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爱琴
目的: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6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应用奥施康定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中重度癌痛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奥施康定滴剂治疗方法,统计患者疼痛的缓解效果及临床不良反应。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38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15例患者疼痛部分缓解,7例患者疼痛轻度缓解,总有效率为88.33%;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17例、恶心呕吐5例、嗜睡9例、皮肤瘙痒4例,均实施对症治疗后有所缓解,未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结论采用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临床效果与安全性良好,可发挥明显的镇痛作用。
作者:周娟;周亚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立普妥对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92例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49例,对照组43例患者,实验组患者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颈动脉斑块积分有明显的改变,实验组斑块积分下降,对照组斑块积分增加,并且实验组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立普妥对于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效果显著,服用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地改善病情,并且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
作者:李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服用第四代短效避孕药优思明对预防并发症,如减少阴道流血量、缩短阴道流血时间、促进月经恢复及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妇科门诊自愿进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育龄期妇女140例,筛查无禁忌证,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优思明组)。对照组人工流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及新生化颗粒5d,观察组人工流产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及新生化颗粒5d,并且于手术当天立即给予优思明21片装,每晚服用1片,连续3周期。观察两组人工流产术后阴道流血量、流血时间、月经转归时间及术后14d、21d、3个月通过B超进行子宫内膜厚度的测定,并同时观察两组服药后副反应。结果服药后两组副反应无明显差别,﹥0.05。观察组其它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立即开始口服优思明有助于减少阴道流血量、缩短阴道流血时间、缩短月经恢复时间和促进子宫内膜恢复,应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徐海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将博客辅助案例教学应用在宁夏医科大学卓越医师班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过程及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将2012级临床本科班分为实验组(卓越医师班)与对照组(普通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合博客辅助案例教学法。期末考评结果,实验组的理论课和实验课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0.05),且实验组的综合素质高于对照组。表明传统教学法结合博客辅助案例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显著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万巧凤;杨玉荣;李燕兵;赵嘉庆;王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CT对腹部创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本院腹部创伤76例,依照不同检查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给予B超检查;余38例给予CT,入组研究组。对比两组结果,总结CT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检出5例膀胱损伤,13例脾损伤,8例肝损伤,5例肠系膜损伤,7例胰腺损伤,诊断准确率88.74%;而对照组检出5例膀胱损伤,12例脾损伤,7例肝损伤,6例肠系膜损伤,8例胰腺损伤,诊断准确率78.78%。研究组准确率高,有显著差异(<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CT诊断腹部创伤价值较大,准确率较高。
作者:王巍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学生学习临床医学课程,需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模拟诊疗采用典型且完整的病例作为临床教学对象,学生以临床医生身份对标准化患者扮演的患者进行模拟诊疗的过程,是模拟临床环境的一种教学与考核方法。学生在校期间引入该教学与考核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见习与实习,了解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的优势,以期更好地发挥模拟诊疗的作用。
作者:宁北芳;尹川;袁宗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保守手术联合各类药物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改善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术术后联合药物治疗方面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孕三烯酮为代表药物对照其他常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在改善妊娠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术后应用孕三烯酮与单纯保守手术组比较在改善妊娠情况优于单纯手术组(<0.00001),保守手术术后应用孕三烯酮与保守手术术后应用GnRH-a比较在改善妊娠情况不如GnRH-a(<0.00001),保守术后应用孕三烯酮、妈富隆、米非司酮、达那唑在改善妊娠方面疗效相当。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术后应用药物治疗较单纯手术可明显提高妊娠率;保守术后应用GnRH-a在改善妊娠方面优于孕三烯酮;保守术后应用孕三烯酮、妈富隆、米非司酮、达那唑在改善妊娠方面疗效相当。
作者:寇明捷;王佃卫;李宁;杨宝霞;李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细节护理在门诊老年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在我院2014年3~6月实施静脉输液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细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就有较高优势,差异对比均<0.05。结论细节护理在门诊老年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能够降低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琳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利用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血清C肽、胰岛素水平,初步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初次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列入检测组,健康体检者63例列入对照组,利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禁食后两组别血清C肽、胰岛素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餐前C肽和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人群(<0.01)。结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能够准确的进行C肽及胰岛素的检测,对于临床诊断、糖尿病分型以及治疗指导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申忠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重点人群中开展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对控制疫情的作用,为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获取2008~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流行性腮腺炎以5~6年为一个自然流行周期,发病重点人群为15岁以下人群(不包括15岁),对重点人群开展腮腺炎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后,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数量由2008~2009年共12起下降到2010~2011年共1起,重点人群发病率从接种前的高168.24/10万(2009年)下降到接种后低90.69/10万(2010年),降幅达46.09%,该人群2008~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与2010~2011年发病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点人群中开展腮腺炎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可以降低腮腺炎发病,但疫苗的保护效果和持久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唐伟;甘霖;宾冬梅;黄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儿科临床中应用抗生素的问题和对策,提升抗生素应用水准。