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78例5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研究

刘艳芳;韩光跃;李岩;刘兰芬;齐顺祥

关键词: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病毒, 多重PCR
摘要:目的 了解5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RTI)中病毒感染状况,为临床提供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 在监测点医院采集确诊为ARTI的患儿咽拭子标本,采用多重PCR技术检测15种呼吸道病毒.结果 178例标本中共检出99例阳性,阳性率为55.62%.阳性标本中呼吸道合胞病毒A(RespiratorySyncytial Virus type A,RSV-A)占首位(占24.24%),其次递减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腺病毒(Ade-novirus,ADV)、肠道病毒(Human Enterovirus,HEV).2种及以上病毒混合感染病例14例,阳性率为7.87%,以HRV合并其他病毒的感染占首位.患儿不同季度感染病毒的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第三季度病毒阳性率高,第一季度低.在不同的季度,患儿感染HEV、ADV、RSV-A、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type A,IVA)、副流感病毒2型(Parainfluenzavirus type 2,PIV2)具有显著性差异,第一季度感染ADV、PIV2阳性构成高于其他3个季度,第二季度感染IVA、第三季度感染HEV、第四季度感染RSV-A阳性构成各高于其另外3季度.4种主要病毒病原中RSV-A感染主要出现在第四季度,HRV和ADV在第一季度,HEV在第三季度.结论 RSV-A、HRV、ADV和HEV是石家庄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混合感染以HRV联合其他病毒为主.随季度不同而有一定的流行特征.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职高专学生肥胖调查及其健康促进的思考

    目的 对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生肥胖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探讨预防肥胖的策略与措施.方法 收集2010~2011年在校学生体质测定的身高和体重检测数据,根据体重指数(BMI)标准筛查学生超重、肥胖并计算其百分率和X2检验.结果 该校2011年学生超重率、肥胖率、超重及肥胖率为13.2%、4.9%、18.1%,随年级增高呈渐增趋势,女生均高于男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已成为高职高专学生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学校应对学生采取健康促进的策略与措施,降低超重和肥胖的发生,提高大学生健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

    作者:陈善喜;刘强;刘鸿;江敏;张翰;姜黎莎;罗晓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临床护理教学对护生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目的 分析目前护理教学对护生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寻找提高护理水平的方法.方法 选取18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形式进行知识水平的调查,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护生知识水平的因素.结果 学历、课堂气氛、护理培训、护理实践对护生知识水平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将有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专科学历、讨论型课堂气氛,参与护理培训和护理实践是影响知识水平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开展讨论型授课方式,增加实习或者护理培训等实践机会,可有效提高护生的能力.

    作者:吕向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保定市老年人生活满意程度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为了解保定市老年人生活满意程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课题组进行了此项研究.方法 按整群抽样方法对保定市生活小区及养老机构60岁及以上年龄老年人,采用生活满意指数A量表,通过问卷和访谈形式,进行调查.结果 由生活满意指数A得分分4个等级,2.86%对生活不满意,26.37%较不满意,57.76%对生活比较满意,13.01%很满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养老方式、社会活动、婚姻状况、健康状况进入回归方程(P<0.01).结论 养老方式、社会活动、婚姻状况、健康状况等因素是影响保定市老年人生活满意程度的主要因素.

    作者:邬雪山;孙桂平;张晓艳;秦新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化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对广东省清远市中医院收治的122例AMI患者检测BNP及cTnI浓度,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发病后24 h BNP水平在非糖尿病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组结果为(1713.62±687.03)ng/L,明显高于未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组(P<0.01). (2) cTnI水平试验组结果为(10.41±6.83)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BNP和cTnI具有良好的正相关.(3)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及cTnI的水平可以判断非糖尿病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病情危重程度,BNP和cTnI可作为判断非糖尿病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危险性指标.

    作者:陈冬莲;曾凡鹏;杜志林;罗卫平;梁妙芝;杨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荧光PCR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突变

    目的 研究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突变方法,评价检测耐多药结核病的能力.方法 对结核病人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使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与金标准传统药物敏感性试验比较,获得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一致率.结果 检测408例结核病人临床分离培养样本,药敏试验检出278例异烟肼敏感标本,130例异烟肼耐药标本;荧光PCR探针熔解曲线法检出异烟肼敏感和耐药标本281例、127例,灵敏度为87.69%,特异性为95.32%,一致率为92.89%.结论 荧光PCR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速度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较高,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突变的快速检测,适于耐多药结核病的快速筛查.

