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黔南州2011年部分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

王明祥;姚明霞;郭静;杨洋

关键词:食品, 食源性致病菌, 监测
摘要:目的 了解黔南州餐饮业即食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现状,为政府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国家标准GB/T4789-2010、GB/T4789-2003相应检验方法.结果 9类食品样品均检出食源性致病菌,除沙门菌、志贺菌、阪崎肠杆菌3个项目未检出外,其余均检出大肠菌群、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O157、霉菌、蜡样芽孢杆菌,致病菌检出率熟肉制品16.7%,蛋制品12.5%,速冻面米制品38.8%,豆制品20.8%,婴幼儿奶粉、米粉6.3%,糕点及饼干23.3%,凉拌菜16.7%,鲜榨果汁22.5%,米粉、米线、凉皮、盒饭20.4%.结论 9类食品均不同程度受到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建议各级行政部门加强食品卫生的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玉米紫色植株色素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

    目的 观察玉米紫色植株色素(PMPP)对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PMPP溶液对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ALP)和Ⅰ型胶原(CTX-Ⅰ)含量,分析细胞分化情况.结果 48 h和72 h培养后中低浓度(0.001、0.01、0.1、1、10)μmol/L的PMPP溶液能显著促进MC3T-E1细胞增殖,而高浓度(100、1 000) μmol/L的PMPP则无此作用.24 h培养后,仅1μmol/L的PMPP溶液有增殖作用.浓度(0.1、1、10)μ,mol/L的PMPP溶液培育72 h后细胞ALP活性和CX-Ⅰ含量均显著增加.结论 PMPP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和分化,可能对预防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卓;周波;王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3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耐多药病人耐药状况,为治愈耐多药结核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改良罗氏培养基,采用药敏比例法测定耐多药结核菌对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M),氧氟沙星(OFLX),卡那霉素(KM),阿米卡星(AMK),卷曲霉素(CPM)等8种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归纳耐药谱.结果 36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OFLX、KM、AMK和CPM的敏感率依次为:50%、97.2%、97.2%和94.4%.结论 本地区耐多药结核菌对OFLX敏感率较低,对其他3种二线注射剂还处于低水平耐药状态,但已出现广泛耐药结核杆菌菌株,应予重视.

    作者:张蕾蕾;金华;冯菊英;王溪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河南省2006-2008年死因监测系统漏报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河南省死因监测系统死亡病例报告工作的漏报情况,为今后死因监测工作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全省死因监测系统的47个行政村(居委会),收集其2006-2008年内户籍人口资料,开展死亡病例漏报调查,覆盖人口299 565人.分年龄、性别和地区对漏报率进行估计.结果 调查地区3年共死亡1 649例,校正后年平均死亡率5.50‰,漏报个案238例,总漏报率为14.43%;城市漏报率18.95%高于农村10.91%,年龄以占全部漏报病例65.13%的65岁及以上老年组为主;0~4岁组漏报率高36.00%.结论 河南省死因监测系统死亡漏报情况不容忽视,在今后死因监测中应加强常规工作质量管理,同时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报告意识和责任心,提高死因数据报告质量.

    作者:轩水丽;底秀娟;李少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011-2012年宁波市江东区感染性腹泻病原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宁波市江东区感染性腹泻病原构成情况及流行季节性特点.方法 对全区所有腹泻门诊肛拭子或粪便样品采用直接划线分离、增菌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分型等方法,检测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志贺菌和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等肠道致病菌,对其中的61份样品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35份腹泻样品病原菌检出率为11.9% (40/335),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占85.0% (34/40),志贺菌占7.50% (3/40).副溶血性弧菌优势血清型为O3群,占73.5% (25/34),未检出霍乱弧菌和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61份检测轮状和诺如病毒核酸样品,病毒核酸阳性27例,检出率44.3% (27/61),其中诺如病毒Ⅱ型阳性63.0% (17/27),轮状病毒核酸A组型阳占33.3% (9/27).结论 江东区夏秋季散发感染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为副溶血性弧菌;在冬秋春季腹泻样品中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分离率高.