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儿科门诊抗生素处方800份进行研究,对处方抗生素种类应用百分比、抗生素联用情况、不合理处方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处方中抗生素应用种类从高到低依次为头孢菌素类50.5%、青霉素类24.75%、大环内酯类19.125%、喹诺酮类4.25%、氨基糖苷类1.375%,抗生素应用前5名分别为阿奇霉素、美洛西林钠、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头孢曲松钠;不合理处方9.875%,从高到低依次为诊断不清或不全59.49%、选药不合理18.98%、用法用量不当18.98%、无指征联合用药2.53%。结论结合儿科临床中抗生素应用问题要积极采取对应干预举措,提升抗生素应用水准,消除抗生素滥用带来的负面影响,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治疗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8月在我院心血管科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6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5例),观察胺碘酮和步长稳心颗粒的效果并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为65.7%,治疗总有效率为91.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9%和71.9%;同时治疗组患者的室性早搏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头晕目眩、心悸心慌、胸闷憋气等为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的主要临床特征,步长稳心颗粒治疗治疗该病的疗效确切,能够使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和室性早搏情况得到显著的改善。
作者:何秀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隔姜灸是通过艾和生姜在施灸时所产生的双重温热效果,经过经络穴位,对全身功能进行调整,促进气血的运行,提高机体抗病祛邪的能力。这是隔姜灸疗法之所以能防病治病、预防保健的关键。本疗法简便,易于掌握,一般不会引起烫伤,故舒适无痛苦,可以根据病情反复施灸。隔姜灸已是临床常用的间接疗法之一。五更泻中医称之为久泻,因患者腹泻时间多在清晨5、6点钟,又称之为鸡鸣泻、肾泻。
作者:赵敏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乳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照组进行常规检查,从而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病理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30例标本中有阳性标本有23例,阴性标本有7例,阳性率为76.67%,阴性率为23.33%;常规检查结果显示,30例标本中阳性标本为12例,阴性标本有18例,阳性率为40.00%,阴性率为60.00%。两种方法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与传统检查方法相比,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病理诊断中阳性率较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具有较高价值,可以作为乳腺病的诊断检查。
作者:刘小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武隆县2004年~2013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规律,为制定病毒性肝炎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病毒性肝炎疫情的流行特征。结果10年共报告病毒性肝炎3013例,年平均发病率73.81/10万,男性高于女性;年龄以20~50岁年龄组发病多,占病例总数的77.70%;职业以农民为主,占病例总数的58.91%。结论武隆县无丁肝报告,通过以甲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效果显著,甲肝、乙肝、未分型肝炎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乙肝发病率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乙肝、丙肝是今后病毒性肝炎防控的重点。
作者:孙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86例牙列缺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方式治疗,治疗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等多项指标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固位功能、口腔舒适度以及口腔美观度五项指标结果分别是(9.09±1.17)分、(9.40±1.13)分、(9.22±1.25)分、(9.33±0.98)分以及(9.10±1.10)分,和对照组患者的对应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式治疗后,可以明显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牙齿美观度和适应性。
作者:窦娟;徐世姣;蔡亮;聂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海盐县秦山街道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情况,掌握两癌发病情况,进一步推进两癌筛查工作并制定干预措施。方法根据《海盐县卫生局开展城乡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工作方案》,选取35~64岁妇女为筛查对象,遵照全面动员,自愿参与的原则,乳腺癌筛查做彩超检查,宫颈癌筛查以妇科常规检查及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经期不进行检查。结果查出子宫肌瘤505例、乳腺良性增生461例、细菌性阴道炎107例,霉菌性阴道炎85例,乳腺癌2例,宫颈癌1例。结论通过开展两癌筛查工作,加强妇女卫生宣教,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健康的宫颈癌,乳腺癌,以便早期治疗,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率,进一步保障了妇女健康权益,提高农村妇女健康水平。
作者:陆芳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2015年大学毕业生近750万,达到历史高水平。加上去年毕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人数,预计今年找工作的大学生近840万[1]。今年来,大学生就业率不理想的原因,除了全球经济不景气等原因外,更深刻的原因在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技能要求与其毕业时掌握的技能不相符有关。
作者:陈海松;韩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影响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高危因素以降低分娩风险,提倡阴道分娩。方法选取来本院进行过剖宫产的100例再次妊娠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选择阴道分娩的35例孕妇作为第一组,其余65例选择再次剖宫产的孕妇作为第二组,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经阴道分娩的孕妇褥感染产、平均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第二组,且第一组新生婴儿吸入性肺炎、窒息和颅内出血等情况也少于第二组。结论做好剖宫产后再次经阴道分娩的准备工作,对患者进行严格筛选,以降低孕妇经阴道分娩的高危风险率,应大力倡导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
作者:张颖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关节骨折患者中检查出骨折率的准确性,得出其在影像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80例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数码X射线检查(DR平片)和多排螺旋CT检查,并且将CT扫描的数据结果通过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容积重建(VR)后处理技术进行数据处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关节骨折患者准确检查出骨折的概率。结果在80例患者中共有135处骨折,其中多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检查出134处,检出率99.26%;而DR平片检查出86处,检出率63.70%。结论多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影像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准确的检查出患者的骨折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福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