    作者:马晓光;李辉;石洁;邢进;闫国蕊;李庆阁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创新思维、构建新型的预防医学实践基地

    基地建设是培养预防医学实用型人才的关键,随着医学模式转变,人类疾病谱变化,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型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人才,基地建设的观念必须实现转变.本文就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基地建设的意义和内涵作了一些深入的论述.构建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基地建设有助于推动我国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深入改革,也将成为培养预防医学实用型人才有效途径.

    作者:李健;柯雄;罗秀;宋湛;谭代林;高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乳酸杆菌对卵白蛋白致大鼠过敏性鼻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乳酸杆菌对卵白蛋白致过敏性鼻炎(AR)大鼠的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血清中IgE、IL-4和IFN-r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OVA为致敏原建立大鼠AR模型,实验分正常组、模型组、乳酸杆菌组及阳性药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表现,测定其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血清IgE、IL-4和IFN-r含量.结果 乳酸杆菌组大鼠鼻痒、喷嚏、清涕、EOS浸润明显减轻,血清IgE、IL-4、IFN-r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5).结论 乳酸杆菌能缓解AR大鼠鼻部症状,改变促进变态反应的Th2细胞偏倚,通过调节宿主免疫功能而发挥抗过敏作用.

    作者:胡晓艳;向丽;姜梁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与全反式维甲酸单独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e acid,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ua,APL)的疗效.方法 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近10年国内外有关比较ATRA联合ATO治疗与ATRA单独治疗APL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RCT),提取完全缓解率(CR)、复发率、病死率结局评价指标进行定量综合分析,估计合并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共纳入6项RCT,共包括317例APL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ATRA联合ATO与ATRA单用治疗APL比较,CR、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死率结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各结局指标的OR及其95%CI分别为2.24[1.22,4.14]、0.19[0.08,0.45]和0.41[0.15,1.14].结论 采用ATRA联合ATO治疗与ARA单药治疗APL可提高CR,降低复发率.

    作者:刘亚杰;马晓波;邱旭;殷华;王国立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河南省1200名农村留守妇女艾滋病认知及相关行为习惯的调查

    目的 了解河南省1 200名留守妇女对艾滋病的认知及相关行为习惯现状,为留守妇女艾滋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本课题组及流行病专家共同制定的调查问卷表,对外出打工相对集中的新蔡、太康和固始县20~50岁1 200名留守妇女艾滋病认知及相关行为习惯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留守妇女的平均文化程度处于初中水平,照顾孩子和老人是留守妇女的重要任务.留守妇女对艾滋病的知识比较缺乏,夫妻间电话交流甚少.丈夫回来使用安全套占21.5%,从没使用过占77.0%,并且留守妇女的卫生习惯很不好,身体状况普遍欠佳.结论 留守妇女是存在艾滋病感染比例较高的危险人群,急需政府部门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同时重视行为习惯的干预.

    作者:张泽宇;张月;付浩;许彤;王培勇;王小引;赖学鸿;傅兰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氨糖软骨素片增加骨密度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以D-氨基葡萄糖硫酸钾盐、硫酸软骨素、碳酸钙、骨碎补为主要成分的氨糖软骨素片增加骨密度作用.方法 以340 mg/kg.bw、680 mg/kg.bw、1 360 mg/kg.bw(相当于人体推荐剂量5、10、20倍)剂量的氨糖软骨素片给大鼠喂饲90 d,测定大鼠体重、右股骨重、左股骨密度及右股骨钙含量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大鼠右股骨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剂量组和高剂量碳酸钙组的体重、左股骨密度、右股骨钙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高剂量组左股骨骨密度、右股骨骨钙含量与高剂量碳酸钙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氨糖软骨素片具有增加大鼠骨密度的作用.

