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莺;袁祥君
目的 了解云南省玉龙县农村居民尼古丁依赖现状.方法 在云南省玉龙县采用PPS抽样方法抽取4 202名≥18岁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玉龙县农村居民现在吸烟率为32.4%,其中男性为64.6%,女性为2.4%;在1 362名现在吸烟者中,FTND平均得分为(3.72±0.12)分,其中男性为(3.73±0.13)分,女性为(3.49±0.64)分;尼古丁依赖率为38.0%,其中男性为37.8%,女性为41.5%.纳西族尼古丁依赖率(34.4%)低于其他民族(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玉龙县控烟政策的制定应重点关注青少年并给予尼古丁依赖者戒烟辅助.
作者:李江嵘;蔡乐;和建全;宋莹;崔文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鉴于目前国内尚未有成文的肺炎支原体实验室生物危害分析材料,本研究对肺炎支原体实验室操作进行风险分析,为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本文从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特点、实验活动潜在的危害以及实验人员的相关风险等方面对肺炎支原体实验室进行风险识别.结果 清楚认识肺炎支原体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的风险有利于实验室人员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证自身安全,并杜绝感染性物质传播至实验室外.结论 了解肺炎支原体实验活动中的风险是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的前提,对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孟凡亮;李晶;赵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1~14岁人群乙肝疫苗(简称HepB)接种情况,为提高HepB接种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省30个县(区)1~ 14岁人群共13 208人进行调查,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4岁人群HepB全程接种率、合格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1.95%、71.21%和80.01%,年龄越小,全程接种率、合格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均越高;HepB全程接种率、合格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均为城镇高于农村;乡镇卫生院出生儿童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低于在县级及以上医院出生儿童,在家出生儿童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远低于在县级及以上医院和在乡镇卫生院出生儿童;HepB纳入EPI后,出生人群HepB 3种接种率均高于在此之前出生人群;首针不及时接种是不合格接种的主要原因.结论 14年来,HepB全程接种率、合格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均不断提高,但保持较高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村儿童HepB接种率仍是今后工作重点.
作者:董蒲梅;李军;郭万申;徐谨;郭永豪;叶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贵州省全国疾病监测点居民伤害死亡特点及其变化趋势,为开展伤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2012年贵州省全国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监测数据,用死因网络直报系统、Excel2010、SPSS19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2年5年间贵州省全国疾病监测点居民伤害死亡4 142例,平均死亡率61.39/10万,标化死亡率为51.77/10万,占总死亡的10.14%,居全死因第4位.居民伤害前5位死因依次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溺水和意外中毒,占伤害构成比依次为38.36%、14.61%、13.13%、8.69%、8.11%,合计共占全部伤害死亡的82.91%.伤害死亡占全死因的比例略有下降,从2008年的11.06%到2012年8.89% (x2=21.87,P<0.001).0岁组以机械意外窒息为主,占0岁组伤害死亡的67.53%,1~14岁组以溺水为主,占该年龄组伤害死亡的48.65%,15~34岁组和35~59岁组均以交通事故为主,分别占该年龄组伤害死亡的51.03%和43.79%,60岁以上年龄组意外跌落为首位,其次为交通事故,分别占该年龄段伤害死亡的26.66%和23.50%.结论 伤害已经对贵州省全国疾病监测点居民生命造成危害,已成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应根据不同伤害特点及年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及宣传教育.