    作者:戎江瑞;陆璐;吴富强;袁月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牛磺酸对染矽尘大鼠肺组织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大鼠矽肺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牛磺酸治疗组,每组8只.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进行肺湿干重、肺系数测定及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牛磺酸可显著降低染矽尘大鼠肺内MDA含量,抑制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发生,提高SOD活力.牛磺酸治疗组大鼠肺湿干重、肺系数及病理学指标皆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牛磺酸对二氧化硅引起的大鼠矽肺纤维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陈静;李明;李超;赵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降低护理学本科生艾滋病歧视的综合培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如何改善护生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歧视,为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综合培训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分别调查486名护理本科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并对两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以ABC理论为基础对护生进行培训,培训前艾滋病知识总的知晓率为73.9%,培训后达到了89.1%,综合培训后护生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综合培训后护生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态度有所改善,其中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应享有权利的变化十分明显,同意“不应禁止HIV检验阳性者结婚”和“不与感染HIV的朋友断绝往来”人数分别增加了28.8%和18.8%.但是护生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态度仍然存在.结论 综合培训能有效提高护生的艾滋病知识,但需要进一步做好歧视态度的转化.

    作者:张国增;孙鑫章;王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烟台海域贝类中副溶血弧菌的污染及其风险分析

    目的 了解烟台海域养殖环节、加工环节和零售环节贝类中副溶血弧菌(Vibio parahamolylicus,VP)污染水平,评价其潜在风险.方法 依据GB4789.7-2008进行检测;采用快速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分析零售环节贝类的风险.结果 烟台海域养殖环节、加工环节和零售贝类中VP检出率分别为4.71%、5.56%和15.79%,7-9月份是贝类污染VP的高峰期.零售贝类加热后食用,导致VP感染的风险值为5.53×10-5例/份,致病风险值为5.53×10-6例/份,全年的患病概率为2.4×10-5,7-9月份潜在危害高,发病概率为1.8×10-5.结论 烟台海域贝类养殖、加工及零售环节均存在VP的污染,海域固有微生物群以及加工、贮运、销售环节的交叉污染是VP的主要来源,零售贝类中VP的潜在致病风险较高.

    作者:宫春波;王朝霞;董峰光;孙月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洪泽县2005-2012年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洪泽县近8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及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的数据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2年洪泽县法定传染病共报告5836例,死亡1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22.26/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0.46/10万;8年间甲乙类法定传染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其次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分别占总发病数的54.70%、29.51%;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手足口病是本地区的重点传染病.结论 洪泽县甲乙类传染病8年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丙类传染病呈上升趋势,应该适时调整完善防控策略,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控制的力度.

    作者:张以祥;赵晓明;赵梅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沈阳市2011-2012年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沈阳市各类食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预警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卫生部下发的《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要求,随机抽取11类、444份样品进行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结果 2011-2012年监测的444份样品中,检出食源性致病菌株35株、总检出率为7.9%;其中致病菌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高11.3%、熟肉制品类食品致病菌的检出率高18.6%、采自市场、商店、专卖店食品的致病菌检出率高14%.结论 沈阳市市售的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熟肉制品、生熟动物性水产品、即食熟制米面制品是高风险食品,超市食品相对安全,应加强对重点致病菌、重点食品、重点食品消费场所的监测与监管,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陈慧中;杨楠;刘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005-2010年河南省疟疾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河南省2005-2010年的疟疾监测结果,为疟疾防控措施的制订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我省疟疾监测实施方案,采用疟疾防治中的常规技术和方法,对平桥区、桐柏县、唐河县、邓州市、永城市5地连续进行监测.结果 监测地区共血检391 264人次,发现阳性病人6 197人次,平均阳性率1.58%.捕获按蚊3 207只,中华按蚊3 104只,嗜人按蚊103只.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检测了7 453人,310人阳性,总体阳性率为4.16%.在31 620户121 968人口范围内开展了防蚊设施基本情况调查,其中使用纱门纱窗、蚊帐、蚊香和杀虫剂灭蚊的家庭比例分别为41.02%、75.30%、50.73%和31.69%,平均每1.8人拥有1顶蚊帐.结论 监测是消灭疟疾后期的重要防治措施.

