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淑琴;游淑彩
医学临床技能培养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搞好医学操作实验学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形势所趋,是21世纪医学科学发展和高素质医学生培养的需要,腹腔镜微创技术在各级医院得到了广泛推广,理应纳入新世纪医学生的培养模式中,本文阐述了以模式化的腹腔镜操作虚拟培训系统的教学过程。实践发现,该系统为临床医生和医学生提供了一个反复实践的平台,在微创外科实践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程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5A级古镇景区家庭旅馆的卫生现状,探讨有效的监管对策。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选取周庄古镇景区50家家庭旅馆,现场调查卫生许可情况、布草间、清洗消毒间配置情况和卫生制度建立情况。结果家庭旅馆卫生许可证持有率为10%,健康合格证明持有率为56.67%,50家家庭旅馆中,12家设置了布草间和清洗消毒间,少数家庭旅馆建立了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等卫生制度。结论家庭旅馆卫生许可证和健康合格证明持有率较低,布草间和清洗消毒间配置不全,卫生制度建立不完善。建议通过联合执法和品牌效应提高家庭旅馆卫生管理水平。
作者:顾永生;张庆;周思远;王丽刚;冯晓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胎儿畸形筛查中应用彩超检查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846例行产前检查孕妇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常规二维超声及三维彩超超进行胎儿畸形筛查,并对两种检测方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比二者检测准确率。结果通过对1846例孕妇进行超声胎儿畸形筛查,共计筛查出48例可疑畸形缺陷胎儿,并利用三维彩超检查确诊后表面,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1.3%(39例),三维彩超诊断率为100%(48例),两种检测方式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三维彩超进行胎儿畸形筛查具有极高的准确率,降低误诊漏诊率,为我国优化人口素质、增强人口质量提高了有效保障。
作者:李铭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结果78例死亡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27例,脑血管疾病17例,感染12例,高钾血症10例,尿毒症脑病4例,恶性肿瘤3例,消化道出血2例,其他病因3例(外伤1例、自杀2例)。结论 MHD患者并发症多、生存期短、死亡率高,心脑血管疾病是MHD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
作者:徐黄根;汪裕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房间隔缺损(ASD)患者行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运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42例房间隔缺损的患者缺损大小,术中利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封堵效果,并了解缺损大小与封堵器大小的之间的关系,术后对其有无残余分流、封堵器的位置、形态进行跟踪分析。结果42例中有40例成功封堵,成功的40例中有6例存在较长的软缘,剩下的34例中术前超声心动图测得房间隔缺损大小为(18.4±6.4)mm,术中成功释放的封堵器大小为(25.9±7.3)mm,房间隔缺损大小与封堵器大小之间显著相关,=0.92,<0.01。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较准确的评估缺损大小,缺损是否适合封堵治疗,可以有效、安全的指导房间隔缺损的患者进行封堵术。
作者:陈娟萍;朱向明;李劲;鲁柯兵;李国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意识障碍患者常见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143例急性意识障碍患者的病因及诊治方法。结果死亡病例16例,其中以深昏迷、GSC评分<5分的患者死亡率较高。结论急性意识障碍是常见的危急重症,病因多样,涉及多系统、多脏器,临床急诊科医师接诊后,结合患者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尽快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作者:朱国新;刘印华;李涓涓;全凌云;张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特点及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呕吐及中枢性偏瘫为主(43.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16~30分为主(60.0%);出血位置以基底节为主(51.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荐。
作者:郭光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敏使朗治疗中老年患者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确诊的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40例运用电针联合口服敏使朗,单用电针和单独口服敏使朗两个对照组各40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50%,电针对照组有效率65.00%,口服敏使朗对照组有效率62.5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电针联合敏使朗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望;黄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环境对早产儿的不良影响及其干预对策。方法从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重症监护中心的早产儿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组法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给予环境干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两组患儿的摄奶量、体重及首次排便情况,显示观察组早产儿的每日摄奶量及体重增长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的首次排便情况也不如观察组(<0.05)。结论重症监护中心的早产儿体质极弱,难以抵抗环境的影响,对重症监护中心的患儿采取环境干预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张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60例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60例,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相关的抢救与护理措施。结果60例患者在经过及时的抢救与后期优质护理,痊愈患者40例、好转18例、无效死亡2例,本次抢救成功率为96.7%。结论对于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而言,提高医务人员抢救与护理的水平,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方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长在护理职业防护中管理作用。方法根据手术室相关感染管理质量标准进行评估,监测本部门工作人员职业防护措施的落实及对消毒隔离进行严格检查。结果加强本部门工作人员职业防护落实,可以有效降低和控制感染的发生。