作者:张益霞;叶红兵;孙良先;潘昀熙;翁浩;刘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氟砷联合作用对大鼠骨骼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析因设计方法随机分成9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用氟化钠(NaF)和亚砷酸钠(NaAsO2)灌胃染毒.分别为:对照组、低氟组(简称Fkw,5mg/kg)、高氟组(简称Fhigj,20 mg/kg)、低砷组(简称Askw,2.5 mg.kg)、高砷组(简称Ashigh,10 mg/kg)、FbwAslow组、FlowAshigh组、FhighAslow组、FhighAshigh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UNTX)、血清骨钙素(OCN)、骨涎蛋白(BSP)浓度,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大鼠双侧股骨骨密度(BMD).结果 (1)UNTX随着氟、砷剂量增高而升高,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且其在FlowAslow、FhighAslow剂量组分别低于两者单独作用时的浓度之和(P<0.01). (2) BSP、OCN随着氟剂量增高而升高,存在剂量-效应关系;BSP、OCN浓度与砷相关关系不明显(P>0.05). (3) BMD随着氟剂量的升高而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D与砷相关关系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除Aslow、Flow4shigh剂量组BMD略为降低,其余各剂量组BMD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单独氟能够促进OCN、BSP浓度的升高,氟或砷单独作用能够促进UNTX浓度的升高,在FlowAslow、FhighAslow剂量组,氟、砷对UNTX表现为拮抗作用,UNTX可作为评价氟砷暴露骨损伤联合作用的生物学标志. (2) BMD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氟对骨骼的损害效应,在该暴露水平下,实验大鼠骨损伤作用类型主要表现为骨质硬化.
作者:郑冲;洪峰;徐德淦;钱亚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惠农区人群死因流行特征,为制定、调整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计算构成比、PYLL等指标,分析惠农区2007-201年死亡报告资料.结果 2007-2011年间共报告死亡3 654例,居民平均粗死亡率为265.55/10万(标化死亡率227.25/10万),其中男313.97/10万、女213.97/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报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潜在减寿年数高的是伤害(5 739人年),死因顺位前五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伤害、呼吸系统疾病及传染病;慢性病占全死因比例高,达78.16%.结论 慢性病是目前惠农区居民的主要死因;伤害对人群健康的潜在影响明显.
作者:郎红霞;杨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妊娠期间口腔疾病对母体及胎儿造成的不良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妊娠期妇女因体内激素、代谢水平、生活方式及心理状态发生改变,对口腔疾患的易感性明显增高,由于治疗时机和治疗方式的限制,使妊娠期口腔疾患的控制较为棘手,因此,在妊娠前期及妊娠期通过保健措施改善妊娠妇女的口腔健康状况,预防不良妊娠,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妮;周庆;张灿华;刘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汉川市农村学童监护人营养知识知晓、膳食态度及行为现状,为开展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汉川市两所农村小学的3~6年级共818名小学生的监护人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学童监护人对各种食物的营养特点认知度较低,对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了解少,普遍存在饮食不合理、忽视儿童饮食要求等情形;但接受膳食教育的意愿良好.监护人营养知识水平与其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因素无关.监护人希望获得营养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电视网络、医生及报刊杂志等.结论 该地学童监护人营养知识缺乏较突出,需要大力开展形式多样且持续有效的营养知识宣教,促进在校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李文芳;郭慧;曾婧;郑年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乳酸杆菌对过敏性鼻炎大鼠血清中VCAM-1和IL-8含量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乳酸杆菌组及阳性药对照组4组.建立大鼠卵白蛋白致敏模型,取各组大鼠鼻腔黏膜病理切片后计数嗜酸性粒细胞,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试验各组大鼠血清VCAM-1和IL-8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VCAM-1和IL-8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乳酸杆菌组VCAM-1和IL-8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乳酸杆菌组各项指标与阳性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酸杆菌可降低过敏性鼻炎大鼠血清中VCAM-1和IL-8含量,减轻鼻黏膜变应性炎症.
作者:姜梁;胡晓艳;刘奠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荆门市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趋势,指导防治工作.方法 收集2003-2012年荆门市血吸虫病疫情监测资料,分析人群、耕牛血吸虫感染率和钉螺面积、感染率变化情况.结果 2003-2012年间共查出有螺面积13 920.62hm2,其中新发钉螺面积486.68 hm2,感染性螺点71个,钉螺面积增长48.42%;查出各种血吸虫病人36 793人次;查出病牛2 744头(次).人畜感染率分别下降59.18%和97.20%.结论 荆门市血吸虫病呈低度流行状态,且疫情极不稳定.要加强其他动物传染源控制和钉螺控制,注重交界地区流动人畜管理和健康教育等措施.
