄初产妇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明显(<0.05)。两组高龄初产妇分娩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0.05)。结论通过对高龄初产妇心理特点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给予其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产妇分娩后的抑郁、焦虑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勉予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两种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新生儿资料76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通过间歇蓝光照射方式,蓝光照射8 h,间歇5 h,照射时间为72 h;对照组患者通过持续蓝光照射方式,持续照射72 h,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病情改变情况和不良反应,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92.1%,两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10例,对照组患者20例,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持续蓝光照射以及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相当,但是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
作者:谯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文章立足于高校医学实验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高校医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这一问题。
作者:刘宇琨;赵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对冠心病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8月~2015年8月诊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100例确认为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采用超声检查。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两组患者颈部动脉硬化及斑块的发生率呈增加的趋势,且观察组患者发生颈动脉硬化与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0.05),患者颈内动脉、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部位动脉内中膜平均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0.05),对观察组患者斑块形成的类型进行观察发现,钙化型斑块占比高。结论采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检查,可以作为评价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一种方法。
作者:张秀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