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致HUS两例报道

吴小东;张中伟

关键词:溶血尿毒症综合征, 亚硝酸盐中毒
摘要: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US)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危急重症.根据病因的不同,可将HUS分为典型性和非典型性两类.多种原因可以导致非典型性,但尚无硝酸盐中毒所致的报道.亚硝酸盐无色、无臭,常见中毒症为头晕、头痛、呕吐,全身皮肤黏膜青紫、休克、甚至昏迷死亡.血中亚硝酸盐及代谢产特如高铁血红蛋白可能导致内皮受损,继而导致微血管血栓形成,致肾损伤.本文报告两例由于食入富含亚硝酸食物导致的非典型性HUS,此两例患者均采用血液净化治疗成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台山市2009~2011年吸毒人群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广东省台山市吸毒人群的艾滋病高危行为及艾滋病病毒(HIV)、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状况,为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至2011年的4~6月,根据哨点监测方案,对台山市戒毒所新入所的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 共调查1236名吸毒者,以本省户籍的青壮年男性居多,注射过毒品者占77.0%,其中35.9%共用过针具;近1年与配偶或同居者有过性行为者占25.6%,与商业性性伴有过性行为的占24.6%,但坚持每次均使用安全套者仅14.8%和35.3%.HIV抗体阳性率6.5%,其中男性为6.0%,女性为18.0%,女性高于男性(P<0.01);梅毒阳性率1.9%,HCV抗体阳性率62.6%.结论 台山市吸毒人群中HIV、HCV抗体阳性率较高,高危行为仍普遍存在,需要继续加大干预力度,控制艾滋病和丙型肝炎的传播.

    作者:梁海珠;刘仲昌;刘文锦;伍飘雁;李乐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东海县15岁以下人群肠道病毒71型中和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东海县15岁以下人群肠道病毒71型中和抗体(以下简称EV71中和抗体)分布规律和自然感染状况,为预防控制儿童手足口病的传播与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8月,在东海县黄川、青湖两个乡镇15岁以下人群中随机抽取420人开展EV71中和抗体监测,监测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个年龄组420人中,EV71中和抗体阳性192人,阳性率为45.71%,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1∶16.15.EV71中和抗体阳性率:4岁组高为95.00%,9~11月龄低仅为5.00%,11~15岁组仍高达77.50%.男女EV71中和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5,P>0.05; F=1.16,P>0.05).EV71中和抗体(滴度多数为阴性或低水平)高滴度(≥1∶256)共有74人,占17.62%.结论 胎传抗体阳性率5月龄后降至15.00%以下,95.00%的儿童在5岁以前受到EV71感染,感染后免疫力能维持较长时间.5岁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易感人群,也是防控的重点人群.

    作者:陈晓芹;张振宇;庞惠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荧光染色发光二极管显微镜镜检结核分枝杆菌效果分析

    目的 为了解荧光二极管显微镜镜检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效果,提高结核病发现率.方法 每份痰标本制作2张痰涂片,1张用于萋-尼抗酸染色找抗酸杆菌,1张用于荧光染色发光二极管显微镜镜检结核分枝杆菌,比较两种染色方法阳性检出率、不同菌量和不同性状痰标本阳性检出情况、检出时限、经济性及检验者劳动强度之间差异.结果 Z-N染色阳性检出率为13.50%,LED染色阳性检出率为19.56%,具有统计学差异;不同性状痰标本阳性检出率脓性痰>干酪样痰>黏液痰>稀痰或唾液痰;两种染色方法不同菌量之间除1+及以下菌量标本两种染色方法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其他菌量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ED染色法比Z-N染色操作简单、节约试剂、对检验者和环境安全.结论 LED染色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比Z-N法具有阳性检出率高、读片时间短、操作简单、节约试剂,对检验者和环境安全等优点,是一种检查结果可靠并能减轻实验者工作者负荷的方法,适宜在基层实验室推广,利于结核病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袁中行;仇红霞;刘庆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长期个体化临床药学监护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 观察长期个体化临床药学监护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6月~2008年10月来某院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长期个体化临床药学监护组(监护组)和传统随访组(随访组),治疗1年后观察2组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再住院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监护组与随访组比较:血压控制率分别为95.4%与32.8%,再次住院率分别为8.3%与18.9%,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2%与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长期个体化药学监护使高血压控制率提高、再次住院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