作者:何莺;袁祥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rhPTH (1-34)]联合凯思立D(碳酸钙D3咀嚼片)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PMOP)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将57例PMOP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皮下注射rhPTH (1-34) 20μg每日1次治疗,对照组肌肉注射降钙素20 IU每周1次治疗.2组均给予凯思立D1片/日(每片含元素钙500 mg和维生素D3 200 IU),试验时间6个月.测定每组治疗前后腰椎L2-4、股骨颈骨密度、骨代谢物血钙、血磷及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腰椎BMD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腰椎骨密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股骨颈骨密度的变化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CTX和BALP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而对照组CTX治疗后比治疗前下降(P<0.05),BALP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能明显增加腰椎骨密度,升高骨转换指标,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
作者:刘海蔚;严励;高勇义;陈开宁;方团育;张华川;陈道雄;全会标;陈赛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分析新疆贫困地区0~6岁儿童贫血状况,为制定相关营养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用氰化高铁法(HICN)测定血红蛋白含量,评价分析新疆贫困地区0~6岁儿童贫血状况.结果 对符合研究要求纳入调查的该地区0~6岁1 816名儿童的相关资料分析发现,该人群2007-2009年间贫血检出率分别为23.6%、20.8%和28.3%.结论 新疆贫困地区0~6岁儿童贫血检出率依然较高,提示制定和实施针对该人群贫血状况改善的相关政策及措施时应重视孕产妇铁营养补充及婴幼儿富铁辅食的及时添加,提高儿童膳食中血红素铁类食物的比例,同时需加强儿童保育环节营养监测体系的建设与保育人员能力的提升,普及育儿营养健康理念,提高社会民众的保健意识.
作者:葩丽泽·买买提;魏学燕;张格祥;王蕾蕾;张俊;王辉;米娜娃.安瓦尔;阿斯亚.阿西姆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宜兴市2005-2012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病毒性肝炎疫情的流行特征.结果 2005-2012年宜兴市病毒性肝炎呈现下降趋势,年平均发病率为41.32/10万,存在季节聚集性;以乙肝多,占61.38%;甲肝、未分型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丙肝呈上升趋势,戊肝散发;发病年龄集中在20~ 59岁年龄组,男女性别比为2.28∶1;农民与工人发病多.结论 宜兴市病毒性肝炎防治应以控制血源性传播肝炎为主,重点加强对乙肝的预防控制,加大重点人群的宣教及疫苗接种工作.
作者:吴俊东;张华君;周建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对山东省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Childhood Immuniz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CIIMS)运转情况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各预防接种门诊填报的用户档案表、省级信息管理平台客户端数据上传情况和儿童预防接种个案等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2012年底,全省CIIMS实施率以县为单位为100.00% (140/140),以乡为单位为96.73%(1 835/1 897),以门诊为单位为99.72%(2 472/2 479).省级信息管理平台共收集儿童个案1 010.71万例,其中2007年以后出生儿童个案664.59万例,估算目标儿童管理率为102.71%.结论 山东省省、市、县、乡四级联网的CIIMS已基本建成,拓宽筹资渠道,强化人员培训是促进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提高数据质量和利用水平是今后工作重点.
作者:张伟燕;许青;曾振;宋立志;李震;肖作奎;张英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掌握黎平县2008-2012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规律,为制定病毒性肝炎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黎平县2008-2012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黎平县2008-2012年共报告病毒性肝炎2 87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09.20/10万,其中乙肝2630例、甲肝112例、丙肝108例、戊肝4例、未分型17例,分别占病毒性肝炎发病总数的91.60%、3.90%、3.76%、0.14%、0.59%.病例呈散发性,发病主要以农民、学生及散居儿童为主,病例集中在20~ 50岁的青壮年之间,10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较少.结论 黎平县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策略应作相应调整,除抓好新生儿、儿童的常规计划免疫工作外,还应进一步开展其他年龄组人群的接种工作,并侧重做好乙肝疫情的监测、登记、报告、管理及诊断技术,才能达到控制病毒性肝炎的目的.
