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建霞;高天;涂婷;陶孟瑶;张婷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患儿5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儿童5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儿童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可探及到肠系膜淋巴结,观察组患儿表现为脐旁及右下腹可见大小不等的多个椭圆形、低回声团块,内部回声较均匀,边界清晰,血流信号自淋巴门进入。两组儿童脐周、右中下腹、左侧腹淋巴结分布数量存在明显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快速、准确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可作为临床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的首选方法。
作者:魏均任;刘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意识障碍患者常见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143例急性意识障碍患者的病因及诊治方法。结果死亡病例16例,其中以深昏迷、GSC评分<5分的患者死亡率较高。结论急性意识障碍是常见的危急重症,病因多样,涉及多系统、多脏器,临床急诊科医师接诊后,结合患者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尽快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作者:朱国新;刘印华;李涓涓;全凌云;张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胰腺炎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0例SAP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奇偶性,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采用综合护理,比较采用症状自评-90量表两组心理健康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且评分均高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综合护理对缓解SAP患者焦虑、抑郁、恐惧情绪,改善患者应对方式,提高患者不良心理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欧阳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阑尾炎(Appendicitis)属于较为常见的外科疾病,针对于阑尾炎只要进行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并提高治疗的效果。而一旦错过了佳的治疗时期,阑尾炎则会造成患者的严重伤害,甚至引起患者的死亡。本文就阑尾炎的发病特点与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期促进临床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新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绷带镜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及复发率。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210例双眼翼状胬肉患者,其胬肉位于鼻侧,长入角膜3~5mm的初发胬肉。双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术后随机选取1只眼为A组,另1只眼为B组。A组(210只眼)单纯手术;B组(210只眼),手术后佩戴角膜接触镜。观察双眼术后1、3、5、7、15d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及眼痛并记录;OCT检查角膜上皮修复时间进行对比研究;疼痛值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角膜上皮愈合情况,终愈合通过荧光素染色确认;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之后每6个月一复查,随访2年观察疗效及复发。结果 B组在术后1、3、5、7d的疼痛值平均值均低于A组;B组术后3、5、7d角膜修复均比A组快,具有统计学意义(<0.01);术后随访,B组与A组复发率均低于胬肉单纯切成术;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佩戴绷带镜不提高复发率。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绷带镜术后角膜修复时间短,眼痛症状轻,术后复发率降低。
作者:何静;谢平;欧阳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彩色眼底照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8例(416眼)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直接眼镜眼底检查,同时散瞳之后行眼底镜与彩色眼底照相检查,对患者的病变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使用彩色眼底照相诊断视网膜病变检出率要高于直接眼底镜检查,差异结果具有显著性(<0.05);尤其是病程<10年的患者,使用彩色眼底照相诊断视网膜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眼底镜检查,差异显著(<0.05)。结论应用彩色眼底照相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出率较高,为指导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志茹;谢建宏;陈明月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饮食疗法对血透患者血钾控制护理的效果。方法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10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接受血透的患者是由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这段期间内的长期门诊透析患者,将这10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针对性的血透护理,同时对观察组的患者加以采用饮食疗法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钾水平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血钾水平为(4.67±0.87)mEq/L,对照组患者的平均血钾水平为(6.12±1.52)mEq/L,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血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效果优良率为96.1%,对照组患者的总护理效果优良率为80.4%,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血透患者采用饮食疗法能够有效控制其血钾水平,从而预防高血钾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预后。
作者:黄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我国高血压病社区管理现状及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我国高血压病的流行状况、特点、危险因素,分析高血压病社区管理的现状,重点根据社区健康管理现状,总结目前的研究进展。结果高血压病是目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并且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而解决这一问题仅靠医院的力量远远不够。结论目前社区合作开展的健康管理已显成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对社区居民实施群体和个体的社区干预,是高血压病管理的方向和途径。实施社区全人群管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是提高高血压病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关键。
作者:高建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孟鲁司特联合酮替芬治疗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诊所收治的老年咳嗽变异哮喘患者120例,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采用酮替芬治疗,该组为对照组(60例),在酮替芬治疗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治疗的一组为观察组(60例),针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以及呼气峰流速(PEF)等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孟鲁司特联合酮替芬进行治疗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安全可靠,因此值得广泛的在临床中应用,并且大力的推广。
作者:李福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通窍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两组,每组各46例,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的一组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和通窍活血汤进行联合治疗的一组为观察组,后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有效率对比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对比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和通窍活血汤联合西药治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显著,因此该方法值得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中。
作者:游淑琴;游淑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肠梗阻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30例患者予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肠梗阻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王金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流程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96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8)与观察组(48),对照组采取传统模式,观察组采取优化急诊流程,对比两组急诊停留时间以及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结果观察组急诊停留时间、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优化急诊流程,能缩短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确保患者成功救治。
作者:于占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工作的64例护理人员,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护理人员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护理人员接受分层级管理模式,对两组护理人员护理管理质量进行分析。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考核评分高于对照组;医师和患者对观察组护理人员满意率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增强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掌握,激发护理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为临床医师和患者提高更优质的服务,促进护理学科健康发展。
作者:周淑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跟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我院自2012年8月~2014年10月接收并诊治的跟骨痛患者135例分为观察组68例与对照组6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中药外敷进行治疗。治疗15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71.6%,中西药结合治疗跟骨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0.3%(7/68)、22.4%(15/67),且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0.05)。结论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在此基础上对跟骨痛患者加用自拟中药处方外敷进行中西药结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足跟疼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且复发率较低,该思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远程监护系统指的是通过GSM网络短消息业务进行远程数据传送,在医疗队、传染病房、社区医疗服务以及重症病房的应用过程中,通过GSM网络短消息呈现远程监控的一类有效并且实用的技术方式,属于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数字城市,结合信息、通讯技术建立远程监护系统,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改革现有医疗模式。
作者:袁红;向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防止造口并发症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治疗的直肠癌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Miles)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0%,对照组为70%,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在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中,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用于直肠癌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Miles)患者的护理中能够降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宋莉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对照组单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随访4w,比较两组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降压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用非洛地平缓释片,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王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喘息型支气管炎主要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较高,病死率也较高,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呼吸困难表现为呼气性呼气性,夜间加重,可伴有高热、刺激性干咳等症状。其中主要诱发因素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大多数患者均有过敏史或呼吸道感染史。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发病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急性感染症状,霉菌、花粉、螨尘、毛屑等变应原可诱发喘息型支气管炎的发生。除此之外,冷空气、冷水、运动等因素也可诱发本病。本文主要对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进展作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蔡松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自然分娩,是人类繁衍后代的自然规律,传承了数万年,是符合人类发展、为理想的分娩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提高,产妇到底是顺产还是剖宫产?这是所有产妇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
作者:周翠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终确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12例,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在术前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照组术前未行超声检测。对比分析两组的确诊率与误诊率。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85.7%高于对照组的69.6%,误诊率14.3%低于对照组的30.4%,均<0.05。本次行超声检查确诊48例,在42例术后确诊的甲状腺良性结节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5例,甲状腺良性肿瘤5例,桥本甲状腺炎2例;6例术后确诊的恶性肿瘤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超声检测能够提高患者的确诊率、降低误诊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仔细检查、反复辨认分析超声图像特征,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检查结果,以明确诊断。并注意与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作者:唐钰姣;何惠丽;海力比努尔?艾则孜;曹晖;张利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