    作者:叶礼红;黄远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口腔正畸托槽脱落原因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托槽脱落原因的相关因素.方法 共纳入195例口腔固定正畸治疗的患者.先以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口腔正畸托槽脱落原因的独立因素.结果 年龄<16岁、男性、脱落时间<1个月、上颌牙中的第一双尖牙及下颌牙中的第二双尖牙均是口腔正畸托槽脱落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 16岁、男性、脱落时间<1个月、上颌牙中的第一双尖牙及下颌牙中的第二双尖牙均是口腔正畸托槽脱落的危险因素,对该类人群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需进行必要的干预,可降低托槽脱落的发生率.

    作者:李大建;龚犁玲;王娜;陈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军人消化性溃疡症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消化性溃疡(PU)在北方军区部队中的发病情况以及相关危险因素,为进一步治疗和预防研究提供流行病学数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运用统一的自填问卷,调查研究对象PU的发病情况和暴露因素.结果 军人PU相关症状发生率为(Sc≥5) 8.41% (618/7345,95%CI=7.77%~9.0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兵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刺激辛辣食物、饮食规律、PU家族史、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用药史、士兵专业、军事训练疲劳、精神紧张、易怒等与PU症状的发生显著相关,而BMI、出生地等与PU症状的发生未见明显联系.对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显示,兵龄、消化性溃疡的家族史、NSAID用药史、精神紧张、脾气易怒与PU症状积分(Sc≥5)发生率显著相关.结论 兵龄、消化性溃疡的家族史、NSAID用药史、精神紧张、脾气易怒可能是军人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亚玉;李东力;郭醉元;于宁;刘洪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HPLC法同时测定水样中多种二苯醚类除草剂残留

    目的 建立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水中多种二苯醚类除草剂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 水样中8种二苯醚类除草剂(苯达松、氟磺胺草醚、三氟羧草醚、苯草醚、甲羧除草醚、乙羧氟草醚、除草醚、乙氧氟草醚)的残留经中空纤维膜萃取,采用C18色谱柱分离,以甲醇-三乙胺-盐酸溶液作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波长为300 nm处测定.采用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进行液相微萃取,分别优化了影响萃取效率的萃取剂种类、水样pH值、盐浓度、搅拌速度及萃取时间等条件,并对待测物检测波长、流动相梯度洗脱、流动相pH值、流速和柱温等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 在优化的条件下,待测除草剂的质量浓度在0.001~0.20 mg/L(苯达松、氟磺胺草醚、三氟羧草醚、苯草醚)、0.001~0.10 mg/L(甲羧除草醚、乙羧氟草醚、除草醚、乙氧氟草醚)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水样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8.0%~98.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0%~6.90% (n=5);对于10.0 ml水样,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20~0.40 μg/L.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环境友好、灵敏度高,能满足环境水样中多种二苯醚类除草剂残留分析要求.

    作者:何成艳;黎源倩;孟庆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文丘里氧疗温湿化技术对气管切开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文丘里氧疗温湿化技术与微量泵持续滴入湿化法对气管切开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院ICU病房符合要求的气管切开患者40例,并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试验组使用文丘里氧疗温湿化技术,对照组使用微量泵持续滴入法.观察两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文丘里氧疗温湿化技术应用1~7 d的动脉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比较均为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湿化方式1~7 d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4~7 d的PaO2和SaO2比较均为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文丘里氧疗温湿化技术可以使患者的PaCO2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使用微量泵持续滴入湿化法的患者的PaCO2值偏低,且文丘里氧疗温湿化技术能够提高患者的PaO2及SaO2.结论 气管切开的患者,使用文丘里氧疗温湿化技术时能使氧气进行有效加温、湿化,有利于肺的通气及换气,能够更好的维持患者的血气指标.

    作者:张伟新;郝春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贵州省务川县2011年人间布鲁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为了全面掌握贵州省务川县范围内人间布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从事畜牧(山羊)养殖业以及有密切职业关系的人群为对象,询问流行病学史,填写布病流行病学调查表.采集血液3~5 ml,分离血清做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诊断标准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要求进行.结果 共调查和采集血样本331人份,RBPT与SAT阳性3人,阳性率0.90% (3/331),其中大坪镇阳性率为4.34%、浞水镇阳性率为2.70%,其他乡镇阳性率为零.结论 务川县人间布病疫情从无到有并呈明显上升趋势,与全国布病疫情上升趋势相符.