作者:杨继宝;覃胜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柳州市社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现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控制及相关知识情况,为高血压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1个街道用KISH表确定每户1名年满18周岁以上居民共868人作为调查对象.结果 调查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6.1%,有64.0%的患者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有57.3%的患者正在通过药物进行治疗,有35.1%的患者血压得到控制,有69.3%的患者遵医嘱坚持长期服药,多数患者为有助血压控制采取减少摄盐等非药物措施,高血压人群与非高血压人群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市社区居民高血压知晓与治疗控制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情况不容乐观,需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的管理能力,预防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罗洁;徐久久;甘志高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头面部、手指、足趾被动物致伤的暴露患者采用局部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human rabies immunoglobulin,HRIG)的新方法的效果.方法 将2010年4月-2012年12月在某中心就诊的狂犬病Ⅲ级暴露者中同意使用狂犬疫苗HRIG联合免疫的头面部、手足末端暴露的16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HRIG分三步给药的新注射法,对照组按国家预防处置规范常规给药.比较2组患者首针疫苗后第7天(d 7)和第45天(d 45)的人狂犬病病毒IgG抗体阳性率差异以及HRIG注射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d7的狂犬病病毒Ig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d45 2组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RIG三步注射法能显著提高伤口局部的中和抗体水平和促进全身循环抗体的早期产生,并且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注射疼痛等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俊华;邓海智;钟小荣;巫晓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海淀区直接入口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现状,为食源性疾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2012年按照北京市监测网工作计划要求对海淀区采集的13类直接入口食品根据国标方法进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0157:H7/NM)、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等6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 在检测的13类315份食品中,共分离出3种15株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为4.76%,其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副溶血性弧菌4株,创伤弧菌1株.结论 海淀区直接入口食品受到不同程度的致病菌污染,存在食物中毒和发生食源性疾病的隐患,应加强食品监督管理以减少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伟;王菊光;谢利军;孙晓华;张海凤;纪黎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乙肝病毒前S1抗原ELISA试剂盒的方法学性能.方法 (1)取前S1弱阳性质控血清的原始浓度及+20%、-20%浓度的标本,进行连续20 d检测,统计分析其日间精密度CV及灰区标本符合率; (2)取80例随机样本及近2年收集的20例特殊样本[HBsAg阴性(-),HBeAg阴性(-),而试剂2检测前S1抗原阳性(+)的标本]用两种ELISA试剂进行符合率实验,并将20例特殊样本进行HBV-DNA检测,进行正确性验证.结果 (1)试剂1检测前S1抗原日间精密度CV=5.65%;-20%浓度样本的结果97.6%阴性(-),+20%浓度样本的结果100%阳性(+),样本吸光度均值为0.216 8,95%CI为(0.195 5;0.238 1). (2)两种试剂对80例随机样本检测,符合性100%,20例特殊样本用试剂1检测结果均为阴性(-),HBV-DNA检测也为阴性(-).结论 (1)试剂1的检出限、精密度及cut off计算公式符合试剂说明书中规定标准; (2)试剂1与试剂2符合率较好,试剂1与HBV-DNA的符合性较试剂2好; (3)评价方案简单易行,各临床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分析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以提高结果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傅芳美;王智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外出务工死亡模式和特点.方法 以2011和2012年河南户籍死于河南省外的死因个案为研究对象,采用ICD10分类原则,使用Access2003和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河南省外出务工人员2年省外死亡7 1 1 1例,其中男性死亡5 955例,女性死亡1 156;河南省省外务工人员男性死亡数高于女性;男性三大类疾病死因的构成比分别为:1.60%、37.08%和61.34%;女性三大类疾病死因的构成比分别为:4.15%、47.15%和48.70%.结论 伤害是河南省省外务工人员首要的死亡原因;随着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加,死亡人数可能还会增加,输出地和输入地政府都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作者:底秀娟;轩水丽;李少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