    作者:顾家富;黄卫华;晋继忠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开阳县2004~2010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开阳县细菌性痢疾(菌痢)发病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制定菌痢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开阳县2004~2010年菌痢疫情及病原学监测资料作描述性分析.结果 开阳县2004~2010年菌痢发病率波动在15.54/10万~39.57/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26.56/10万,散发为主,个别乡镇有暴发.全年均可发生,以5~10月为发病高峰;各年龄组均可发病,5岁以下儿童发病多(33.15%);职业发病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农民、学生、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2008~2010年监测志贺菌总检出率8.52%,54.29%为宋内志贺菌,45.71%为福氏志贺菌,分离株均出现多重耐药现象.病原确诊者中轻型和不典型病例居多,临床医生诊断一致率为38.24%.结论 开阳县菌痢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局部存在暴发可能,流行菌型变迁,菌株耐药日益严重,患者症状不典型,临床存在误诊、漏诊现象,需加强监测等防控工作.

    作者:姚光海;唐光鹏;田克诚;游旅;黎明;刘明强;蒋国书;陈晓琴;王定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重庆市HIV-1耐药警戒线调查

    目的 通过对重庆市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年龄小于25岁新近感染者耐药基因变异的研究,了解该市HIV耐药毒株传播水平.方法 通过序贯抽样的方法,采集16~25岁HIV-1感染者的血清样本,使用In-house法扩增HIV-1 pol区部分基因片段,进行耐药基因变异分析.结果 得到的47条序列,在RT区1份标本出现可导致针对NNRTIs系列的DLV,EFV,NVP高度耐药性的V106IMV突变.PR区没有检测到耐药突变株.在RT区高度耐药株检出率为2.1% (1/47),说明重庆市HIV耐药株的传播仍处于低度范围内(<5%).结论 重庆市HIV新近感染中已有HIV耐药株的传播,但是目前传播水平还较低,应继续开展HIV耐药毒株传播的监测工作.

    作者:周全华;凌华;邢辉;廖玲洁;张敏;钱天学;王俊;韩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补硒对高脂喂养大鼠血脂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缺硒、高脂膳食情况下,进一步补充硒对血脂水平、血浆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高脂饲料(HFD)组,高脂饲料加硒(HFD+Se+)组和高脂饲料加高硒(HFD+Se++)组.对照组、HFD、HFD+Se+和HFD+Se++组饲料中硒含量为0.3 mg/kg、0.3 mg/kg、0.6 mg/kg和1.2 mg/kg.16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浆硒浓度、血脂水平(TG、TC、HDL-C、LDL-C)、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水平(GPx、SOD、MDA).结果 高脂喂养的大鼠体重和腹腔脂肪系数高于对照组(P<0.01),高脂喂养导致大鼠脂代谢异常和抗氧化能力受损.补硒进一步升高血硒水平,HFD+Se++组大鼠血硒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饲料硒含量不同的3组高脂喂养大鼠之间的血脂水平、血浆GPx活性无显著差异,但HFD+Se+和HFD+Se++组大鼠的血浆MDA含量低于HFD组(P<0.05).结论 硒不缺乏情况下进一步补硒不能改善高脂喂养所致的脂代谢异常,但部分降低了脂质过氧化.

    作者:蒋霞;吴晶;王波;尹雪斌;秦立强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四川省2009~2010年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2009~2010年四川省在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中实施健康教育的结果,为进一步促进全省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09和2010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在全省碘缺乏病区分别选取60个县(市、区)实施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相结合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五年级小学生和家庭主妇为一级目标人群,碘缺乏病防治核心知识为主要内容,干预前后采用统一问(答)卷进行基线调查和效果评价.结果 五年级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在2009年干预后分别为92.78%和89.73%,较干预前的71.51%和71.96%显著提高(x2值分别=2 550.205,841.615,P均<0.001);在2010年干预后分别为94.38%和92.06%,较干预前的75.95%和72.30%显著提高(x2值分别=2 208.890,1 128.864,P均<0.001),且干预前五年级小学生知晓率较2009年显著提高(x2=83.500,P< 0.001).结论 两类一级目标人群对碘缺乏病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率得到巩固和提高,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得当有效,为全省如期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提供了支撑,应作为维持消除状态的长效措施之一.