    作者:刘颖;周瑞敏;鲁德领;刘辉;钱丹;张红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专学生就业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 调查医专生就业压力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医学专科院校的教育管理、就业指导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2届护理、临床、药学、影像和中医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选取中国医科大学杜天骄编制的“医学生就业压力问卷”作为调查工具,以班为单位集体施测.采用SPSS13.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专生总的就业压力为M=3.2.压力源七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岗位需求、社会环境、家庭支持、个人素质、学校影响、专业要求、就业指导.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是否为学生干部、不同生源和所学专业是就业压力的影响因素.结论 研究提示,对于不同专业和不同生源的学生,应该给予不同的心理干预,以缓解其就业压力.

    作者:程琳;唐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不同类型复治肺结核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复治肺结核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复治肺结核患者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贵阳市肺科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的复治肺结核患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检测(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M),氧氟沙星(OFX)、卡那霉素(KM)).结果 复治肺结核患者中耐药共203例,其中初治失败组80例,耐药率39.41%,耐多药率25.86%,治愈后复发组37例,其耐药率18.23%,耐多药率19.83%,不规则治疗1个月以上组26例,其耐药率12.81%,耐多药率12.07%,多次治疗失败痰菌持续阳性组60例,耐药率29.56%;耐多药率42.24%.在耐多药病例中以初治失败和多次治疗失败痰菌持续阳性为主.结论 不同类型复治肺结核因既往用药史不同,其耐药率及耐多药率各异,不同类型复治肺结核不能都用标准复治方案,对于不同类型复治肺结核患者必须结合患者既往用药史和药敏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制定个体化方案,减少耐药和耐多药结核的发生.

    作者:陈静;张廷梅;蔡翠;王念;彭燕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包头市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

    目的 构建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包头市各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能力;找出3个等级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的薄弱环节,为我市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措施的完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指标综述、Delphi(德尔菲法)构建、筛选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利用CAD软件绘制不同等级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能力“木桶”平面图.结果 筛选出的评价指标包括7个一级指标和65个二级指标;根据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得出:包头市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能力三级>二级>一级;根据木桶平面图得出各级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相对薄弱点为:三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二级,宣传、培训和演练以及院内感染监测及管理;一级,除了传染病宣传、培训和演练外其余均相对薄弱点.结论 应加强各综合医院尤其是二级、一级医院对传染病预防的重视程度,并在进一步提高各级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能力的同时根据各自的薄弱点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作者:张素珍;王英;贾恩厚;徐玉萍;邢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富顺地区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调查四川富顺地区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分布特点,为该地区HPV感染的预防和宫颈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宫颈液基细胞技术所获宫颈细胞及手术切除宫颈石蜡组织进行基因分型检查.结果 255例宫颈病变样本中,HPV检出阳性率为63.92% (163/255),其中高危感染占59.22% (151/255),低危感染占20.39% (52/255),单一感染占66.87% (109/163),混合型占33.13% (54/163).高危型中常见前6种亚型依次为:HPV16、58、81、52、39和33,低危型中常见前4种亚型依次为:HPV6、11、43和54.20~ 29岁与30~39岁年龄段妇女HPV的总感染率明显高于40~ 49岁年龄段(P<0.05),低危型感染主要集中在20~29岁年龄段,明显高于30~39岁和40~ 49岁年龄段(P<0.05).结论 富顺地区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有较高的HPV感染率,并且高危型感染率较高,具有较强的区域和年龄段分布特点,为本地区性传播疾病及宫颈癌早期诊断、治疗、预后评估及疫苗使用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张元;李世宁;邓正华;钱小华;柴莉;阮思蓓;罗霞;唐明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成都市100例卫生行政处罚案例分析

    目的 对成都市卫生行政处罚案例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做好卫生监督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成都市卫生执法监督支队2012年查处的100起卫生行政处罚案件,对违法违规单位性质、所违法规、处罚情况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并讨论.结果 卫生行政处罚对象主要以医院为主,违反法律法规主要是《四川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和《消毒管理办法》,违法违规行为中“未取得许可证擅自执业或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占总的违法违规行为的28.69%.100起案例处罚金额均值为3 357元,医院为处罚金额高的处罚对象.结论 卫生执法监督是保证人民群众卫生安全的一项长期、艰巨和繁杂的重要工作,应加大检查力度,重点检查医疗机构、餐饮、理发店等单位,做好宣传和举报投诉工作,合理分配卫生执法监督人力资源,有序开展各项卫生执法监督工作.