结论在医院里,手术室护士长要进行严格的管理,提供相应的职业防护工具,加强落实,能够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秋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ICU发生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结合临床,总结分析ICU发生血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结果与结论 CVC感染发生可能与置管的部位、置管操作、置管时间以及置管部位敷料有关,临床护理过程中,应加强置管部位出口部位和导管的维护,是预防CVC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向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骨化三醇与鲑鱼降钙素联合治疗肾性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9月经病理认证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肾性骨病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使用骨化三醇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的为观察组,单独使用骨化三醇治疗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生化指标改变、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情况,对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骨痛、关节痛、皮肤瘙痒等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0.05)。两组患者的血清磷和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治疗前后相比出现下降的情况,血清钙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则有提高。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骨化三醇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肾性骨病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缓解骨痛、关节痛、皮肤瘙痒等。
作者:王清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并分析某三甲医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儿科门诊2015年1月~11月每月第一个完整星期的处方共计1100张,对抗菌药物应用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抗茵药物使用率43.18%。其中静脉给药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58.43%,口服给药仅占41.57%。共使用抗菌药物4类13种。其中排名前5位的是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青霉素类、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物大部分是单一用药。结论本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能遵循安全、有效的原则,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钟明;王倩倩;闫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ICU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ICU使用呼吸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在ICU呼吸机使用患者中能够有效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产生,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李莲菊;彭树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为了提高少数民族患者健康教育的落实程度和效果,对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改进和探索。方法运用少数民族语言视屏健康教育并与常规教育方式进行比较。结果实施视屏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论在新疆少数民族患者多,护患沟通存在障碍的情况下,由实施视屏健康教育有利于健康教育的贯彻落实。
作者:玛依拉;巴哈尔古丽;玛依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专业态度遭受医务场所暴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北京某高校335名实习护生进行有关经历医务场所暴力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看到他人遭受情感虐待52人,占16.4%;看到他人遭受躯体攻击41人,占12.9%;看到他人遭受言语的性骚扰18人,占5.7%;看到他人遭受躯体的性骚扰5人,占1.6%;看到他人遭受威胁23人,占7.2%。实习期间遭受过医务场所暴力的情况:遭受情感虐待21人,占6.6%;遭受躯体攻击32人,占10.1%;遭受言语的性骚扰3人,占0.9%;遭受躯体的性骚扰0人;遭受威胁0人。结论目睹暴力和遭受暴力都会影响护生的专业态度,应采取措施减少医务场所暴力的发生,同时加强教育培训,增强护生暴力应对能力。
作者:杜姗姗;王艳萍;辛园园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异位妊娠和宫内妊娠孕产妇各30例,均为我院产科2014年2月~2015年9月收治,分别采用经腹、经阴道彩超诊断,对比不同妊娠类型特征及不同彩超检测方法准确率。结果两组血清β-HCG无差异(>0.05),异位妊娠组孕妇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小于宫内妊娠组,有统计学差异(<0.05)。异位妊娠组螺旋动脉检出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70%,有统计学差异(<0.05)。经腹彩超对异位妊娠检测准确率为70%,明显低于经阴道彩超96.7%,有统计学差异(<0.05)。各项典型影像学征象经阴道彩超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经腹(<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早期异位妊娠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与经腹彩超比较,经阴道彩超检查准确率更高。
作者:谢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2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56例,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对照组产科常规性护理方法。观察两组2 h、2~12 h、12~24 h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结果实验组无论在2 h、2~12 h,还是12~24 h产后出血量及出血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阴道分娩取得满意性疗效,明显降低了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了产后出血量,缓解了产妇恐惧及紧张的心情,增加了患者满意度,亦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严秀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4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针灸治疗,观察组在针灸基础上,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康守凯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