    作者:简鸿帮;李津蜀;张莉莉;吴芙蓉;谭柯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嘉定区2010~2011年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与分析

    目的 了解嘉定区医疗机构消毒状况,评价消毒效果,提出科学改进措施.方法 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1995)和《消毒技术规范》 (卫生部2002版)规定的方法,对嘉定区近2年来医疗机构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和压力蒸汽灭菌器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被监测的医疗机构环境空气监测合格率为81.82%,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为98.12%,医务人员手监测合格率为92.53%,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合格率为100%,环境空气监测合格率相对较低;监测不合格指标均为菌落总数;两年监测结果比较,整体合格率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嘉定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总体情况较好,但医疗机构环境空气消毒工作和医务人员执行手消毒的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陈玥;许彬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2009~2011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2009~2011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分布和耐药性变迁,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Microscan Autoscan-4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做鉴定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 5.4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以神经外科检出高,标本分布以痰及肺泡灌洗液为主;3年来该菌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其他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变迁的抗菌药物压力和减少该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是有效防止该菌耐药率增高的关键.

    作者:蒙雨明;韦柳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全自动血型系统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用ORTHO AutoVue Innova全自动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统与手工盐水法对ABO、Rh(D)血型的对比测定,说明强生ORTHO AutoVue Innova全自动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统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强生ORTHO AutoVue Innova全自动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统,对2009年11月~2011年12月的血型鉴定标本进行检测,并对其中ABO血型低效价及Rh(D)-IgM阴性的标本进一步进行手工盐水法对比分析.结果 强生ORTHO全自动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统检测ABO、Rh血型鉴定,其结果与手工盐水法基本相符,灵敏度、准确性高.结论 强生ORTHO全自动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统操作及结果的判读易于标准化,可实现双向及网络化信息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盐水试管法作为补充试验,必要时需进行各种相关实验进行确证,方可保障输血安全.

    作者:黄慧萍;张劲丰;苏荣;黄秀琼;庞晓妮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青海省2009~2011年学生结核病发病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青海省2009~2011年学生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为学校结核病的有效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SPSS对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上报的有关学校结核病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1年学生结核病疫情与青海省总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疫情趋于一致;不同阶段学生肺结核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学生结核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有效减少学校结核病的发生,应当加强学校结核病的监测工作,重点加强中学阶段的学校结核病的预防工作.

    作者:王蓉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36例稳定期COPD患者开展教育指导,教育并督促稳定期COPD患者坚持长期家庭氧疗、运动训练指导、戒烟、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等,确保患者及家属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和自护技能,训练措施得以强化.结果 干预2年后与干预前、干预1年后、未干预2年后相比,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环境适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孟立波;张影;刘哲;白云;许蕾;马列;王群;张旭华;王笑歌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太白乐胶囊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辅助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太白乐胶囊(试验样品)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方法 随机将实验动物分为低、中、高(0.083 g/kg.bw、0.167 g/kg.bw和0.500 g/kg.bw)3个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对应剂量的试验样品,另设1个空白对照组和1个模型对照组,给予蒸馏水,连续30 d,试验末期3个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按12 ml/kgBW一次灌胃50%乙醇造肝损伤模型,,制备小鼠肝匀浆并测定其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甘油三酯(TG)含量.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3个剂量组肝组织病理积分均明显降低,0.500 g/kg剂量组肝匀浆中的MDA含量明显降低,GSH含量显著升高,但所有剂量组肝匀浆中TG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试验样品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

    作者:张书芳;李永利;张焱;武民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请假制度建设的体会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关键阶段.开展专科医师培训对于提高医师的基本临床技术水平和医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住院医师在3~5年的规范化培训中要掌握各种临床技能,保证培训工作日是完成培训任务、保证培训质量的重要前提.但日常培训中请假是难免的,为规范管理,该院先后制定了《住院医师请假、销假制度》和《规范化培训学员补足培训时间的规定》.本文分析学员请假情况、并分享某院在相关制度建设中的体会.