    作者:吕红亮;黄偌颖;刘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河南省不同地区农村留守妇女艾滋病常识及相关研究

    目的 了解不同地区农村留守妇女艾滋病常识及态度和行为情况,探讨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对河南省不同地区1 800名留守妇女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 不同地区留守妇女艾滋病常识及对艾滋病态度的合计总认知率分别为63.3%和40.4%,不同地区略有不同,均显示出新蔡县>固始县>商城县;对艾滋病行为中使用安全套的赞同率仅有2.4%,而且出现新蔡县>商城县>固始县的状况,占94%的夫妻性生活是丈夫决定.结论 不同地区农村留守妇女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不全面,艾滋病防护意识普遍较差,安全套使用率极低,存在发生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可能性,急需政府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以保护留守妇女的健康.

    作者:付强;付浩;许锦秀;许彤;江洪;傅兰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009-2011年合肥市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合肥市2009-2011年疟疾流行特征和趋势,为探索疟疾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09-2011年合肥市疟疾病例相关资料,对疟疾流行学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1年我市共报告疟疾病例211例.本地感染疟疾72例,本地感染疟疾发病高峰集中在6-9月;发病高的是长丰县,21例,占29.2%;各个年龄组均有病例发生,主要以农民和家务待业为主.境外输入性疟疾139例.境外输入性疟疾在1月出现一个小高峰;发病数占首位的是肥东县,占全市的55.4%;发病人群以青、中、壮年为主,主要是境外务工人员为主,感染地首位的是非洲国家安哥拉,共计70例,占50.4%.结论 2009-2011年我市本地感染疟疾下降趋势明显,但境外输入性疟疾进一步增多,我市疟疾防控形势仍然严峻,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确保疟疾消除目标的实现.

    作者:王波;陆群;仰凤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98例乳腺癌患者人格特征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分析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的人格特征与心理防御机制.方法 按1∶1均衡配比的原则,抽取198例健康人为对照组,198例乳腺癌患者为病例组.采用Bond防御机制问卷(DS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分别测评心理防御方式和人格特征.结果 与对照组、全国女性常模比较,乳腺癌患者EPQ的E、N量表分降低;与常模比较L分增高;60岁以上患者P分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成熟防御机制中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抱怨、退缩因子分较高,60岁以上患者投射、躯体化较高,中间型防御机制中的消耗倾向、否认、掩饰得分较高,60岁以上患者隔离较高,60岁以下患者回避、假性利他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患者人格特征和防御方式不同于健康人,主要采用不成熟和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值得在临床综合治疗中予以关注.

    作者:管琳;陈嵘;黄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泰安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泰安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状况,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泰安市辖区内部分托幼机构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全年共采集样品405份,合格250份,平均总合格率为61.73%.各监测项目合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物体表面(84.08%)>餐饮具(83.33%)>工作人员手表面(29.33%)>室内空气(26.42%)>紫外线灯(18.18%)>饮水机水(16.67%).市直托幼机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餐饮具合格率和总合格率远远高于县级;公立幼儿园空气合格率高,民办或街道办物体表面合格率高,私立幼儿园工作人员手合格率高;幼儿人数≥200人的托幼机构空气、物体表面和总合格率高,50~100人的餐饮具合格率高(P值均<0.05).结论 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总体状况不容乐观.饮水机水、紫外线灯、室内空气和工作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均较低,是今后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的重点,应作为重点对象加强监督监测.

    作者:马德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社区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社区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为提高社区食管癌患者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120例社区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试验组在常规用药指导和并发症护理基础上给予饮食指导、增强支持力量、成立食管癌患者俱乐部、适当心理护理等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干预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采用QLQ-C30和OES-18量表进行生存质量评价.结果 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总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情感和社会功能领域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吞咽困难、味觉障碍等症状领域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患者各领域与干预前比较也有明显改善.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社区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但需要家属和社区医护人员的大力配合.

    作者:朱丽丽;张会敏;李秀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