    作者:申修贵;王诚;陈安昀;杨兴万;刘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1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干预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生理机能和躯体疼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善脑卒中患者心理及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焕英;丁小敏;邢凤梅;杨坤;邓荣悦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微囊藻毒素对AGS细胞作用的比较蛋白组学分析

    目的 寻找微囊藻毒素LR与宿主细胞(AGS)作用后的差异蛋白.方法 利用双向电泳分离微囊藻毒素LR与胃黏膜AGS细胞相互作用前后的蛋白,应用ImageMaster 2Dv3.1软件对蛋白图谱进行比较,对目的蛋白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及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应用Mascot软件进行蛋白搜库.结果 共监测到4个差异蛋白斑点,经质谱分析鉴定证明为两种蛋白,分别为热休克蛋白60与烷基过氧化物还原酶.结论 微囊藻毒素LR与宿主细胞(AGS)作用后,宿主细胞热休克蛋白60与烷基过氧化物还原酶两种蛋白表达异常,其相关机制尚待进一步阐明.为进一步探讨蓝藻微囊藻毒素与宿主细胞作用后续致病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周磊;吴庆刚;薛强;何恩奇;钮伟民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老年患者腰椎融合术对发生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影响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腰椎融合术对邻近节段退行性变(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发生的影响.方法 286例已经进行腰椎融合手术的患者按照融合节段的数目分为3组,研究其邻近节段的退行性变的发生情况.并且统计邻近节段退行性变和年龄、性别、融合节段的数目以及部位的影响.结果 55岁以上腰椎融合术后的患者发生ASD21例,发病率23.9%,55岁以下患者发生25例,发病率12.7%,55岁以上发生ASD明显高于55以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55岁以上男性患者发生ASD7例,女性发生ASD14例,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发生ASD的患者合计10例,B组患者中发生ASD的患者合计18例,C组患者中发生ASD的患者合计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腰椎融合术后患者更容易发生ASD,尤其是老年女性比老年男性更容易发生ASD; ASD的发生和融合节段的多少成正变关系,并且ASD更容易发生于融合节段的上端.

    作者:王秀军;褚建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应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分析河南省2004~2011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季节性分布

    目的 探讨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流行的季节性流行规律,为制定细菌性痢疾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集中度及圆形分布法对河南省2004~2011年的细菌性痢疾季节性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河南省2004~2011年的细菌性痢疾季节性分布的M值为0.413,2004~2007年的M值为0.425,2008~2011年的M值为0.393;圆形分布总的集中趋势r值为0.426.2004~2007年的发病高峰日、流行高峰期及高峰期时间跨度分别为7月29日、5月18日~10月8日及144 d,2008~2011年的则为8月1日、5月8日~10月25日及171 d.结论 细菌性痢疾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分布特征,5~10月为该病的流行高峰;河南省该病的季节性在逐渐减弱,应根据其流行特点的变化适时调整防控策略.

    作者:聂轶飞;王海峰;李孟磊;黄丽莉;许汴利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178例5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研究

    目的 了解5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RTI)中病毒感染状况,为临床提供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 在监测点医院采集确诊为ARTI的患儿咽拭子标本,采用多重PCR技术检测15种呼吸道病毒.结果 178例标本中共检出99例阳性,阳性率为55.62%.阳性标本中呼吸道合胞病毒A(RespiratorySyncytial Virus type A,RSV-A)占首位(占24.24%),其次递减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腺病毒(Ade-novirus,ADV)、肠道病毒(Human Enterovirus,HEV).2种及以上病毒混合感染病例14例,阳性率为7.87%,以HRV合并其他病毒的感染占首位.患儿不同季度感染病毒的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第三季度病毒阳性率高,第一季度低.在不同的季度,患儿感染HEV、ADV、RSV-A、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type A,IVA)、副流感病毒2型(Parainfluenzavirus type 2,PIV2)具有显著性差异,第一季度感染ADV、PIV2阳性构成高于其他3个季度,第二季度感染IVA、第三季度感染HEV、第四季度感染RSV-A阳性构成各高于其另外3季度.4种主要病毒病原中RSV-A感染主要出现在第四季度,HRV和ADV在第一季度,HEV在第三季度.结论 RSV-A、HRV、ADV和HEV是石家庄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混合感染以HRV联合其他病毒为主.随季度不同而有一定的流行特征.

    作者:刘艳芳;韩光跃;李岩;刘兰芬;齐顺祥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