    作者:陈莉娟;黄莉君;陶铁军;关艾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不同休闲活动方式对老年人智力水平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索不同休闲活动方式对老年人智力水平的影响,为预防老年痴呆症提供科学有效的活动方式.方法 190名60~69岁健康状况较好的老年人根据平时休闲活动方式的差别分成有氧运动组、脑力活动组、运动+脑力组、无规律活动组,分别测试他们的智力水平和反应时.结果 有氧运动组、脑力活动组、运动+脑力组智力测试的原始分均高于无规律活动组,反应时短于无规律活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脑力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氧运动、脑力活动均可改善老年人智力水平,预防老年痴呆症;有氧运动+脑力活动对老年人智力水平的改善有更佳的趋势.

    作者:刘君雯;魏书敏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2005~2011年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变迁

    目的 分析某院2005 ~2011年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变迁.方法 采用安徽恒星HX-21细菌鉴定分析仪对该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标本主要来自于呼吸道共755株占78.81%.科室以ICU为主占33.82%,其次是呼吸内科占16.28%、老年病科占11.38%.对庆大霉素及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从2005年的28.90%、30.30%上升到2011年的83.05%、85.08%.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7年均<10%,可作为治疗鲍曼不动杆菌的首选.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均比非ICU的高.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多重耐药现象,所以临床应重视病原菌检测,避免经验性用药,尤其区分ICU与非ICU科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菌株产生.

    作者:杜红丽;甄萍;姚新洁;张建东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致HUS两例报道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US)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危急重症.根据病因的不同,可将HUS分为典型性和非典型性两类.多种原因可以导致非典型性,但尚无硝酸盐中毒所致的报道.亚硝酸盐无色、无臭,常见中毒症为头晕、头痛、呕吐,全身皮肤黏膜青紫、休克、甚至昏迷死亡.血中亚硝酸盐及代谢产特如高铁血红蛋白可能导致内皮受损,继而导致微血管血栓形成,致肾损伤.本文报告两例由于食入富含亚硝酸食物导致的非典型性HUS,此两例患者均采用血液净化治疗成功.

    作者:吴小东;张中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复方铁口服液改善大鼠缺铁性贫血的效果评价

    目的 以缺铁大鼠为模型评价复方铁口服液改善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体重50~70 g雌性SD大鼠,给予低铁基础饲料造模8周后测定血红蛋白(Hb)含量,选择Hb< 100 g/L的个体,按Hb水平分层后将动物随机分为低铁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组12只大鼠.试验剂量为10.0、5.0、2.5 ml/kg BW,低铁对照组给予等量去离子水.灌胃法给样,每日1次,连续灌胃42 d.试验终末测定大鼠Hb和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含量.结果 与低铁对照组相比较,各剂量组大鼠Hb含量显著上升,FEP含量显著降低.结论 复方铁口服液有改善缺铁性贫血的作用.

    作者:彭亮;傅伟忠;王彦武;何励;覃辉艳;姚思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传染病动力学在手足口病预测及防控上的应用初探

    目的 建立手足口病传播和防控策略的传播动力学模型.方法 根据目前手足口病的研究结果和实际发病情况,基于四川省人口数据,应用数学和传播动力学的方法,建立包括易感者、感染者和康复者的SIR数学模型.根据基于参数设定的时间拟合曲线对流行过程进行模拟,并评价模型在有无干预措施情况下的应用效果.结果 通过对四川省2010年手足口病例模型的数据拟合与实际发病情况的对比结果显示,模型对当年手足口病大感染者人数的拟合结果较好,模拟发病过程趋势也与实际相同.实施干预措施后确实可以有效推迟手足口病发病高峰的到来时间,减少高峰发病人数.结论 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手足口病在四川省的传播,并且可以实现对采取的干预防控措施的评价.

    作者:任钦;曾海燕;解合川;张韬;张兴裕;李晓松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